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忘】封控十二天(散文)
一
二〇二二年四月七日晚上,在我们社区医院的工作群里,院长紧急传达了区卫健委的通知:明天开始全员核酸检测,医院全院员工四点到医院。
接到群里的院长通知,我脑子里的那根弦立刻绷紧起来。我知道,人们一直担心的封控管理就要开始了。因为全市的疫情一直在蔓延,市区的新冠阳性患者和无症状患者人数在增加。严峻的形势下,封控迫在眉睫。封控管理,意味着每个人必须待在家里,足不出户,接受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我忙问爱人:“家里的生活用品备足了吗?明天要封控了!”爱人瞥了我一眼:“这个还用你操心?我早就买好菜和米面油了!”我忙拉开冰箱门,看到里面蔬菜塞得满满的,各种蔬菜应有尽有,米面油也备足了。我很欣慰。爱人真是个细心人啊!有这样的丈夫我省心多了。
听说我明天四点到单位,爱人忙催我睡觉。我衣不解带地盖上被子,因为怕睡过了点,翻来覆去不敢深睡,好不容挨到了黎明,爱人在耳边唤我。我揉揉睡意迷糊的眼睛,看着时间到了三点半,急忙起床,走出家门。身后,是爱人急切的嘱咐声:“路上慢点。”
这天是四月八号,是封城的第一天,也是我最早到单位的一天。出小区门口,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查看我的通行证,和医院开出的工作证明。黎明的街道,静悄悄的。路上除了极少量的持有特别通行证的行人和车辆外,空旷旷的,一望无际。
平日里车水马龙的城市,仿佛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
骑车到了十字路口,交警过来,对我礼貌地行了个礼,要求我出示工作证明,又看到我脖子上挂着的特别通行证,对我微笑说道:“你们辛苦了。走吧!”
第二天中午下班,我骑车到交通路口,在等红灯期间,一位女交警看着我脖子上挂着的特别通行证,关切地对我说道:“你穿这么厚,热不热啊!”
当时正是正午时间,太阳当头,天气很热,我穿着绒衣,显得和别人格格不入。我对她笑着说道:“我昨天晚上出来的,天气还凉呢!我们忙碌了一夜,给居民做核酸,刚下班。”
女交警敬佩的目光望着我:“你们真辛苦了,真不容易啊!”
等红灯时间只有十几秒,可女交警的温暖话语,却让我感动了一路。
封控的第一个三天过去了,人们在暗自祈祷,但愿明天能解封吧!在家里太憋屈了!
可没想到,晚上市政府发出公告,还得三天封控管理。这意味着人们还得在“水泥笼子”里关上三天。人们在叹息无奈中只能接受现实。疫情不散,出来也没有好日子过。配合政府,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吧!
封控的第四天,我出小区门口时,一位女志愿者看着我的通行证,面带难色对我说道:“昨天我们刚开了会,出小区门必须书记同意才行的。”
我不解地问道:“我有通行证啊!怎么这个也不管用了吗?”
“是的。”志愿者对我说道,“书记说了,必须他同意才行的。”
我忙推着车子找到正在小区指挥做核酸居民的书记。这是一位中年男子,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国字型脸庞,说话声音洪亮,很有男子汉气魄,一看就有领导的气质。我给他看我的特别通行证,又掏出我的工作证明。他看了后对我摇头说道:“不行的,你说一下你对口的岗位,谁是你的领导,他叫什么名字?”
我对他的怀疑很不满。心想:我的特别通行证上有卫健委的大红公章,工作证明上有我的身份证号,办事处电话,我还会造假啊!
我极不耐烦地说出了我们院长的名字。他又对我说道:“稍等啊!我请示一下我们的领导。”
他在电话中请示领导,征得领导同意后,带着歉意对我说道:“大姐,别怪我事多啊!如今的疫情太严重了,上级领导要求也严格,不卡严不行啊!走,我给门岗说一声,你走吧!”
