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聆听山语(散文)

精品 【东篱】聆听山语(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490.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26发表时间:2022-04-20 00:01:23
摘要:和赤山走得切近了,我觉得山有语,似对我也有话要说,我便待在山中一天,静听山语款款。

【东篱】聆听山语(散文) 逡巡于赤山,依偎她的怀抱,日久,我发现,一座山都是有着自己的语言系统,真的懂得山的人,应该是会聆听山语,甚至觉得,山和人会互相交流。游赤山,我得“但闻山之语”的妙趣。
  
   一
   不是性格乖张,也不是心情沉郁,更不是患了抑郁症,我就喜欢一个人在山里发呆,常把一天的时间交给一座山。在山中,彻底地放空自己,让身体短暂地散架,让脑子处于一片空白,关闭烦扰的手机,摒弃世间所有的喧闹,让心去聆听山之语。
   赤山是一座可以听山语得意趣首选的山,数千年的佛文化底蕴,弹出的是黄钟大吕之音;现代重整的佛殿古建,钩云舞风,气派恢宏,歌着时代的强音;形同怀抱的赤山南北峰,抱住了走进山中的惠风,吹醒了山坳里的花木……
   选几处精致的地方,听云度,闻山风轻吟,将潺潺的溪水歌声纳进心中,并把自己做成一句诗的样子,准确地感受这些天籁之音。大雄宝殿南的莲花亭,龙凤湖一角的“六合亭”,高峡湖里的无名亭,北峰之下的赤山阁、法华塔,似乎是专为喜欢听闻山语的游者而设,我觉得,走进风景里,耳畔之声不尽相同,就像在中央音乐大厅和北京的湖广会馆听戏,韵味是不一样的。
   亭台楼阁,是赤山最富华的装饰,仿佛是挂在服饰和身上的佩件,琳琅葳蕤。我想,为何要建造这些呢?亭台与水岸,楼阁与山峰,从来就是如影随形,它们没有眼睛,不分东南西北,四体通透,我觉得它们是特意为听山语而来的,也许这是建造它们的初衷。
   闻如锦丝的春风,吹着轻婉的口哨,环着六合亭,游荡着,忽如撕扯起我的衣角,忽又轻浮于龙凤湖的水面,将平缓如锦似绸的湖水拉扯出皱纹,啾啾的柔柳抽打湖水的声音,奏响了一曲梦里醉歌。哦,我应该是理解错了,“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原来是为拉住曾经入湖而居的龙太子和仙女玉带姑娘,也许,风袭柳,柳抚水,所奏是知音曲,只是我不懂得罢了,自有解读人,何必让我惊慌失措呢。
  
   二
   赤山捧起一座山巅的湖,叫“高峡湖”,一亭踞侧,半入湖中。风绕山峰不入湖中,四周的嘉木葱翠避音,只有嗡嗡的钝声起着烘托的作用。哦,这里独处宁静,宁静可致远,我的思绪回到了大唐时。原来这亭曾经是武将叱咤风云之亭,那时未必有亭,可亭始终在武将挥剑处。这处高峡湖曾经被称“武将地”,据说当初是无水洼地,是某个武将军统领数百兵卒,借着这块凹陷之地,隐其形,弭其声,专事操练,为收服高句丽做着准备。刀剑之声不可侵,军士之威可拒杂音。此处,天高云却低,云卷云舒有翻腾之声,扑入湖水中,这是最绵长的布局,仿佛可以闻到云跳入水中的噗通声,与将士们的吼声汇于一水,分不清是缠绵还是铿锵了。静听,时有微细的风从树隙偷偷袭来,哦,我知道,是为将士操练拭汗吧?或许是为传战事的“羽书”而来?
