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怀念恩师(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怀念恩师(散文)


作者:绿色行程码 布衣,39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7发表时间:2022-04-24 05:39:24
摘要:……老师猛然收回目光,集中满腔怒火,在黑板上,奋笔疾书鲁迅那首浸满鲜血和愤怒的战歌: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俄顷,怒吼震耳欲聋,在教室里久久回荡,至今还在我们的脑海里徘徊。

【东篱】怀念恩师(散文)
   那年五一前夕,我坐上动车,回到县城,和二十来个老同学坐在一起。阔别四十多年后再次相见,自然几多欣喜,几多惆怅。
   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时的我们很单纯,学习、学工、学农、学军;那时我们很无奈,看场电影都很奢侈,黑白的青春,简陋的教室,男女班级同学很少交往;那时的我们抱负很简单,“到农村去,接受着贫下中农再教育”……
   如今我们已年过六旬,浏览了风雨,阅读了沧桑。再次相聚,重叙往日的友情,倾诉生活的苦乐,互道别后的思念,尽享重逢的喜悦。
   酒过五巡,菜过十味,场合来到“随意”时刻。有人拍照留念,有人即兴“一展歌喉”,有人促膝畅谈,还有两“消息灵通”同学悄悄更新着最新最准的消息:
   甲:“还记得咱们班那个大高个吗?几年前就没有他了。哎……”
   乙:“听说了。还有两个同学也卧床不起了,真可惜!”
   甲:“王老师还身体可以,还能自理。”
   乙:“数学老师还行,前些日子我还见到他了。”
   甲:“教咱们语文的郭老师已经走了。”
   乙:“他……不……在了?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甲:“嗨,有好几年了。”
   …………
   “他不在了”,我耳朵准确无误捕捉到这一信息,它犹如一把重锤,突然狠狠砸在我的心坎,我哽咽了……
  
   二
   教我们高中语文的郭老师,中等身材,略显消瘦,⼀张能说会道的大嘴巴总是妙语连珠;⼀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烁烁发光,蓄满关爱与严谨;一头智慧滋养过的长发经过精心梳理,形成一个标准的大“背头”,不失“大教育家”的风范。他总是爱穿那件朴素⽽整洁的⾐服——黑色对襟大褂,胸前一排扣门,像城门外两列卫兵,把得严严实实。如果再蓄有短胡,活脱脱一个“鲁迅”在世。
   上课预备钟声已经响起,我们静静地坐在教室里。透过开着的教室门,我们看到老师早在门口等候。只见他左手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支自卷的“炮仗”烟卷,右腋窝下夹着教案和课本儿。他在利用最后这两分钟整理思绪,酝酿情感,在考虑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这时,上课钟声响了,老师狠狠地吸了一口,然后用手指把“炮仗”头按在地上,左揉右拧,最后用脚一捻。“嗯——嗯——”他清了清嗓子,旋即大步踏入教室,来到讲台中央,站在讲桌前面,深深向同学们鞠一躬,亲切而温暖地道一声,“同学们好”,这样一堂精心准备的“独幕剧”的大幕徐徐拉开。
  
   三
   郭老师板书布局妙曼,字迹遒劲飘逸。兼有王柳(王羲之和柳公权)的碑拓烙印,给人美的享受,为此他也鼓励同学练习毛笔字。
   他习惯每天给我们布置一片习字作业。他批改作业更是一丝不苟,评判有自己的特殊“语言”:红色代表喜悦,小圈表示鼓励,大圈象征赞美,双圈就是鞭策。标准自然也是三个级别:一个红色小圈,表示这个字的一小部分写的可以;一个红色大圈,表示这个字整体写得顺眼;两个红色大圈,表示这个字写得相当不错。
   为了交上一片自己满意的大字作业,我们要练习几页甚至十几页。我们每天琢磨入笔和收笔,研究“露锋”与“藏锋”,领悟间架结构,体会枕腕悬肘。我们相互切磋,坦诚交流。当然最盼望的还是发作业的时候,因为我们急不可耐见到那一个个饱含笑意的红圈圈。
   当时不了解为什么天天让我们练字,终于有一天,我得到老师的点拨,他耐心解释,娓娓道来,眉宇间喜气腾腾,眼睛来里熠熠生辉:
   1,写手好字,可以令人赏心悦目。
   2,开始练字,有利于提升专注力。
   3,经常练字,可以培养学习兴趣。
   4,坚持练字,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纠正坐姿,腰背挺拔。
   5,喜欢练字,可以改变性格。让人更沉稳、踏实,更加有毅力。
   这就是老师对练字的诠释,可谓高屋建瓴,言简意赅。
   …………
  
