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脱职进修(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脱职进修(散文) ——脱职进修的经历


作者:绿色行程码 布衣,39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99发表时间:2022-04-11 22:37:32
摘要:偶翻一日记本,在褪色的塑料包皮中,又看到了那张泛黄的《教师进修学院准考证》。说实话,和红皮金字的毕业证,工作证,教师资格证相比,它看上去有点寒酸甚至卑微,但是在我心目中,它是通向我人生的天梯,比其他任何证件含金量都高。上面黑白照片只剩轮廓,填写字迹也已模糊,然而考试的场景和后来求学的片段像一块块浮雕,陆续在我的脑海里重现,而且越来越清晰……


   偶翻一日记本,在褪色的塑料包皮中,又看到了那张泛黄的《教师进修学院准考证》。说实话,和红皮金字的毕业证,工作证,教师资格证相比,它看上去有点寒酸甚至卑微,但是在我心目中,它是通向我人生的天梯,比其他任何证件含金量都高。上面黑白照片只剩轮廓,填写字迹也已模糊,然而考试的场景和后来求学的片段像一块块浮雕,陆续在我的脑海里重现,而且越来越清晰……
   上世纪80年代,教师队伍急需补充“新鲜血液”,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创办电大夜大,推行函授自考以提高师资水平。1985年5月又传来消息:保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招收两年制脱职教师。当时我已教了三年初中英语,期间,我不仅自学了初高中全部英语课程,还读完了一整套《许国璋英语》,看完了60集《跟我学》,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两次考试都相当顺利,我想到会被录取。接下来,我也想过学习环境,讲师风采,课堂情景,业余生活等画面。但后来在学院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惊喜,还经历了更多“想不到”。
   我想到会顺利通过考试,但是想不到会这么“出圈”。
   1985年5月,学院给各县分了考试指标。各县要初选后才能参加保定地区的考试。五月下旬我县组织了初选,各公社初高中英语老师共有65名来争五个名额,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试卷发下来我迅速浏览一眼,全是高中知识,我只用了半个小时左右就答完试卷,初试结果我位居榜首,顺利地拿到那张《准考证》。
   那年8月份,我在保定参了加了四科基础科目考试,结果比我想象的还要轻松。第三天上午我们进了英语专业课考试。和初选一样,都是高二知识,我又是半小时做完。为了慎重起见,我特意检查两遍后才交了卷。考试异常顺利,因此我想,考上应该不成问题。9月底我果然收到保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录取通知书》。这样我暂时走下讲台,再次背起书包,时年27岁,开启了“苏老泉”的生活模式。
   我想到我们这批学生会与众不同,但是想不到我们班的情况会这么“奇葩”。
   是年10月,我按照规定的日期,早早来到保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报到。学院入学工作准备地特别细致,连宿舍床铺都提前分好并写上姓名。我找到我的床位,是上铺。我总觉有点高,上下又不方便。于是我自作聪明,把写有我名字的纸条与下铺的纸条対换了一下。
   一小时后,下铺的同学来了,叫陈华,看样子有40来岁,一米八左右,显然是个大块头。他找到自己的床铺,也就是我的上面。只见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气喘吁吁地爬了上去。他边铺床被边嘟哝,“我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让我睡上铺呢?一会儿我去找班主任。”
   我说了实情,主动向他道歉:“对不起,是我把咱们俩的铺换了一下,我以为你比我年轻,咱们这叫‘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样,咱们的床铺还是对换吧”。他笑了笑,开心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成交”他也幽默了一把。我搬到了上铺,才发现有很多优点:视野开阔,安闲自得。
   我们班共有22人,7男15女,其中有6个孩儿他爸,13个孩儿他妈。这么个班集体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有趣的是陈华和我们年轻班主任之间的特殊关系。据陈华自述,他已38岁,有18年教龄。1981年曾经担任刘老师的班主任并送她参加了高考,他们是真正师生关系。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陈华坐在教室,听他的学生上课,她又成了他的老师。等到点名点到陈华时,年轻的班主任怎么也叫不出口。还是陈华老练,点名册的顺序早已烂熟于胸,还没等老师开口,他就主动喊一声“到”。此时此刻,台上台下一片笑声。场面虽然尴尬,但很温馨。那是个特殊时期,这种师生角色互换现象在“脱职班”和“民师班”屡见不鲜。
