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最美熊家垸(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最美熊家垸(散文)


作者:陶建军 秀才,106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97发表时间:2022-04-18 03:09:10

【东篱】最美熊家垸(散文) 熊家垸,是我定点驻村的名字。难忘初进山村的一幕幕,她的美是淳朴的,也让我对她有了重新规划设计的欲望。
   熊家垸,我与村里很多人结下了友谊,胜过了亲情,每当想起,那一个个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一
   正值春风和煦时节,草长莺飞,山花烂漫,这是回到城里以后的第一个春天。新冠疫情阴魂不散,让人们不得不“固步自封”。呆在家里,尽量少出门,让我们错过了不少春天的美景。这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是最适合出去走走看看的时候,所谓不负春光,当是这个意思。可是现在不行,因为疫情。
   但是人们热情好客之心,并没有被这疫情压抑和影响,我曾经驻扎的一个村庄的村民,还不时打来电话,邀请我回旧地看看。看看美丽的春天,品品扑鼻的茶香,尝尝鲜美无比的山肴野蔌。
   离开时间愈来愈长了,可是他们都一个口吻:好久不见了,早点回来聚聚。似乎我并不是因故调离,倒是我像一个离开家乡的游子。
   在这种家人一般的邀请中,常常激起我无限的回忆。初进山村一幕幕,仿佛是拉开了一出大戏的序幕,那些精彩的情节,恍若眼前。
  
   二
   2017年6月,我到麻城东部,位于大别山腹地、巴水源头的木子店熊家垸驻村扶贫,在那个村子里,一住四年有余。1500多个日夜的坚守,这座美丽的小山村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它的古村老屋,古道热肠,让我经久难忘。
   巴河悠悠,带走的是岁月,可是带不走回忆;岁月蹉跎,吹走的是风尘,可是吹不走真情。
   随着时光流逝,对熊家垸的印记却越来越清晰。不舍这里的秀美风光,不舍这里淳朴厚道的村民,不舍这里古道热肠的民风,不舍这里独具特色的风物,不舍这里刻骨铭心的友情!
   应该说,熊家垸村算得上是古村。上熊家湾、下熊家湾、李家湾、李家冲是组成这个行政村的主要村落。逡巡在这些村落之中,从村庄布局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一座规模很大的几进几重的明清时代的老屋,青砖黑瓦马头墙。老屋门口,是一口池塘,池塘里可能有荷花,或者池边有柳树,垂柳红荷石板巷。可惜的是,这些老屋,时代久远,加之战乱,以及社会动荡,有的被拆除,有的年久失修,坍塌了不少,但断壁残垣,依旧展示着岁月的风尘与厚重,让人不得不惊叹,这些村庄中往日的辉煌。
   怎样焕发古老的韵味,是我走进古老风景的第一个问题。从古老中冲突出来,再回首那片古老的村落,会是怎样的感觉?我常常被这样的憧憬左右着,缠绕着。
   让人些许欣慰的是,李家冲的那栋老屋,外围的青砖墙壁,还算保存完好,虽然是轮廓仅存,但飞檐斗拱,青墙黑瓦,还颇见气势。更好在李氏后人,还有惜物者,经常将有些房子不断整修,目前右手边(据说是到这里先人晚辈们后来建起的房子)还栉风沐雨,支撑应用。好几个老人尽管在湾子外面都建了楼房,但是还是喜欢住在这个老屋里。他们说,这里冬暖夏凉,安静舒适,住着舒坦。走进这栋老屋,不能不感叹李家先祖们,他们创造美丽生活的努力与智慧。据说这栋老屋是仿造紫禁城的结构设计,左右两栋,每栋一进四重,厅堂、茶楼、戏楼、廊柱、屏风、雕花,一应俱全。据说,这栋老屋最兴盛的时候,住进了260多人。
   这就是巨大的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啊,我找到了我喜欢的坐标。
   曾经站在老屋的天井旁边,看着从屋顶上射进来的阳光,我似乎听到了260多人在一起的热闹场景,有母亲呼儿唤女的声音,有夫妻争吵的声音,有年轻情侣呢喃的声音,有老太太们纺线时房车嗡嗡的声音。一切都是浓浓的烟火味。
   老屋的建筑材质虽然是砖木结构,同今天的村居建筑远不能比,可是浓浓的生活气息,似乎也是今天的农村人望尘莫及。如今的熊家垸,小洋楼遍地都是,可是劳动力大量外出,整个村子都变得落寞而又冷清。而这栋老屋更多的房屋都被废弃,除了几个老人住在里面照顾之外,已经很少有人居住。能够常常记起它,主要是人们对曾经生活向往和回味的时候。