   四
   郭老师爱好运动,脚上的回力鞋是他“运动健将”的标配。甚至在他教案背面都有条座右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操场上常常有他锻炼的身影。篮球,排球和乒乓球样样精通。最拿手的要数当篮球裁判了,比赛倒不见得有多么精彩,但是老师的裁判别具一格,有内容,有看点——紧张的奔跑,急促的哨声,嘹亮的播报,夸张的表情,俨然就像一位国家级裁判。
   尽管当时有四十来岁,但是他在整个球场上来回跑动,不亚于十七八岁的篮球运动员。他一边奔跑,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做手势:
   “蓝队二号,两分”,
   “红队五号,两分”,
   有时队员犯规,他就“播报”,
   “蓝队二号,打手”,
   或者,“红队七号,阻挡”,
   “走步违例”,
   “三秒违例”,
   “红队罚篮,蓝队请求换人一位”!
   哈哈哈——球场一片笑声!
   场内比赛激烈,场外欢呼雀跃,这紧张而热烈的音符都随老师的哨声起伏跳动,连球场边的白杨树都展开那肥大的叶片,“哗啦啦”地喝彩!
  
   五
   郭老师读起文言文而来,张弛有度,轻重缓急,总给人以美的享受。翻译特别是演绎文言文的时候,他又像评书演员,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举重若轻,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曾记得老师讲解《捕蛇者说》中的一个小小片段:
   首先他抑扬顿挫朗读,“……悍吏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接着老师用极其通俗的语言,评书的话风直接演绎:
   “当官儿的来到我们乡里四处嚎叫,‘你们,统统出来,快快地交粮交钱!’这恐怖的叫喊声简直就像晴天霹雳,令人毛骨悚然。别说人了,就连鸡和狗都吓得浑身筛糠,躲在窝里瑟瑟发抖!”
   我们捧腹大笑,笑中带泪,因为“苛政猛于虎”早已跃然纸上。
   虽然《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选读教材,但是他却对鲁迅这篇文章情有独钟,不但要讲,而且大书特书。那天老师衣着依然朴素,上课日期却颇有玄机——2月8日!
   老师写下标题,朗读原文,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表情凝重:
   “……天⽓愈冷了,我不知道柔⽯在那⾥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个可靠的消息,说柔⽯和其他⼆⼗三⼈,已于⼆⽉七⽇夜或⼋⽇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上中了⼗弹。
   原来如此!……”
   朗读戛然而止。
   老师猛然抬起头来,注视窗外,好像看到左联五烈士英勇就义的情景,眼睛蓄满泪水,喷射着怒火!
   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深深体会到老师选学本文用意,他想带我们再次回顾历史,在那段曾经黑暗动荡的岁月中,是这些革命先驱们将自己的生命作为火种,点燃人民群众内心的斗志与希望,他们以笔为戈,以纸为戎,唤醒更多国人振奋起来、团结起来,加入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中来;我深深感触到老师选读此文的动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学习并弘扬左联五烈士的革命精神,时刻铭记历史,坚定爱国情怀,用不懈奋斗传承烈士们的理想信念。
   老师猛然收回目光,集中满腔怒火,在黑板上,奋笔疾书鲁迅那首浸满鲜血和愤怒的战歌: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我们不由自主地跟随老师一起诵读,“……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俄顷,怒吼震耳欲聋,在教室里久久回荡,至今还在我们的脑海里徘徊!
  
   六
   才华横溢的郭老师酷爱散文,他写的散文诗歌更是接地气,抵人心。
   他用心血写成的散文诗《欢送七三届毕业生》,经过精心选拔的“姑娘”“小伙”为毕业班的大哥和大姐现场演绎,令人顷刻破防:
   欢送,
   欢送,
   欢送我校七三届毕业生!
   亲爱的大姐,
   敬爱的长兄,
   你们就要踏上新的征途!
   投身火热的第一线,
   ……
   为祖国,
   为人民,
   显身手,
   作贡献,
   看一代风流人物,来接班!
   ……
   老师的散文诗,好像是送给临行上路毕业生的精致行囊,当他们触摸到囊里面的“亲昵”,“疼爱”,“叮咛”和“期待”时,仿佛有什么东西哽住咽喉,热血似千军万马往上奔涌!
  
