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星月】我的江山我做主(散文)
回首往事,昔日如昨,屈指一算,我来到江山已经七个年头了。
打开江山文学网“我的江山”,看着我的江山文集,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如果说我在文学创作上小有收获的话,那江山就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我所取得的创作成就,跟江山这片文学热土,还有江山人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2015年,在一个山东文友“清河田野风”的介绍下,我认识了江山文学网星月诗话社团的副社长“红尘有爱”,在她的帮助下加入了星月诗话社团。
在这之前,我一直在QQ空间发表文章,也就是因为这个爱好我认识了全国各地很多志同道合的文友,我们一起写文章,一起交流,我的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是文友们给我的热情赞美和真诚的批评建议,我真的不知道还有江山文学网这样的文学网站。当我走进江山,看着网站上那一篇篇精美的文学作品,我就像《红楼梦》的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既感到新奇,又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因为不会操作,我的第一篇小说《重回桃花源》是红尘有爱帮我发表的,没想到这篇小说很快就获得了精品。星月诗话社团的社长“快乐永远”和文友们都在群里向我表示祝贺。可是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精品意味着什么,心里根本无所谓。在红尘有爱耐心地指导下,我终于学会自己往社团发文了,第二天,我就把自己的另外一篇小说《其实我就是那个最爱你的人》发到了社团,很快又被评为精品。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两篇小说接连被评为精品,会在社团引起震动。因为星月诗话社团自从2014年1月成立以来,社团里擅长写诗歌和散文的作者比较多,写小说的作者非常少,因而社团发表的小说作品不多,精品更是少之又少。我的加盟,让社团看到了小说发展的新希望。
在红尘的介绍下,我终于明白了“蓝豆豆”(社团推荐)和“红画轴”(精品文)的区别,还知道了江山文学网的最高成就是“金皇冠”(绝品文)。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多得红画轴,争取拿到金皇冠!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我几乎一天一篇,把自己发在QQ空间里的小说复制下来发到社团,没想到这几篇小说接连被评为精品,整个社团都轰动了,我的每一篇小说获得精品,都会在群里引起一阵欢呼。刚注册江山文学网就连续获得十篇精品,不仅仅是在社团,放眼当时的整个江山文学网,也是屈指可数的。我很快成为江山文学网的签约作者并被评为“江山之星”。每次看到那十篇如红色糖葫芦串在一起的小说精品,我的心里都美滋滋的,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可是很快,我的热情被一盆冷水浇的降了温——随后我发表的五篇作品全部得了蓝豆豆,习惯享受到获得精品快乐的我瞬间有了一丝失落,产生了挫败感,忍不住在群里发了几句牢骚。这时,快乐社长和红尘有爱就开导我:获得精品文是目标,但不是目的,我们写文章就是为了享受创作的过程,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通过他们的开导,我明白了,精品文也有不足,蓝豆豆也有可取之处,要以一颗平常心来进行写作。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感觉是那“一串糖葫芦”让我的心变得浮躁了。我开始静下心来搞创作,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阅读网站优秀作品上,并特意去拜读那些绝品文章,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对照自己,反思自己的缺点,在写作时加以改进。每写完一篇文章就让文友们帮忙把关挑刺,慢慢地,红画轴又开始挂在我的文章前面了。这次,我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得意忘形,我激励自己,要向前看,不要沉迷在往日的荣耀里,要追求更加精彩的下一部作品。
除了写作,我还在社团里担任编辑,后来又作了小说主编。通过编辑作者的文章,我学习到了很多,更加明白了山外有山,学无止境的道理。几年间,我看着江山文学网一点点壮大,见证了星月诗话社团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有很多文学网站因为各种原因相继关停,而江山文学网作为传递正能量的正文学网站,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在众文学网站中巍然屹立,作为一名江山人,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江山文学网是一个文学百花园,在这里,各种风格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像一朵朵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小花展现着自己的风彩,而每一个江山文集就像每位作者辛勤耕耘的自留地,各有特色。我比较擅长写小说,所以就在小说创作上多下功夫,努力搞出自己的特色。
