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冲向太平洋(小说)
一
太阳消失在东海海面上,夜幕迅速将海天笼罩。冬季里的海,因为受冷空气和温带气旋的影响,风高浪急已成常态。
此时,狂风就像巨大的鞭子狠命地抽打着大海,大海被狂风激怒了,疯狂地咆哮着,掀起的巨浪像要把夜幕撕开,飞溅的浪花像要冲上天去一样。黑沉沉的海面,如同煮沸的开水一般翻滚不休。
和海面上的沸腾喧嚣不同,在距离海面几十米的水下,却非常安静。因为没有一点光亮的缘故,海里的鱼类和各种生命体都安静地蛰伏在漆黑的角落里,幽深的海底死一般沉寂。
一个巨大的黑影悄无声息地穿行在海水中,纺锤状的体型却有着垂直而尖削的首部,背上还有类似鲨鱼背鳍一样的凸起。这怪物体型庞大,速度却不慢。它经过时,吓得无数鱼虾和海生物仓皇躲避,当它离开后,那片深海又立即恢复了平静。
这怪物并不是什么稀有的海洋生物,更不是传说中的海怪或者远古生物的后裔。它是人类制造出来的战争利器,它的名字叫潜艇。
这是一艘舷号为203的潜艇,隶属于中国海军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是一艘国产033型常规潜艇。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型潜艇是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当之无愧的主力装备。
和幽暗静谧的海底相比,狭窄逼仄的203艇内部,就显得嘈杂许多。
指挥舱内,航海长李洪涛正趴在海图上,借着灯光测算艇位。艇长孙海英,政委徐志明就站在他身后。三个人都穿着深蓝色海军战斗服,孙海英和徐志明戴着深蓝色解放帽。帽子正中那颗鲜红的五角星和领子上的红领章,将二人本就严肃的表情衬托得更加凝重。
“报告,我艇已到达领海线折返点。”李洪涛大声报告着。
孙海英看了徐志明一眼,徐志明满脸严肃地点了点头。
“上浮,通气管状态,保持航速。”孙海英果断地下达命令。
“通气管状态,上浮,航速保持。”
203艇平稳上浮,并保持在距海面十几米的深度。随后升起了两个通气管,一个用来往动力室输入空气,一个从动力室向外排废气。此时,203艇内的柴油机开启,为蓄电池充电。
艇内噪音陡然增大,一股柴油味在艇内弥漫开来。好在有通气管输入新鲜空气排出废气,柴油味迅速减弱,也让艇内原本浑浊的空气清新了不少。
孙海英从脖子上摘下一把钥匙,而徐志明也做着同样的动作。两把钥匙分别插进保险柜上的两个钥匙孔内,同时转动,同时打开保险柜门。
徐志明从保险柜内取出一个绘有海军军徽,且盖有保密印鉴的文件袋。他看了一眼孙海英、李洪涛、鱼水雷部门长和机电长,随后郑重地打开了文件袋,孙海英将通话器送到了徐志明嘴边。
“命令!”
咵,指挥舱内的所有人立刻双脚并拢,站得笔直。
“命令203艇,隐蔽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海域,展开巡航训练。203艇全体指战员同志们,你们所执行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你们是开路者,是先锋队。你们的脚步,将为后来者指明方向,将为人民海军走向大洋,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命令你们,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完成任务!前进,203艇!前进,人民海军!”
徐志明仔细地将命令再收好,放回保险箱内。当他再次转身面对战友们时,他发现,每个人的呼吸是那样的急促,每个人的面色是那样的红润,每个人的眼神是那样的明亮,每个人的身姿是那样的挺拔。
徐志明整理了军装后,从孙海英手里接过通话器。
“同志们!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亡我之心不死。他们在第一岛链的主要岛屿及出口附近建立军事基地,设置雷达观测站和侦听站,就是为了封锁我国海上运输线,控制我国进出口物资和石油等重要能源的流通,从而达到扼制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目的。我们人民海军,决不允许他们的阴谋得逞。虽然现在我们的装备,距离世界一流水平相差较远。但强大的海军不是等来的,是靠双手,靠汗水,靠鲜血换来的。敌人想把我们锁死在内海,他们是痴心妄想!太平洋不是某个国家某种势利的专属之地,它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美帝和他的走狗们明白,人民海军有权利、有能力巡航太平洋!有权利、有能力保卫我们自己的海洋权益和安全!这个任务是伟大而光荣的,因为我们是在创造历史。这个任务也是危险和艰难的,因为我们将直接和美帝这个海军强国进行面对面地较量。我们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也随时可能会牺牲。告诉我,你们怕不怕!”
