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 外孙女学包饺子(散文)
农谚说:“清明要明,谷雨要淋。”可这些年老天偏偏不遵守这些陈年旧规矩,来它个反其道而行之。清明下大雨,谷雨反倒天晴得很好。反正老天爷的事,我们哪能管得着,天大还得由天。趁着天气好,我就到十里外的安乐村的女儿家去玩玩,顺便看看我的外孙女。
上午十点,我就到了女儿家。正好女婿女儿和外孙女都在家里。见到我来,一家子十分高兴,十六岁的外孙女给我倒来新茶,她正读初三,手里还拿着英语书,看得出她读书很是用功,早就听说她有要考上县城高中的宏志班的决心。
女婿见到我来,一脸的欢笑,对着女儿喊道:“翠花,妈来了,你快去买些饺子皮,称几斤瘦肉,我们给妈被包饺子吃。”女儿一听,随即答应道:“好的,我就去!”她马上放下手里的活计,提着篮子,跨上摩托风风火火地去了集市。
我说:“我一来就让你们忙活了,真的有点不好意思,以后少来好。”外孙女说:“姥姥天天在这里我都高兴!”女婿也说:“妈说这话就见外了,本是一家人嘛!”
女儿很快买回韭菜和瘦肉,细细的清洗,剁成肉泥,放进姜葱做了,一阵搅拌,做成肉馅。女婿是个包饺子的好手,就说:“翠花你烧开水和准备调料,我来包饺子。”女婿说着接着拉开桌凳、摆开笸箩,坐在小方凳上开始包起饺子来。
孙女凑上来说:“我也来学包,给姥姥多放点肉馅。”可是当她伸手的时候,他的爸爸一下把她拦住:“你从来没有包过饺子,不会包,到一边看你的英语书去。”
孙女没有伸手包饺子,但是也没有离开,就是站在旁边看着她爸爸包饺子的手势和姿势。看了一会,又把手伸来,拿起一张面皮,我今天就要来学包饺子,态度显得很坚决。面对倔强的女儿,他的爸爸不好再反对,就说:“你愿意学就学吧。”接着女婿就给孙女讲如何包好饺子。女婿说:“包好饺子要有技巧,先将饺子皮平摊在手掌心,将饺子肉馅放在中间,然后用右手的大指母和食指将饺子皮对折,中间捏紧,再由两边向中间挤压……”女婿讲得很仔细,孙女也老实的听着,开始实践……
女儿调好味碗,也来看女儿包饺子。女儿说:“我再来总结一下包饺子的方法,那就是叫中间独立,两边推进,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哈哈,还是妈妈总结得生动形象!”女儿赞美起来。她按照爸妈交给的方法,包出第一个水饺,接着又包出一个……我孙女包的水饺虽然有点像,但是总是东施效颦,她包出的水饺不是胖大罗汉,就是精瘦猴儿,一律懒懒地倒着躺在那里,无精打采地。
女儿见到孙女包的饺子不大好看,就说:“你看,你爸爸包的饺子个个精神抖擞,你包的都是像熬夜的人个个低头打盹。”外孙女对这些好像满不在乎,还振振有词地说:“包得再好也只是外表好看,不见得有我包的好吃!”
女婿暗自发笑:“等到下锅时你的才有好戏看呢?”他的意思是说:孙女包的水饺会破裂得支离破碎。
可是,结果并没有出现女婿的原来想象。孙女包的饺子不但一个没有破,反而熟得更快。他爸爸包的饺子边上都带着重叠的褶子,里边熟了,可边上还是生的。
我女儿一见就纳闷,对着女婿问道:“她爸,你怎么还不如新手呢?看来,应了孙女那句话,好吃不过饺子,好看不如倒着。”倒着的饺子养精蓄锐。而我女婿包的饺子只是立着好看,其实却不然,嘴尖皮厚。一下子难得煮熟。
孙女在一旁嘻嘻地笑着:“爸爸。今天包饺子还让我学到了经验呢。”
女婿顿时惊讶,忙问:“学到什么经验?”
孙女一本正经的回答:“我想到学习也和包饺子一样,不能看表面功夫,得讲究实用有效,用取得实用和成效的方法和技巧,才是最好最棒的。”
女婿一听,大睁着眼盯着女儿。原来我外孙女在进行自身学教呢。她在学习英语这门课程上,就是花里胡哨的做表面好看,单词也背,句型也学,阅读也做了,看起来很可以,但就是一考试起来就露出原型。那些读的,背的,理解的一下子全部归还了老师,卷面上处处见红,好像“万山红遍”,到处都是红色的大叉叉……
我的女儿也在一边搭话了。她说:“我和他爸就是一直焦愁着,不知怎样来改变女儿的学习方法。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一次简单的包饺子,居然让女儿学到了许多。看来这也是姥姥带来的福气和运气啊。”
锅里饺子熟透了,我女儿开始盛碗,只听她大声招呼道:“妮子,给姥姥端一满碗饺子去,感谢姥姥给你带来好运气,保佑你能考上市城里的宏志班!”
【2022年4月21日静心草堂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