小说是一种读者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创作形式,它通俗易懂,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所以大家比较喜爱。但是写小说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如果写得太顺,太平,就容易写成一般的故事,使其文学性大打折扣。我在写小说时一般不采用顺序这种叙述方式,而多采用倒叙插叙等方式,而且开头做到直接,简洁,形式多样的开头让读者“分秒入题”,一下子就进入我铺设的情节中——只有开篇引人入胜,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写小说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呢?构思。构思之前要先选材,就是搜集素材。写作需要灵感,灵感就是在遇到好的素材时产生的,搞创作的人都知道灵感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在素材的搜集上就需要作者留心了。我的素材来源很广,有的是从一个故事,一篇文章,一个视频,一首歌曲就可以获得,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和身边人的真实经历,乃至于街坊邻居的闲聊都会让我发现可以创作的素材,更有甚者,我的那篇小说《神医》来源于我做的一个有趣的梦……有了素材就有了创作的灵感,就可以进行创作前的构思了。
在写作中,我认为最难的不是写文章,而是构思。我常用的构思方法就是打腹稿。得到素材,就像找到了做饭的食材,怎样合理安排这些食材,做出一桌精美的饭菜,就全靠构思了。我常常为了构思一篇文章食不知味,夜不能眠,干家务在构思,走路在构思,躺在床上也在构思,想着如何开头,如何安排情节,如何结尾,如何安置人物……这时候,我就像一个影视导演,在执导一个大片,我掌握着事件的发展,主宰着人物的生死存亡。当主题框架构思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动笔写了,那些次要的情节可以一边写一边构思,在写作时二次构思创作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突破自我产生更加新颖,更加贴切的想法。对于篇幅较长人物较多的小说,光打腹稿构思还不行,必须要先列出故事梗概,比如我的神话传奇小说《白蛇前传》,为了能把鹤壁的名胜古迹穿插在作品中,我构思了很长时间并列出了简要的故事梗概;我的历史传奇小说《江山红颜》,我光是查资料就用了好长时间,然后还把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详细罗列在纸上,仔细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样写作时的思路就比较清晰明了,不会跑偏。一篇小说,我花在构思作品的时间短的需要一两个星期,长的需要一年半载,但是动笔写起来,最长的小说顶多一个星期就收工了。
但不是每一篇作品在构思好以后都能完美出炉,有的作品写着写着就卡壳了,写不下去了,经过苦思冥想,有的可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收笔完工;有的就是碰的头破血流,胎死腹中,只好作为“烂尾楼”放在文件夹里。我的两篇“烂尾楼”小说《冰封绝恋》、《今生欠你一个拥抱》过了两三年才封顶,还好都获得了精品,也算完美收工了。至今我还有一篇一万多字的“烂尾楼”小说躺在文件夹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尾。这些烂尾楼,再次创作的时候大部分会推翻原来的思路,重辟蹊径,可以说是重新创作。
到现在,我写的小说总共一百余篇,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我在小说创作上小有成就,但是在江山文学网这个文学百花园里,我的作品只是几朵不起眼的小花而已。江山文学网卧虎藏龙,人才济济,小说高手更是数不胜数,我在这些大家面前还只是个小学生。有很多文友问我写小说的技巧,我习惯用欧阳修的名著《卖油翁》里的一句话作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当你喜欢上写作,喜欢上小说,你就会自觉地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比如欣赏小说名著,欣赏别人的小说佳作,自己试着去写小说,也乐意接受朋友对你的批评和建议,这样,你的写作水平不知不觉就慢慢提高了。
在小说创作中,有苦有乐,有喜有悲。写作本来就是一个苦差事,要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沉下心,安下神,才能进入最佳的创作状态。有时候突然得到了一个好素材或者有了写作灵感,自己会完全融入作品中,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边写脑子里一边像看电视连续剧那样飞快地闪现着各种情节和场景,这个时候,我只觉得自己的手太慢,这是我最喜欢也最得意的写作状态;当然,有的小说要耗费很大的精力,特别是那些历史小说和异域小说,因为这些东西我们没有经历过,只能全靠想象,但是也不能毫无根据的想象,要对史事合理加工,写出来才能让别人信服,所以,查资料就成为搜集素材最重要的手段。比如我的历史小说《江山红颜》、《倾城之恋》,异域小说《我的藏族阿哥》、《归》,包括刚刚发表的异域小说《救赎》,都是通过查资料了解当时和当地的背景,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地理特点,这样才能创作出合情合理的小说。
在江山文学网的七年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我的文章前面戴上一顶金皇冠,获得一篇绝品。很多次的努力和希冀,却是更多次的失望和失落。但是,我没有气馁,我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欣赏江山文学网主页上的绝品栏目,认真拜读,虚心学习,查找自身不足。“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我在2021年12月发表的小说《老宅》被评为绝品,圆了我的梦想。短暂的欣喜过后,我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不能满足于现在的荣誉,要向下一部绝品发起新的进攻。
江山无限,创作无涯,我既然选择了文学创作这条路,就注定要与鲜花和荆棘作伴。创作之路长漫漫,沿途既有美丽的风景,也会有风霜雪雨。无论怎样,我都不会停下脚步,因为写作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深深融进了我的血液里。我的江山我做主,一路高歌一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