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后来(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后来(随笔)


作者:别似幽居人 举人,347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16发表时间:2022-04-14 11:49:39
摘要:每个人的故事开头都是极具温柔的,但往往故事的结局都配不上整个开头。


   小时候,每每听到故事临近尾声,总是不甘心地仰起脸,用一双渴盼的眼睛,望着讲故事的人,痴痴追问:后来呢?后来呢?或是看到一本书,美丽的童话中总有这样的结尾:后来,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天真懵懂地以为就是天长地久了。及至长大,不,甚至人生的剧本才刚开始掀开几页,就已经初尝到它的稍许滋味了。什么都是经不起追问的。后来呢?后来呢?哪有那么多后来,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结局,多半是一声悠长沉默的叹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积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中第一回,当晚年落泊的甄士隐拄着拐杖,到街前来散心,听一位跛足道人唱起这首《好了歌》,前尘往事涌上心头,方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好,便不了;若是好,须是了。曹雪芹借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影射小说情节,草灰蛇线,伏延千里,一曲《好了歌》,有尖锐的嘲讽,更写尽现实的虚无。这世间万物的忽荣忽枯、忽丽忽朽仿佛都是转瞬之间的事,哪禁得起“后来呢,后来呢”的反复追问。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当年笏满床”的显贵大族,曾几何时,变为“陋室空堂”的破落之家。“曾为歌舞场”的繁华盛境,也不过是在瞬息之间,就变成了“衰草枯杨”的荒凉场所。往日“金满箱,银满箱”的满目富贵,一转眼沦为“乞丐人”遭人凌辱。过去是王孙公子,不久就当了“强盗”。昨天还是千金小姐,很快会“流落在烟花巷”。还有些官迷禄蠹者,拼命钻营向上爬,妄想攫取更大的权力、更多的金银,为非作歹,恣意横行,而结果落得了“锁枷杠”的可悲下场,去尝一尝那铁窗的滋味。至于新贵们别看其显赫一时,其实“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上我下,“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是书中的情节,映照到现实生活中,只有更残酷。回望来时路,有谁会想到这就是“后来”呢?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面对一个崭新的生命,父母会寄予无限的希望,盼他健康,盼他聪明,盼他成才;到求学阶段,盼他负笈有师,学业有成,出人头地;及至走上社会,从政的盼他主政一方,政绩卓著;经商的盼他生财有道,富贵有余;治学的盼他学富五车,学以致用,成就大师大儒……如果都朝着最初的设想,即使没有卓越的成绩,哪怕平凡普通也希望能一生天随人愿,平安喜乐,但为什么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慎终追远,追问来时路,一个人能善始善终,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能发扬光大,不忘初心,多问几遍我从哪里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哪里,我想有这样思考的人不会走偏。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上坡,有下坡,有如履平地,有如履薄冰,有无尽风光在险峰,也有凝视着你的深渊。多少前路坎坷,不同的环境调整不同的路径和方向,随时明察周边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一个家庭或家族的行稳致远,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二
   每个人的故事开头都是极具温柔的,但往往故事的结局都配不上整个开头。爱情中尤其如此,最初相识都是极力展现彼此最好的一面,你侬我侬,情多处,热如火;恨不能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及至热情退去,彼此转淡,有的甚至反目相向,关系交恶,到那时又成仇成怨,连在同一屋檐下呼吸都是罪恶。
   亲情有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终其一生,我们与自己能产生亲密关系的也就是身边的这些人,正因为有血缘、有牵扯,也正因为有期待、有落差,所以发生在亲人身上的往往是一地鸡毛的狗血剧。以亲缘之名索取,以血缘之名掠夺,以为父母厚此薄彼,向强者索取仿佛天经地意,而强者也只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被施予者因为自认不平也并不感激。凡此种种,那些宿怨酿成的兄弟阋墙、姐妹反目的事情还少吗?人之初,性本善,当还在襁褓之时,父母看向孩子的温柔眼神中,谁不期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姐妹情深?
   而真正的友情一点也不比爱情来得容易。不管你们最初怎样情投意合相见恨晚,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你再不舍,也要心存感激地挥手告别。又或者,你主动放弃,给彼此留一些空间,也是一种明智之举。本来,在生活中,在生命中,惺惺相惜,彼此能生死相伴的爱情和友情都是极端的奢侈品。
  
