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驯牛(散文)
十多年前,牛,可是农村里不可或缺的存在。家家户户,插田种地哪样都少不得牛。从古至今,牛就是农民的好帮手,是农村的大功臣。但是,它干活的本领,并不是生来就会。它与人一样,并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在它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后,由内行人专门训练教成。
一
四十多岁的李伯,今天起得格外早,昨天与他的小侄儿黑子早已说好,今早帮着教他家的小牛耕地。黑子今年刚满二十岁,父亲三年前因病去世,家里只有黑子与他妈一起生活。因此,许多农活,都是他伯伯动手又动嘴地帮他教他。读书不多的黑子,很壮实,也很勤劳,特别听他伯伯的话。他家的一头小牛是去年自己家里的母牛下的,现在已一岁零三个月,长成了半大小伙。心想,得让它渐渐担起耕田耕地、耙田耙地的重任了!
身魁力大的李伯是插田种地的行家,是用牛的老把式,也是教牛训牛的好角儿。无论是脾气倔的牛,还是爱偷懒的牛,到他手下干活,就好比老鼠见了猫、服服贴贴的,不敢耍横、不敢偷懒。在他的手中,还教会了几头别人认为很难驯服的牛。
二
黑子家的,是一头小公牛,它的体型是上好牛的标准体型,头尾齐整,腰身是黄金比例。体质结实,骨骼较粗,肌肉发育很好,四个蹄腿,灵活粗壮,是牛族中的小帅哥。有几个牛贩子出高价要买,黑子硬是没卖。这小牛是他一手带大的,他是越来越喜欢这头小公牛了,认为它是家里日后干活的得力助手,发财致富可少不得它。这牛刚满一岁时,给它穿了鼻圈(jian)。给小牛穿鼻圈,也是李伯帮着弄的。他说,给牛穿圈,虽有点技术含量,但也简单易操作。牛鼻子疼痛感最强,得用合适的圆棒在鼻子中间插个小洞过去,然后用绳子套上,就可以。
李伯是有力气的人,首先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牛圈首先早仔细地削好,套牛圈的绳子,也打上越拉越紧的活结扣,方便直接套上。交待黑子看他的动作行事。只见他在小牛旁边一边摸一边给它最嫩的可口青草。待牛正津津有味享受大餐时,突然,李伯的左手一下就掐住牛的鼻子尖,拿小圆棒的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快又狠又准地将小圆棒从牛鼻子中猛地穿过,随即用黑子递来绳子,眨眼之间已给系好。
这样,简易的牛圈已经稳稳当当插在牛鼻上,待小牛发现上当,已经迟了。它上蹦下跳好大一会,企图努力将绳子给甩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只得由主人牵着走咯。不过这个主人,是它天天见面、又对它非常好的人。它知道,再也少了许多自由自在日子了。心想:算了吧,给他面子,由他牵着,也放心!
三
教牛干活,可比穿牛鼻圈麻烦得多,也要用力得多。首先必须拿出三下五除二的硬功夫,给牛来个下马威。让人在牛面前树立一定的威性。少则两三个早晨,多则一个星期要让小牛走上正轨,让它服从管教,听从调令。刚开始,小牛肯定是不愿意干活的。自由懒散、有吃有玩惯了,谁愿意干那些吃力的累活。可是农民,为了创丰收,不能由着它的性子来,得让它出一部分力。如果教成了“翻生子”,日后就更难驯服。“翻生子”就是不服管教、不听指挥、我行我素的牛。如果教坏了牛的脾气,它越大,就越难驯服。若它来了牛脾气,与人对着干,那人轻则受伤,重则丧命。农村里,也经常听到某某人被牛用牛角给顶伤、顶死、摔死的事。
因此,好的脾气,好的性格必须让它从小养成。这也跟咱们管教孩子是一个道理,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个人心里很不成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孩子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为将来会埋下祸根。所以,得从小让他(她)知道是是非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小诱导,从点滴做起,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很有必要。
四
教牛,刚开始,有帮手为最好。哪怕是小牛,可“力大如牛”这句话,并不是牛自己给吹出来的,是它真有那本事,是人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那牛脾气一来,万一驾驭不住,就麻烦了。李伯,为了让年轻一代接班,教牛时,他会让附近的年轻人到现场远距离观看。今天,他让黑子将小牛首先牵到一块前几天被老牛耕过的一块空地里。这地的土已是很松散,毕竟是小牛,骨头还没定型,先让它适应一下,不能让它太费力。如果伤到它的嫩骨头,那就得不偿失,会糟蹋了一棵好苗。
尽管主人替它考虑很多,小牛肯定也是不乐意、要反抗的。李伯交待黑子,要他手拿细竹棍,牵着牛小心走在前面,万一牛不听话就呵它,用细竹棍抽。听他伯伯的口令该走就走,该停就停,该转弯就转弯。牛的受力位置在肩部,那木制犁担(有的地方叫加担、额担等),都是用较硬的木做成,轻则几斤,重则十多斤。犁担也是根据牛的身体大小制作,今天这小公牛的犁担还是比较轻的,也就六七斤重。先让黑子牵牛站到地边,勒的绳子的手离牛鼻子要近一些。李伯在旁边突然一下,将犁担准确无误撂到小牛肩上。小牛可就不干了,嘴里发出“哼哼唧唧”的怒吼声,那个头乱摆乱晃,两腿企图开跑。此时李伯,眼疾手快,用力拽住牛尾巴,使劲往下摁,一边大吼:“畜牲,不准调皮捣乱,你是还债来的,要学着开始干活了!”接着李伯又将牛尾巴在手上挽了一个圈,更加用力摁。又大声喊,要黑子在前面勒紧绳索往下按,使劲让牛的头给低下来。就是这个时候最关键,此时必须让它心服口服。黑子在前面也大声训斥:“听话,低头!听话,低头!不然会找抽!”伯侄俩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牛的腿用不上力,无法动。毕竟牛还年轻,力气小,僵持了两分钟,开始昂着的头也慢慢低了下来。它知道,这次又输了,不服不行,算了,还是乖乖听话吧,谁叫是主人大声喊偶低头呢,随他们去吧,偶跟俺母亲一样学着干活就是!
李伯在犁担上的两边,连接上拉犁的绳子,喊着口令:“起……起……”黑子便牵着牛开始走,牛用力拉着犁在后面跟来。李伯喊几声:“喔……喔……”黑子就停下来,小牛也就停下来了。来回几次,小牛也已知道,“起……”就是起步,得用力往前拉走干活,“喔……”就是暂停,不走了。原来它不是蠢牛,聪明着呢!第一个早晨学耕,第二个早晨学耙,第三个早晨,黑子不在前面牵了,绳子由李伯自己拿着。教它凭后面主人拉绳子的感觉,练习左转弯右转弯。三天下来,小牛已经基本掌握要领了!
牛干完活后,都会奖励它吃些很鲜嫩的青草。黑子给它吃草时,还不停地摸它、夸它、鼓励它。估计这牛也是懂人话的,黑子从小就照顾它,它习惯了他的声音,熟悉了他的身影,对他也有了感情。后来,这小牛也就渐渐地适应了这份又苦又累的活,开始任劳任怨地工作,一肩挑起了帮主人摆脱贫困的责任。
2022.04.27(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