   莲花石上莲花亭,唯闻莲开声。这里相距法华院一丈地,听佛好去处。我觉得,赤山人不仅仅是为修心求法的圆仁高僧而竖亭,更是为后世游者听佛而留着“传声亭”。晨曦漫光,一天的佛事开始了,大雄宝殿一侧的古钟,悠扬而远,先经莲花亭,环亭而鸣,哦,莫非是要催开那朵莲花的瓣儿?暮色中,寺鼓沉声远播,亭在声中关闭了暮色,一天的佛事就这样从容地结束了,如果还恋恋不去,剩下的是古寺夜读的呢喃。再怎么局促不安,委身于亭,佛声都会抹平心中那层涟漪,归于沉静,是最好的心态。如果心足够宁静,佛院里的木鱼声,会合着我们的心律节拍一起敲动,不必入佛,也得禅趣,如此说来,这亭只为“洗耳”而存在。摒除妄念,心被佛石过滤浣洗,干净如泉,清澈似溪。只为给生命的底色里,增了韧,添了柔。这时候平和下来的生命,就会沉静到扰不乱,稳健而动不摇,淡定到风袭不动,雨斜而不避。钟和鼓沉静地嗑着时辰,不必算计着和谁去较量,一颗心只为接纳着平静的日子。若想给喧闹的日子寻找一个沉静的幽芳的亭阁,莲花亭最合适。
   随意坐于钟楼下放生池边的廊木上,欣赏了池中锦鲤红鲤,可以闭目享受这里的幽深与宁静。钟楼声传山峰,一峰接一峰,由近及远,似是遁去,却又是声音的接力,声绝而意缠绵。池中的锦鲤红鲤轻漾出水面,一个摆尾,甩起一朵朵水花,仿若短桨入半水,击水之声,宛若短章,平仄起伏,聆听如诗,我一下子理解了“知君久积池塘梦,遣我方思变动来”。数尾鲤鱼为池边一簇水草而争相噬啄,窸窸窣窣,啄响了一池春水的欢快。再屏息倾听,浮莲之下,有风袭来,或者是鲤鱼弄风疾行,唰唰地,一阵淌水的声响。生命得到滋养的愉悦,难道鲤鱼也有感知?人如一条鱼,多么好!不必有什么戏剧性的生命情节,也不必有多大的舞池,一泓水,一寸地,生命都可以弄出欢歌。温良的心境,有时是阅历的塑造,有时只在一瞬间忽然获得,我想转身弯腰掬起一尾鲤,又怕败了鲤鱼沉浸欢乐的节奏。
  
   三
   爬上赤山阁,不必放眼,或者说,未及我放眼,一缕清风吹袭,哦,清风当识字,不然为何启廊牖而入?这是为纪念圆仁高僧而建,阁中深藏佛卷,也有圆仁高僧的“求法日录”。清风铺着书卷而来,不管我是否在,把个书页翻得哗哗作响,清脆之音悦耳,我想上前取一卷阅,清风跟我做游戏,翻了一页又被合,真的有杨万里那“无端又被春风妒”的烦恼。其实,也是春风迎我入阁,有我来读唐时文,阁楼怎不有欢迎!圆仁高僧日志上一行字引起我的注目:“夜半闻群雁声,空飞南去……”(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耳畔听得圆仁高僧在吟哦,为求法,雁空归,不能带他一起飞,飞洋过海,圆归梦驻瀛岛。琅琅之音,告诉我的是,一个修心求学的人,应该怎样控欲静处。圆仁高僧,做了赤山这座佛山最古老而又最经久不息的代言人,他所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佛禅之理,还有渴求真知的精神。
   我登赤山北峰的法华塔,不为望远纵情思,只为在一个合适的距离,听那山坳之中的“极乐菩萨界”的音乐喷泉和吐火之声,也是在这里,我对佛的境界有了我的认知。
   佛端坐于旋转盘上,喷泉随着佛乐徐徐喷出,若天女散花,似巨轮掀起狂浪。四头大象托起了菩萨,转动间,象嘴里吐出火焰。太多人流连于表演,我喜欢登塔耳闻一场盛事。梵音彻空,若飘上塔尖,传达出一种祥和的气氛,仿佛我被这种佛音包裹,本来还心烦意乱,马上趋于心旷意宁的状态。那股喷火,仿佛如有神助,金刚不坏之身,在释放它的脾气,呼啦啦,扫荡了一切杂音。突然,我觉得这菩萨原来是从水火交加中走来,水和火,是曾经的炼狱,是由俗至佛的金丹。接受醴泉的洗礼,经过浴火重生的历练,何尝不是成人之礼!所谓“涅槃”,是不死之鸟的淬炼之旅,何尝不是人类出类拔萃的途径。
   有些疲累了,踱到法华院的殿院里,凭墙而坐,与僧人有一语没一语地闲聊。很快,我们都不再说什么了,似乎心有灵犀才是妙境,彼此皆得其妙。院外溪水淙淙,跌汀飞花,碰着那些碎石,一路低吟而去,我与僧俱笑,不必挽留什么,听取即是获得。院墙凿了壁窗,窗外竹影扶疏,仿佛轻挑了我的心尖,声音轻细,若嘤嘤细语,我以为一定是约我来听竹摇信语的。此时,最适合打开一阙古典,让心境成词飞韵。妙趣逢僧话,雅事闲心裁。行色匆匆中应该停留一瞬,所得胜过亟亟埋头弓背辛苦赶路。
  
