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儿女双全(微小说)
妻子怀上了二胎,张军看着妻子的肚子越来越大,他喜忧参半。高兴的是,家里又多了一口人,忧虑的是,不能再生女儿了。因为妻子的第一胎,就是女儿,如果第二胎是男孩,那是锦上添花,儿女双全。如果依然是女儿,那便是张家断了香火,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张军父亲一直注重传宗接代,对此张军深有体会。张军是最小的儿子,上面有四个姐姐,张军排行老五。过去几年,父亲为了有个儿子,继承张家香火,冒着抄家的风险,让妻子一直躲在外地亲戚家,来逃避计划生育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
为了达到张家有个男孩,张军的父亲把母亲安顿好,便悄悄回村。为了养活家人,他一面在外打工,一面偷偷去照顾怀孕的妻子。但天不随人愿,一连生了四个女孩,每次,父亲都会和母亲抱头痛哭。伤心过后,父亲和母亲又振作精神,继续生育孩子,大有不生男孩不罢休的气概。
在父亲母亲俩人的坚持下,一直到生育第五胎,终于盼来了张家的继承人,那就是张军。对于张军的降生,张家老小都喜出望外,但同时,又带来生活上的艰难。为了把五个孩子抚养成人,张军的父亲和母亲商议,决定把前面三个女儿送人,只留下老四老五,也就是说剩下四姐和张军,这样,便是农村思想中的儿女双全。
在父母亲的宠爱下,张军终于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张军便认识了同村的村花小玲。小玲看到张军大高个,一脸帅气,便一见钟情,爱上了这位具有传统观念的俊小伙。
因为是小玲先爱上了张军,对待张军,小玲自然是百依百顺,张军从头到脚,都符合小玲心中的那个情人要求。当俩人还沉醉在爱情的甜蜜中,婚姻便如期而至。俩人在亲人朋友的祝福声中,终于成为一对美满的夫妻。
然而,张军深知父母的心思,传统观念比较深刻,就是农村的旧思想,认为养儿能防老,是祖宗立下的规矩。而且,在农村,对待生儿生女,都很重视,都盼望能生个儿子,继承香火,对女孩却有轻视的想法。从小到大,在潜移默化中,张军也有了父亲的思想,认为没有儿子,将是种莫大的悲哀,是人生最遗憾的一件大事。张军时常对着妻子的大肚子,听听小玲胎中心跳的声音,并默默祈祷祖宗保佑,把生儿子的幸运,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张军对于二胎,时常对小玲念叨:“小玲呀,你若生了儿子,便是我张家的大功臣,张家人会把你当祖宗供养。”小玲却很为难,心有顾虑,便反问道:“大军,如果我生下女孩怎么办?”张军却一脸茫然,心有不甘地回答:“能生下儿子最好,这样,我张家儿女双全,不需要生第三胎了。”这年代,抚养一个孩子都吃力,别说要三胎了。有钱人都怕生三胎,更何况我们农村人。小玲却追问道:“肚子里的人,生出来才见分晓,万一是女孩呢?”张军不乐意了,红着脖子问道,“别瞎想,不吉利。”小玲见张军这么重男轻女,便责问道,“马上到预产期了,你还较真生男生女,一点良心都没有。”说完,小玲便堵气不再理会张军了。
当预产期还有两天的时候,张军对小玲商量,决定住进妇产医院,以防小玲突然分娩。张军看了日历,当天住院,是生子的吉利日子。张军便选了这个日子,喊了一辆出租车,把小玲平安送进了妇产医院。
把小玲病床安顿好,张军便去大厅里办理入院手续。刚进大厅,便看到几名护士急匆匆跑进大厅,并让播音员在音响里喊话,告诉医院里所有人,一名产妇正处难产,由于孩子的头部超大,产妇出现大出血,急需一种RH阴性血,就是通常说的熊猫血。可是播报后好长时间,大厅里竟找不到一位RH阴性血的人。
张军是个热心肠,对于村里大小事,只要别人遇上困难,张军都会出手相助,这是张军做人的风格,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对张军有好感,觉得张军就像是古代行侠仗义的勇士,不但心地善良,而且常常助人为乐。听清楚广播的内容后,张军激动不已,大声回答道:“我就是RH阴性血,抽我的血吧!”说完,张军卷起袖子,把胳膊举过头顶。这时,几名护士领着张军走进妇产室。
几个小时过去了,当听到婴儿啼哭时候,医生和护士都笑了,才深深地叹了口气,觉得大人小孩都保住了,这是全体医护人员最想看到的。张军输完血,在病床上静静地休息,忽然,听到音响里播报着:“请小玲的丈夫张军来病床室,你的妻子已经顺利分娩!“张军跳下床飞奔到产房门口,一个护士笑着对他说:”你爱人产下一个八斤八两的孩子,是个男孩,恭喜你当爸爸了!”
张军一听,是个男孩,血液一下涌上心头,激动得语无伦次道:“我有儿子了,我终于有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