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一狐之腋胜千羊(赏析) ——《伊索寓言》赏析
米宝把所有的玩具玩了一遍之后,变得兴味索然。我才想起忘记给娃娃带绘本了。没关系,奶奶家最不缺的就是书。我咕哝着,从书柜里翻出一本《伊索寓言全集》。
这本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于2005年5月出版,王焕生译,共收录伊索寓言346则,费德鲁斯寓言67则,巴布乌斯寓言63则。书的封面是著名的《大鸦与狐狸》的艳丽绘图:红色的肉块从乌鸦的嘴里掉落,它探低了脖子,显然是吃了一惊;树下的狐狸两只眼睛瞪得铜铃一般紧盯肉块,身体呈奔跑状,竖起的尾巴闪闪发光。这则寓言不需要翻书也是记得的,但是米宝不感兴趣,没有听完就走开了。
这本书的底页有枚红花印章,下面是一行不太完整的字,“郑州购书留念”。应该是我郑州出差时逛书店买给儿子的。看样子儿子也没认真读过,我也没认真给儿子讲过,因为书页里实在太过干净。没想到一转眼,此书已被我雪藏了二十年。
一
《伊索寓言》应该称得上是一本家喻户晓的书。谁没有听过一则两则呢。比如《乌鸦和狐狸》,狐狸固然狡猾,乌鸦若不是虚荣也不会丧失到嘴的肥肉;比如《狼和小羊》,喝水的小羊遇到了蛮横霸道的狼,即便再小心谨慎也注定难逃厄运;比如《狐狸和葡萄》,也许你不记得那个故事,但你一定听过“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
在我的印象里,《伊索寓言》就是给小孩子读的有些幼稚的东西,它比不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的文学性,比不上后者在小朋友中的受欢迎程度。那些寓言,那么短,很多故事简直就是常识。我这么想简直不公平,因为这是我成年之后的感受。我并不知道我的价值观和人生体验里有多少正是来自于那里。而此书对《伊索寓言》的评价之高是我没有想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寓言集”“西方寓言的始祖”“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文学作品之一”“对人类文化,尤其是西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深远,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我国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说:“《伊索寓言》大可看得。”以上皆为本书封底语。
这评价有几点出乎我的意料:
其一是“最伟大”。通常我们评价一件事物,习惯说“之一”。太绝对的评价,总是会让人产生疑问并引起反驳。“最古老”“始姐”均可以时间为标准进行评判,“读者最多”,在某个时间点上也可以通过某种形式的调查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最伟大”,其标准是什么呢。
但是书上就这么写了。而这本书的译者王焕生先生是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专家,成书时又经过多道程序的编审,所以,我认为应该可以认同。
其二是“政治思想影响深远”。如前所说,我一直以为《伊索寓言》是写给小孩子的启蒙书,教育小孩子明辨善恶是非和做人的道理。仅此而已。扯到政治思想,挺新鲜,并直接引起了我的好奇。
其三是钱钟书先生的评价,“大可看得”。我读过大师的《围城》,一部富有社会和生活经验的、把人性写得通透的、言辞幽默又犀利的作家如此推崇此书,我没想到。且相比较西方,大师离我更近。他的看法,也许已经过滤掉了东西方的差异,没有不信任的理由。
所以,我打开书,从序言读起。
二
伊索,生活于公元前6世纪,原籍小亚细亚的弗律基亚。我提炼了一下,伊索的生平有几点不可不了解:
