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母亲的戒指(散文)

精品 【菊韵】母亲的戒指(散文)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08发表时间:2022-03-19 13:32:45

打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母亲戴过戒指。
   这也倒可以理解,因为穷,我们家穷,母亲家也穷。
   我爷爷辈弟兄六个,那时候兴的是四世同堂啊五世同堂,老爷在,统统在一起吃饭,绝不分家。那时候分家是一件大事,甚至是丑事。不分家的大家族才是人们羡慕的。但是,家还是要分的,老爷一死,弟兄六个被压抑的精力释放出来了,有几个跳着闹着,把家分了。原来有人管事,一切按正常程序进行。可一分家就不一样了,各顾各的,一个词叫做家道中落,就是这个意思。奶奶说,爷爷是读书人,但没赶上科考,那也是一个书呆子,在分家中受到了刺激,精神有些不正常,家事不闻不问,我记事的时候,爷爷整天不言不语。几乎没见过他说话。只是我拿了他读过的书当算草纸时,才急了,找到学校要了回去。父亲弟兄二人,当时还小,种地是奶奶一人求本村大户家耕种。在棉花打杈的炎热季节,奶奶忙着顾不上照顾,我的一个姑姑还夭折了。
   家里没人干活,这家就不会发起来。所以,在大伯和父亲男大当婚的时候,条件就是女方必须老大。老大勤快,不娇气。大伯结婚的过程,奶奶没有说过,但父亲的亲事,奶奶给我念叨过。母亲家也不富裕,那时弟兄姐妹几个,母亲是老大。当时媒人介绍的是老二就是我大姨。奶奶说,一个是老二虽然小两岁,但身子骨不壮实,再就是老二一般是老大带大的,不如老大能干,能持家,奶奶选的是老大。于是,这门亲事就成了。母亲进我家门,彩礼是什么,我无从得知。奶奶没说过,估计也没什么。因为奶奶结婚时戴的首饰,都是铜的,簪子,凤钗,镯子,耳环耳坠,也没几件。
   母亲来到我家,那真的就是持家管家了,而且是勤俭持家。
   母亲非常惜物,对一切家里的东西都珍惜有加,穿破的旧衣服,旧褥单子,旧布扯(布条之类),旧棉套,棉花套子,一星半点的棉花瓤子,能利用起来的绝不扔掉。几大包袱装的是那些暂时用不到的东西。我们兄弟姐妹7个,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日子过的多么艰苦。但从没见过母亲叫过一声苦,我记事后,也从没见过母亲掉过泪。母亲针线活儿好,是当块儿人们公认的。一家子十几口人,一年四季,衣服鞋子,母亲似乎从没有停过手:煤油灯下,纳鞋底子,纺线子,缝纫机没有停过,织布机整年没有断过。两个姐姐能帮忙后,母亲才能喘口气。
   母亲极能精打细算。人口多,劳力少,一年分红分不了几个钱,甚至还空(欠)生产队的。印象中很少见母亲动过现金买东西,就算有,也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过年走亲戚,姥姥舅舅给的五角钱压岁钱,母亲也要收回,理由是她也给出去了,这必须收回。所以,支撑一家子往前走并且有尊严地走下去,就在精打细算上下足了功夫。家里孩子多,小的拾大的衣服穿,穷人家都是这样的。老大衣服小了,改一下,老二穿。有窟窿,补一个补丁。大哥能在地里干活了,衣服肩部经不住磨,母亲就用旧布扯裁了一个垫肩,几层旧布,用缝纫机转着圈砸了一个密实。两边拴上绳,在脖子上绑上,铁锨,锄头、铁镐扛在肩上就保护了衣服。
