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忘】上学路边的风景(散文 )

编辑推荐 【柳岸·忘】上学路边的风景(散文 )


作者:严真 秀才,100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5发表时间:2022-04-12 21:18:50
摘要:五彩的晨曦折射进窗户,我幻想伫立在卫河大桥上,这里是西后街我上学路的终点,眼前浮现出樯桅杆杆,白帆片片,百舸争流的锦绣画面,自然,耳畔还回响起青少年时候,学生时代的朗朗书声……西后街,我上学路边的风景,将是我终生美好的记忆,而浓郁温馨的故乡情结,恐怕此生此世都不会解开。

故乡老家的西后街,东起卫河大桥,西抵我家住处的街西口,全长千把米,5、6米宽,薄薄的柏油面。大桥北头,有我的母校汲县二中,街之中段,有母校二完小,因门前一棵漂亮的绒花树,人称绒花树小学,后门朝着西后街。初中三年、小学六年总共9年时光,上学下学走这条路,我熟悉路边的菜花麦苗,金灿灿和绿莹莹相间的艳丽;熟悉与路相伴而行的卫河,翻腾不息的浪花,自然,还熟悉风掠路面卷起的灰尘和大大小小的坑洼。西后街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据说,中小学是人生记忆活跃的年华,西后街铭刻着我永远无法忘却的情怀。
   卫河穿城而过,卫河桥连通南北,桥南桥北的街衢热闹繁华;而我家街口则是静谧的农田和菜园,西乡进城下关的农人、车辆都走西后街,后街非街,并无店铺住户,实际上是连接城乡的一截公路。路上常有骡马胶轮大车经过,车把式长鞭一甩,大车“吧嗒吧嗒”奔跑起来,那气势、那场景,和电影《青松岭》的镜头一模一样。我们一群小学生放学,从学校后门蜂拥出来,就追逐在车后面跑,趁车把式不注意,一屁股坐上后尾,乐颠颠地享受一二十米。而没扒上的同学就嫉妒地齐声喊:“扒车后尾了!扒车后尾了!”车把式对小学生的伎俩习以为常,鞭梢熟稔一挥,不愠不火扫在身上,被撵下车的和没扒上的同学撕扯一番,高兴地乐不可支。
   路边是农田,春天,麦苗接天如茵;秋来,高粱玉米青纱如帐。农田低于路基一两米,那时候放学早,也没有课外作业,跳下路基,书包往地边一扔,春天在麦地里摸爬滚打,秋天在高粱棵里钻进钻出。可惜的是,这里离城太近,没有蝈蝈,要不,这片乐园会更有趣味。
   玩累了闹乏了,我们一排整齐地坐在路基旁,看如洗的蓝天,云卷云舒,大雁一队队纪律严明,从头顶“呱呱”飞过,恪守季节,秋去春来,从不爽约。西边的太行山逶迤连绵,如果雨过天晴,嶙峋的山石和村舍清晰可望,其实太行山距离县城不过十几公里,但当时对我们言,远不可及。听娘说,山里有野狼野猪,和我一样年龄的孩子活动,需跟着大人,放学锁家里,想一想,我们平原的孩子和山里娃比,自由自在快活极了。
   麦田南边是滚滚东流的卫河,河对岸是一片滩地,再南是沿淀街,沿淀街小学的学生爱在滩地玩,我们双方相互挑衅起来,就互掷土块,名曰:“打日本鬼子”。个子大的掷,个子小的负责运送,有时还有女同学参战,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因为河宽,相互投掷到对岸“阵地”的“炮弹”寥寥无几,更不要说击中目标了。徒劳一阵,直到哪一方没了投掷的力气或兴趣,便陆续离开,另方就得意洋洋,胜利凯旋似地鼓掌,节奏整齐地喊:“我们胜利了!鬼子打跑了!”
