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毕业后的那些事(散文)

精品 【东篱】毕业后的那些事(散文)


作者:绿色行程码 布衣,39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03发表时间:2022-03-28 09:24:28
摘要:1975年元月我去生产队上班。开始“入职”时候,可能我没给社员留下好印象:一个文弱书生,只有1.6米身高,长得势单力薄,也没怎么干过活 ,他们暂时给我定7分。如果合成人民币大约1角2分,买不到3个鸡蛋。可是干活和他们挣10分的人一样,什么重活都得干:割麦子,铲麦茬,锄大田,拉种拾,锛棒子,刨山药,铡杆草,打土坯,修梯田……

【东篱】毕业后的那些事(散文) 1974年底高中毕业,我怀着几多憧憬,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山清水秀泥土芬芳的农村去,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一
   1975年元月我去生产队干活。开始“入职”时候,可能我没给社员留下好印象:一个文弱书生,只有1.6米身高,长得势单力薄,也没怎么干过活,他们暂时给我定7分。如果合成人民币大约1角2分,买不到3个鸡蛋。可是干活和他们挣10分的人一样,什么重活都得干:割麦子,铲麦茬,锄大田,拉种拾,锛棒子,刨山药,铡杆草,打土坯,修梯田……
   有时候,我深知,付出和收益是根本不能成比例的,况且我这样有个“白面书生”,能够担负起那些事,就算不错了,我自己也这样看。
   这年冬天,某日,队长竟然给我派了个硬活儿——起猪圈。我开始迷茫:经过近一年的生产劳动,风里来雨里去,我几乎干过了生产队所有的活儿,并没有什么意外收获,难道猪圈里还能放飞我的梦想?
   时值隆冬,猪圈表面冻得硬梆梆的。我只能抡起刨斧,一下一下打冻。“出路在哪里?我的希冀莫非会在这刨斧底下?”我越想越心里憋屈。刨斧一锛下去只砸一个小坑,时而还溅一脸冰冻的粪渣,手震得生疼。这样我用刨斧一点点地把冻层刨开,再一鍬鍬从猪圈里把粪起出来。随时间推移,圈外的粪越堆越高,我本来势单力薄,身上力气逐渐耗尽,最后实在扔不上去了,于是我就爬上来到圈外喘喘气。
   其实,干下来,自己还感觉蛮有成就感的,我很得意。
   休息期间,我来到机手旁边,他在场边拆卸柴油机飞轮。按乡亲论,他辈分比我大,我叫他恒叔。只见他手拿扳手卡住螺丝母,把浑身力量都集中在手柄上,猛一发力,“嘿——嘿——”尽管他用尽洪荒之力,甚至整个五官都挪了位,螺丝依然纹丝不动。他沉思片刻,起身找来一个大玉米核。他把玉米核蘸了些柴油,用火柴点燃,烧烤螺丝部位。我脑海突然浮现“热胀冷缩”这一物理原理。
   我向他求证:“恒叔,是不是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呀?”
   他有点儿不好意思:“我说不好,反正人们都这么做。还有,买来的罐头很难打开,可把罐头在热水泡一泡,就容易打开;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一浸,就很容易剥开。”
   我对恒叔有些刮目相看了:天哪,这不就是“热胀冷缩”的具体实例吗?