   四
   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想,他一定对山絮语,或者山语他听,否则不寂寞坏了?我和赤山对语,尽得山之趣。
   于是,天地间只剩下我和那幽红间绿的山了,山的本能就是可以放空一个人,任脚步踏响,任心思寄山。微雨是山中浓雾的杰作,从树叶上轻滴入土,款款而不经意,似怕扰了我的耳,又怕我不知,要弄出声响,那滴声就像拉长了的音符,醉入泥土,变了节奏,也是为了我。那些小动物们,似乎是得了春讯而来,窸窣作响,山中的鸣禽,耐不住寂寞,沉浸春景,愈陷愈深,无法自拔,只顾自鸣,一曲不歇,漫长的曲调,一直到黄昏,也断不了尾章。这些曲调,是无需指挥的交响曲,那个指挥家应该是春风,躲在别处,不肯露面。我特别注意散落在山中的玉兰树,黄红紫白绿,开花的时间不同,也很慢,对春风最钟情,如果随地坐于树下,就听见瓣儿被风掰开,噼里啪啦地,爆出连绵的花绽之声,于是,我相信“静听花开”四个字,绝不是浪漫的诗人杜撰出来的。我还听见花语,呢喃不止,听不太清了,但我知道一定是最婉约的那一朵在跟我说话。最得情趣的是,独卧花树下,侧耳听风吟,风儿大胆地扯碎了花瓣,令其飘落远方,轻声伴蝶舞,莫非是去寻一场梨花雨?轻弹一花瓣,软软的,宛若碰了一下曾经的幽梦。春水觅了洼处,立刻波光潋滟,嘉木摇碎了一地一池一湾的风景,水波给了呼应,静谧之中可辨,不甚分明。此时,身心俱静,静待山音洗却尘垢。心境之妙,恰似一记清流,缓缓地穿山寻渠,跳下悬崖,弥漫于山间,流淌恣肆,漂流自渡。其实,不肯停下脚步也好,足音落在半山谷中,回响呼应,心与山一起呼吸,一起跳跃,融入其中,不必相约和劝说,随意可得趣。其实,我们是借着山,摇曳着我们内心的风景,用美声为心跳奏响最愉悦的音儿。
   其实,登山只为把心放置在一个可以懂得自己的地方。是相信一定有山语呢喃,山静我静,山喧我也动。心脏,一收一缩,一舒一放,一起一伏,其实山也是这样随了心跳的节奏。人从来都不是孑孑无助,只是我们不肯走出自己的圈子,山,所有的山,都会是包容的,即使我们是一粒微尘,与世界也都有着关联。山懂得我们的无助,山会告诉我们,心藏一份明媚,去掉灰色,就像春色擦亮山色;留住一份洒脱,记住踏遍青山人不老;不染一丝尘埃,尘埃随流水,付与山风带走;不要藏匿污垢,干净相处,山风习习,涤荡不纯的红尘之物。
   视觉常常主导我们怎样去看世界,而往往也就放弃了听觉的审美功能,使被审美的对象永远停留在一个平面。这是多么大的损失!我最喜欢《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卢安•约翰逊的话:“美是上帝的微笑。”在我的心中,山峰款款在低语浅吟,一缕春风,是山邀来与我们私语;一声春鸟啼鸣,是山唤来佳鸟欢迎我们。一个人心底装着美,入山便闻山在微笑,笑声亲切温婉,足以融化我们心中的块垒,哪怕是些许的不快和烦恼,山可温言细语地劝解,让我们轻松放下。
   爱上一座山——赤山,不能辜负,山语款款,我以热情与之窃窃私语,我懂山语,山知我心意。
  
   2022年4月2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0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记得有人问一位登山者,为什么登山?登山者想了想却这样回答:“因为山在那儿。”是啊,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全身心的投入。怀才老师的投入,绝非一般的情感投入。以心去倾听,以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这座山上时,却有不一般的脉动,与心路相通。山音如脉动,连音于海。无限的波涛都于静谧之间,经受于海滩的安抚。怒来息去,潮涨潮落,日月迢递,自有来去。多见者博,多闻者智,一个人的阅历达到高峰时,所能看见的与听到的是什么样子呢?与世间万物对话,是谁都想不到的。都说人间万物都是有情感的,这份情感来自于内心深处对世间万物的阅读。爱上了这座山,当然要情满于山,而且,以无限的热爱投入其中。山,峰巅嵯峨。湖,银光如锦。更有梵音响起,于山脉间卷起,同海潮共舞。