   我想到学院老师会教学有方,但是想不到会这么“顶流”。
   我们步入学习的正轨。从第一周开始,老师们逐一登台亮相。
   班主任刘老师刚刚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青春靓丽,口齿伶俐,语音优美,任我们口语课程。
   语法课由张老师担任。她以渊博的知识,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语言,悦耳的语音,折服所有的学生。她身上有着精悍、泼辣的性格,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或许这就是人格的魅力吧。
   人气爆棚的要数中央讲师团的崔老师,他刚刚从伦敦学成归来,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他担任我们精读课。无论是解析《许国璋》,还是讲解《新概念》, 他都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难点把握精准,重点突破精妙;不管词句的内涵还是外延,甚至连标点的用法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即使最简单英语小诗“Good,better,best”都可用以信达雅的方式译成汉语。更难得的是他那一口标准的伦敦口音语调,令人拍案叫绝。
   讲师团来的汉语讲师李玲,腹中有学识,心中有主见,灵魂有香气。在教学过程中,她吟《诗经》,述《史记》,一板一眼,字正腔圆,语言幽默风趣,课堂容量饱满。
   李老师第一节课一开始,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写了个“人”字,然后让我们写一句话。
   甲:人是高级动物。
   乙: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丙:人是男女老少一个个个体。
   丁:人是最有智慧的动物。
   …………
   只见李老师抬起头来,眼睛透过镜框上方,慢慢向我们扫视了一遍。于是对“人”字进行解读,甜美的嗓音中带着厚重的文学色彩:
   “你们大都从字面的角度去写,这远远不够。”
   “其实——,”我们赶紧打开笔记本,“人字有两笔:一笔前进,一笔后退;一笔逆境,一笔顺境;一笔付出,一笔收获。这才是老师应该站的高度。你们天天和英汉互译打交道,一定要学好汉语。” 她的讲解,令人耳目一新,她用一个“人”字就给我们树立了学习汉语的标杆。她又指点迷津:“学习汉语,既要熟记字词的内涵,又要挖掘它们的外延。作为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就得准备一缸水。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哗——”我们送她一片掌声。
   最有“料”的是心理学讲师吴昊。他登台后自我简介:心里学学士学位,发表国家级论文15篇;已婚,爱人是在校硕士研究生。
   “哇塞!”我们好不羡慕。
   他的开场白是一个设问。
   “你们面对的都是中学生,这个年龄段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早恋!”我抢答。
   “哈哈哈,”课堂一片笑声。
   他又问我,“怎么才能发现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问题呢,尤其是男生?”
   我毫不犹豫,“摸排调查,或让学生提供‘情报。’”
   他笑着说,“不用那么神秘。看过孔雀开屏吗?那是雄性孔雀求偶的心里暗示,它是地地道道的“心里专家”,男生也是如此。学生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反应。如果某男生在同学面前高声讲话,高调做事,并时刻关注某女生的表情变化,那么该男生一定对这个女生有想法。我们就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对男生的心里倾向加以疏导,从而防患于未然”。他授课不仅有方,而且“有料”,真是众妙毕绝。
   教视听课的王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语言幽默,而且他还具有喜剧演员的天赋。
   有一次,王老师要我们观看英文版卓别林的《小职员》一幕。都8:20了人还没来,我们以为他不来了,刚要自习,这时“嘭——”,门开了,王老师来了:嘴里叼着油条,一手拿着旱冰鞋,一手攥着课本,脖子上还挂着个布包,进门后来个急刹车。“哈哈哈”,我们不禁哄堂大笑。他瞪大眼珠子,嘟嘟囔囔,好像是说,“愣着干嘛?还不帮我一把。”前排的同学心领神会,赶紧接过他手里的书,另一个同学接过他的旱冰鞋,同时做了个鬼脸。他腾出一只手扶着嘴里的油条若无其事地大口嚼着,另一只手从布包里面掏出来一瓶矿泉水,咕嘟咕嘟灌了几口,不一会儿,坐在讲台椅子上,“鼾声如雷”。
