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蓠】志愿者不老的时光(随笔)
我是一个老年志愿者,虽然退休了,不敢言老,我有我的事做,时光不敢随人老,为霞尚满天。
一
3月18号上午9点40分,封闭了14天的博文苑小区大门,终于获得解禁。许多居民在大门口欢呼雀跃,有的甚至不顾禁令,在门口放起了鞭炮,简直就像过节一样。作为这次小区封闭管理的参与者,我也由衷感到高兴,因为我们的辛苦总算没白费,终于迎来了防疫封管上的一场胜利。
坦白地说,这次博文苑小区疫情防控,原先拟定的人员名单里,我和其他6位老年人并不在内,原因是上面有年龄限制,65岁以上老人是不能参加防控工作的。但因疫情来得突然,涉及的地方多,一下子召集不到那么多人员。实在无法可想,于是,居委会在志愿者队伍里,挑选了我们7位年龄虽超出但身体还不错的党员同志,补充到了这次博文苑小区防控队伍中。
虽然我们也曾经参与过社区的疫情防控,但主要是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时间也没那么久。而这次任务就相对比较重,时间也长,我们不仅要负责几幢大楼的看管,还得承担核酸检查登记、物资配送等工作,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几天做下来,所有的人都感到腰酸背痛,有时候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们明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就意味着放弃,今后再也别想争取上“前线”。同时,如果与防疫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相比,我们这点辛劳还真算不了啥,他(她)们中有不少人,忙得连家都不能回,有的还抱病坚持工作,让我们自愧不如。
二
这次博文苑小区封闭来得很突然,很多居民都没有足够的食物准备,有的居民甚至连去医院看病,都没能去成。但绝大多数人都很“听话”,自觉遵守规定,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查,和防疫工作人员尤其登门询问,体现了一个公民应有的良好素质。当然,也有极少数居民有抵触情绪,易怒易冲动,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有的人还试图冲出大楼关卡;甚至对防疫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不停地谩骂诋毁,肆意糟蹋免费发放的粮油蔬菜。因此,面对这些情况,只要未触及防疫工作的底线,我们志愿者和防疫人员,都以极大的克制和耐心,进行解释和劝导,并且尽量满足居民一些虽然难办但又合理的需求。比如:小区封管的当天,有一幢大楼1202室的居民,因母亲住院开刀,急需她去办手续,我们及时向居委会作了汇报,居委会立刻派专职人员,去医院替她完成了这件事情。再则,我所管辖的一幢大楼,有一位老年癌症患者,每天要靠服用草药汤剂治疗,但这些草药仅剩下一天的用量,假如等小区解封去配药,还得等10天时间。更麻烦的是,这是一家医疗与销售兼顾的医药公司,需要望闻问切才能配药,非得本人去不可,别人不能替代。因此,我接到家属诉求后,立刻向居委会进行了联系。经居委会与上级有关部门商议同意后,由我和另一位志愿者上门,用手机完成对患者的摄像及录音,然后拿着有关部门的证明,及患者的病历卡,到这家医药公司进行协商,最终还是顺利地配到了草药。
如果将小区防疫管控,比喻成一场对敌战疫,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从通知、宣传、封门,再到物资配送、核酸检测等,工作层次多,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多,环环相扣。所以,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出了问题后,能否得到居民的谅解?以及如何发挥自己职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将问题解决。这次博文苑小区封管,我们工作中就发生了诸如职责不清、物资配送混乱的情况,但经过紧急协商调配,这些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然而,有些居民不理解,还是对我们志愿者不依不饶,频频讽刺挖苦,嘲笑我们无能,只配回家搓搓麻将跳跳舞,让我们有些志愿者感到十分委屈,差点甩手不干。
我们这些老年志愿者,真的无能吗?其它不然。就拿今年“三八”妇女节来说,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代表我们老年志愿者,试探着给居委会主任提了个建议,希望能在“三八”妇女节当天,给被隔离在家的所有妇女,发一份慰问信及一件小礼品,以示关怀。本来,这次小区封管中,居委会是没有这项安排的,倒不是经费问题,而是疫情防范工作太忙,根本无瑕顾及。所以,当我表示我们老年志愿者,愿意承揽这项工作时,主任非常高兴,当场拍板同意。于是,我们7人进行了分工,利用休息时间,分别去采购礼品,以及打印慰问信,回来再进行分包装袋,最后由居委会人员上门,逐一进行发放。
事后,我们本以为不会引起居民太多关注,甚至我们还担心有人会说闲话,取笑居委会太小气。却没想到,慰问信及礼品发下去后,在女同胞里引起了强烈反响,纷纷称赞居委会工作做得细致体贴,让她们感受到了温暖。有一位外来的女大学生,更是给区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去信,说:“一封慰问信,一条毛巾和一块香皂,虽然东西不多,但让我感受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厚度和温度,更坚定了我在上海发展的信心……”
三