   毛主席科学论断“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今天算是得到了初步印证,这简直就意外收获。自此我开始注意挖掘生活实践中蕴藏的宝藏——科学知识。
   稍后,就他又用扳手拧螺丝,螺丝不动。他加大力度,甚至用脚蹬扳手,还是不行。
   “对,杠杆原理——加长动力臂也许就能解决问题。”我暗自思量。这时我突发奇想:把我学到的这一原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看看灵不灵。
   “恒叔,你把那段铁管套在扳手上再试试?”我指着一段铁管,支了一招。他依计而行。这次他使劲一拧,果然把螺丝拧下来了。之后他问我哪里来的这个点子,我告诉他是课本上学到的物理知识。我进一步解释:在扳手上套一段铁管增加了动力臂的长度,这就相当于增加了拧螺丝的力度,这是杠杆原理。还有,用铡刀铡草时,草越靠近铡头,人越省力;挑水时,肩膀越靠近支点,挑起来越平稳;推碾子和磨时我们用的棍子越长越,推起来越轻松……”
   恒叔听了点了点头:“墨水儿没白喝,还是上学有用。”
   作为回报,他决定帮我一把。正是壮年,身强力壮,自然有把力气。只见他脱下棉袄,跳下猪圈,双手抡鍬,一条条抛物线从他手上划出,猪圈里的粪越来越少,渐渐清了底。
   这次起猪圈,我不仅意外挖出了“宝贝”,还播下一颗友谊种子。在之后和恒叔一起搭档的生产生活中,我收获了满满的惊喜。恒叔说,他喜欢和我一起干活,总有想获得窍门的想法。
  
   二
   这事不知怎么让生产队长知道了,也许他有意识让我和恒叔接触,派农活时总让我们一起,比如浇园时派恒叔看柴油机或电动机,让我和另一个人改垄沟,这样也就增了我向他学习的机会。
   大旱那年,水位明显下降。浇庄稼成了首要任务。然而浇地时水泵渐渐地抽不上水来了。
   恒叔果断决定落泵——挖坑把水泵放下去。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恒叔说也不清楚,只是说以前这么做过。我低头沉思,脑子翻动着一帧帧知识图片,突然我捕捉水泵工作原理中有关扬程的理论,即一般情况吸程和压程之和应该在10米左右。现在水泵之所以抽不上水,说明总扬程已经超过10米了。只有降低水泵的高度,哪怕一米也行,恒叔的做法没错。于是我们三人一起动手,很快挖了个一米多深的坑,落下水泵接并把它接好。灌泵,挂带,推闸。只听水泵咕隆咕噜直叫唤,就是抽不上水来。试了好几次都不行。“问题出在哪里?”他自言自语,“水泵和真空管接地严丝合缝,不漏气呀。难道泵轮转的方向给弄反了?”我俩问他怎么办,我告诉他们:“可能水泵转动方向错了。”他说把平行带改为交叉方式,也就是8字挂带方式就行。这需要稍微调整电动机和水泵的距离。恒叔打了个手势并弯腰准备抬电动机。我赶紧补充说:“想起来了,课本中讲过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只要把任意两根动力线交换一下位置,电动机就会反转。这样更省事。要不咱们也试试?”
   “是吗?”他将信将疑,同时盼着奇迹出现。他赶紧用改锥拧下螺丝钉,把两根线交换了位置。灌泵,推闸,一气呵成,水柱从泵口喷出,射到一米开外,我们别提多高兴了。恒叔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还特意对我竖起大拇指。
   落泵缩短水泵杨程,8字皮带传动改变方向……恒叔竟然把这些科学知识非常熟练而巧妙地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恒叔哪里来的这么多奇思妙想?忽然间,我感觉连他悄悄爬上额头的皱纹里都蕴藏着智慧。
   岁月的日记日益厚重,知识的链条逐日延伸。终于有一天,瓦匠老王的一番操作,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我的科技日记本里又增添了新的一页——“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生产队里要盖一个牲口棚,夯打好了,地面儿也清理干净了,立线的时候,问题来了:当时的木匠没有拿着角尺,房基的直角怎么也弄不出来。木匠一时也不知所措,别人也干着急,一大杆子人等着。怎么办?
   这时候有人说:“要是瓦匠老王来了就好了。他也许带着角尺呢。”
   真应了那句“说曹操,曹操就到”的老话。瓦匠老王叼着个烟袋,不紧不慢地来到施工现场,烟袋上的荷包随着脚步的移动,一悠一晃。
   木匠:“快点吧,老王。大伙都等着呢,带角尺了吗?”