一林有蝉,方觉静,一山有鸟,山更幽。听觉悦人,是因为专心去听。山有博大之胸怀,强有力的心脉,与人心相贴近。佛音浩荡,余音回荡宇间。泉溪有声,盈满于山谷。花开有声,溢满于心怀。读懂了一座山,如读一卷书。一卷千载悠悠,卷帙浩繁的大典。有一生去阅读,才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怀才老师的读解。一个勤奋的人,总是对自己的追求,自信满满。听懂了,也读懂了山界,同时有听懂了自己,读懂了自己。人生何尝不是一部大典呢?这篇文的重量感十足,读过后,有黄钟大吕,余音绕梁的感觉,无疑又是老师的一篇大作。欣赏的同时,也为老师的努力与付出,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担心,毕竟是大病之后的身体,一定要多加注意啊!我们期待着一个健康的怀才老师,这样,才有机会能读到更多的佳作!谨祝文丰笔健,身体安康,事事顺心!【东篱编辑:枫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420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桦        2022-04-20 00:09:39
  对山的一种读解,是因为有别样的情怀。对世间万物的悟,是一个人的心性到达巅峰时的体现。品读怀才老师的好文,随着他的脚步而去,定能有所收获!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0 08:03:12
  非常感谢枫桦老师对小文的精彩解读和唯美有深度的编按。如果对任何风景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体验,风景和赏者就会构建起一个互相沟通的语言系统。赤山就是这样,因为对她我有着特别的感觉,于是就观其形,读其韵,揣其意。四时皆有自己的表达,唯美所读可能是万千之一,不足以读透,毕竟唯美在解读。山的这些语言,对人而言也是一种表达,也是忠告和交流。爱一座山,从读开始。再谢枫桦老师的编辑,辛苦了。问候安好。
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4-20 07:03:10
  散文如梵音禅语,涤荡人心,一座大山被如此放空,枫桦老师说,对山解读,是世间万物的语。当人生的积淀达到巅峰,才有如此空灵,清辙,悠远。一缕风,一滴雨,幽红间绿,法华塔,都是山语款款。它走进内心,就是一卷心书。祝老师春安!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0 08:05:53
  感谢鸿雁南飞老师的精彩解读。山有山之语,不仅仅是人有语言,唯美怎样才能和山对语,我认为就是用心,就是热爱。何况赤山是一座佛教圣地名山,所以,山有着丰富的语言。谢谢给小文的评价鼓励。期待你的佳作,问候安好,谨祝快乐。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4-20 07:38:35
  翻开此篇章,仿佛与老师一道探究大自然生命的律动,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享受生命的乐趣!在老师的笔端,不只是思想的征象,更是让自然显身道白。徜徉文中,有惠风和畅、虫鸣鸟语、泉水叮咚、风送花香之妙感。是呀,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格局。怀才老师其文其人已达到了物我两忘的自然境界,不,是天地境界!大赞!遥握问候老师,谨祝愉快,一切都好!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0 08:08:39
  谢谢湘莉老师美评。你所言的境界和格局,我非常赞同,只是我们有时候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所以,解读风物都是浅层次的,这篇小文,是尝试着做一点解读,希望可以建立起赤山与我的语言系统,也可以给游山的人以启发,愿更多的人,真正懂得这座山。遥握,感谢点评。谨祝快乐!
