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星月】鹤壁好人白常学(散文)
因为喜欢写作,我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文友,可与白常学老师的相识,却纯属偶然。
女儿上初中那年,我在鹤壁老区第四中学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始给女儿陪读。因为离枫岭公园很近,每到周末,我经常去公园玩,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那儿总有几班跳舞的,非常热闹。
一次跟一个舞友闲聊,说起了我喜欢写小说的事,他说,经常来这儿跳舞的一个人也特别能写,我很好奇,就让他给介绍认识一下。几天后,我在江山文学网上发表的一篇小说后面有一个叫做白常学的文友给我留评,说是我的老乡,并留下了手机号码。我马上给白常学老师打了电话,加了QQ,当我们视频聊天时,我忍不住笑了,这个人我还真认识——有一次我正开着小音箱跟几个舞友在小广场跳交谊舞,有个戴红色贝雷帽的瘦老头一来就打开了自己带的大音箱,那音浪顿时盖住了我的小音箱,我只好悻悻然关掉了自己的小音箱,当时只觉得这个老头挺“实犟”(鹤壁方言:自私而倔强),没想到这个实犟老头就是白常学老师。
我们在公园再次见面,说起那次争放舞曲之事,白老师已全无印象,但谈起文学,我们顿时有了说不完的话。虽然白老师的年纪和我父亲差不多,但我跟他之间完全没有代沟,很快我们就成了忘年交。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对白常学老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白常学,笔名白鹤,1946年出生于林州市任村白家庄,他务过农,打过工,伐过树,修过红旗渠。1966年参加工作,在鹤壁市矿务局中山石料厂当石工,因文笔好进入厂办公室当了宣传干事,由于文采出众,1982年被调到鹤壁市文联当编辑直至退休。多年来,他笔耕不辍,文学创作硕果累累,收获颇丰,各类文学作品二百余篇,共计三百多万字。他在鹤壁文学界很有名气,不仅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还多次当选为鹤壁市政协委员,省文代会代表,文学创作上获得的荣誉更是数不胜数。
白老师很早就在各种刊物和报纸上发表文章了,无论民间故事,报告文学,还是小说散文,曲艺唱词,他都驾驭得游刃有余。从2010年之后,白老师开始专心于剧本创作,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根据优秀党员,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的先进事迹改编的六场现代豫剧《玉米魂》塑造了一个为了科学育种,顾大家舍小家的科技专家形象,讴歌了好人物,传递了正能量,这部剧本被江山文学网评为绝品,代表了该网站最高的文学创作成就;他根据民间流传的七品芝麻官的故事加以创作,写出了一系列以七品芝麻官为主题的戏剧剧本:《芝麻官巡按》《芝麻官招亲》《芝麻官教子》《芝麻官还乡》《芝麻官前传》《芝麻官和番》《真假芝麻官》《芝麻官卖红薯》《芝麻官下江南》《芝麻官挂帅》等,其中《芝麻官下江南》和《芝麻官挂帅》由鹤壁市豫剧团排演,国家一级演员金不换主演,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芝麻官下江南》还荣获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剧目奖,市“五个一工程”奖;他编写的电影文学剧本《喜上梅梢》由鹤壁市有戏影视公司拍摄,获得了国家龙标,从2021年5月21日起,由国家城市院线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放映。
虽然祖籍是林州市,但白老师常年生活在鹤壁,他对这片热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是介绍鹤壁市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的,还有很多小说和剧本也以鹤壁为背景进行创作,比如《五岩山传奇》《白蛇传奇》《药王传奇》《玉米魂》《许穆夫人》《粉条书记》等,他的这些作品,描绘了鹤壁市的大好风光,歌颂了古往今来的优秀人物,不仅宣传了鹤壁,还传递了正能量,具有积极的宣传和教育意义。
不仅如此,白常学老师还关注时事,他的作品紧跟时代步伐,引领时代潮流。自从2020年以来,我国多地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白老师创作出很多小剧本,打油诗,顺口溜,向人们宣传科学防疫,他的好几个剧本被剧团编排成戏曲段子,被拍成小视频发到抖音和快手等软件上。他的作品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2021年,鹤壁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白常学老师积极响应鹤壁市文联的号召,他不仅为灾区捐献现金,还创作出很多文学作品歌颂救灾民于水火的解放军和志愿者,他的作品极大地鼓舞了灾区群众的士气,增强了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
我敬重白常学老师,不仅是因为他才高八斗,更是因为他品格和道德高尚。自从我们认识之后,他对我的创作非常关心,我每发表一篇作品,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关注,对我写作上的优点他毫不吝啬地加以赞扬,但对我作品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他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比较擅长写小说和散文,其他体裁很少涉及,白老师就鼓励我学写剧本,并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教。我试着写了几个剧本,但总是找不到感觉,白老师看我实在不是写剧本的料,才惋惜着作罢。
作为一位在文坛上名声斐然的文学老前辈,白老师在我面前没有一点架子,他就像我的长辈那样,无论是从写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对我关怀备至。
2017年,我的婆婆和爱人相继离世,遭受重大打击的我一度萎靡不振,好长时间没有新作问世。白老师经常跟我聊天,关心我和孩子们的生活,鼓舞我走出低谷,重新振作起来。在白老师的安慰和鼓励下,我终于从悲伤中走了出来,重新开始了文学创作。
白常学老师虽年过古稀,但仍然笔耕不辍,鉴于其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他获得市作协“优秀作家”“新时代精神践行者”等光荣称号;因为他创作的廉政戏曲多次获奖,为鹤壁市的戏剧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18年第一季度被授予“鹤壁好人”这一至高荣誉称号。
可是,你无法想象到,在文学上收获颇丰的白常学老师曾经是一个癌症患者。2003年9月,因为身体不适他去医院就诊,被查出患了贲门癌,23日,白老师在市人民医院做了手术。手术之后,他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身高一米七五的白老师体重由原来的一百五十斤降到了一百斤,用“弱不禁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可是白老师没有被疾病打倒,等到身体稍有好转他就拿起了笔开始创作。他说:我要与疾病抢时间,只要一天不倒下,我就不会放下手中的笔。
通过这次重病,白老师明白了健康的意义,要想搞好创作首先要有一个好身体,他不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搞创作,而是开始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2006年,白老师从文联退休,可是他却退而不休,继续写作,因为写作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让他欲罢不能。退休以后,他反而有更多的时间搞创作了,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每天上午在家里写文字,下午坚持去公园跳舞锻炼。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白老师的身体素质慢慢提高了,这些年来,他的身体一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这也让他的文学创作有了保障。
白老师虽然已年近八旬,可是他的心态依然年轻,不像一般的老人闭塞守旧,他非常乐意接受新鲜事物。2009年,已经63岁的白老师看到别人用电脑写文章很方便时,他就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几个月后,他就可以熟练的用电脑编辑文章了。白老师说:“电脑是好东西,让我的写作如虎添翼。39集电视剧剧本《单疙瘩进城》共50万字,我用了十个月完成;20集动画片剧本《动物争斗记》约14万字,我用了半年时间,要是用手写,不知道要到哪猴年马月了。”前几年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白老师又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不但方便了写作,跟文友们的交流互动也更方便了。
这就是我的恩师白常学,他以笔为刀剑,抨击着社会上的那些丑恶现象;以笔做旗帜,为老百姓呐喊发声。对我来说,白老师如父如兄,亦师亦友,认识他真是我的幸运!
白常学老师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689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