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踏亲(随笔)
我们这里把双方父母带子女相亲叫“踏亲”。九十年代,甚至更早一些,农村孩子的父母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娶不上媳妇,因为穷娶不起。尤其是儿子多的家庭,他们年龄相差都只有一二岁,一旦到了婚娶年龄,就会出现老大刚娶了亲,老二就紧跟而上,接着就是老三老四要娶的“鱼贯”现象。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颗一颗往外冒,确实有点让父母亲应接不暇,愁肠百结。
男孩子除了还在继续上学的,廿十出头后父母就急着张罗亲事了,生怕再晚了,女孩子就被抢完了似的,得赶紧先下手为强,通过各种渠道给儿子找对象。有托人物色的,有父母自己出马的,总之,使尽各种手段,为自己的儿子觅到一芳踪。家庭条件好的,会挑挑拣拣,最后娶一个称心如意的姑娘。家庭条件差的,就会放低标准,只要身体健康,脑子好使,勤快就行。儿子打光棍,父母脸上无光,在村子里就会抬不起头。或许这就是做父母的不易吧,他们只有给自己的儿子娶了媳妇,这辈子才不会有遗憾。
如果几次三番下来,踏亲(相亲)事依然没有着落,心急火燎的父母就开始将目标盯上自家亲戚,于是一些表姐妹招老亲,堂姐妹招老亲等等这些“亲上加亲”的近亲结婚的陋习就出现了。此外,还有一种联姻方式是“对牛亲”。就是甲乙双方分别有儿有女,甲的儿子娶走乙的女儿,乙的儿子则娶走甲的女儿。甲乙双方父母就成了“两两亲家”。拿数学知识来理解,那就是“亲家”的二次方。这种男女互换,不存在近亲关系,又可免却双方的彩礼,倒不失为一种好方式,也比较有意思。如果这些办法使尽依然没有成功的,那么去外省带一个回来就成了最后一个选项。去更穷的地方,更偏远的地方,那些终年连大米也吃不上的地方。于是,有些男人名义上是跟人家外出弹棉花或去建筑工地干活,实则主要目的是肩负使命——找一个媳妇回家。我们村里以前就有好几个湖北或安徽来的女子,这些从外省带过来的媳妇,大多朴实厚道,谨守本分。他们过来后,夫妻双方勤俭持家,田里家里出双入对,也孝敬父母,生儿育女后更是夫妻恩爱,相持相伴的。也有个别半夜三更趁男方不注意跑掉的。这些受尽了穷苦的女孩子,没能跟随男方而翻身,依然过着跟自己家乡差不多的清苦日子后,就可能心灰意冷,不辞而别了。
我母亲花了两万元,在邻村给我大哥娶了亲后,就开始张罗我的亲事。首先母亲推荐的是加辽村的一位女孩子,说长得蛮高的,浑身珠润玉圆,屁股也大会生儿,反正我是没见到这个女孩,母亲是这样描述的,说这个女孩很中意我。我那个时候正在代课,人白白净净的,虽然个子不算高,但是农村里见惯了那些粗手大脚的年轻农民,双手粗糙干裂的。突然遇到我这模样,全身细皮嫩肉,还是“教书”的,显然对这些春心萌动的农村女孩有杀伤力。所以,倾慕我要嫁给我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一个读过书的人,心高气傲,怎甘心年纪轻轻就娶妻生子,甘于在农村里过上“平凡的一生”呢?何况我哥刚刚娶完亲,马上为我娶亲,哪来的钱?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接着补充说“不用钱。女方说了,只要你同意,即时就可以跟你走。”女孩大有一种要跟随我闯天涯海角的气概。我赶忙对母亲说现在还早,才二十几岁,不急。最后母亲嗔骂一声“你以为自己是谁啊?挑三捡四的”,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后来母亲也坚持叫我见一见再说,或许就看上了,我坚持自己的原则,终究还是没有去见哩。
我母亲负责家里的全部外交工作,本事是有名的大。我拒绝见加辽村那个女孩子后,大概过了一年,母亲又为我物色另外一个村子里的女孩。这次找的女孩家住岩坦村,姐妹三个,年龄都合适,还有三层楼。女方放言,三个女孩随便选,哪个都答应。其中最小的一个还是学裁缝的,有手艺,手头存款有两万,如果我答应,这一切都归我。要求只有一个,女方没兄弟,希望我入赘女方。其实,入不入赘,我不是很计较,反正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再说,即使我入了赘当上门女婿,我依然是我爸妈的亲生儿子,血缘关系照样存在。何况,女方家庭条件这样好,存款两万也很诱人,所以我答应母亲去见一面。
我随母亲来到女方家,直接上了二楼,见到最小的那个女孩。没有如我母亲讲的,三个姐妹站在那里像目下的《非诚勿扰》那样由我选,这一点我很失望。或许本来目标就只一个,母亲可能想骗我去见个面,故意说成三个吧。小姑娘不高也不矮,五官平平,发育倒是很好,胸脯很大,脖子以下几乎没有什么过渡就耸立起来了,身材也谈不上能让我“记忆犹新”,就是那种扔到人堆中,很难一眼就能找出来的类型。客观点讲,配配我还是有余的啦。我没有当场表示行或不行,只是略略看过后,没等见过其余两个我就走了。后来我回温州,在矮凳桥我姐开的饭店里帮忙的时候,这位女孩向我母亲要了地址,跑到温州站在暗处偷偷地“爱恋”我。我当时想,如果她能大方一点,勇敢地来找我,我可能就会答应了,但最后终因没有感觉而作罢。
不只是男大当婚,女大也要当嫁,中意我的女孩看我没有下文了,也就嫁他人了。母亲更急了,于是她托我二舅,嘱咐有合适的就直接带一个过来给我。我二舅的业余爱好就是帮人家找媳妇,主业是种田。他神通广大,没过多久就从外地(具体哪个省份不清楚)带来了一个女孩,问我要不要,要的话给3000块钱,人我带走,不要就转给他人了。那年我正忙着帮家里盖房子,看着在我身旁转悠,眼露渴望眼神,希望我首肯的母亲,我狠狠地白了母亲一眼,反问了母亲一句:“你说我要不要?”
母亲万般无奈之下,挑明了问:“你小子,你想怎么样?”我说,娶老婆的事,我自己搞定,不用你们劳心,也不用你们出钱。
后来我居然真的自己搞定了,也没有花家里一分钱。相反的,结婚时我在顺生大酒店摆酒席,母亲给我包了一个红包,我没收,席间酒桌上还让父母拿回去一个回礼包。
茫茫人海,缘分是急不来的,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才会一见倾心,相亲相爱,和谐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