4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04-20 11:20:53
  寄情于山水之间,观山之景,聆听山之语,品山之韵,读山之意,达到物我两忘的意境,这是人生的极致状态。也只有对大自然无比热爱,以及有着独特审美和心思细腻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知道,怀才老师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妙境。我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灵性,只要用心去解读去聆听,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怀才老师在赤山听到的山之语是温情的,是欢快的,是氤氲禅意的,是美妙的,也是充满情趣的……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清丽,构思巧妙,文思奇绝,想象力丰富,文采斐然,蕴意深远,寄情于山水之间,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忘记所有的烦恼,让心归于宁静,特别是那悠悠的佛音,带着佛的慈悲,能够涤荡心灵。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一切安好!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0 12:07:37
  学习如菊老师的美评。我也非常相信,大自然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的,一般层次上的游览是看风景,而有深度的游览,应该是聆听和解读最动人的语言,这是一个物我同化的过程,审美的体验更浓烈,更有韵味。就像夜空总能听得懂星星的夜语,山林总能听得懂鸟儿的絮语,如果我们能够走进这样的境界,所得就不会肤浅了。问候如菊老师安好,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04-20 14:21:48
  怀才老师的修为非常人可比!我们普通人去游山,只看到风景,而怀才老师会聆听山语,能听到山间万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各自表达的不同意味、意韵、意趣,这是怎样的境界?真让人叹为观止。作者听到风吟、鸟语、花开的声音、云入海的翻腾、溪水淙淙、法华院的禅声——梵音不绝……这所有的声响汇成了一曲天籁,萦绕、飘荡于赤山,经久不息,四季不止。一个爱家乡、爱赤山爱到极致的人,才可以将全部的身心付之于所倾心热爱的风景,进而聆听山语,与山对语,山间的生灵也会以微笑的姿态迎接他,拥抱他,与之吟唱同歌共舞尽欢,这种妙趣、意境只有沉醉其中的人才能深深体会。我在想象作者当时大概是这样的:坐于一石上,微闭双眼,深呼吸,然后放空自己,过滤尘世的纷繁琐碎,让山风涤荡俗世的一切尘埃,耳畔只有梵音缕缕,虫鸣如歌,花香扑鼻然后转换成温柔絮语,与作者款款问安。真是美极了,妙不可言!读老师的文,真的可提升境界,去俗趋雅,物我两忘,莫管今夕何夕。非同凡响的精神盛宴,文字洗练畅达,想象丰盛,意境绝美空灵,令人回味遐想。枫桦老师的编按有高度,有深度,精妙精当,与怀才老师的文相得益彰。问候二位大师创编辛苦,谨祝春安大吉!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0 14:33:08
  星星罗老师富于诗意的点评。风景,对于一个喜欢她的人而言,会摆出各种美姿,弄出各种声响,迎合着我们的口味,只是我们没有沉浸其中,才看到了风景的外相,走进风景,风景与人对语,这番意境,可以摒弃杂念,心无旁骛。有时候,可能是老了,喜欢独坐一处,不看只听,变得一些意趣。我也没有想到,赤山会给我这样的机会和感受,可能是喜欢故。在罗老师的鼓励下,会有很多文学的境界待我去品味,谢谢罗老师的导引。遥握,问候安好!
