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一盏太阳能电子诱虫灯(散文)
阳春三月,成片的油菜花开得正浓,泛着金色的梦想。张着灿烂笑脸,在春风里举着鲜艳的花棒,摇曵着自己的理想。
我行走在一条熟悉而又陌生的山坑小道上:熟悉是曾务农时,每天都要在这条道踩上几回;陌生是它曾被荒芜闭塞了十几年后又变成了水泥硬化机耕道。
刚走上一个山坡,就惊讶地发现山凹里弯曲的小道上立着几盏路灯。心想:这不是人居的村庄怎么还装路灯?走近一看才知是太阳能电子诱虫灯。
我仰望着这光滑挺拔地伫立在路傍田埂上的太阳能电子诱捕灯,就像站岗值勤的哨兵一样,尽职尽责地守卫着这片田的庄稼安全。记忆的闸门缓缓开启,思绪沿着回忆的路径,直达年少时的学生时代。
那时恰逢“开门办学”学朝农,我和陈繁树同学被分派到太平江上队。主要任务是每天负责该生产队一片二晚稻田按装几盏诱虫灯。当时农村没有电,家家户户都点煤油灯过活。诱虫灯只能从山里砍来木棍,三根綑在一起,叉开插在稻田里为支架,上面再放上一个盆,盆里放些水,盆中间放块砖,小煤油灯放砖上,诱虫灯就算做好了。碰上好天气也会诱到很多飞蛾,若是碰上坏天气,一晚要点好几次。那时不知诱虫的意义,只是服从按排,当作一项作业去完成。
待自己成为真正的农民后,才知道了诱虫灯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三化暝危害最大,我们是恨之入骨。因它危害的阶段是水稻完成分蘖和抽穗后,正值进入稻穗扬花灌浆丰收在望阶段。幼虫就钻入茎杆中啃食,切断了水稻营养输布。一年的辛苦就此被毁。从播种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除草追肥等全被三化冥悄悄夺去,农民就会愤怒地想尽一切办法去消灭它。这时农田已分到各家各户经营。那原始的诱虫灯早无踪影,再说谁愿意去花自己的油钱为别人的田诱捕虫呢?只好各自背起药水壶,去尽扫门前雪了。后因种植单一又没系统化,越来越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只好随着打工潮,成了城里的一位农民工。虽然离开耕作已二十几年,但许多农活忘得一干二净,惟独这喷农药记忆犹新。
这活不但辛苦,还有一定的危险性。首先要选择高温的大晴天,这样药性发挥最佳。再将兑好水农药肩起在背上,重约30多斤。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泥泞里,行走在20公分左右的水稻行距。需全心贯注极力保持着身体平衡,否则就会把水稻踏进泥里去。左手压着摇把,右手幌着喷杆,小心翼地喷洒着农药。喷洒一亩地下来,汗水湿透全身。手酸腰胀脚痛背麻的不说,如果防护不好或身体免疫力不强的话,还极易农药中毒。就幻想着:何时科技发达了农民不再用背壶喷药……
“这么早啊……!”一位熟人打断了我的回忆。他穿着高筒雨靴,像是到田里挖什么,不等我开口他自我介绍起来:“我是来排干田里的水。这些放鸭子的人,总把我田的缺口堵上,放进水来……”
“那不是更好吗?鸭子把田里虫吃掉,还拉屎肥了地……”我打断他的话说道。谁知他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抢过去说“好个屁!现在这坑田哪还有什么虫子?”随手一指说“你看,这坑田共安装了四个这样的太阳能电子诱虫灯,一年四季到了晚上就亮着。鸭子只是寻找掉在田的谷粒和泥里的田螺吃。不排干水明年病害多……”
这坑田的分布成横斜的“米”字形,路就中间的这一横上。我随他手望去,果然,沿着穿过坑中心的这条道,在弯曲不同的部位上都安装了灯,没有光照不到的死角。心里直佩服设计的很完美。这个山坑田,是三个村委的交汇处。共有四五个村小组的村民在这里种植水稻。这里属冷浆田,田里长年有水溢出,不易排干,四面环山,气温回升慢,所以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水稻。
我说:“是啊!如今高科技也用到农业上了,我们种地再也不那么辛苦了……”
一听到“辛苦”二字他立马激动起来说:“是呀!以前何止是辛苦,更是增加了农业成本。更可气的是,你施药别人不来施,虫子就躲到别人家田里去。等别人来施药时,虫子又跑到我的田里,无形中就增加了施次数。农药用得越多,虫的抵抗力越强,作物上的农药残留就越多……”
我打断他的话说“现在好了,有这个灯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还是政府为农民想的周到……”
提到政府和科技,他更是眉飞色舞地说:“是哟!这几年政府的确为我们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经济发展,解决了不少农民心头的愁事,做很多以前我们想做而又做不成的实事”随之跺了下脚低头说“你看这路……”
说到这路我又想起当年,挑着一担大约120斤重的谷子,走在狭窄泥泞的田埂上,不小心脚下一滑,不但泼了箩筐里的谷子,还把腰给闪了,结果半个月不能劳作……只听见他说“现在政府出钱修了这二米多宽的水泥路,扁担都丢了。劳动强度大大降底,而劳动效果反而提高”然后扳着手指像数家珍一样“你看耕地不用牛,插秧、割稻不弯腰,晒谷不用翻……全由机械完成”他又咽了下口水,润了喉,突然睁开眯着的双眼憧憬道“照这样发展下去,不要多久,我们农民也能像城里的工人上班一样舒服,坐在家里操纵……”
望着他那灿烂的笑容,我从心底由衷地感到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在农民心里就象这油菜一样开得灿烂金黄……
这时,一绺馥郁的油菜花香随风飘来,钻进鼻孔,沁入心脾。我俩情不自禁地同时说出:
“油菜花真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