   安于所居,还要有生活的情趣,改变老村里人们的精神面貌,是当务之急,这个改变,应该就是唤醒。
  
   三
   据说,熊家垸,原本不是用姓命名,而是用自然景观为村名,叫做青石岩。顾名思义,是这里有块青色的巨大岩石。我也曾经登上后山去寻访,终无所获。但确实是有一块石头,叫做“螺蛳缠顶”,那块巨石,差不多在熊家垸后山的最高处,这块岩石,形状奇特,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田螺,下面尖尖的,上面石缝像被人扭过,缠绕上去,而岩顶上又是一块平台。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就会常常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的美丽与神奇。春天到来的时候,石缝之间常常开满了映山红,如一簇簇篝火在绿涛如海的松林中燃烧,很是耀眼。巨石附近,还有不少的兰草花,在默默盛开,满山异香扑鼻,令人身心愉悦。
   这样的自然风景资源,怎样推出去?我有着自己的想法,行走之间,是未来的样子在牵引着我。
   我常独自散步熊家垸的山野田间。吸清新之空气,闻稻粒、麦浪、菜籽之熟香,观桃之红艳,梨花如雪,柳枝低垂可谓香飘数里,山珍野味,随四季而出。熊家垸村前有一块平原,那里良田百顷,平坦肥沃,耕牛迈步,黄狗伏地,鹅音高唱,不失为一幅世外桃源风景图。
   我也曾登顶“螺蛳缠顶”举目远眺,群山延绵,也成脉络之状,合拢于村前,山上万木繁盛,翠竹片片,迎风而动,鸟鸣之声远传而至,可谓自然天成,美不胜收。残阳而下,看到有脚下的山尖发散出去的六条山脊,相互构成几个山坳,山坳底边,相同姓氏相对聚居,形成上熊家垸、李家湾、李家冲、李家榨、下熊家湾、七屋湾。整个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山脊是绿色的,田畈是黄色的,相互交错,站在高处,就像孔雀开屏一样艳丽而富有气势。
   古老的熊家垸,也酿造古老的故事,让村庄古韵绵长。
   比如李家冲的那座古墓。说到这座古墓,必须说到古墓下面的一块神奇的稻田,当地人叫它——洞田。
   沿着公路长三线,车到木子店生态产业园,沿着旁边的一条小河而上,不到1000米,在一座小山边,小路的右边是传说中的古墓,左边就是神奇的洞田。
   洞田洞田,顾名思义,就是有洞的水田!传说当年一户人家,在田里灌水栽秧!头天下午满满一田水,第二天早晨起床一看,滴水不剩!
   开初,主人以为是同村人挖缺偷水,四周检查一遍,田埂四周无任何挖过的痕迹!
   主人在困惑中,又灌了一田水,第二天又没有!主人这时才思考,这田漏水!可是漏到那里去了呢?主人先检查四周,没有迹象。再在田里细查!主人发现田的中间竟然有个面盆大小的洞!
   深不见底!
   原来田里的水就从这里溜走。
   主人好奇,拿来工具在洞口四周挖了起来,发现这是个一米方圆的圆洞。
   主人约了村人,攀扶着绳子从洞口下去。上十丈深后,见了底。几个人打着火把,仔细观察。这里有个厅堂,能够供几十个人围桌吃饭的样子。在洞底还有个侧洞,顺着走了几十丈远,有个石门,横亘在人们面前。
   常识告诉他们这里应该是座古墓。
   是谁葬在这里?古墓里有些什么?会不会有金银财宝?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主人带着人企图挖开石门。没想到,就在他们劳作一整天,没有收获的时候,那天晚上主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身着白色长衫,白头发白胡须的老人对他说:这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守护人,你再要乱挖我家主人的宅子,我对你定不轻饶。
   你赶快把洞跟我填好。
   一惊醒来,主人为了逃避灾祸,想办法弄来许多土石把那个洞填了起来。
   世界是唯物的,梦境并不是现实。可是那个洞最终还是被堵了,里面的事情留给人们的永远是个迷。
   那神秘的山洞消失了,可是那神秘的传说一直被人们记起。而那块田,一直被人们叫做“洞田”。
   这样的所在,本身就是一处桃花源,是可以放下梦的地方。古老也是资源,联系文物部门,让这个村子的底蕴得以焕发,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大事啊!