   我们一脸茫然。
   鼾声戛然而止。他忽然”醒”了,站起来面带得意的笑容,像往常一样开始讲课:”在卓别林眼里,一个上班不守时,且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小职员,就是这个样子。现在大家观看卓别林主演的《小职员》一幕。注意 messy sloppy slovenly comedy clark unpunctual unpunctuality 这几个词的含义和用法。走,咱们到语音教室去。”
   原来他以这种自导自演的特殊方式导入课程,可谓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
   我想到国家会投资兴教,但是想不到会这么“给力”。
   为了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让老师脱职带薪进修,两年学习计入工龄。学院也相当给力。一是每天给我们提供3角钱的生活补贴。二是把学院里光线最好、隔音效果最佳的房间改成了英语教室。三是花重金购置了大量的视听器材,配备了语音教室。此外,除了每天给我们精心准备可口饭菜外,还给我们增加了生日餐、病号饭。学院缺乏运动场地,领导们就跟兄弟学校联系,给我们隔离出一块相当大的场地。供我们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此外,把学校把唯一的一个纳凉的凉亭改成了外语角。每逢六日晚上吸引外校师生到我们这里来进行口语交流。为了方便我们阅读,学院图书馆给我们发放了特别通行证,一周七天向我们开放。一句话,机会都让我们赶上了,我们的运气好到爆棚。
   我想到大家会珍惜学习机会,但是想不到大家会这么“玩命”。
   我们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虽没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那么夸张,但也是“始发奋”,“学不辍”。连礼拜日都很少出门。尽管保定有总督府,古莲池,我们很少游览;保定商场,百货大楼,虽然吸引眼球,我们无暇光顾;园林公园,露天广场虽然游人如织,却很少看都我们的身影。我们谈论最多话题的是:“双卡收录机”“英英词典”亦或是 “空白录音带”,还有“图书馆”和“阅览室”。
   我们加班加点,闲里偷忙:自录《新概念》,收看《FOLLOW ME》,查阅《双解词典》,复习语法,预习课文,整理笔记。为了增加词汇量,我们经常到阅览室去“充电”:阅读《CHINA DAILY》,《BEIJING REVIEW》和莎士比亚剧本原著。排队打饭的时候,都要背几个单词;连走路散步时,我们都强迫自己全英语对话来“磨嘴皮”,总之我们老是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迫感。到毕业的时候,我的笔记本都用了五六个,自录磁带五十多盘,连英英字典都快翻烂了。
   我想到课下会有欢歌笑语,但是想不到业余生活会这么“嗨皮”。
   课间半小时休息,我们常常“拱猪”,四个人在床铺上四个角一坐,就摆开“战场”,谁先得负一千在谁头上贴上“老母猪”字条。有时一把牌就“肥”两个,因为变压器,猪,羊,红桃都可以亮牌,分数翻翻。由于我头脑灵活,计算又快又准,同学们都愿意让我当“记账员”,有时看谁“不顺眼”,就给谁上点“花账”。“老母猪”不贴到他头上才怪了。
   我特别爱好跑步,偶尔也打篮球。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三个班进行篮球赛。我们班男生本来就少,偏偏又有两个会打球的男生临时请假回家。无奈班长临时抓我“壮丁”上场,才勉强凑够人数。可我因为事先毫无准备,连一双运动鞋都没来得及换,比赛场上的我们简直就是“叙利亚队”。和物理班进行对抗赛,他们眼角根本不夹我们,更没人在乎我这个穿长裤和布鞋的“替补队员”了,其实我有较好的基本功,只是忙于“充电”没空摸球,属于深藏不露。我趁机发力,远投,近切,三步,单手上篮,只半场我独得18分。对方发现实力不凡,于是派2个主力队员来盯防我,这才把我压制住了,但其他队友获得了更多投篮机会,最终我们最弱小的球队以大比分赢了物理班。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激发我们的学习斗志,在春暖花开季节,学院组织我们进行红色旅游:狼牙山上,我们为“五壮士”献鲜花;冉庄村里,我们重温“地道战”的魅力。
   两年的学习生活是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当中度过的。1987年7月,我们学业期满,成绩合格。学院给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领导和各科老师集体登台亮相,轮流给我们颁发《毕业证》。之后一起向我们鞠躬表示祝贺,我们赶紧上前跟领导和老师们握手,拥抱并致以诚挚感谢,场面令人破防!