   卫河在二完小后门外,陡地转了个大弯,浩浩汤汤南去,然后折东,奔向卫河大桥。臂弯里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小岛,俗称“老鳖盖”,传说下面是只偌大的老鳖驼着,岛上苇草茂盛,站立岸边望去,风吹草动,神秘兮兮。夏天在这里游泳,河宽水急,旋涡深不可测,船工一篙撑不着底,只能望岛兴叹。同学中有一个船民的孩子,唯他敢游上小岛,在我们心目里,他是课本里那个胆大无畏、水性极好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二完小后门向东,再走二分之一的路,就是西后街东尽头的卫河桥,二中在桥南的严光街口。上中学后,也许年龄渐大,或许移情别恋了篮球,麦地打闹,隔河开仗,扒车后尾那些小儿科游戏,甚至“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乐趣,都渐行渐远。篮球玩伴中,有个沿淀街小学毕业的,叫何连奎,膀大腰圆,手掌特别大,因而绰号“何大拿”,他能把篮球从底线甩到前场,臂力过人,参加过县运动会铅球比赛。说起两个小学隔河开仗,眉飞色舞,他说他是“主炮手”,曾掷中过二完小的人。我也津津乐道,不共戴天双方,到了中学前嫌尽释,我俩打篮球分在一班儿,配合相当默契。2021年,二中校友发起在故乡的媒体网上聚会,公布有各班校友名单,大家纷纷网上留言和联系方式,十分遗憾,我没查阅到他的信息和名字。
   我家住处的街口,是西后街的西尽头,我上学路的起点,有眼全县闻名的甜水井,上中学后,我便和年龄相仿的孩子一样,担负起了家庭饮用水的责任。开始,沉重的两桶水压得我的肩膀痛,只好两手辅助托举着肩上的钩担,步履踉跄地把水挑回家。不过最难为人的是从井里打水,别人手抓井绳左右一摆“扑通”声,水桶便栽下水里了,而我任凭怎么晃,桶就是不倒,弄不好,还脱钩,而捞桶麻烦就大了。大概到初三年级,我才逐渐掌握摆桶的技巧。此后,我感觉挑水越来越轻松,脚踏碎步,耸抖肩膀,钩担忽闪,双桶颤悠,如同坐轿,初中学生的我,挑水姿势优美潇洒得很哩!
   卫河里白天樯橹白帆,艄公号子,傍晚一艘艘货船泊在卫河桥西面,上游的沿淀街码头,顺着河岸民居的后窗排开。船上飘起袅袅炊烟,入夜,船上灯火与夜空繁星相映。下了晚自习,我沿路回家,脸朝着河南岸的码头,边望边走,浮想联翩。船上人家的水上生活,在岸上人看来富有传奇,笼罩着神秘,我一直想走上船去,探秘他们怎样衣食住行,怎样夜间睡觉;怎样装船卸船,扬帆起锚,搏风破浪。岂料,我1964年初中毕业后,仅几年功夫,卫河就日益枯竭,不经意间,航船竟然无影无踪了,夙愿成了一声叹息。近年来,家乡媒体不断有人呼吁,昔日卫河归来兮,但我认为,随着社会发展,交通物流日益现代化,晚自习课后,我回家路上的沿淀夜泊景致,难以再现,唯有到刻意营造的旅游景区和影视剧里寻觅了。
   1963年,故乡连续暴雨,引发了卫河大涨水,据说水势之大之猛,史无前例。我和同学们在卫河桥上看大水,汹涌翻滚的浊浪,裹挟着粗大的树干、秸秆、木质门窗家具,朝着大桥咆哮而来。潮平两岸阔,洪水争先恐后涌向桥洞,很快与桥洞相平,那些钻不过桥的裹挟物,拼命地撞击桥墩,打着漩儿,滞留在桥洞外,真是惊心动魄。
   经年之后,卫河改道,故道开发为仿古商业街,雕梁画栋,飞檐歇山,古色古香和现代喧嚣融为一体。卫河大桥遗址处仍是交通要道,2021年7.26卫辉水灾,遗址上记录的水位线高达一公尺有余,仿古街遭灭顶之灾。当时卫辉地区降水量最高小时达200MM,而1963年卫辉8月8日气象资料,当天降水量最大是177.6MM。由此来说,那年上中学时,我看到的大水和去年卫辉水灾相比,太小巫见大巫了。
   现在,随着卫河改道,城市重新规划建设,西后街,我上学的路,早已不复存在。但是,残年日暮,我重新踏上了这条路。但见路边的麦苗和油菜花依旧艳丽,扬鞭催马的大车,从我身旁驰过,卷起的灰尘似乎眯住了眼睛,那么真切,怀旧之旅如同重蹈覆辙,旧景再现。走过小学后门,记忆犹新,向东100米余,路北侧2、3米陡立的大坡底下的半亩方塘,死水一潭,水色乌青,神秘莫测,那是周围的雨水,成年累月汇聚这里积攒而成的。故乡称塘为坑,但没有人在这坑边洗衣,也从未有孩子敢在这坑里游泳。听说,夜半坑里有婴儿凄厉的啼哭声。那年大旱,坑里见底,有人在污泥中发现了一只很大的娃娃鱼,豫北罕见娃娃鱼,在北方人心里总会和妖魔鬼怪联系起来,再加上坑的路对面,有棵枯枝败叶,奄奄一息的老槐树,树干已空,裂出一张大嘴似的黑窟窿,正朝着坑。因此,我每次早晚自习,黑乎乎的夜幕下经过这里,心存胆怯,都是小跑。但是,这次跑啊跑啊,气喘吁吁,怎么也跑不过去,恍然睁眼,原来是在梦里,不仅哑然失笑。