“不怕!”
“对,我们不怕!从八一建军那天开始,我们的军队都是以弱胜强,以小搏大的。我们器不如人,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比天还大!同志们!在接下来的任务中,我要求你们,充分发挥我军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圆满地,彻底地,胜利地完成任务!”
“一战——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二战——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三战——明白。”
各战位的回答通过通话器接连送达,徐志明满意地点点头,随后把通话器交给了孙海英。
“我是艇长孙海英,我命令:无线电保持静默;舱内除值班人员外,其余人员不得随意走动,不准发出任何撞击声;节约用电,空调器、照明灯、电风扇全部停止使用;一天只做一次饭。”
“明白!”
“保持通气管状态,保持航速,保持航向,进入公海。”
“状态保持,航速保持,航向保持。”
随着命令的下达,舱内温度陡然升高,就像从三九天一下子进入了三伏天。战斗服穿不住了,即使身上只剩下背心裤头,依旧是汗流浃背。除了守在战位上的人之外,其他人员都安静待在自己的铺位上。眨眼之间,铺位上的被褥就被汗水浸透。艇内一片沉默,没有人大声说话,只有机器声有节奏地响着。
二
在潜航时,声呐就相当于潜艇的眼睛和耳朵,所以声呐舱都是紧挨着指挥舱的。此时,声呐业务长刘向前戴着耳机,坐在椅子上,监视着声光屏上的动静。
蓝色的电子光斑在声光屏上从左向右运动着,在耳机里发出“丁零”“丁零”的响声,这表明附近没有巡逻舰艇,刘向前不禁暗暗松了口气。
从接到命令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几个小时了,203艇已经位于公海上,距离第一岛链越来越近。随着距离的拉近,意味着被侦听和被发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指挥舱内,孙海英缓缓转动潜望镜,搜寻着海面目标。现在是晚上八点,海天都是一片漆黑,海面上弥漫着一层雾气,从潜望镜里看去,只是一片模模糊糊的影子。
“测准艇位。”孙海英命令道。
“根据航迹仪显示的数据,我艇距离岛链目标37海里。”李洪涛答道。
“声呐侦听。”
“声呐未发现敌信号。”刘向前答道。
“雷达未发现敌方舰船、飞机和雷达信号。”机电长答道。
“保持航向,加强观测侦听。”
203艇像一条鲸鱼一样,静悄悄地向着朝岛链目标潜行。到目前为止,一切还算顺利。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距离目标越近,危险和难度就越大。因为这不是演习,这是面对面的较量,一场事关国家荣誉,军人荣誉,事关勇气、决心、毅力甚至生死的较量。
航海长李洪涛盯着航迹仪,不断地在海图上描画测算,不停地报告着艇位和目标距离,汗水已经把他的战斗服浸湿。声呐长刘向前此时如同入定的老僧一般,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到了耳朵上。
艇长孙海英的双眼离开了潜望镜,他使劲的闭紧双眼再睁开,然后又贴到了潜望镜上。政委徐志明一边听着李洪涛的汇报,一边紧盯着航海时钟。
距离第一岛链目标通道口还有2海里,预想中的敌方反潜巡逻机、巡逻舰,侦听和雷达扫描都没有到来。一切太安静了,也太顺利了,如同决战之前的寂静,让人心里总是不踏实,总感觉不寒而栗。
当孙海英的双眼再次离开潜望镜的时候,徐志明把一条半湿的毛巾递给了他。孙海英接过毛巾迅速擦了一把脸上的汗,随手把毛巾搭在脖子上,双眼又立即回到了潜望镜上。
“老孙,会不会是天气的原因,敌人不出来了?”徐志明问。
“有可能。但不管是不是,我们都必须谨慎。海上起雾了,但是风浪比之前小了很多,已经可以算是波平浪静了。雷达不能长时间开机,会被敌人发现,只能靠双眼和声呐。”孙海英答道。
徐志明点头表示赞同,又转头看看刘向前和机电长。机电长刚刚关闭雷达,他向徐志明点点头,这表示没发现敌情。徐志明再看刘向前,只见他跟个木头人似的坐在那一动不动。这是好现象,如果刘向前突然有反应了,那就说明麻烦来了。
