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为了看见母亲的微笑(散文)
贫穷,对于有的人是无法改变的,人们有时候瞧不起贫穷,甚至取笑。但有些贫穷的人,内心是无奈的,带着痛的。
人生可以选择的东西很多,但母亲是无法选择的,不能抱怨没有遇到一个好的母亲,只能痛恨自己没有行孝的能力。
从我的朋友林永贵身上,我想到很多。
一
几个对脾气的凑在一起,整点儿小酒,场长基本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好喝的人就那么几个,不想扩大影响范围。只是这样的一个小团体,都能挤进来蹭吃蹭喝的,让人实在不能接受。一顿两顿还可以,架不住时间长,谁都说他的脸皮比脚后跟还厚。
这个脸皮厚的人叫林永贵,一张大饼子脸,扁扁乎乎的,像是被谁狠狠地踩了一脚。他有个好脾气,谁怎么损他,龇牙嘿嘿一笑,就是不生气。我和他非常熟悉,关系也不错,这是看中了他干活从来不偷懒耍滑。我们俩干什么都在一起,是自由组合而成的,没谁这么安排。有人曾经提醒过我,怎么能和这样的人一个组?你就不怕他蹭你吗?
在这方面,我很坦然。说实话,我巴不得他来蹭,蹭我的吃,蹭我的喝是可以的。作为等量交换,是要有代价的。平时让他跑个腿儿,还是挺痛快的。支应一声,立即奏效,一会儿就把事情办妥。付出一点儿小代价,免费雇了个跑腿的,你说说哪头合适呢?
有一天,大家又凑在一起吃喝,他喝得兴起,无意间说起了他蹭吃喝的光荣历史。有一次给丈母娘过寿,就这么空着两只爪子去的,白吃白喝了两三顿。大家都用手指点着他,一时都说不出话来。有人感慨着:“没空手啊,至少还带着一颗赤诚的心!”另外还有人接了这么一句:“还有一张滚烫的脸!”话音刚落,大家便一阵哄笑。
我俩走得近,有很大的程度上是我从来都不取笑他。两个人的关系不错,也就衍生出许多相处的机会来,他的底细,我太了解了。他这么抠门,也不知道随谁,他家没有这么抠门的人,包括他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缺点,或许我们总是看他的不足,落下了印象,即使他有什么优点,我们也不会承认了。但从交往的角度看,应该看长处,那些短处,就当是玩笑。当然,他抠门,应该有原因,尽管我还不清楚。
二
林永贵有兄弟三人,他是最小的那一个。他有个非常泼辣严厉的母亲,是远近出了名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在学校的操场玩游戏,一玩起来忘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听见一声断喝,林永贵这边就慌了手脚,急忙忙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我们看见在操场边的胡同里,他母亲露出半个身子,怒目圆睁,气鼓鼓的样子,让人望而生畏。
林永贵走到母亲的身边,主动歪歪着脑袋,让她很顺利地伸出手来,狠狠拧住他的耳朵。他的脑袋好像是一把壶,耳朵就是壶把,这么被提溜就是原有的设计方案。他这么被提溜着,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把我们吓得有些目瞪口呆。我的心里升起一阵寒意,不由地庆幸没有出生在那样的家庭里。我母亲从来没有这个提溜过我的耳朵,甚至连大声的叱骂都没有过。
在我们的眼里,林永贵就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因此都很同情他。再玩游戏,都不想带他,怕他再次遭受肉体的折磨。他却全然不当回事儿,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硬往跟前凑,死乞白赖的,不带他还不高兴。很快,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他再次被母亲提溜走,我们便不再有那么大的情绪反差,他习惯了,我们也习惯了。
他母亲还有过这么一次。她家丢了一只鸡,一大清早便房前屋后地找。没找到就在家门口骂开了,唾沫星子飞了一上午,有个孩子跑起来告诉她,一早上看见一只黄鼠狼拖走了一只鸡。她小声埋怨着,为什么不早提醒?那孩子说忙着上学,没有倒出工夫。
她立刻停骂,关门闭户,不敢再声张。街坊邻居也舒了一口气,虽然骂的不是自己,却跟着揪心了一上午,可算是轻松了。她怎么不骂了呢?黄鼠狼在我们这里有“黄大仙”之说,既然是大仙,征用一只鸡,就这么破口大骂,是不是找不自在呢?大仙是不敢得罪的。林永贵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身上有什么恶劣的品质,真的不觉得意外。
不过,林永贵对母亲俯首帖耳,百依百顺,是谁都想不到的。
三
林永贵母亲的泼辣性格,一直泼辣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的时候,终于有所收敛。我时常看见她走在大街上,擎着一张笑脸,主动去跟路人打招呼。不知道为什么,她说起话来,带着从来都没有的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人有些不能接受。让人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怎么感觉像一贴狗皮膏药,粘上了就难揭下来呢?