   在吃上更是精打细算,我没见过母亲吃过点心之类食品。备战备荒的1969年,母亲也响应号召,在锅台后放了一个瓦罐,让我写了一个纸条:战备罐,每当做饭前,就从准备下锅的米中,抓出一小把,放在罐子里。一个月不到,竟然存了多半罐子。母亲很高兴:都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看看,平时浪费了不少。还用“不怕锅底净,就怕碗底剩”来教育我们。她是文盲,肯定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诗词,但勤俭节约的美德,在母亲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母亲养了几只鸡,下蛋后,专门放到米罐子里攒着。平时舍不得吃,只有谁生日才会幸福地吃到一个鸡蛋,且偷着吃。其余的鸡蛋,用上人类最初的交换形式,酱醋盐之类,就是鸡蛋换来的。分的几十斤黄豆,还要做豆腐,不舍得生豆芽。在收割黄豆的地里,雨后就会有爆裂逃跑的黄豆长出芽来。母亲带我们去采豆芽,一样好吃不花钱。有一年,母亲带着我们几个来到一块坟地,清理出一块地方,点上绿豆。秋天,去摘了绿豆角,回家收了几斤绿豆。榆树更是母亲关注的焦点。每当榆钱一串串时,我们就去捋榆钱,之后捋榆树叶,母亲洗一洗烫一烫,掺在玉米面里做饼子,蒸苦累(一种简单的粗粮食物)。生产队的白菜间苗,就能分到几十斤小白菜,还有嫩萝卜缨,母亲把吃不了的挂在阴凉处,晾干收藏,青黄不接的时候,取出来,开水煮过,切碎,放上油渣、大油,蒸得干菜包子很好吃。母亲还积极养猪,小猪大概十几块钱一只,克朗(半大猪)二十几块。母亲说,还是克朗上算,让父亲买了两只,一只预购,一只过年杀了吃。平时的泔水菜叶不会浪费。但总归有限,我们的业余时间就是打猪草。猪草蔓儿、补补丁(蒲公英)、燕紫衣(与蒲公英类似)、猪耳朵(车前子)等,还打其它草晒干,磨成草面,搀在泔水里。冬天,分到家的大白菜,剥下来不能吃的老菜帮子,萝卜缨子,山药叶山药蔓儿,剁碎了,掺点糁子煮熟喂猪吃。
   母亲的手很巧。母亲三件宝,纺车、织布机、缝纫机。无论纺线、浆线、织布一条龙,还是裁衣、缝衣,纳鞋底、做鞋面、上鞋的全套活儿,母亲都是巧手,这就是奶奶的目光好。家中的老大什么都会做,做的还让人挑不出毛病。每天晚上,我们睡了,她还在灯下纳鞋底子,头凑在昏暗的煤油灯前,锥子扎,大针拉,鞋底密密麻麻布满绳迹,这就是千层底布鞋。有时不小心,头发被灯火燎焦了发出一股糊味。纳鞋底的袼褙,是一层层的布扯黏贴而成的,那些包袱里的包着的布扯,就是做鞋底子的材料。平时,只要有空天气好,就会把布扯一层一层黏贴在案板上,做几张袼褙备用。需要的时候,按着每个人的脚大小的鞋样,在袼褙上剪出鞋底。炕上的笸箩里,永远会放着缠着绳线的鞋底,有空就纳。换季时,我们都会穿上适宜的衣服和鞋子。但她身上,永远都是一身用自己织的布,染成的粗布蓝衣服。
   母亲做饭也是无人可比。母亲的蒸的馒头包子,不管荤素,永远都那么好吃。手擀面更是一绝。第一年从部队探家,吃面条,母亲和好面,自忖在部队炊事班学会了做饭,就自告奋勇:我来擀面。母亲就微笑着站在一边看我。母亲和的面太软,我几次擀不成,不是粘案板,就是粘擀杖,就嘀咕说:软面饺子硬面汤,这面太软,不好擀呀。母亲没说话接过擀杖就动手,用糁子做面补,擀面杖擀开面,卷起,来来回回,边擀,边撒一次面补,面皮如一张白纸摊在案板上。再次撒上面补,擀面杖卷起,然后层层叠叠,叠了几层,取刀开切。左手码住面皮后退,右手刀跟进,均匀的面条形成,到头了,放刀,手轻轻抓起上层一抖,一缕长长的面条放在牌牌上,然后把余下的,照样捏起抖开,放好。我服了,母亲才是高手。母亲炒菜更别说,那时候一年才分多少黑油(棉籽油)?一家几口就几斤油。没办法,过年杀猪,猪身上的肥肉和肠油,统统择下来,熬腥油(大油),省着吃达半年;油渣不浪费,剁碎与菜拌在一起,蒸包子。最喜欢母亲的烙饼,有饹馇不算,关键是软和好吃。到如今我也不会烙饼,我烙的饼硬的,也不知是面的问题还是火候的问题。麦子不经吃,母亲计算了一家几口细粮的数量,其余麦子全部换成玉米。且换成白马牙玉米,磨成细面,与白面掺在一起,蒸二面馒头。记得有一年,母亲带我去姥姥家串亲戚,㧟着一篮子二面馒头,都开裂了,人家笑话说是开嘴笑馒头。母亲不以为意,穷人家的穷日子,不就是这样过吗?