   下熊家垸村的两眼古井,也甚是神奇。一方水塘中左右两眼古井,如一双明洁的眼。据传说,下熊家垸这里是神龟地。这两口井,是神龟龟眼所化。很久很久以前,有只神龟与一条白蛇深爱着,龟蛇之恋,在天帝看来是大逆不道,于是天帝派雷神对龟蛇惩罚。雷神一个闪电和轰雷,将龟蛇分别化成了山和河。小山就是下熊家垸背后的山,河就是门前悠悠巴水河。
   龟蛇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们化成的青山绿水,千百年滋润着、养育着熊家垸的人们。每一个到这里的人们,都不能不赞叹熊家垸的土肥地美,风调雨顺。
   更有那龟眼井深不见底,水碧如玉,尾尾红鲤,畅游其中,美不胜收。夏季甘甜润心,冬来温热舒适。千百年以来,不仅仅为人们提供饮用水源,也是上好的酿造老米酒的用水。
   这里的传说美,水也美,我总觉得这样的泉水才酿制了古村人醇厚朴实的性格,是否是这样,我找不出理由,但我确信是如此。
  
   四
   古村、老屋,古韵,孕育着古朴的民风。熊家垸人的热情淳朴,乐于助人,古道热肠无时无刻不感动着我。
   我们刚刚进村的时候,由于村部搬迁工程还没有完工,支书安排我们在他自己家里居住。三个人住了他家三间房子,其中有一间还是他儿子的婚房。
   那是刚刚开始,也没有厨房,我们就在支书堂弟家里搭伙,四年以后,当离开的时候,我们早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比我大一岁,习惯称之为老李,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是老李福气好,已经是一对孙子孙女的祖父了。老李东山的礼节多,为人低调客气,热情爽快。尽管那时候,他们夫妻、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家六口吃饭,但是还是接纳了我们三个人,一日三餐,在他们家吃。他老婆老黄也是个勤快而能干的人,每天都让我们的吃饭翻着新花样。我们在他家搭伙,一搭就是半年。现在想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各种东山美食,老李一家都为我们做过,让我们对麻城木子店独特饮食文化,有了很深的体会。
   当然这当中,定然是少不了老米酒的。老李夫妻俩都是勤快而能干的,每年秋天都会酿造老米酒。
   东山人敬天惜物,取法自然。发明了老米酒。每年秋高稻熟时节,老李家就要将晶亮剔透的东山美人糯洗涤、浸泡、蒸熟、拌曲、发酵,让日子和山里滋润的秋风秋雨,慢慢浸润滋养,一个月以后,喷香诱人,绵厚爽口的老米酒,滋滋的从酒缸中舀出。少不了让我们尝尝。那几年,每年过年老李都少不了让我们带上一些,农历新年到来的时候,一家团圆之时,美美的享受一下。老李家酿造老米酒的全过程,被我们的队友拍摄成美图,在相关媒体上传播,还拨来了不少眼球。
   不仅仅是老李,像这样热情待我们的人,还真不少。有个聋哑老人,还有些轻微智障,虽然不能同我们用语言正常交流,但是当她知道,我们自己开伙煮饭的时候,几乎每隔十天半月,都会为我们送来新鲜的蔬菜,开始的时候,我们想到不能给村民增加负担,坚决不收,可是一两次拒绝以后,那位老人竟然在村部里流眼泪。在村干部的调停下,我们后来收下了她送过来的青菜、冬瓜,咸菜等。可是没有想到,这样一发不可收拾,老人的行为似乎成了动力定型,时不时就送些蔬菜到村部。直到我们离开很久,还不曾停止。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条河,从源头到大海,日夜奔腾不息,四年零两个月,一千五百个日夜,在我生命的河流中,是个并不短暂的流程,驻村四年,让我生命之河,融入了更加灿烂的水流和浪花。经久难忘。
   熊家垸村给予我很多很多,自愧能力有限,无以为报,只能在夜深人家的时候,偶尔写写短文,推介这座小山村,也算尽我绵薄之力。
   我至今还在想,我能够为熊家垸再做点什么,她是美的,美得让人不舍,我想挖掘她的美的底蕴,令她锦上添花。
  

共 46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陶建军老师以深情细腻的笔触,回忆了驻村扶贫期间的所见所感,这个叫熊家垸的秀美古村落,给作者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四年多的驻村生活,作者和这个村庄结下了深厚的情感,难舍这个村落真诚热情的村民,难舍淳朴厚道的民风,难以忘怀秀美的风光以及那些独具特色的风物。作者从驻村回来之后,不时还会接到当地村民热情邀请的电话,让作者感动之余,也把作者的思绪带回到了那段美好的旧日时光。熊家垸村是一个古旧的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老屋和断壁残垣中,可以想象到这个村庄昔日的辉煌。