她的脸色越来越黑,开始时是紫红色,后来是黑紫色,差不多快变成了黑包公,只有一笑时,露出的牙齿是白色的,觉得有些亮的晃眼。
她的身体开始出现毛病了,常常在大街上,认错人,让人非常尴尬。她怎么会认错人,这个问题让人觉得不一般了。有一段时间,在大街上看不见她的身影,让原本远远看见她就躲的人,也不必躲了。路过她家的门口,都往院子里瞄一瞄,发觉她安静地坐在门前的板凳上。
那天,我去她家找林永贵,她远远地听见我的声音,便笑盈盈地打招呼。我走近她,发觉她的目光呆滞,已经不会灵活地转动了,一层白膜把曾经灵动的眼神给蒙住了。这时,我才知道,她已经是糖尿病晚期,两眼出现了白内障,已经看不清什么了。
她的病很严重,林永贵要做的是给母亲透析血液,以此来维持生命。她的脸色这么的黑,眼睛也看不见,都是体内过剩的毒素在作祟。
林永贵把有限的时间,都省出来,尽可能地陪着母亲。他所要做的,就是为母亲透析血液,来延长母亲的生命。透析需要钱,银行里的存款很快告罄,他便向亲戚朋友去借。他的两个哥哥已经放弃了,别人也在劝他尽早放弃,母亲病入膏肓,已经失去了治疗下去的意义。他却不管不顾,依旧我行我素。
我了解了他的情形,把“抠门”两个字憋在嘴里。我是错怪了他,马上想到,如果他再“蹭”,我一定好好请他。
那天,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人财两空的道理,难道你不懂吗?他说了一句话,我差点眼泪都下来了。
他说:“就为了看见母亲的微笑,能看一天就算一天。”为了能看见母亲的微笑,成了他唯一的夙愿,让我不禁心生感慨。母亲严厉了一辈子,让他从小就深陷于暴戾的环境之中。此时,母亲的笑脸让他倍感珍惜,这张笑脸是他人生当中最需要的表情吗?这个表情对于他来说,竟然如此的弥足珍贵啊!是的,儿子无法责怪母亲,也不可能改变母亲的性格,只能默默地接受,不因母亲行为的恶劣或者遭人厌弃而改变对母亲的爱,这是怎样的孝心!
在近一年的时光里,为了挽留母亲的生命,他近乎于疯狂干着他想干的事情。他不惜与媳妇离婚,也卖掉城里的楼房,为母亲治病。如此义无反顾的举止,让所有的人都为之震动。林场为林永贵这惊天动地的孝心,还发动了一场募捐。所得款项,尽数交到他的手上,他又尽数转投到医疗费用里。
这件事的感召力非同寻常,所引发的社会效应也是空前的。人们通过这件事,深刻地感受到亲情的沉重,它就像大山一样巍峨,需要仰目才能看到。珍惜这份亲情,热爱这份亲情,就要从现在开始,不能让自己后悔。有爹娘的人,不自觉地开始行动起来。
母亲终有离开的那一天,林永贵便做到了无怨无悔。这一天,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母亲离开了人世。那天,有很多送行的人,其中就有些同龄的老人,他们的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安心地走吧,你该知足了。
是啊!老人是风风光光走的,没有一点委屈,是带着一脸的笑容走的。我们为老人而悲痛,同时也为林永贵多了一份轻松。这近一年的时间,已经把他熬得不成样子。原本的大饼子脸,已经脱相成一套煎饼果子,身体单薄得快成了一张图片,风吹来,颤颤巍巍,不停地抖动着。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母亲的离去,对于他而言,是一种解脱。不然,再熬上一段时日,恐怕要陪着母亲去那个世界了。
他是个很随意的人,没有过多久,就把这件事放下了,身体也慢慢地恢复了。我们在一起聚餐时,他又开始蹭上了。这一次,再也没有谁拿他说事儿,而且,哪次没有他,还主动有人去喊他,你说怪不怪?
是我们选择了原谅,还是林永贵的孝行改变了我们对他的看法?我也说不清,但有一点我很清楚,为了一个“孝”字,那些让我们讨厌的东西,都无关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