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长路漫漫》·散文
《长路漫漫》
文/妍冰
1·【九月漫语】
有人说:两个人的世界里流水的日子也是诗意浪漫,在一起的感觉就是随意舒展,即是无言也是一种相互的默契,纵然两两相忘,也是一种惺惺相惜……说得真好!倾听一种懂得,思念更是美丽。
古城八月是阿海和阿玉的。少了他们之中的谁,都成就不了那缤纷诗意的古城八月。
所以,阿玉将诗意的古城八月付诸笔端,阿海自然是赞赏的。
阿海说:“读了《古城八月》,我简直是有一次仙游啊!抒情散文写到这个程度,也算是很圆满的了,或者可以说是很成功的了!一次古镇之行,被你写得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真是难得!我作为读者,也深深享受着其中的美!不仅如此,我本来身临其境心,倍感其情何止仅仅是美!而是进一步的妙!妙不可言!赞赏你用诗一样的文字把这不可言变成了可言!让我跟着你的神笔行走,不用‘天马行空’。很赞同你说的:希望我们常常‘游仙’。这样,快乐的日子就会自然延续下来的。”
这样的赞誉令阿玉产生丝丝自豪。阿玉其实是实在舍不得停下笔端。而阿海一直分享其中。
长路漫漫,阿玉曾问过阿海:一路走来,诗文无数,你最喜欢是什么呢?
阿海竟能很清楚地告知阿玉:“最喜欢的是《溪流》,其次就是《曲线》,我想一直听你唱下去(歌曲的曲)、弹下去(乐曲的曲)、画下去(曲线的曲)、写下去(词曲的曲)!”
虽然像是绕口令一般,但是,阿玉听懂了。心里盛满了感慨。
是啊,《曲线》会一直写到多少章呢?这两天心里稍微沉静了许多,就在《曲线》里面流连着,感慨着。对以往点点滴滴,桩桩件件,唏嘘不已!
阿海说:“不仅如此,如果具体地说,我喜欢你写的《笔和花》、《盟约》,你听里面诗意的语言:在那筛满月光的黑暗里,听见花丛深处,有笔和花的对话,似乎那里曾经诞生了一个浪漫的故事……还有这句:什么花会在立冬开?散发着缕缕柔情,那是用心浇灌的蓓蕾,装点了丰饶的古城,滋润着烟墩山一冬的心境……好美啊,立马又想到静赏幽兰!神韵独特而气质高贵的四季兰,不但立冬开,还四季开的,你的小诗《树》更让我想到狂风暴雨肆虐,然而玉树挺拔幽兰绽放!”
就这样,九月悄悄过去了。
2·【十月思绪】
十月初,阿玉将随团走访香船古道。这名字令阿玉着迷。阿海也对此充满期待,阿海问:什么时候去走访香船古道?让我欣赏欣赏照片也好啊!
闻君说古道,古道又勾情。
如见珠江涌,似观碧海清,
三角蒹葭舞,天涯芳草青。
溪流汇江海,何日入长亭!
阿海又提到了长亭,提到了古道,提到蒹葭和芳草。每每,阿海都会为此动心不已。阿海再次赋诗道:
世外桃源最动心,
仙林深处醉天音,
女神令我诗情漫,
仄仄平平又唱吟。
好啊!阿玉笑了,问阿海:此情此景,是动君心还是君动心呢?阿玉并以此为诗:
仙界美女动君心,
雾气缭绕醉梵音。
暧昧得来诗情漫,
笛声助君再唱吟
有时候,阿玉会自己沉浸在过去的林林总总之中。阿玉常常想:人们都说:两个人的世界里流水的日子也是诗意浪漫,在一起的感觉就是随意舒展,即是无言也是一种相互的默契,纵然两两相忘,也是一种惺惺相惜……倾听一种懂得,思念更是美丽。好的感情是随意却又彼此在意;是惬意却又彼此珍惜;各自独立而心在一起;各自呼吸而爱不分离。
阿玉和阿海正是这样吧?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就是随意舒展,即使默默不语,也是一种默契;纵然两两相望,也是一种惺惺相惜。
距离,让思念生出美丽;懂得,让心灵有了皈依。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份倾诉,一份聆听。
重阳节了,这是一个陪老人登高的节日。想妈妈在世的时候,未曾因这个节日专门陪妈妈登山,而今,妈妈不在了,阿玉却有机会参加区里组织的活动,来到妈妈老家所在地去登云梯山。这是不是老天用以弥补阿玉心里的某种遗憾?