一是伊索的相貌。据说他长得又矮又丑,为周围人所不喜。即便是他的舅舅也根本不体恤他,常常派他做最苦的农活。这点让人感慨,世人的浅薄自古而然,且不分地域国籍。
二是伊索的身份。他曾长期为奴隶,后来因为智慧聪颖被解除奴籍。可见,爱才惜才的人也自古就有,且不分地域国籍。
三是伊索曾长期失语。传说,他是做了一个梦之后才恢复了声音。他梦见幸运女神光照他,把手指伸到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然后,奇迹就出现了。这个传说是要印证什么呢?大概是智慧之人,神祗也不弃吧。
四是伊索的死。他的寓言让他声名远播,引起了德尔斐祭司的忌恨。他被诬陷偷窃庙宇的金器,亵渎神灵,而被推下山岩。可见,嫉妒这种人性痼疾也是自古而然,且不分地域国籍。
在那个时代,祭司可谓离神灵最近的人,但是他却毁灭了神所眷顾的人。伊索曾蒙受神的恩宠,却最终没有逃过人的算计。即便他是那么聪明的人。
伊索有多聪明呢?《费德鲁斯寓言》里有三则以“伊索”命名的故事,其中一则叫《伊索和寻衅者》,大意是:
有人无端向伊索投掷石块。伊索不但不怒,还给了他一阿斯(古罗马最小的货币单位),并告诉他:我向神灵发誓,我身边只有这一点钱。不过我可以指点你从哪里可得到更多。若有富贵之人前来,你也这样向他扔石块,你会得到应有的奖励。结果,那人被捉住,钉了十字架。
聪明的伊索,还是被人害死了。
聪明只能对抗愚蠢,而不能对抗强权。也许聪明在与强权的周旋中会有无数次局部性的胜利,但无法改变其必败的结局。
三
寓言起初系口头创作,口口相传,后发展成为书面文学。这种传播形式难免会在整理成书的时候将不属于伊索创作的寓言也收录进去。但是这不影响人们对《伊索寓言》的认可度。
我前面说过,这本书收录了《伊索寓言》346则,其中和狐狸有关的37则,占一成还多。伊索寓言的一大特点,是不以好恶赋予动物以固定特性。比如狐狸,在我们的文化里就是狡猾的代名词。我们几乎所有和狐狸有关的成语都是贬义。比如狐假虎威、兔死狐悲、狐朋狗友、虎党狐侪、狐狸尾巴;我们所有和狐狸有关的诗词也没有好言语,比如“木石生怪变,狐狸聘妖患”(韩愈《谢自然诗》)、“鱼鳖行官道,狐狸上庙堂”(元·王冕《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犬马诚为恋,狐狸不足论”(杜甫《奉汉中王手札》)。但在《伊索寓言》里,狐狸时而正面,时而反面;时而聪明,时而愚蠢;时而狡猾,时而凶狠;时而弱小,时而强大;他嘲讽别的动物,也被别的动物所嘲讽。狐狸的体格注定了他弱者的身份,大多数情况下,他却能够凭借机变化解危机。我们来看几个小故事。
聪明。比如狐狸看到等无花果成熟的穴鸟,跟他说你怀抱希望,那希望可不会马上成全你。他看到猎狗去追赶狮子,结果狮子回头怒吼,猎狗掉头就跑,他说:多笨的脑袋!连狮子的吼声都经不得,还要去追他?
愚蠢。狐狸爬到树洞里吃牧人留下的食物,肚子撑得滚而圆出不了洞,只好等肚子饿瘪了再出来。
狡猾。其实,狐狸最高明的骗术不是靠吹捧而得到垂涎的那块肉,而是靠骗救命。那则故事叫《狐狸和山羊》:狐狸掉到了井里。山羊找水来到井边,看到井里的狐狸,便问水好不好喝。听狐狸一通称赞,山羊便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和狐狸一样,喝饱了水的山羊也爬不上去了。狐狸说:你两条前腿扒着井壁,犄角垂下来,我从你背上跳出去,再救你。结果可想而知。山羊不但未得到狐狸的救助,还遭到了对方的嘲笑。
凶狠。鹰和狐狸约定友好相处,结果鹰趁狐狸外出觅食时吃了他的儿女。狐狸一边诅咒一边等待机会。一日鹰从祭台上抓了燃烧的羊肠飞进了巢里。干枯的树枝被肠子点着,雏鹰一只只掉落地上。狐狸迅速跑去,当着鹰的面吃掉了所有的雏鹰。
他看到腹蛇匍匐在一捆荆棘上在河中漂浮,嘲讽腹蛇“船主和船很相称”。
他讥笑狮子一胎只生一崽,却遭到狮子的嘲讽:“然而那是狮子。”
其实,狐狸的聪明、狡猾可以统称为头脑清楚,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看清身处的情势。成年人从那些小故事中,完全可以领略到译者和编者所肯定的现实意义,远不止“政治思想影响”。