   “吆,还真没有带。”瓦匠看了看工具袋。
   “要不我回家再去拿一趟,”木匠转身要走。
   “不用了。你手里拿的不是尺吗?那你在这个边先量一个三尺,画个记号;那个边再量一个四尺,画个记号;最后用尺子量一下两个记号,如果正好五尺就行了,这不是老祖宗教我们的吗?”瓦匠边说边比划。
   天哪,我感到格外震惊,这不就是勾股定理吗?我们初中学,高中也讲,但大都是正运算。他在实践过程中都能利用逆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他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勾股定理,也不懂什么“商高定理”,更不清楚“毕达哥拉斯定理”或“百牛定理”为何物。然而他却能运用我们先人解决问题的智慧,吸收先人们解决问题的精髓,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而且用得炉火纯青。这才叫真本事。我开始对瓦匠肃穆起敬了,我甚至感觉他的荷包化作了智囊,烟锅里燃烧着智谋,吐出的烟雾都含有智慧的芳香。
   根据我近一年多的表现,队长决定破格给我增加工分儿,而且来个一步到位——10分。组织社员评议的时候,有的社员就不满意。其中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刘大壮跟队长论理。
   大壮:“凭什么?他有那么大力气吗?”
   队长:“他有文化,懂知识,好多事都能做。你有力气不假,那我问你,张飞能斗过孔明吗?上次让你给棉花打药,你一桶水兑了半瓶药,苗都打死了。还有,你连个数都不识。你忘了,打夯时让你给8个人发一盒烟,别人说‘三八二十颗’,你真按每人三颗发,结果怎么样?最后你个人连一根烟都没得到。”
   社员们哄堂大笑,大壮抓耳挠腮,不再言语,场面有些尴尬。我赶紧打圆场:“我初来乍到,有好多农活要向乡亲们学习,请大家多多帮助我。”
   队长再次征求意见,社员们一致同意。
  
   三
   岁月悄悄流逝,知识渐渐积累。1978年8月,恢复大中专考试的第二年,我参加了中考。数理化试卷答得相当顺利,最令我满意的还是语文作文,题目竟是《学科学,用科学二三事》,这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考题!有生产生活的亲身经历作主线,有恒叔和瓦匠的典型故事作实例,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作素材,答题自然得心应手,轻松自如。
   10月“发榜”,我以全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一师范学校录取,从此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农村,告别了唤我乳名的父老乡亲。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018年我又回到老家。带着满满的回忆,浓浓的深情,我的脚步再次踏上曾经撒过汗水的热土。这里的一簇簇野草,一块块土地,都给我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回味。静悄悄的田野里早已听不到柴油机的轰鸣,绿油油的庄稼地上更看不见恒叔们忙碌的身影……这里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成为我温暖而心碎的记忆。此时的我,面对这片热恋的故土,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温暖而亲切;此刻的我,面对这片广阔的蓝天,就像听到了久违的倾诉,欣慰而动容。不知不觉,我的眼中已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太深沉”。
   刚刚高中毕业,我还带着学生气,那些知识是多么的幼稚,但我不肯放弃,我找到了用武之地,尤其是我做了努力,蛮有丢下那些课程知识,遇到恢复高考的机会,我就抓住了。有人说,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一点不假。这些,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也有启发,写出来,做个参考吧。
  

共 38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质的散文。作者高中刚毕业,起初参加生产队劳动,只定了个“7分工”,却干着和10分工同样的重体力,甚至冬季还需要“起粪”,起粪被农村人诙谐为“四大累”之首,心里多少有些怨言。机缘巧合的是休息期间正巧遇到生命里的贵人——桓叔,“我”运用高中课本学来的知识两次给“桓叔”支招,让“桓叔”乃至整个队里刮目相看。后来一次施工中“我”又发现了“勾股定理”在现实中的灵活应用,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更加注重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运用。由于我的表现优异,后来不久,“我”在评选中就一跃变成“10分工”。正是在生活中不放弃学习,在回复高考后,“我”一举成名,跳出农门。然而,世事变迁,“我”退休回到生我养我的热土,抚摸着一簇簇野草,一块块泥土,仿佛又看见“桓叔”们在地里劳作,又听见柴油机在耳畔轰鸣。不禁眼中满含热泪,发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感叹!我想作者的感叹里面还有什么呢?是对“桓叔”们的思念?是对已逝年华的回忆?是对自己一生走过的路的小结?我想应该都有吧,且远远不止这些吧。作者是不是感觉到“我”还是那个少年,那个初来乍到的农民,人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年轻时候的梦想,兜兜转转又回来。祝老师创作愉快,身体健康,感谢投稿东篱!推荐阅读!【东篱编辑:天方夜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402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03-28 09:41:39