   三
   难道只有盛极必衰,难道只有合久必分,难道只有月满则亏才是事物的发展规律?《红楼梦》中宝玉喜聚不喜散的性格,其实也是一种悲剧性的情感体验。最终眼中听见,耳中所听,自身所经历的不也是一曲爱情错位、亲情离散、友情疏离走失的哀歌?想当初,大观园里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对酒吟风的日子,宝黛初次相见的一眼万年,大家族的钟鸣鼎食仿佛就在昨天。开头有多繁华后来就有多凄凉。
   在时间的荒原里,在人性的废墟中,我仿佛看到朱颜辞镜花辞树的从前,那美丽少女的巧笑嫣然,仿佛看到大厦倾倒前它的巍峨堂皇,宝相庄严,仿佛看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之前的满目春色,绿意盎然。在著名水城威尼斯有一座叹息桥,这是一座横跨于市政厅宫殿东侧与监狱之间的桥,桥下是沉默的海水,桥上是匆匆的行人。桥的两边相对于彼岸犹如天堂与地狱,叹息桥正是连结两地的转折点。凡过此桥上或桥下者必定叹息不已。曾经在这里向世界告别的死刑犯的叹息声,已经隐退在历史的角落里,如今的叹息桥已经是世人来此观光游览的地方。很多恋人来威尼斯都一定要去叹息桥下留下一个日落之吻。
   人生就像一座桥,我们自彼处来,往那头去,一边走,一边不住叹息,因为回想从前憾事太多。啊后来,我可不愿那只是一声喟叹。
   我愿在这变与不变中,变的是时移事易,不变的是坚守初心。在想象中,我给后来的后来续写这样的结尾:在对正义事业的追求中,虽九死犹不悔,始终回望来时路,不变的是信仰;在对亲情的守护中渡尽劫波今犹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始终珍惜的是血浓于水的缘分;在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中有情人终成眷属,始终记得当初的相遇,彼此的诺言;在对友情的不离不弃中深深懂得,相携相助……这可能是我乌托邦似的想象,世人要笑话我不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懂人性的复杂幽微了。
  
   2022年4月14日原创首发

共 25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整篇“后来”带着永恒的哲学追问。世间的事,大抵开头总是好的,结果却往往始料未及。老师紧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这一主题,以红楼梦《好了歌》为引子,冷峻地审视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世间有多少功名富贵,亲情爱情友情,开始时都是花团锦簇,艳阳高照,到了“后来”,却被时间消磨得黯然失色,最后徒留一声喟叹。一个人初临人世,也是洁白无瑕的一张纸,为什么在无数个“后来”里,渐渐变得斑驳浑浊?世间有多少事,多少情,初见是惊鸿一瞥,陌路是始料未及。人间千万字,唯有情字最伤人(这“情”泛指亲情爱情友情),难道世间的一切都逃不过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物壮则老,盛极而衰,无常才是世间的常态。没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就算一个再懂得慎始如初的人,也不能把握外界人事的变化。我们能把握开头,却把握不住结局,但是我们还可以把握自己的内心!老师引经据典,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用自己的智慧断烦恼,破无明,给读者阐明通向好的“后来”之路: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戒太满,留余地,方能渐至般若境界,抵达最好的“后来”。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推荐赏阅。【编辑:亭上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4-14 14:08:21
  一粒沙子掉进了蚌壳,后来变成了珍珠,这是最美的后来。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2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2-04-14 14:37:34
  感谢社长的精彩点评,切中了作者的心声!一念成悦,处处繁花处处锦;一念成执,寸寸相思寸寸灰。阅读和写作就像给思想插上两只翅膀,让我们穿越迷茫,飞向彼岸,收获美丽的珍珠。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22-04-14 17:38:54
  我觉得后来就是未来,它是一个未知。我们只有珍惜当下,把握现在。都说有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相信人性的善恶决定着我们每一个人命运结局的走向。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