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远上三坑(散文)
好朋友兼同学黄跃东的老婆朱淑娜开了个茶叶店在漳州,它的店名谓之:“芹峰茶叶”,可朱淑娜的老家却是在福建省平和县九峰镇三坑村,她的茶叶大部分来自本土,这里海拔甚高,终年云雾缭绕,气候寒凉,土壤微酸,很适合于茶叶种植。
三坑村主要经济支柱就是靠茶叶种植和加工。
前几天,受老同学相邀,驾车往三坑村而去,其实,去三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想探探朱国辉老师的故乡,因为他的故乡就是三坑村。
朱国辉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我现任漳州市教育局局长二弟黄江辉的大学班主任,当年我二弟就读于闽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由于他们的师生关系,朱国辉老师要回平和九峰三坑,经常到我家,我们三兄弟和朱国辉老师夏天经常露宿在阳台上,因为夏天比较热,露宿阳台上比较凉快,所以朱国辉老师和我们亲如兄弟,很谈得来,可以说是:“促膝谈心至夜深,不忘初心得始终”,后来朱国辉老师也出任漳州大学校长了,这是后话。
可是,四十多年过后,我与朱国辉老师却难得一见,各自奔忙于自己的事,所以思情甚切,旧情亦楚楚而生。
闽南师范大学,二弟就读时称:“漳州师范专科学校”,是大学专科编制,是专门培养中学师资的,一九八一年,二弟考上了这一间学校,也是我们黄家识字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
这是我们黄家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一九八七年,二弟又脱产带薪考上了福建省教育学院去就读化学本科,也是这一年,三弟黄江滨以平和县应届高中毕业生理工科高考总分成绩名列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电汽工程系电机专业就读,这一年,也就是一九八七年,是我们黄家的知识丰收年,我是特别难忘的,也是百感交集的,因为当年,我也正在参加福建省高等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
历史的原因,沧桑变故,我只能通过自考的道路完成学业。
坦途来自于踏平荆棘,有时是没有任何一条通向康庄大道的路是不经过人的默默耕耘而产生的,开山辟荒,蹊径天堑变通途。
历史给我开了太多的玩笑,命运使然吧,我只能抗命,急起直追,后发制人了。
如今,事实写在眼前,一个中国文学家之路坦然于世。
泪水磅礴了我的一生,我只能把我的智慧昭示后人,以做警世,抗命不尊,始终向前,默默耕耘,始成大器,这是天地造就的,也是风景造就的,这要感谢故乡平和霞寨的好地理:“地灵方衬天地杰”,这是千古的道理,所以我回到故乡搞了一个:“横路下学校”,义务传教、施教。
东方有启明星,也有北斗星,我一直感谢默默养我的土地,是它,托出了我们黄家三兄弟。
这就是我常说的:“泥,离不开水的掺和。云,离不开广阔的天空。”
所以,三坑之行,我是充满感慨的,一路之上,我就想起了朱国辉老师,也想起我们的少年时。
“少年就是多憧憬,毕竟现在已黄昏。留心察变世界事,蜇伏人寰敢书天。”淡淡的忧愁,伴着浓郁的乡愁,煮上一樽怀念,我上了三坑。
如今想来,二弟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他的精神就八个字:“始终坚持,决不轻弃!”所以他达到,所以他成功。
大智若愚也罢,大愚若智也罢,其实,大智慧,大人生,还要有旷大的胸怀,如大海一般的胸怀和情怀。
面前的盘山路一路远上,旁儿,有多少痴情的鸟儿在叫着,我远瞟车窗外,茶园齐整,如梯田叠耸,尽收眼底。
在崎岭乡的际头饭店,品食了崎岭名吃“卷仔粿”,我就凌波直上崎南岭,一路往三坑驰骋去,终于我逸到三坑鞍了,我停下来,稍作问路,就往“小尖”而去。
“驰骋本是天外事,人间能有几平凡。”今天,我终于修成一颗凡心,虽还未得出圣果、正果,但心归平凡,心复平凡,美丽的山光水色就感动于怀,感怀于心中了,也摄入心中,与诗滚在一起,荡成思绪,所以也符合哲理,自在情理之中。
“茶园叠耸盘山起,一路飘香逸灵犀。漫道三坑多奇秀,惟留异味郁芬迷。茶香嗜尽天下事,美丽茹平世界奇。回首平生无憾事,于心不忍再犹疑。”如今想来,再大的壮志,再大的凌云,修心一颗,目向平凡,就是三坑之行的感怀了。
在三坑,目睹了茶园,参观了茶叶制造,抱了抱、哄了哄我同学黄跃东与朱淑娜的儿子黄鸿彬,还与正在三坑帮人做茶叶的堂叔朱上海略叙片刻,因为还要赶回漳州上夜班,我就急急起程,系鞍策马,往回漳州赶了。
“人生感慨百味生,自有情思励后人。”这就是我的三坑之行,俨然如春末,待展春茶香。
2022.4.24.
写于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