云梯山,名字非常大气,以为可以登天,其实,是很低的,用了不足半个小时就登到山顶。
当然,山顶是连绵不绝的,峰峰相连,而他们没有时间随之连绵就是了。之后,阿玉随着大家又去看荷花池,这时候的荷花池自然是一片萧瑟,而它对面的集益寺红红火火,稍微让心情增色。
这期间,阿海却几天没有消息,看来是真的忙起来了?不知外出回来了没有?阿玉禁不住惦记起来,看看窗外秋高气爽,阿海一切都好吧?是不是心情也一如蓝蓝的天和清爽的空气?
果然,阿海好像听到阿玉的心语一般,即刻发来消息:“这几天一直在外边!今天终于结束了,又可以回来看你啦!得知你在登山,你还说:‘山顶是连绵不绝的,峰峰相连,而我们没有时间随之连绵就是了’这一句,忍不住笑起来——精彩!哲理!真的很欣赏这句话!如果你不曾去那里登山,没有你这样的心境,我相信不会这样顺理成章的吐出这句话!而这句话读起来,就让我感觉有鲁迅文风!看似平静却藏着激流!”
如此赞誉,阿玉真没想到。但是心里满是欢喜。
长路漫漫,闲散而又忙碌,虽然,看不了多远,看不到未来,但阿玉都觉得:有事做,有期盼,这日子就是幸福的!
3·【立冬道法自然】
今年的立冬刚刚好是周六。
应君之约庆祝真正意义的十年!
十年间只不过挥挥手
只不过一个转身
便是天上人间!
立冬,原本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分分秒秒都透着平凡的一天。与他们而言
却不。他们多么希望能有机会好好庆祝!日子便有所期待,便是幸福的了!
他们赋诗道:
古道长亭与君逢,
蒹葭芳草浴金风。
多年江海汇何处?
秋色胜如春色浓!
古道长亭初逢君,
挥手已是N年春。
君问相约欲何往,
香山古村称我心。
于是,他们便探讨香山古村。
阿海说:“根据你的提议,我在地图上先看看它们的方位,龙瑞村就在富华附近,近喜悦、欢度,交通方便,重温旧梦。南塘村就比较远了,但南塘村的乡村风情浓郁一些,那里更宁静一些。到底哪里更好呢?实难定夺!”
阿玉告诉阿海:“龙瑞村约于南宋末年建乡,1952年将原溪角三堡分成两村,原起隆堡和芳瑞堡合组一村,各保留一字名故析出时称隆瑞乡,因龙为至尊吉祥之物,以同音字改隆为龙,名龙瑞,沿用至今。”
阿海还专门上网浏览一下“岭南古村落”:龙瑞村、左步村、南塘村、翠亨村、安堂村、古鹤村、鳌山村”,已经想象着在这些美丽的古村落中漫步了。犹记得在那个叫做”左步“的地方,当年有人似乎也变作挑水村姑了……真的向往着在乡间小道上无忧无虑的闲逛!美好想象!
是啊,其中的一个古村南塘村,它呈弯月形,三面有山,前面是田野,村里的房子排成三行,命之曰上街、中街和下街。这三条街,出了三个“副市长”,而且巧合的是,都是同一届当选。
在这个村的山林藏着一“贵族学校”
南塘村背靠烟管山,左揽石船头,右倚丹头山。南塘村的树林,就分布在这些山上,这些山上的山泉千百年来,汇流一溪,从山上蜿蜒而下,滋润着村里的世世代代。
阿玉告诉阿海:“如果我们走访风水林,还可以爬上是丹头山。南塘人把丹头山写入了祠堂,村里大宗祠大门对联是“经传漆壁,秀毓丹山”。
登上数十级有70年历史的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参天大树,树木掩映下,一座残破但风韵犹存的西式建筑茕茕孑立,这就是曾经的南塘学校。旧校园和古山林相伴,传递出的是别样的沧桑。
可是,终究没有去成小村古寨。
阿海们又有了第二方案:是三进小州?还是初进琶醍?
阿海说:“查了地图,又看到了小洲,那里这两年多了很多酒店客栈旅社之类,都记不得旁边的瀛洲生态公园我们去过没有,不知道你是否想三进小洲?还有一个是琶醍,是一个文化创意与饮食结合的地方,夜色特美。据说可以饮到没有提炼过的新鲜珠江啤酒。”
阿玉很想三进小洲,也想去琶醍酒吧街喝没提炼的珠江啤酒,怎么办?一时觉得难以取舍。其实,也好想在古村走走的。太多好地方不知怎么选择了。
阿海也很难抉择,想了很久,还是不能取舍。
于是对阿玉说:“我也跟你一样,既想这样又想那样,鱼与熊掌如何兼得?现在不仅仅鱼与熊掌兼得,还有十七与方寸的问题!”
在难以取舍的当晚,阿玉将这份心情写入诗篇:
过了中秋过了重阳
就是立冬了!
