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又是一年桃花红(散文)
四月的家乡,各种花儿像赶趟儿似的,竞相开放,犹如一片花的海洋。其中最耀眼的非桃花莫属。田野里,红艳艳的桃花,香气沁人心脾,徜徉其中,让人如痴如醉。
桃树在故乡随处可见,我是闻着桃花香气长大的。每年春天,院内院外花香四溢,就连沟沿路边都是红彤彤的一片,蜜蜂的嗡嗡声犹如一首悦耳动听的协奏曲,热闹欢快,春意盎然。从河边洗衣回来的母亲说:“桃花开了,你们的厚棉袄马上可以快脱下啦!”我听后喜不自禁。脱了冬装,就意味着母亲为我们已备好了夏装。可惜那时的我光知道玩,根本没有体会过父母劳动的艰辛。
喜鹊喳喳叫,好事要来到。那年四月天,母亲说:“桃花开了,你哥哥快要娶新媳妇啦!”看着母亲开心幸福的模样,我也高兴得又蹦又跳,和小伙伴们在桃树下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因为我知道,哥哥娶媳妇家里会呈现出热闹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我不仅有喜糖吃,而且还可以见到如桃花一般美丽又大方的新嫂子。
桃树适应性强,夏季成熟,生长期较短,果实营养价值也高于同期的其它水果。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桃树对于老百姓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桃花谢了,不久就会冒出毛茸茸的小桃子。馋猫似的我们走在上学的路上,时不时望着路边的桃树,恨不得变成孙悟空,吹一口仙气,让桃子立马变红。小伙伴们最关注西沿后沟的桃子,因为那儿通风透气,日照好,桃子最先成熟。我和小伙伴们最先闻到桃子的香味,等大人想起摘桃,那些桃树只剩下绿油油的桃叶了。在我的记忆里,将桃叶一揉,擦去桃毛,开始如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可能太饿了,有时我也会连嫩桃核一起吞下。虽然桃吃多了不会伤到胃,但那闹心的脖子和肩膀痒痒还是让我有点不寒而栗。
夏收的时节,大人都在地里忙着收麦子。我们一群小孩子闲来无事,到处转悠,谁家的桃熟了,我们小孩子心里清楚得很,大人们在地里挥汗如雨,我们偷吃桃忙得不亦乐乎,事后免不了被大人呵斥。
“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要摸,要知道人家的劳动艰辛。”每每父母教训我,我也知道这是不对的。上中学后,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很少干了,但心中对桃子的喜爱之情与日俱增。
老家人对庭院的种植还是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讲究。例如,桃与“逃”音相近,于是就有了桃树能避邪这么一个说法。其实桃花的颜色正好象征了好日子的红红火火。人们渴望美好的幸福生活,所以至今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种桃树的风俗。
故乡的桃树花美果甜,这首先要归功于村子独特的地理环境,还得益于传统的嫁接技术,于是他们把一些长在沟沿上的野生山桃也变成了家桃,我们村也就多了一个“花村沟”的别称。
相比嫁接过的家桃,不嫁接的山桃树的果实,在成色和味道远不如家桃,但它球形的桃核却让孩子们的爱不释手。课余时间,同学们喜欢用桃核来玩抓子,其乐无穷。暑假时,城里的孩子会来到村边的滩涂沟沿处去拾桃核,我们会带着他们一起疯跑,跑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
记得村里嫁接果树技术最好的人原来是我三叔,每当给别人接桃树时,有时会让我在一旁搭帮手。渐渐地,他对我耳濡目染,让我对嫁接技术从一知半解到驾轻就熟。
长大后我成为了一名教师,一个教师最引以为傲的事是“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意味着教出的学生成了有用之才,成了国家栋梁。我最大的愿望也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并为之不懈努力。有一件事,让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新的领悟,也让我对桃树的喜爱更深一层。
那时我被分配在老家的乡村小学当老师。一个春天的早晨,我在校园大课间查看学生做操,无意中发现校园的花池里零星长出了几棵小桃树苗。多年没施展嫁接手艺了,我很想把它们嫁接成花桃。我的想法,校长欣然同意。于是我叫来学生们,把花池周围的杂草拽掉,在桃树苗身边刨了个坑又浇上了水。
小麦扬花时节,我去同事的苗圃园采回了碧桃的嫩枝,用最快的芽接方法,把花池中的桃树一一做了嫁接。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因为这花池下边是建房时填埋的建筑垃圾,上面盖了薄薄的一层原土,这里的桃树将来长成啥样子很难说。谁知这小桃树像是带着梦想来的,嫁接的六棵桃树全活了。我非常高兴,加紧浇水除草,盼它们快一点长大。到了第二年春天,桃树全都开了花。
这碧桃树的花,硕大且花瓣层层叠叠,粗看似团火,细看宛如一树小红牡丹。同学们围着桃树,灿烂的笑容就像盛开的朵朵桃花。
早读时,学生们争相靠近桃树,朗朗的读书声伴着桃花的花香,使花儿更加绚丽多姿,孩子们摇头晃脑读书,花儿也舞动着身姿,和谐有趣,生动迷人。
这碧桃花也真不愧桃花之王,花色好,花儿大,花期还特长。学生们对这些桃树精心呵护,按时拽草、浇水。他们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唯恐碰落花瓣的神态让人忍俊不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地去做一件事,就会心想事成。嫁接桃树如此,教书育人亦如此。不存在什么笨孩子和差学生,关键在于,当老师的能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能不能让产生学习的兴趣。
桃树在我和同学们的精心照看下,枝繁叶茂,长势喜人。
“老师,校园的桃花又开了,花好大好红呀!比去年的好看!”
“那当然了。看我们老师对它们投入的劲头,这花开不漂亮就对不起老师!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也更对不起老师。”
听着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我觉得我的想法是对的。在更多的时候,孩子围着桃树追逐玩耍,有关桃树的趣事就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实践出真知这话一点不假。
每到花开时节,我的学生们就会围着花儿读书,感受着诗情画意,憧憬着美好未来。当他们毕业后,依然记得那几棵桃树。记得和老师一起挥汗悉心照顾小树苗时的情景;记得老师在桃花下给他们讲作文的情景。
如今他们已经离开校园多年,但心未远去。每到四月,他们就会如候鸟一般,时不时向我问起:咱学校的桃树怎么样了?其实,我更想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学生们三三两两驱车回到学校。和我一起到处走走,看桃花盛开,回味成长的点点滴滴,憧憬着幸福美好的未来。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家乡产的仰韶陈酿,珍藏愈久,香味更浓更醇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