6 楼        文友:白玄        2022-04-20 15:39:12
  怀才老师对赤山的热爱之情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了,经过多次去赤山由佛法禅意的浸润,似乎已达到法师与佛之间的神人境界。大彻大悟,可以静心默想,抛弃杂念,静心聆听,与山水草木亭台楼阁飞禽走兽日月对话,并能听懂其语,揣摩其意,放空自己,逍遥自乐,参禅之人的最高境界也无非是这样。文章构思巧妙,以“聆听”为切入点,以听觉感受为重点,一改一般人以“看”为切入点,以视觉为重点的写法,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且情景交融,感情真切,感悟深刻,意境深邃,文采斐然,内涵丰富,反复阅读,可以获得多重启迪。春风,山峰,鸟鸣,花开等都有诗意,都有禅意,都在教化人类。深度美文,拜读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0 16:36:46
  谢谢白玄老师的美评。正如白玄老师所言,风景是有着教化的作用的,我们观赏风景,不仅仅是为了愉悦身心,有时候我们还可以从风景中获取一种生活不可能给与我们的东西,那就是风景的内涵。因为热爱,所以,风景在我们笔下就变得有了灵性,这种灵性就成为文学要表现的东西。我是这样看的。谢谢白玄老师给小文留评。遥握,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22-04-20 21:07:46
  怀才老师作为赤山之子与歌者,亲近赤山,热爱赤山,感悟赤山,身入心入,构筑起山人一体,物我两忘的超脱境界。动人的文字从眼里耳里心里汩汩而出,感天动地,辉耀日月!谨祝春安!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1 07:03:25
  谢谢东风老师的美评。因为喜欢,因为老家在那,所以更加热爱,就是想从多角度多维立体地表现那座山。期待东风老师的佳作,谨祝快乐!
8 楼        文友:刘春        2022-04-22 20:33:59
  赤山,母亲山。怀才弟对家乡之山爱得深沉,情感厚重,浅吟低唱,回味无穷。读文感叹,不胜向往!
老兵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2 20:47:48
  刘春老师好,谢谢你的美评。赤山对于游子,无论怎么表达都觉得肤浅的,爱一座山,爱我的家乡。刘老师要来,告诉我一声,我为你导游。
9 楼        文友:夜的温柔        2022-04-24 17:27:16
  怀才老师与赤山越来越"情投意合"啦!非常棒,拜读,学习,,,,
   祝怀才老师吉祥!创作愉快!
Xiez Uimei Des Hige ___ཏཤཕ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4 18:25:47
  谢谢温柔老师留评鼓励。赤山赤子也。非常期待你有时间到赤山一游,我做你的导游。更期待你的佳作。遥握,问候安好!
10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22-04-26 12:23:52
  怀才老师的文章,篇篇都是那么大气磅礴,读后令人荡气回肠。欣赏拜读佳作,问候老师,遥祝春安!
把最好的作品献给亲爱的读者。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6 14:15:09
  谢谢海涛老师留墨。哪敢称精彩啊,努力捕捉风景元素,呈现亮点,愉悦我们的心情。读海涛老师的透骨草文,感受曾经的故事,知一株草之心之用,也是多么好的事。遥握,问候海涛老师安好。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