书记亲自把我送到门口,志愿者才给我放行。从那天起,他每天嘱咐门岗的志愿者给我放行。我也是从那天起,认识了这位平日里从未谋面的书记,也记住了这位书记。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封控的十二天里,我骑车行驶在寂静的马路上,路上行遇到的都是我们做核酸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工作人员。因为只有我们,在封控时期,才能奔波在静悄悄的路上。一张特别通行证,成了我们互至问候的标识。不管相识不相识,颔首低眉,微微一笑,互致问候一句:辛苦了!
辛苦了!这是我在封控的十二天里听到最多的话,也是我说的最多的话。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我们核酸检测人员相互敬意,也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倍感温馨。
封控的十二天里,我起早贪黑,奔波在家和单位两点一线的路上。每天上班回家,都要接受门岗志愿者盘查,登记。要向交通岗的交警出示证件,不厌其烦地接受他们的检查,盘问,却毫无怨言。因为我知道,正是有这些忠于职守的志愿者,防疫人员,交通民警的层层把关,才能让城市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未来,还有很多的阶段,明天的明天,太阳依然是太阳,雨依然是雨,风也依然是风,可我,是否还能有你们的陪伴?
二
小区被封的十二天里,曾经热闹的小区寂静下来,小花园的凉亭下没有了 “棋娄子”们的身影。空荡荡小区,显得空旷幽静。
偶尔也有耐不住寂寞的,出来遛狗,出来抽烟的,散步的……几个脸熟的大哥在一起侃几句大山,话题也是和疫情有关:
“上海的疫情严重了,每天有上万人阳性。”
“鸡泽的那两口子把邯郸害苦了!你说他们好好在上海呆着吧,回来干啥!回来不隔离,还到处乱窜,把邯郸都弄毁了。”
“对了,听说他们被抓起来了,刑拘了!”
“活该,枪毙了才好呢?害人精!”
聊着聊着,他们的话题越来越深,忘乎所以了,甚至忘记了这是在封控时期。
小区主任走了过来,年轻的男主任对他们吼叫着:“干什么呀,你们,快散开。疫情这么严重,你们找事啊!不知道不让出门吗?回家老实呆着去!”
几个男人乖乖地回到家里,在小区,主任有绝对的权威性,他们深谙这个道理。在家里“一亩三分地”老实待着吧!闲来无事,手机上网,在小区群里聊上几句。网络时代,手机就是和邻居们交流的最好平台;居民群,是居民们沟通的最直接窗口。
三
小区人期盼解封,可没想到,又来个第三个三天,最后又来了第四个三天。
封控没完没了,遥遥无期。每天早晨从五点开始,小区广场传来让居民出来做核酸的喇叭声,小区主任也在朝着每个楼喊着:大家不要睡了,出来做核酸了!
十二天的封城期,几乎每天在做核酸检测,小区里黎明的喇叭声,是吹响起床的号角;穿着防护服的核酸检测人员,是小区的报晓人;排队做核酸的居民,让小区有了人烟味。
做完核酸的人们趁着混乱,趁机在小区溜达。主任见了,又铁青着脸在吼叫:做完核酸的赶快回家,不要在小区乱转了!