四
《狮子、驴和狐狸》:三个动物合伙去打猎。狮子让驴分配猎物,驴把猎物分成三份,请狮子先行挑选。狮子大怒,扑过去把驴吃掉了。狮子再让狐狸分配。狐狸只给自己留下很少一些东西,请狮子去拿那一大堆。狮子很满意,问狐狸谁教他这么分的,狐狸说:驴的遭遇。
启示:合作对象是否正确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平等;对形势做出正确的估量,等等。狐狸和狮子合伙,仿佛不小心、或被迫上了贼船。既然上了,就得寻找脱身保命的招儿。在这一点上,驴是真蠢。
《狮子和狐狸》:狮子年老了,决定不再凭力量、而是凭计谋猎取食物。所以他在山洞里装病,把前去探望的动物都吃掉了。狐狸也来探望,却只站在洞外高声问候。狮子说:你为什么不进来?狐狸答:因为我只看到进去的野兽的足迹,却没看到出来的足迹。
启示:弱小不怕,有脑子就无敌。
《狮子、狼和狐狸》:狮子病了,狐狸是最后一个去看望的。他在洞外听到狼在狮子面前诋毁他,说狐狸眼里没有狮子这个兽中之王。狐狸进去说:我在忙着为大王寻医问药呢。狮子命令狐狸交出方子。狐狸说:需要您把一只活狼剥了,把狼皮趁热披在身上。狼便这样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启示:怎样才能成功扭转不利局面并取得最后胜利。
举这几个例子,并非说明这是《伊索寓言》的精华,只是想佐证它的确有着很强的社会政治方面的现实借鉴意义。其实,读这本书,我还是倾向于学会明辨善恶是非,并且在此基础上由弱小变得强大。仔细品读这几个故事,它并非教唆人们学会做恶,而是学会保护自己。
五
虽说《伊索寓言》里的动物没有固定的特性,但还是有倾向性的。比如,狮子,必定是强权的象征;狐狸,狡猾是其最主要的特性;驴子大多数时候呆蠢,山羊总是过分善良。从故事中动物的出镜率看,我觉得伊索是偏爱狐狸的。或许,他也愿意把自己比作狐狸呢。弱小,聪明,地位低下,却不甘于强暴。同样曾为奴隶后被解除奴籍的费德鲁斯曾袒露心声:
受压迫的奴隶
由于对许多事情想说而不敢说
便采用寓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借助各种虚构的笑话来避免非难
这或许也可以作为伊索热衷寓言故事的注解。
我们前面说过,寓言这种文体最初是通过口口相传而流传,这也决定了它的篇幅不可以太长,否则吸引不到听众。或许伊索深谙此道,所以他成就了这种文体。当然,这种短小精悍的故事也成就了伊索。费德鲁斯寓言中有一则《伊索和作家》的故事,说的是有位作家给伊索读自己的作品,并不吝王婆卖瓜之能事。最后他征求伊索的意见,并强调自己并无言过其实、盲目自信。伊索说:我同意。因为你永远不可能从别人那里听到那些赞美之词。
伊索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我们不得而知,但事实证明,他同那位作家正好相反,《伊索寓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有句成语,叫一狐之腋。狐狸腋下的皮毛,因为数量少且质地精美,所以十分珍贵。我们有句谚语,叫“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是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只狐狸腋皮珍贵。读偏爱狐狸的《伊索寓言》,便有这种感觉。毋容置疑,那些短小精悍的文字,浅显易懂的哲理,机变惊险的情节,置身事外般的评点,胜过无数长篇大论所带给人们的教化与启迪。
听雪来学习了!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话说,俺这台手术就做错了,推进病房又被推出来了,哈哈!
花不厉害,你厉害,写文审文找虫子,嘴还不饶人,简直是四毒哈哈!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