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此岸 、彼岸(随笔)
生命就是一个从此岸走向彼岸的过程,这个过程既短暂又漫长。从此岸走向彼岸,需要有外界的引领和加持,比如桥,比如经书,比如文学,比如生命中遇见的某个人,有了这些,就会减轻人生的痛楚与磨难。一个人越有悟性,越宽容,得到的善意越多,他(她)的心地就越光明越柔顺。
一、桥
桥是路的延伸。山间有了桥,你不必这山望着那山高;水面有了桥,你不必望洋兴叹。桥拉近了世界的距离,让你从容地从此岸走向彼岸。
桥,似乎天生就带着一种神秘的属性,萦绕着类似宗教的气息,引领、过渡、成全每一个走向它的人,助力他们达成心愿。
走在路上和走在桥上的感觉截然不同。路是踏实的,桥是悬空的。桥心远离了两岸的纷扰,没有过往飞奔的车辆,没有喧嚣鼎沸的人声,四周只有空濛蔚蓝的湖水,在水天一色中,桥成了一座小小岛屿。
站在桥上,人被建筑物托起,这个时候,你忘记了世界的存在,沉浸在理想的国度。你可以专注地以45度角仰望天空,任思绪漫无边际游走;也可以凝视一片云朵,看它们琉璃变幻。云朵是无言的诗笺,以举重若轻的姿态聚散。后来才知道,所有的云淡风轻,心无挂碍,都是孤独的馈赠。
我想问云朵:从地上一滴水变成天上一朵云,你在黑夜里走过了多少座桥?在没有桥的时候,你如何跨越山峰峡谷?云朵不语,遥遥地投射出一个神秘的笑脸便悠然离去。
我在桥的两端来回踱步,想到一个永恒的命题:是默默忍受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反抗那尘世的烦恼?无数次泅渡在人海的洪流,无数次险些被暗礁击倒,被海底的水草缠绕,我多想出现一座桥,哪怕是一座虚幻的彩虹桥也好,可惜没有。
被海水呛得多了,才明白:佛不渡人,人唯自渡。你得有自己动手造桥的本事,或成为一座桥,才能不被海水吞噬。可以说,一个人写的每一个字,读的每一本书,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在为自己造桥。只为有一天,能悠然站在桥上看潮起潮落。
生命是一场重塑,更是一场探险,我们在桥与路间穿行,怀揣对彼岸的憧憬,游走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我们寻觅,也等待;悲伤,也欢笑。我时常问自己:彼岸在哪里?一个人从此岸走向彼岸得花多长时间?没有人能告诉我。
只有脚下的桥发出亘古一叹:人哪,这永不知疲倦的生物,只要灵魂不灭,这个彼岸到达了,又会有新的彼岸出现,循环往复,直到生命的终点。
我在桥上蓦然惊醒,原来,生命的终极意义并不为寻求一个固定的答案,只不过以外物为参照,看清世界,认清自我,不断地超越和更新自我罢了。事实也证明了一切,只要你不懈地走,朝着自己的目标,总有一朵浪花是为你奔涌而来,总有一轮明月是为你跃然而升。
每一次从桥的这端走向另一端,脚下的步伐似乎就更坚定一些。途中遇见的那些人,好的,给我温暖;坏的,给我警示。若不是命运赠我以荆棘,给我设置了太多的障碍,我又如何练就造桥的本事?
桥是一个永恒的守护者,让我免于沦陷尘世的洪流。彼岸是远方发来的邀请函,仿佛在对我说:勇敢地跨过去!对岸有一片崭新的风景在等着你!
一座桥,横亘在时间的长河上,承受着岁月的风雨,引领走向它的每一个人。我们在桥上见证着四季的风景,体验着生命的冷暖,越过苍莽的时间,从容地走向生命的彼岸。
二、生与死
传说人死之后,在通往彼岸的路上要经过忘川,忘川开满了如血一般绚丽的曼珠沙华。这种花具有神奇的魔力,在她的生命深处迸发的气息,能唤醒死者生前的记忆。
当一个人在临终之前,若记忆中没有值得自豪和刻骨铭心的瞬间,那他的一生是平庸失败的,更是苍白荒芜的。人在世间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追寻自我的价值,寻找存在的意义。当灵魂渡过忘川,记忆就留在了彼岸。从精神层面来讲,人真正的死亡是失去了所有的记忆,没有了感知,没有了爱憎,没有了追求,也就无所谓活着了。
生命的死不是独立的,它是生的另一面,如一条河流的两岸。人们泅渡在时间的河流里,狭窄的空间,浑浊的空气,在嘈杂拥挤中,有很多人迷失了方向,随波逐流,最后不知所终。丢失了灵魂的人,永远也到不了彼岸。
当人将过往清零,也意味着重生,佛教里称“死”为“往生”,即结束是另一个开始。生者给死者念往生咒,是生者对死者的祷告、祈福,也让生者借此勘破生死,给生在尘世的亲人以心灵的慰藉:此生过得辛苦,就修好来生吧。借助这一希望,便有了熬下去的勇气。就如在沙漠中奄奄一息的人,有人告诉他:再走几步,前方有湖水,他便有了力量。
国人忌讳谈死,认为说死是不吉利的事情,这是一种逃避,一种对死亡本能的恐惧,看不透死的人,又如何能清醒地活着。
都说活得清醒的人最痛苦,所以很多人都在居家或办公室挂上“难得糊涂”几个字,以提醒自己,糊涂一点,凡事不要太较真。其实,那些所谓的“清醒”并非大智,不过是化了妆的“精明”罢了。真正活得清醒的人看清了生死,内心怀着对众生的深切悲悯。
三、此岸、彼岸
小时候,我时常站在桥心发呆,我羡慕河面飞来飞去的水鸟,盼望快点长大,可以满世界飞翔。
小时候,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今,我站着的地方,就是儿时遥望的彼岸,却也不过如此,没有波澜,也不惊心动魄,更无可圈可点的成绩。
如果人能够预知未来,在此岸可以看清楚彼岸的一切,那人生定会少了前行的动力与激情。正因为未来不可预测,才给前路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无论此岸有多艰难晦涩,总有彼岸在远方召唤。
我喜欢在桥上来回踱步,犹如我的思绪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穿梭。能走到今天,我都是以梦为桥。尤其是在这天气多变的暮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人们竞相往家赶,我却偏偏迎着风雨而行。每当惊雷鸣遍远山,狂风扫尽落红,我总能强烈地感应到彼岸的存在,而桥,就是命运转承启合的端口。花开花谢的过程,就是此岸到彼岸的距离。只有桥知道,时间的两岸积满了太多的忧伤,泪水、心酸和无奈。
人很多时候不如一座桥,大多人一生都在忙于自渡,而桥在渡人,桥见多了生死,所以沉默笃定,忍辱负重。
很多时候,尤其是薄暮时分,天将黑未黑之际,我喜欢站在桥之外,看行人在桥上来来去去。也只有这个时候,人的状态才是最真实、最感性的。那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悠然自若,有的神色匆匆;有的谈笑风生,有的郁郁寡欢。桥是一部浓缩的浮世绘,更像是一面镜子。
站在时空高处俯瞰,百年人生,不过是一段桥的路程。一端是生,一端是死;一端是执迷,一端是了悟。
桥连接此岸和彼岸,比路跳脱,比船融入。来桥心吹吹风吧,忘记此岸和彼岸,也忘了世界的存在,不亦乐乎。
2022年4月30日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