小区群里,主任告知给居民们有需要生活用品的可以加超市商家的链接,网上定约生活用品。超市的蔬菜包30元一袋,馒头,肉类应有尽有,可以满足居民的所有需要。有了网约平台,居民们浮躁情绪安稳多了,有米有面,有菜有肉,吃喝不愁,封控时间再长也不怕了。
超市拉来了满满一三轮车蔬菜,居民闻听,走出家门,前去购买。三轮车下,一张张手伸向售货员。主任在一旁维持秩序。可混乱中,有个别居民拎着一包菜,抛给售货员一句:“我上楼给你拿钱啊!”可人一走,没了踪影。小区又不能久待,售货员等了一会儿不见人来,只能恨恨而归。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疫情中,也暴露出个别人的贪婪嘴脸。
超市再次给送菜,吸取了上次教训,让志愿者全资垫付所送的生活用品金额,他们不再和居民面对面收款。
志愿者担当起给居民送生活用品的主力军。他们首先要自己掏腰包垫付钱,才给送居民购得所需生活用品。群里有个别人质疑志愿者有利可图,立刻招来大家一片指责声:志愿者不图名不图利,只为居民服务,为大家献爱心,有良心的不该往他们身上泼污水。
当居民拎着购来的蔬菜包,馒头,肉类,米面油时,各个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疫情无情,可志愿者的爱心暖热了居民们寂寞的心。他们走在小区,是人们敬佩的目光,亲切的问候声,赞不绝口的夸赞声。
善良待在一个人最柔软的地方,只需轻轻触碰,就会在社会中激起一串涟漪。
四
黎明,外面是静悄悄世界,可社区医院却是灯光四射。
封控的十二天里,医院始终是灯火通明。从局里拉回来的做核酸和防护用品,堆满整个仓库。仓库是病房临时改成的,病床上,地上,已经没有了下脚的地方,我们只能坐在盛有物资的箱子上,在护士李晓静的带领下,把做核酸检测的物资,按照各个采集点的采集人员的数量,逐一调配,打包成一袋袋齐全的物资包。每个包里中,都是极品的防护装备,武装到牙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兵精粮足,才能取得战役胜利。
在医院大厅里,白衣战士们整装待发,他们曾经是美丽的靓女,也有潇洒的帅哥,可在隔离服中,姣好的容颜被遮盖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在武装到牙齿的防护面具下,很难分辨出哪个是漂亮的婷婷?哪个是秀气的艳芬?哪个是帅气的春杰?
不要紧,他们自有自己分辨办法。让战友在洁白的防护服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醒目的名字中,流淌着沸腾的热血,他们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因为他们是燕赵儿女。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带着神圣的使命,他们严阵以待,即将奔赴战场,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冲向防疫前线。
居家隔离的必须赶在全员采集核酸之前完成,因此,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熬夜去隔离的居民家敲开房门,给他们面对面采集。等居家采集完了,第二天凌晨紧接着就是全员采集。
夜沉沉,路漫漫。春风拂,露水寒。楼梯高,似爬山,身穿笨重的隔离服,白衣战士来了,楼再高,他们不惧,没有电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爬,走家串户,敲开一户户隔离中的房门,采集每个居民核酸样本,用精准的检测,交给居民一份满意的结果。
无数次奔波,他们踏破脚套,征战途中,流下他们辛勤的汗水;往来途中,留下他们征战的足迹。他们有的还是爸妈跟前撒娇的孩子,有的是老公眼中娇惯的娇妻,可在战役中,他们却成了英勇无畏的战士。是战士就要奋战在沙场,他们没有退缩。
采集核酸样本归来,他们要一个一个样本核对,容不得一点沙子。他们细心的如同一个绣花女,在一丝一毫地把验手中的成品,让它完美无缺,成为一幅完美的样本。
实在太累了,他们便靠在椅子上,瞬间就是一觉。疲惫不堪的身子,如同散架一般,躺下就不想动了。可当他们听说又有了新的采集任务,立刻从梦中苏醒,抖一抖身子,重新振作精神,立刻又奔向新的采集点。
封控的十二天里,他们就是这样马不停蹄,周而复始地冲刺在防疫第一线。
市里要做抗疫视频片,弘扬抗疫战线的奋战精神。他们摆出各种姿势,把自己青春的一面展示在镜头中。他们说啊笑啊,一身疲劳一扫而过。欢笑声中,再集体留下靓丽的合影。蹦吧,跳吧!美丽的靓女帅男们,你们是王者凯旋归来!你们是战无不胜的勇士!
……
封控十二天,封锁住了蔓延的疫情,锁不住人们生活的激情。四月十九号晚上,市政府发布公告:明天,封控改为防控。十二天的封控期终于结束了。
二十日早晨,整个城市开始转动起来。虽然只是有限解封,可人们还是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纷纷走出家门。阳光照在一张张喜盈盈的脸上,久违的阳光给人们增添了几分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