在李家冲有一座老屋,保存比较完好,飞檐斗拱,黛瓦青墙,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厅堂、茶楼、戏楼等一应俱全,曾经居住260多人,可见当年有着怎样的繁华!除了老屋,还有奇石、古墓、洞田、古井等,以及那些神秘的传说和古老的故事,给这个秀美的古村落增添了丰厚的底蕴和迷人的气息。古村、老屋、古韵,孕育着古朴的民风,当地村民淳朴热情,古道热肠时时刻刻感动着作者。作者一行三人,居住在村支书的堂弟老李家中,受到全家人热情地招待,老李热情爽快,妻子老黄善良勤快,换着花样做美食款待,每年还会酿米酒相送,让作者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和温馨,也和老李一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还有一个聋哑老人,不时送来蔬菜,淳朴善良的举止让人动容。熊家垸村给作者留下了太多的感动,作者用深情的文字,表达自己心中的这份感恩之情。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情感真挚感人,构思精巧,内容丰富,有迷人的风景,有神秘的传说,有古老的故事,还有热情善良淳朴的乡民,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鲜活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乡民的淳朴善良与真诚热情让人感动,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乡情和友情,以及作者对曾经的驻村熊家垸村的无比眷恋之情。真情佳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04-18 03:39:32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陶建军老师笔下的熊家垸村,是一个有着怡人风光的秀美古村落,那里有真诚热情的村民,淳朴厚道的民风,以及老屋、奇石、古墓、洞田、古井等独具特色的风物,还有神秘的传说和古老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情感真挚感人,构思巧妙,内容丰富,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乡情和友情,还有作者对驻村的无比热爱之情,读来倍觉温馨。真情佳作,力荐文友共赏!感谢赐稿东篱!问好老师,遥祝春琪!
2 楼        文友:枫桦        2022-04-18 05:26:48
  古村的民风如此的淳朴,厚道,是令人暖心的,读老师的文,不觉暖在心头!文字叙述自然流畅,与古村的风景融为一体,堪称完美!拜读!
3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4-18 06:47:33
  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古村落,人民的质朴与善良薪火相传。那些时代相传的古建筑 ,青砖黛瓦 雕梁画栋,古街,古井足见沉厚。奇石、古墓、蛇龟的传说,让古村更加神奇。古朴民风,好客村民,让人感动的 善良的 潸然泪下。一个驻村干部,只有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这样的乡村,他的美才会更加持久, 魅力四射 。鸿雁拜读!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4-18 15:21:16
  老师文章写得好!遣词造句精致优美,选材练材有着高超技巧和能力,抒情表意自然真挚,带给读者一种质朴、真诚、澄澈、自然的乡村气息,更多是乡风淳朴,人情厚重,给人以温暖与美的享受。好文,点赞!遥握问好老师,谨祝在东篱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5 楼        文友:白玄        2022-04-18 21:42:08
  自然风光与人文风光的有机结合,使村庄的内涵显得丰盈,驻村的生活体验也彰显了这里民风淳朴,这里的老米酒醇厚香纯,令人难忘。文章纵横驰骋,描写细致,感情饱满,内涵丰富。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6 楼        文友:陶建军        2024-04-29 17:03:35
  时间在慢慢过去,熊家垸的李家冲老屋,已经被认定了中国传统村落。相信它会以全新的姿态,欢迎人们来游玩、观赏、研究、考证。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