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清名桥(散文)
到江南,一定要去天下第二泉和寄畅园,这二处景致位于惠山脚下,离惠山古镇不远。当然,悠悠的古运河,更像一条江南的文脉,从惠山脚下流过,这里所经历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总让人魂牵梦萦,千回百转,其流淌的音符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了。
江南浩渺的烟波,空濛的云气,让我想起了宋代的泽国与蓬莱,柳润梅开,暮云凄厉。然而,江南的无锡,远胜过“醉蓬莱”的盛景,它厚实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的人文景致更让人惊叹不已,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独独钟爱这两处景致。确实,这里可以与苏州的虎丘和拙政园相媲美了。但来江南,可曾想到,离南禅寺不远的南长古巷?她既不像十里酒巴的丽江,也不像千里寻梦的欧洲威尼斯,更让人遐想连连。殊不知,它更象成都的锦里或宽窄巷吧。蓦然回首,梦里寻他千百度的江南,原来是不一样的江南,小桥流水的江南,这里深藏着一件沧桑而厚重的古董——清名桥。
清名桥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石拱桥,传说是秦家后人造的。最早叫清宁桥,始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它是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取兄弟俩太清、太宁各一字,叫做“清宁桥”。这座石拱桥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由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也有人称它为“清明桥”。
清名桥与寄畅园已是江南两张响亮的名片。真正使清名桥名声大振,源于日本友人游览江南,情不自禁创作的一曲《清名桥》,就如同陈逸飞一幅《双桥》才有了周庄一样。
日本著名作曲家中山大三郎于1986年3月,来江南无锡游览了清名桥,回国后创作了歌曲《清名桥》、《无锡旅情》,从此清名桥在日本乃至世界上产生非常广泛的影响。无锡籍著名导演山奇先生《意·江南》之《古运河之恋》,更让人魂牵梦绕清名桥。
“古运河水流,南禅钟悠悠。从古流到今,从冬流到秋。
日出岸花红,春来绿如蓝。船上一位渔家女,为谁在等候。
古运河水流,清名桥上走。三月桃花舟,杏花风雨后。
你在舟中游,我在水边留。美丽的好姑娘,是否向我在招手。
春来春去又一回,莫让年华付水流。人面桃花去,白了少年头。
月上柳梢好时候,人约黄昏后。在水一方的心上人,何时牵上你的手。”
古运河畔的清明桥,一曲荡气回肠的的爱情故事,在江南文化历史的律动中激荡。江南文化的小桥流水,在古运河中潺潺地流淌着,从古流到今,从冬流到秋。清明桥这块厚重的文化古董,真是深闺藏娇,酒香巷深啊。“古运河水流,南禅钟悠悠”,“古运河水流,清名桥上走”。岁月悠悠,人约黄昏后,人们只知道西施浣纱,范蠡泛舟,可未曾知道清名桥畔的古运河,曾流传这样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在水一方的心上人,何时牵上你的手。
见过苏州周庄的双桥,清名桥也是再简洁不过的一个石拱桥。其突兀横卧在水中,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古运河与伯渎港的交汇处。“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用这佳句天成,来形容古运河上的清名桥,再恰当不过了。古运河畔,小巷幽幽,夜色朦胧,有上海故事,有怀旧,有梦,有记忆的痕迹,岁月的浸渍。春夏秋冬,在这里的节奏,会瞬间慢下来。上班族累了歇一歇,喝一杯茶,发一会呆。情侣们说说悄悄话,这小桥,这流水,这人家,这里祖祖辈辈死活都不愿离开这里。听风,听雨,听渔舟唱晚,听这里的故事,就连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挂到江南了。此情,此景,令人如痴如醉。
人这一辈子,总是追梦圆梦,经历多多,能留下的记忆却不多。走过多少路,跋过多少水,跨过多少桥,走走停停,多少诗情画意,多少迷茫失落。踏上清名桥,让人心头为之一亮,欣欣然写满脸上,捺也捺不住,就像少男少女们一见钟情,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愫,一种魂断梦萦的迷恋,一种一步三回头的眷顾,这边桃花流水,那边春去春又回。
一个四月的春天,我们几位朋友曾相约来“老谢茶馆”喝茶,古运河畔两岸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宛如人间仙境。这个季节游人很多,河水流湍,鱼儿浅游。舟在河中游,桥在水中透,人在画中留,多么美的意境啊。小船荡悠悠,人心春逐梦。我倚在古运河的桅杆上,眺望着不远处的清名桥,烟雨朦胧的一弯拱瘦,四百年风雨的冲刷,依然飘逸着骨子里的靓丽清秀。眺望着拱桥上古老的石阶,我一下子陷入了沉思。这黑褐色岁月的留痕,是否有褴褛潦倒的阿炳,缓缓走过;石缝里的斑驳,是否流淌过《二泉映月》淡淡的忧伤——阿炳的故事,那二胡发出的凄凉悲音,一直在我耳畔回响。
我来江南已十几个年头,一转眼已老了,白头翁了,却从不闻清名桥在哪,我曾不屑地画过水墨《清名桥》送人,却从没去过。倒是一位外地朋友来江南说要看清名桥,才第一次真正认识清明桥,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叹,我的朋友情不自禁扣动他的相机,记录这江南盛景。而我却有人在长城下,不知长城长一样的茫惑。
清名桥是江南的文化符号,这种独特的人文景观与无锡的吴文化、民俗、水弄堂,以及沿古运河的江南砖瓦窟群遗址相辉映,是江南的文化遗存,给来江南欣赏吴文化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过去皇帝下江南,今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能有机会到此一游。
古运河水流,南禅钟悠悠,古运河水流,清名桥上走,你在舟中游,我在水边留⋯⋯
2016.1.21写,2021.9.13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