   五彩的晨曦折射进窗户,我幻想伫立在卫河大桥上,这里是西后街我上学路的终点,眼前浮现出樯桅杆杆,白帆片片,百舸争流的锦绣画面,自然,耳畔还回响起青少年时候,学生时代的朗朗书声……
   西后街,我上学路边的风景,将是我终生美好的记忆,而浓郁温馨的故乡情结,恐怕此生此世都不会解开。

共 30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学路边的风景》作者用浑厚而精炼、生动而醇熟、朴素而新鲜的语言描述了上学路边的风景。那长不大的回忆是终生的难忘和幸福,字里行间有着深深的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永远依恋。作者一开始就清楚地向读者介绍了这条路的地理位置和路边的风景,是那么熟悉而自然,一切都历历在目,清晰得连路面卷起的灰尘和大大小小的坑洼都记忆犹新。路边不仅有自然界的风景,还有“我”和儿时玩伴的生活场景。驶过的骡马胶轮大车,淘气顽皮的同学,可亲的“车把式”,活泼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亲切而愉悦的欢快感。无论是春天,还是青纱如帐的高梁,只要一放学,小孩子们便开始在路边自由自在地快活。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地也演起了“打日本鬼子”的游戏,最终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取得了胜利。后来,上了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拓宽,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不是作者移情别恋,而是时代的发展让回家路上的景致难以再现,让人“唯有到刻意营造的旅游景区和影视剧里寻觅了。”这种遗憾和慨叹是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必然,也是无奈。但不管怎样,那上学路边的风景,是作者终生美好的记忆,此生此世都不会解开。这浓郁的故乡情结不但是作者的感受,也是我们和更多人的故乡情结。文章饱含着作者的款款深情,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致敬作者!致敬故乡!【编辑:紫雲晴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雲晴雪        2022-04-12 21:24:05
  “‘西后街’我上学路边的风景,将是我终生美好的记忆,而浓郁温馨的故乡情结,恐怕此生此世都不会解开。”一句话,引起并牵动着所有人对故乡的怀念和依恋。作者情深意厚,引起了人的共鸣。问候老师!致敬老师!
2 楼        文友:严真        2022-04-13 08:45:42
  感谢紫云晴雪老师推荐和辛苦精彩的编按,今后一如既往努力添彩柳岸!祝老师幸福愉快。
   上学路边的风景都是近60年前的风景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大概是天方夜谭,“立此存照”希望我的记忆,让他们了解一下那时候学生的生活。
3 楼        文友:林火杉        2022-04-14 17:13:44
  严老师的散文总能让人细细拜读后,品味出另一番滋味。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