在记忆的窗口翻阅瞬间
一个个曾经
演绎着色彩斑斓
是方寸间三进小洲?初进琶醍?
还是十七地寻梦之初现?
如果能够在这一天
品尝到没有提炼过的新鲜珠江
倒是一个不错的体验!
然而
一个是江海澎湃最早交汇处
是原始溪流的源泉
是金风玉露鹊桥初度的银河
让蒹葭与芳草摇曳缠绵!
一个又有令人陶醉痛饮的原生珠江
有小桥流水宁静梦幻世外桃源!
有古镇石桥九曲环绕、青石仄仄锅耳回旋
让幽兰与玉树俯仰攀援!
阿海读了这首诗,大力称赞。
阿海说:“品读了《写给即将到来的立冬》,跟着你充满诗意的笔触,吟哦着饱含情意的诗句,我也与你一起回味着江海交汇兰草芬芳的时光!很感动!我为自己遇到你这样一位诗人感到自豪,更是期盼着立冬这一天!”
阿海写道:
古道长亭秋色浓,
蒹葭含露草迷踪。
幽兰玉树同欣赏,
平仄诗文咏立冬。
之后,阿玉整理了第十本文集,取名《江海》。阿海阅读之后说:“浏览了《江海十章》,容我慢慢品读!想不到那么多内容,那么丰富的才思!感觉情切切、意悠悠、沉甸甸、光灿灿的!真是江海浪漫,兰草情浓!
十载兰草同,
春雨又秋风。
诗文平仄事,
江海文集中!
阿玉用什么表达对于立冬的心情呢?唯有诗句:
今日立冬
行前天色转阴
滴了几滴雨
五分钟就停了
空调大巴极速行驶在京澳高速上
看窗外
乌云遮住了太阳
心里却一片阳光!
一向
江海交汇的过往
点点滴滴
映在心幕上:
江投入
投进温暖宽阔
江接纳
接纳桅杆耸立斗志昂扬;
海接纳
接纳温润如玉
海投入
投进珠江入海口一泻汪洋!
而今
光阴的故事
载着流水
用十年雕刻时光
岁月如歌
低回婉转
玉树临风凝视幽兰芬芳。
十七地鸣笛启航
方寸心诗情激荡
蒹葭含露
芳草起舞
这诗文这平仄
可谓举世无双!
阿海用诗句来表达这是一个“火热立冬”
十载回眸说立冬,
阅江观海庆相逢。
今时更比当时热,
芳草蒹葭色愈浓。
阿玉没想过,看到阿海为这个立冬感叹、盛誉,称之为热浪翻腾!尽情尽性!
阿玉为之动容了。
琶洲七天附近有一个银记分店,久违的肠粉味道,唇齿留香,一碗浓稠喷香的鱼片粥,吃得胃里非常熨帖,琶醍珠江啤酒。
巧舌如簧柔情似水
海洋之心江水之珠
琶醍珠江原浆,清香绵软带着一丝甘甜。一口口品尝不忍大口喝。
离开的时候,小蛮腰通体宝蓝,闪烁在珠江岸边,整个倒影映在江里,随着江水的涟漪颤抖!
他们满心欢喜!
杯盏简陋,红酒依旧,滴滴醇香。那份绵软,那般顺滑、那么幽香,令人回味无穷!
半瓶之后酒酣人醉,还有琶醍珠江原浆,于是放下半瓶西班牙红酒,继续喝珠江原浆,结果一阵失望,它的味道怎么淡了很多,完全不是刚刚在琶醍喝的原浆味道了?
是啊、珠江原浆再好喝,遇到了价格是它十倍的西班牙红酒,也会逊色的了。
西班牙红酒的魅力混入珠江原浆,酒不醉人人自醉。
江海跌宕起伏,波峰浪底,恍如进入仙境:
轻舟、渔人、桃源、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双双飞天。
阿海赋诗:《珠江原浆》、《不忍尝》、《唇舌之战》、《琶醍夜色》、《醉眼阅江》、《银记肠粉》、《解读诗文》、《芭蕉盆景》
原始溪流酿酒香,
最堪回味是原浆。
纯生岁月金黄色,
十年痛快饮珠江。
随意随心任阅江,
随前随后饮原浆。
立冬抓住青春尾,
纯粹自然不忍尝。
相逢总是话滔滔,
海浪江潮试比高。
激辩连番唇舌战,
双飞不断乐陶陶。
色蓝如愿搂蛮腰,
一塔江边入九霄。
灯影琶醍秋夜暖,
酒红杆舞度良宵。
当年对烛影摇红,
十一月,你就写它,又是一段美丽佳话呢。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