  老师应该大我一代人,我也出生在农村,但是这些活儿我也大部分都干过。尤其是“起粪”,需要穿雨鞋,用“五股叉”臭自然不用说了,手上磨出血泡是最自然不过的,我在墙头放一个收音机,边听边干活,倒也惬意,觉得自己是一个大人了。我和作者一样后来“跳出了农门”,可骨子里觉得自己还是农民,热爱土地,一有空喜欢到田野了走走,闻闻草香,趟趟露水,看着满眼的庄稼,觉得心安,踏实!拜读老师作品,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28 10:43:32
  相同的经历,自然有共同语言。真诚感谢我的“知音”天方夜谭老师。拜读了您几篇大作,受益匪浅。遥祝老师工作顺利,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28 10:48:25
  有相同的经历,自然有共同语言。真诚感谢我的“知音”天方夜谭老师的抬爱,提读和精彩的点评。拜读了您几篇大作,受益匪浅。遥祝老师工作顺利,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岚亮        2022-03-28 11:25:35
  故土厚重,乡愁永远。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一篇情真意切,动人心弦的文字,拜读学习了,大大的赞!
回复3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28 14:22:23
  感谢岚亮老师的精彩解读。遥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敬茶!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28 11:38:43
  这是一篇用真情浇铸的好文章!文中深情回忆了“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那些日子发生的点点滴滴,这其中有心酸有幸福,但更多的是温暖,这些都将存入生命的银行,成为人生之中最美的回忆。好文,点赞!遥握问好老师,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4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28 14:31:46
  李老师点评与解读,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谢谢老师抬读与关爱。
   拜读您的佳作受益匪浅。
   遥祝工作顺利!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28 14:32:02
  李老师点评与解读,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谢谢老师抬读与关爱。
   拜读您的佳作受益匪浅。
   遥祝工作顺利!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白玄        2022-03-28 14:41:46
  书生干农活力气不足耐性不足,幸好脑袋比文盲好,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会多问个为什么,爱动脑筋。边干边学,很快成为主劳力。文章把知识的运用阐释得很完美,后来有机会升学考上师范,退休后重返故园。思路清晰,娓娓道来,叙述了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抒发对家乡故土的热恋之情。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5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28 15:14:05
  感谢白玄老师的提读和点评。拜读您的大作,使我这个白丁受益匪浅。期待欣赏您更多作品。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15:30:18
  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够完整而精彩的人生。作者与我相比,也是同一年高中毕业,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这些经历后来都成为人生的财富,值得珍惜。写这段经历,不乏细节,驾驭得很好,点赞。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7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3-28 19:44:37
  我文章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写出了一个热血青年,把知识奉献给土地的生动故事。感人至深,结尾韵味悠长。
回复7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28 21:29:29
  感谢鸿雁南飞老师的精彩留意和精妙解读。文创路上,您是我的指路明灯。遥祝岁月静好!
8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30 08:20:10
  谢谢老师们的精彩点评,精美留言和精妙解读。遥祝老师们身心健康,写作愉快!
9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02 19:39:40
  深谢天方夜谭老师精彩编按和美评。这使文章增了色添了彩。我字斟句酌,才体会到老师的点睛之笔,接地气,抵人心,甚是妙曼。感谢您对我的鼓励和帮助!隔空向您道一声“辛苦了”。请允许我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您,祝您幸福安康,工作顺利!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