按理说没发现敌人是好事,可对203艇全体指战员来说,这“好事”并不是真的好。明知道敌人就在附近,却发现不了,这能算是好事吗?徐志明在心里反复琢磨,难道说上级的情报有误?难道是这个通道口不受敌方?难道说敌人已经狂妄到在夜间不安排值班巡逻了?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突破第一岛链,绝不是临时决定,而是在事先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只不过,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在高度保密状态下进行的。支队的每艘潜艇,其实都有可能接到这个任务,每一位艇长和政委都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只是因为203艇在各方面比较突出,所以才会被选中。
如此周密的准备,用属于战时保密级别的方式下达命令,就说明这绝对不可能是一次轻松惬意的行动。敌人一定在,只不过还没出现罢了。想到这里,徐志明下意识地攥紧了双手。
有人在拍徐志明的手背。他低头一看,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的双手搭在了刘向前的肩上。这可把精神高度集中的刘向前吓了一跳,为了不影响侦听,这才拍了拍徐志明的手背。
徐志明立即抬起双手,抱歉的向刘向前点了点头,刘向前冲徐志明笑了笑,随后迅速集中精力继续侦听。
啾,啾啾。
耳机里传来短促的啾啾声,刘向前的汗毛顿时炸起,额头上顿时布满密集的汗珠。
“报告,左前方发现目标!”刘向前大声报告着。
“报告,左前方发现目标!”机电长的声音几乎是接着刘向前的声音响起。
孙海英迅速把潜望镜转向左前方,果然发现右前方有几个时隐时现的小亮点。
“战斗警报!”
战斗警报拉响了,急促的铃声和蜂鸣笛声交织在一起,配上一闪一闪的灯光信号,再加上急促的战斗口令,舱内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潜望镜内隐约出现了三艘战舰,经过仔细辨认,确定是一艘驱逐舰和两艘猎潜舰,这是一个标准的小型反潜编队。
“速潜,保持航向,静航。”孙海英命令道。
“速潜,航向保持,静航。”
203艇迅速下潜,海面之涌起一阵浪花,随后就消失不见。
所谓静航,就是静音潜航的意思,也就是用蓄电池里的电能为动力低速潜行,一般是保持几节的速度。因为速度也很慢,而反潜舰艇上的探测声纳一般都是被动的,如果潜艇发出的噪声低于海洋背景噪声,那就很难发现潜艇所在的位置,这是常规潜艇常采用的隐蔽接敌战术。
自二战结束后,反潜战术和装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美国做为头号海军强国,其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了那个时代的巅峰。203艇面临的,将是怎样严峻的考验呢!
三
戴维号巨大的舰首将海面犁开,飞溅的浪花直接扑到了甲板上,然后在巨大的127毫米舰炮炮塔上撞得粉碎。那些足以掀翻渔船的海浪,在巨大的战舰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幕,让站在舰桥指挥室内的海军少尉波顿,兴奋得几乎要叫出来。
值更的副舰长埃文中校放下了望远镜,看了看满脸兴奋的波顿,不由得想起了年青时代的自己。做为戴维号的副舰长,埃文中校是发自内心的自豪。
戴维号是美国海军刚刚服役的最新一代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近八千吨,于1977年建成服役。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是美国海军第一级采用全燃动力装置的军舰,装备了远、中、近三个层次的反潜武器和性能出众的反潜探测设备。除此之外,在降低噪声方面也是倾注的全力,使得该级舰从服役那天开始,就成为令世界海军侧目的佼佼者。可以说是一级集中了美国工业、科技最新成果于一身的现代化战舰。
而戴维号作为该型驱逐舰的第九艘,比在它之前服役的其他八艘更加先进,真可以说满身都是高科技了。那两艘老式猎潜舰和戴维号相比,就像是乞丐站在了国王身边。
吨位大,武器多,火力猛,再加上耳聪目明,指哪打哪,戴维号堪称“无敌战舰”。能成为这样一艘战舰的舰长,必须得是美国海军中的精英才行。
埃文心中暗自得意,因为戴维号的舰长金普森上校马上就要退役了。如果没有意外,埃文中校会在三个月后变成埃文上校,也会从海军部长手里接过任命他为戴维号舰长的任命书。所以,埃文中校最近的心情特别好,对于像波顿这样刚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的“小菜鸟”也亲切和蔼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