此外,在这次博文苑小区封管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居民楼的免费食品发放名单,其中有重大失误,有些该发放的对象没发,不该发放的人员却一直在冒领。如果照名单发放,我们也没有错,但责任心让我们果断进行了修正,同时又向居委会进行了汇报,居委会主任了解后,不但没责怪,反而称赞我们这帮老年志愿者做得对,为居委会分担了责任。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这次小区封管中还有不少,不一一枚举。总而言之,事实说明志愿者,尤其我们老年志愿者,并非无能,而且具有一定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实,对我们志愿者持有偏见的居民并不多,绝大多数居民对我们,还是抱着感激和信赖的态度。我们在工作中有时候茶喝完了,居民们会生动送来开水;有的居民还会悄悄在我们值岗的地方,放上一些点心饮料及餐巾纸,我们都不知道是谁放的。甚至有一位6岁的小女孩,画了一幅志愿者值岗的蜡笔画,贴在了大楼的过道墙壁上。画的尺寸很大,上面不仅有人物和风景,而且在空白处写着“您好!红马甲爷爷”几个大字。志愿者里外婆奶奶也不少,也许是女孩只看见我们,没看见她们,但不管怎样,我们明白这是小女孩的一份心意,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每当看见它,我们心胸就会荡起一种激情,工作也更加积极。
将近半个月的博文苑小区封管工作,总算告一个段落,我们7名老年志愿者,可以安心地休息几天了。可我们明白,这仅仅是一场局部战疫的胜利,后面还有更多工作,等着我们志愿者参与。即便以后领导出于关爱考虑,不再让我们参加这样的疫情防控,但像垃圾分类、社区清洁卫生、夜间治安巡逻等工作,还是少不了我们志愿者的参与。志愿者,或许不是社会工作中的主力军,可它的作用却是有目共睹的。从大方面说,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上海世博会,哪一个能离开众多志愿者的参与?从小处看,城市建设及社区管理,哪一项能少了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因此,志愿者的工作虽平凡,但它的意义重大,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且可以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志愿者的奉献,无疑印证了这句名言。
我国志愿者团队,从1978年就有了,而我却是2017年8月才加入的,所以只能算是个新兵。不好意思的是,在这之前,我曾一直存有私心,犹豫是否要当一名志愿者,怕当了志愿者后,事情一多,会影响自己的退休生活。自己工作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盼到退休,干吗还要干这份苦差使?何况这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直到有一次,我在路上遇见一位长者,他的善举才让我彻底改变了主意。那是当年6月的一天下午,我外出办事,在公交车站候车时,看见一位两鬃花白的老人,正拿着一把小铲刀,很费劲地铲着站牌上的黑广告,汗水从他脸上一直往下滴。我本以为他是公交公司派来的员工,可交流下来才知道,老人是社区的志愿者,铲黑广告是他志愿做的事情。老人那年73岁,65岁时就开始铲黑广告,已有8个年头。除了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外,只要不下雨,他都会骑着自行车四处巡视,铲下的黑广告粘成圆形,已有30个篮球大。老人姓周,据说《新民晚报》曾经报道过他的事迹。周老先生的事迹顿时震惊了我,让我惭愧不已,在看到差距的同时,自己也下定了当一名志愿者的决心。
四
其实,像周老先生这样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还真不少,最杰出的当属杨善洲同志。杨善洲从地级领导岗位退休下来后,没安享晚年,而是一头扎进大山兴办农场,并且一干就是20个春秋。他带领当地群众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0%以上,将昔日的荒山秃岭,改造成生机勃勃的绿色大地。由于杨善洲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当地的恶劣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通邮通电,带动了经济发展,而他自己因过度劳累患上了重病。在病重弥留期间,他还将自己一手创办的、价值超3亿多元的林场,全部无偿交给了国家,却没给家人留下一分钱财产。尽管杨善洲同志没加入志愿者团队,但他的事迹就是一个典型的、无比优秀的志愿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社会风气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老人,积极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在社区各项工作中,作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许老年志愿者在体质、能力、思维等方面不如青年人,但老年人有老年人的优势。老年人做事沉稳,经验丰富,尤其关键时刻,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同时,老年人自有老年人的精彩,青春虽美丽,但它随着岁月的流逝,会不断褪色。唯有心中的青春常驻,奉献的力量和精神,才永远不会衰老。正如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康德所说:“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曲;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博文苑小区解封的当天,绿化带里的杜鹃和含笑,竟然相继绽放出花朵,这给小区解封带来莫大的喜庆。杜鹃的花是粉红色的,像一只只小喇叭簇拥在一起,非常美丽;而含笑的花瓣是淡黄色的,半开半含,恰似一个个娇羞的少女,亭亭玉立在枝头,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很多年轻志愿者及工作人员,纷纷依在杜鹃旁,用手机拍下了这动人的景象。我没带手机,但含笑花的芬芳让我沉醉,让我若有所思。因为我知道含笑花的花语:深沉含蓄,内敛不张扬,悄悄开花,默默落去,而这不正是体现了志愿者的一种奉献精神?于是,我悄然折下一枝含笑,将它带回了家。
一个人的青春是最值得纪念的,同样,一个的晚年也很应该好好安排,把自己放在志愿者的队伍,感受服务于人的满足和快乐,是我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