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屈原与他的《离骚》(随笔)
一、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离骚》
一轮夕阳斜射在屈原的脸上,干涸的泪水折闪出一些散光,每道散光从近向远伸向那远去的时空。
屈原站在汨罗江边的山坡上,向楚国都城的方向望去,视觉中云带如一条楚龙的鳞片在吹落散去,轻云龙身还在空中有气无力地扭动。
他触景生情,脸上的肌肉微微跳动,他不由自主地想,他本是三皇五帝中帝高阳颛顼子孙,身上也有一股帝王气脉呢!可是如今时运不转,连龙鳞都找不到一片。
但我只知道半贵族半平民的父亲表字叫伯庸,他一身刚毅清廉,对楚王直话直说,从不含糊咐应国是。他去世时年迈的脸上皱纹勾勒刚毅,滴下的泪珠儿透亮纯洁。
屈原追思着他的父亲,他的泪珠儿挂下,夕阳的光裹起,把他的泪珠洒进了清沏透蓝的汨罗江,平静如镜的江水突然波文飘动,它们仰望着大诗人的脸似乎在思索什么!
屈原向江面两岸眺望,青山绿水中清气飘逸,错落的村寨中,晚炊的白烟冉冉而升,如一股股地气伸向天空要与灵气接吻,又好像要去迎接星月天客的到来。他想起了他的降生年月。
他看看手上的纹路露出了一点尴尬的苦笑,按天命寅年寅月寅日生的男人,虽天资聪明,但人生风险多多。他看看汨罗江忽然风起浪涌,一个个黑呼呼的漩涡不知隐藏着何等的玄机。
夕阳的斜光照射在江面上,清流河水的飘动恍惚他的父亲脸庞在波纹中浮现,屈原见之惊喜,正要奔向江面与父亲诉说他内心的痛苦,忽然一波浪水将父亲的清影随斜光散去。
屈原呆呆地看着江面,他想起儿时父亲的教诲,倒并非要他一生飞黄腾达,只要一生平安则好,故给他名取为正则,字平,又字叫灵均。屈原想起父亲的教诲,渐渐地流下了眼泪,屈原的泪水正要与汨罗江水连成一片,成为千年不朽的永恒诗章!
汨罗江边的清风传来了喊声,屈原注目一看,原是相识的老渔夫向他招手上船。屈原站在船头,双手背着,一把清锋剑挂在左跨,双脚稳稳地站着,思绪随波浪颠簸。他对老渔夫低低头微笑说,他爹娘给了他一付先天的好素质,加上他自己不断的学习修养,才具备了一些真知灼见的才识和不随王命摆布的意志。他似乎是天生的一个倔强者和反叛者!
二、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屈原站在汨罗江的拐弯处,向上游眺望,汨罗江上游清流奔腾的水,如在清洗他的血管,正在冲淡他心中的忧郁和纳闷。
屈原看着东方的阳光斜铺在江面上,晶亮的水流中清雾腾起,飘在上空翻动如一条楚龙漫游。他又向西北天空望去,那里的云如一条秦龙腾雾,正虎视耽耽的瞪着楚龙。
汨罗江西岸的丛山密林中,突然刮起一股旋风,起劲地托着楚龙腹部。可那楚龙畏畏葸葸的眯起小眼往后退缩。屈原凝望着身子开始发抖,泪珠夹带着雾水渐渐下流,浑身的血似乎是在倒流!他心想,楚国的前景暗淡难道是天意吗?不,事在人为吧!
一道正午的中夏阳光照射在屈原的后背上,他顿时感到身子灼热冒汗,心如火烫一般。他从小在江边长大,懂水性会游泳。他深知,知水性者江水是朋友,不知水性者江水是冤家。他毫不犹豫地跳在江里,在冲浪中起伏,心情如浪漫少年一般,自由如鱼儿一般,想象力如野马一般,心肝的抒情如星月一般。
屈原游进江边翠绿丛中,把江离草和辟芷草披在肩上,香草气刹那扑满全身,连五脏六腑都侵透了清香。他又玩起了孩堤时的游戏,把秋兰草编织成绳索佩围在腰间,又让兰草索条挂满下半身,他浪漫得像巫术大师。
他上岸后在河边奔跑,他要与大自然融会一体,他要把身上的清香气带给楚国百姓。他奔呀跑呀感到气喘呼呼,不像青少年时代锐气洋溢。乐极生悲。他感到光阴如箭怎么勤奋也赶不上,他感到岁月飞快的流逝心里发慌,他更感到理想抱负难推行而感觉黯然心痛。
屈原深深地闻着身上的青草香,抖抖身上湿漉漉的衣衫,对着开阔激流的江水,顶着夏日的骄阳,大声唱出了那句:扈江离与辟芷兮……
他的歌声激起了阳光波动,激起了江面水花飘起,激起了香草兰花更清香。他壮年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手拿着酒壶深深地吸了一口,坚定的步伐走向远方!
天上一块厚厚的夏云缓缓移动,他的青衣背影在江边绿翠丛中随风移动,汨罗江水中的鱼儿高高的蹿起向他的背影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