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忘】悲惨历史的启示(散文)
前些年春季,省散文学会应邀到织金采风,我有幸也参加这次采风活动。于四月二十四日到达织金,二十五日即是采风活动。我们小组采风之一景点,是八步镇古战场水西遗址万人坟。
由于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出发时,心有疑惑,那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有万人坟?顾名思义,万人坟那是埋葬了万人尸骸的坟墓。带着这些疑惑,于上午9时许,和随行文友们一起出发了。
正值春季,蓝天白云,春风习习,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从车窗观偿一路景致,到也十分惬意,阡陌乡间,春意盎然,不时还能听到陌上男女风情豪迈的山歌。
车到八步镇,当天又值赶集,但见街衢,熙熙攘攘,甚是热闹拥挤。师傅不断相请市场维护人员帮助,车方能徐徐通过,进入镇政府。休息片刻,友人带我们上街品尝当地特色小吃牛儿臭豆腐,真是绝好佳品,直吃得同行友人们呱呱叫绝。席间,我也向随行的当地政府工作友人了解万人坟的历史缘由,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况。
中午约一时许,到了八步古战场遗址万人坟,车在公路边停下。下了车,友人用手一指万人坟的座落,我顺着指向抬头望去,但见,一座气势恢弘,高大的坟墓----万人坟,静谧耸立在田沃中。我们沿着一条石板的小道,步向万人坟。再缓缓踏上石阶,上了高砌的凭栏台上,仰头望着高巍的石碑坊,正中刻着清康熙三年水西之役“万余双方阵亡将士合葬墓”。顿时,我怔了一下,一个“双”字,让我震颤了。脑海一下子就翻滚起来,很难平静!人世间通常情理是敌我双方,都是各自祭祀自己一方的先烈英雄,而这里是双方阵亡将士合葬墓。不由我不去思考,不去仔细拜读碑文,墓铭,渴望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万人坟高3.9米,直径10.8米,是迄今为止贵州省最大的古墓。石碑一通记叙了万人坟的悲壮历史。
清康熙三年(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为扩大势力范围,向朝廷捏奏水西谋反。随后率所部十二镇二万八千清兵从水西西面入侵,水西人民蒙冤,奋起抵抗。水西军战败东撤,乃设伏于今八步镇水塘村岭岗一带。吴军追至,遂展开了空前惨烈的恶战,双方阵亡万余人。由于战事正酣,竟无人收拾双方阵亡将士,当地群众不忍目睹这一惨状,后将其尸骨收拾合葬于路旁一个洞穴中,掩上泥土,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水西万人坟的来历。
1980年,万人坟被织金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并集资予以修缮。
墓铭上方横刻着“永世戒”,顶上则竖刻着“史鉴坊”,并有一联,“万人寒骨当思忖,千载生灵葆长春”。“思忖”二字,言简而义深邃,以史为鉴,令人沉思。
石碑坊下方左边刻着乾隆十年(1745)年,平远州(今织金县)都司吕文魁为万人坟的吊言题词:
嗟将士之死亡,感勇烈而悲伤。
骨一时以同穴,名千载而馨香。
既捐躯以报国,能取义于沙场。
叹人生之不异,唯气节兮堪扬。
表忠魂之不朽,勒勋石兮流芳。
读罢吊唁题词,感同身受。我亦体感到吕文魁当时“感勇烈而悲伤”的深切凭吊,缅怀而阵阵哀痛的心境。转即又合二为一,“骨一时以同穴,名千载而馨香”的赞叹情怀。
悠悠远思,轻轻地走在坟圈。环眺四周,远山翠绿,沉静,好象静静地护卫着万人坟古墓里的忠魂。回到墓碑前,伫立良久,静默沉思,体感着织金人民的血泪历史,凭吊水西勇士们的英勇悲壮。
“该走了!”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一时愕然。才从凭吊的沉思中回过神来,见同行友人们大多慢慢的上车了。我面向墓碑,再深深一拜,鞠躬顶礼。
回到车上,待坐定以后,友人问:“彭老师,你对万人坟很关注啊!”
我静了片刻,反问友人:“当你听说和看到韩国政府的军人把中国志愿军尸骸收拾,很礼节的交给中国政府,军人的场景时,你作何感想?”
友人稍停了一下,回答说:“感觉韩国这个国家和人民好值得尊敬,有些国人还激动嘞。”
我说:“对了,许多国人都赞叹韩国人民和政府。那么,350多年前,水西人民把自己英雄儿子的尸骸和侵略者的尸骸同葬一穴,永久同享瞑歇,灵魂得以安息,同享祭祀,这又是何等的心量和仁义智慧呢?”
友人静静地看着我好一会儿,不无感慨的说:“织金的人民和历史值得世人尊敬呀!”
车里的同行友人们无不投以赞许的目光。
回到了下榻的酒店,与大家用了餐后,我独自进了自己的房间,静静地独座,沉浸在凭吊万人坟的思绪中……
甚觉这一悲惨历史有其告戒世人的深刻启示。
夜,静悄悄的,静得只能听见心的跳动和呼吸。我静虑沉思,遥想350年前,平西王吴三桂已据有滇黔。为扩大势力,占有水西,以图霸业,征剿水西。水西人民,为了守土保家,奋起抗争,与吴三桂的清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清水塘战役,空前惨烈,血雨腥风,流血飘橹,尸存遍野。征剿水西这场历时三年的血腥屠杀,是吴三桂强加给水西人民的血冤!这场战争,让水西生灵涂炭。水西人民的儿子,数万丁壮,英勇献身。留下无数的孤儿寡母,无数的孤苦老人。不仅于此,吴三桂的军队还血洗了许许多多的村寨,至使许多村寨荒僻无人。并且,吴军在较长一段时期,专事追杀青壮彝人,实在是一曲“水西悲歌”啊。至康熙二十五年,方得平反昭雪。
可是,面对这一段悲惨的历史,德行厚重的水西人民,不是以仇恨来对待。而是把侵略者的尸骸和自己英雄儿子,同葬一穴,同享瞑歇,得以安息,同受祭祀。以慈悲来化解仇恨,这是何等博大胸怀?真是量周沙界!对待双方阵亡将士不分别,不对立。抹去悲痛,泯灭仇恨,播种和平。织金人民用自己的血泪和悲壮历史,向世人演义和昭示了穷兵黩武,弱肉强食不是共存之道,唯有相互尊重,和谐共融,才是人间正道。
万人坟石碑坊上刻着的“永世戒”和“史鉴坊”的意义,向世人警示!铭记悲惨历史,不要争斗,不要杀戮,不要战争。要和平共荣,才是人世间的苍桑正道。
“万人寒骨当思忖,千载生灵葆长春”。这是悲惨历史的启示!
以史为鉴,珍惜和平,不要战争。人民自由和谐,康乐生活,长春当歌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