   母亲性格风风火火,做事也是利利索索。母亲走路一阵风似的,踏地带响。母亲说话很厉害,但从没有动过我们一指头。都说母亲是刀子嘴,豆腐心。真的,父亲脾气大,母亲受委屈的时候多。但母亲依然任劳任怨经营着这个家。有高血压也经常忘记吃药,或者是舍不得吃药。母亲的急脾气还是害了她,1977年的秋天,村中的花生地收完,让村里的人们去找遗落的花生。人多一哄而入,母亲在跑着进地的那一霎那,倒下了。送往县医院的道上,口鼻溢出血来,人不行了。那时我在部队,电报打给我的时候,说母亲病重......
   记得母亲的手很粗糙。因为不停洗洗涮涮,哪会有细皮嫩肉?尤其是冬天,双手会皴裂,厉害的时候,裂口浸出血丝。那时候没有化妆品,有的是防冻伤猪胰子(自己砸的)和凡士林,再就是只能尽力让手保持干燥,这可能吗?从没有见到过母亲手指上有过哪怕铜的铁的装饰品。曾经弱弱的问过母亲:咋不戴戒指呢?母亲微微一笑:戴那个干嘛?做活不方便,和面还碍事。后来又问过,母亲说:都穷,戴那个劳什子干嘛?整天围着锅台转,戴给谁看?顶吃还是顶喝?你姥姥陪送我的就是这个,说着从笸箩里取出顶针,戴在手的中指上,伸出来让我看,一个明光锃亮的顶针,顶针上面的小麻点都快磨平了,原来的底色也磨没了,只有经常使用的顶针,才会这样洁净明光,里外没有一丝锈斑,在灯下熠熠闪光。
   (2022年3月19日)

共 34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欣赏大作家刘春先生真情散文,犹如当年读杨朔散文一样的优美,真的感到就是在读杨朔的美文。首先写法就是杨朔的欲扬先抑,这一点是我的第一印象,我也学过这种写法,因此喜欢。第二选材新颖,写母亲的文章漫天铺地,可是用“戒指”来表现母亲情怀的还是很少,选材新颖,文章自然独树一帜。第三,细腻的生动的动情的描写尤其感人,母亲的勤劳,能干、持家、惜物都在母亲的言行中表现出来。尤其是母亲的语言很有朴实的特色。“……母亲微微一笑:戴那个干嘛?做活不方便,和面还碍事。后来又问过,母亲说:都穷,戴那个劳什子干嘛?整天围着锅台转,戴给谁看?顶吃还是顶喝?”这语言就是一个真是母亲,天下最好的最能把家的母亲,说的真是精辟。作家喜爱母亲的真情也在文中深刻表现,如“打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母亲戴过戒指。”如“母亲的手很巧。母亲三件宝,纺车、织布机、缝纫机。无论纺线、浆线、织布一条龙,还是裁衣、缝衣,纳鞋底、做鞋面、上鞋的全套活儿……”叙述中带着真情比喊口号实在,感情是在才能写作实在。一篇写母亲的美文,一篇尊敬母亲的爱文,一篇表现独特艺术的手法的真情之文。结尾卒章显志,写出母亲的戒指就是做鞋的“抵针”,出奇出巧!让人叹服!鼎力推荐【编辑:黄金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325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3-19 13:33:14
  一篇写母亲的美文,一篇尊敬母亲的爱文,一篇表现独特艺术的手法的真情之文。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刘春        2022-03-19 17:20:58
  感谢黄老师的按评。握手!
老兵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19 18:11:24
  那些琐事,构成了母亲的全部。文章的那些细节,被赋予了情感的力量,写上了母亲的符号,染上了母亲的味道,这种特色,若无功夫,若无情感,是无法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的。经常使用的顶针,才会这样洁净明光,里外没有一丝锈斑,在灯下熠熠闪光——熠熠闪光,不就是母亲的品质么?很美的散文佳作,怀才抱器拜读,问候刘春老师春好!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刘春        2022-03-19 19:04:43
  感谢怀才抱器在读字,并写下精彩评语。握手!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3-27 06:53:47
  生活的点点滴滴彰显母亲勤劳、节俭、善良,母亲艰辛撑起家,伟大的母亲。文章娓娓道来,真情流露,向老师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刘春        2022-03-27 10:12:30
  谢谢红花草,握手!
5 楼        文友:危峰兀立        2023-11-27 16:42:25
  致敬作者,此文情感丰富、故事深刻、感人至深!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