   七
   我因为总是“工作繁忙”,竟然把郭老师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真希望时光倒流!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会用崇敬和爱戴作烟丝,给他卷上一颗烟,让老师再找找上课前的激情;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会用毛笔蘸上汗水和虔诚,写一片大字,让我的老师再给我评估一下,它们能值几个红色的小圈,大圈或是双圈;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会买一把口哨,系上潇洒和奔放的红绳,听老师吹一吹,让他再体验一把作裁判的滋味;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还想听听他激情解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精妙评论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还有高尔基的《海燕》。
   然而时光不会倒流!
   回程坐在动车上,我驾驭不了自己的思绪。我头转向窗,一个人想哭。然而我不知道眼泪从哪里流来,又流到哪里去。动车向前奔驰,车窗外,树木模糊了,房屋模糊了,村庄模糊了,夕阳模糊了,连我自己,也模糊在车厢里,因为情感早已找不到方向!
   我现在依然希望,希望清空我所有的借口,希望清空疫情肆虐的时光。希望早日带上浓浓深情,款款的爱意,去看看我那健在的老师们和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们!
  

共 37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回忆散文,历尽沧桑的同学们,四十年后再次聚首,已是冰霜满头变化大。不少老师和同学已是阴阳两隔,无缘再见。儿时读书时的场景记忆犹新。从而引出本文主人公,“我”童年时的语文老师——我的恩师郭老师。本文以鲁迅先生的诗词穿插其中。“我”的恩师,为人处世的性格与鲁迅先生很是相似。上课时,恩师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地将学生带入课本情节中。在那艰苦的岁月,恩师任劳任怨地努力工作,对学生尽职尽责地严格要求。校园操场上,恩师当篮球裁判的哨声似乎还在耳边响起。恩师充满激情的诗歌,激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稚嫩地诵读声仍在耳边萦绕……。这些细节像过山车一样在大脑不断闪现。他是引导“我”正确开启人生道路的导师。“我”却因为“工作繁忙”,竟然长久没有联系,心中地自责、愧疚溢于笔端。其实“我”的恩师一直深深埋在“我”心底。文章足可见绿色行程码老师是个正直善良、知恩图报的好人。好文章,推荐欣赏,感谢老师投稿东篱,祝老师文笔更丰,写出更多精彩美文!【东篱编辑:红花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4-24 08:28:22
  当年听课的情境如在眼前,历历在目,一位对自己有着影响的老师,永远装在学生的心中。文章细节丰满,情感充沛,写得生动。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24 10:43:36
  您深度点评,是我最期待的鼓励!在文创路上,我刚刚起步,渴望您这样的“大家”多多指教。
  
   鞠躬,敬茶!
2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2-04-24 09:34:28
  因为老师用心去表达对曾经老师的尊重,爱戴和怀念,红尘也仿佛身临其境。
回复2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24 10:51:24
  一谢红尘花瓣雨老师抬爱提读拙作。再谢老师简洁妙曼的点评。遥祝老师吉祥,敬茶!!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4-24 09:35:22
  不忘师恩、怀念老师、歌颂恩师的好文章,四十鸟前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好文章,推荐欣赏,希望呈现更多精彩美文,祝福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24 11:03:48
  深深感谢红花草老师精心编按和美评。老师深夜伏案,富有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请允许我隔空道一声,“您辛苦了”!遥祝老师安康!
4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24 10:48:36
  在文创路上,遇“怀才”大师,属人生万幸,谢抬爱秒评!
5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24 10:57:55
  深深感谢红尘花瓣雨老师造访留墨!您的妙评接地气,抵人心,触灵魂!遥祝老师写作快乐!
6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24 11:07:19
  深深感谢红花草老师的精美编按,精彩点评和精妙解读!遥祝老师工作愉快!敬茶!敬香茶!!
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4-24 17:06:50
  文章用笔精巧,用镜头式截取一个个画面,细腻描摹,用心勾画,让一幕幕场景如在眼前。语言质朴,情感饱满而真切,表达了老师对恩师的浓浓怀念之情,令人读罢为之动容。好文,点赞!遥握问候老师,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7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24 19:09:25
  谢谢李社在百忙之中造访留墨。您的点评总是那么鼓舞人心!鞠躬并敬香茶!!
8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4-24 19:21:15
  真诚感谢李湘莉老师留观妙评和深深祝福!老实说,快50年了,可惜能回忆起来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