   《准考证》终于换成了《毕业证》。我想到我们会放下书包,很快就会重新走上讲台。但是想不到我们前头到底还会有多少个“想不到”在等着我们!
  
  

共 49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张泛黄的《教师进修学院准考证 》,浸透了岁月的沧桑 ,在时光里燃烧青春的火焰。教师这个神圣而光辉的职业,在那个特殊年代。为全面提高教育水平,脱职班,民师班的诞生,把有限的教育资源 ,最大地释放能量,整个教师整体素质的而了飞跃。教师这个群体,有奋斗的汗水,支撑着基础教育的面,而提升进修,则资源有限,选拔名额,优中选优,含金量很高。层层选拔,初选个县六十五人才选五名,一个班才二十二人。学生当了四十岁老师的班主任,是那个年代的写照。国家为培育教师队伍,物质上优厚,且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们若八仙飘海各显神通。学员们收获最多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了更高层次“人"的理解。站立高位,更懂得了,给学生一碗水,就得储备一缸水。为了这一缸水,一点一滴地积累,学海无涯苦作舟,仅笔记本五六个、自录磁带五十多盘。院校老师们, 如同青春之歌的音符,至今还在时空里跳动。班主任孝老师、语法课张老师、讲师团崔老师、还有汉浯的李玲,都奏响了时代音律。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成了最美的记忆。此篇老师层次分明,颇有章法,人物特点勾画细腻别致,语言隽永达练,通篇灵动而有回味。勾勒了一个时代永不磨灭的赞歌!致力于国家建设工作者奉献精神,永存!【东篱编辑:鸿雁南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4-11 22:43:27
  此篇散文,有年代,有故事,风趣灵动,还有料。人物特点极其鲜明,语言妙曼,如行云流水,写得太好了。感谢投稿 东篱,问候老师春安!
2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12 05:58:27
  谢谢鸿雁南飞老师的精彩点评,精美编按和精妙解读。老师深夜伏案,饱含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是“东篱人 ”的缩影。请允许我隔空道一声,“您辛苦了”。遥祝老师安康!敬茶,敬香茶!!
3 楼        文友:白玄        2022-04-12 09:14:28
  脱职进修的生活丰富多彩,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老师水平一流,个性鲜明,教学别开生面,学生刻苦勤奋,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是人生重新起航的地方。文章叙事清楚,语言流畅,详略得当,描写细致,主题突出,感情自然流露。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4 楼        文友:枫桦        2022-04-12 09:33:51
  充满激情的年代,人物特点典型,现在回忆起来,依旧自信满满!学习的过程,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不由地回到了那个年代!拜读
   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12 10:03:51
  先谢老师抬爱提读,再谢老师精妙点评。文创路上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期待多多指教!遥祝万事如意。握手,敬茶!!
5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12 09:55:07
  深深感谢白玄老师不辞辛劳,造访留墨。
   您深度点评,是我最期待的鼓励!在文创路上,我刚刚起步,属于穿“开裆裤”阶段,渴望您这样的大家多多指教。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4-12 14:07:25
  文章写得很有味道,语言质朴灵动,文风时尚,让新一代读者领略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好文,湘莉拜读学习点赞,遥握问候,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6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12 14:46:40
  感谢李老师抬爱提读,赐墨留香。您的美评使我备受鼓舞。真诚希望老师多多指教!
7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2-04-13 20:58:45
  什么都抵不过国家政策,无奈!有时候我真想写,但不敢动笔,老师有气魄,感谢分享经典,谢谢!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8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13 21:33:34
  先谢静虚散人老师抬爱提读拙作。再谢老师简洁妙曼的点评。遥祝老师吉祥敬茶!!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