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打油菜(随笔)
一大早,七十多岁的小叔就到我家问我:“香妹,今天天气怎么样?有太阳没,什么时候有雨?
我估摸,他家的油菜割三四天了,肯定是想趁天晴打油菜。便按手机上的预报,如实地说:“今天有太阳,温度还挺高的,明天变天,有小雨,要打油菜的话,今天就可以打。”
“怕是还没完全干,打不彻底”小叔说。
“从明天开始,小到中雨、阴晴不定有四五天时间,油菜不抢回来,估计会生芽。”我说道。
“那怎么办?”小叔明显担心地说。
“你反正油菜不是很多,现在到田里将油菜小心翻过来晒半天,下午再去打,应该可以。”
“也只有这样了,劳慰你,那我去翻油菜去。”小叔说完就走了。
小叔是一个人生活,儿媳孙子都在城里,他过不惯城里的日子,一直守家中。
我家里也还有几分田的油菜没打回家,今天也得去完成。
我们这里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山区,生产条件相对较差。油菜收割机,我们这里暂时还没有。很多农业生产还是原始做法,以前栽双季稻,油菜七八成熟便割了,然后,是挑到禾场里,摞成大堆,油菜籽粒还会吸收一些油菜茎叶的营养。几天后,待整田插完早稻秧,油菜青黄相连的荚角也几乎都变黄,赶上好天气再散开晒一两天,便可以打油菜了。现在的油菜田,栽一季稻多,一季稻迟点早点播种,没多大关系,因此油菜几乎全熟后才开始割,割后顺手铺放成小堆,且尽量搁放到油菜桩上面,这样与地面有一些距离,既当太阳又通风,油菜容易干。
打油菜,是将油菜荚角里籽粒给分离出来,现在是直接在油菜田里进行。先要将油菜桩拔除一大块,用锄头尽量铲平成禾场状,这样有利于平整地铺上大块塑胶纤维。必须带的工具有塑料纤维、吊锤子(有的地方叫连嘎或者叫禙子)、耙子、粗筛子、细筛子、竹扫帚、撮箕、袋子等。
打油菜,下雨天是绝对不行的。阴天也不理想,阴天,我们这里的空气,水分特别重,油菜的茎和荚角很容易受潮,会有少部分打不掉,即使打掉了,那些油菜籽粒也会包裹在荚角里,分离不干净。辛辛苦苦,已经到手的劳动果实,老百姓是一粒也舍不得落下、舍不得浪费的。
打油菜,太阳越大越好,吊锤子只要挨着晒焦了的油菜荚角,那些荚角就一下子给散开成一分为二,油菜籽便一窝蜂地给蹦出来。吊锤子接二连三,籽粒的窸窣声不间断,这些籽粒,凭着自己的轻微重量尽可能地往最底层钻。这种声音,恰似美妙的音符,劳动者很喜欢听;这种声音,又宛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里面的充满光明和无比欢乐、欢呼胜利的热闹场面;这种声音,它会给疲乏的人鼓劲加油,会给郁闷压抑的心情予以舒缓释放,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力量和勇气;这种声音,带着汗水、带着艰辛、带着欣慰、预示着上半年的收入。透过这种声音,仿佛看见金黄黄的菜油在锅里翻炒着香喷喷的美味菜肴。油菜籽粒的这种蹦哒劲,愈发激发了汗流浃背的劳动者的斗志,看,他们黝黑脸上的表情和头顶上的太阳一样灿烂、一样自信,且光彩照人。
打油菜时间的长短,与铺地面的塑料纤维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塑料纤维够大的话,一次可以铺很多,一亩田几场就打完了。塑料纤维太小,浪费大,劳动强度会更大,还不容易清理干净。打油菜,既是粗活也是细活,首先将油菜要小心地抱到塑料纤维上,抱着时不能太用力,就像抱着价格不菲的瓷器宝物一样,可得小心些。一次也不能抱太多,否则那油菜籽粒受压,荚角会弹开成两瓣,籽粒会立即散落到地下。油菜籽太小,一旦掉到松软的地里,就捡不起来了。一般每打一场,要清理一下,粗油菜茎用双手一边抖动一边抱出塑料外,稍微细一点的半边夹角,用耙子边抖动边耙出。抖动的意思就是让夹在荚角里面的油菜籽粒全部掉下来,让它滚落到底层。别看这些小小的油菜籽粒,有时候很是调皮,还特会躲迷藏,它躲在那荚角里面死活都不肯出来,就像长大成人的孩子还不肯离开妈妈怀抱一样,不给来点狠的、不给来点硬的还不行。如此数场,一般整块田完了后,粗油菜茎,大半边夹角弄走了大部分,再用竹扫帚扫几遍,将那些较粗的壳扫到一边。扫帚扫的时候,必须轻,这也是细活,轻轻地扫走上面的那层壳。然后,筛子闪亮登场,先用大筛子给全部筛一遍,将较粗长的半边夹角剔除出来。大筛子一遍完了,还得用细筛子再筛一遍,那些成了好几段的油菜半边夹角才能分离出来。筛的时候,即使再热,还是戴口罩好些,此时的灰尘实在太大,每次打完油菜回家,洗大花脸的时候,两个鼻孔用毛巾一掏便是黑乎乎的。嘿嘿,不说这个,免得你看着作呕。完了,装入袋子回家。再晒一两个太阳,用风车一车,就成了干干净净的油菜籽,再加工榨成油,就成了香喷喷、黄亮亮的菜油了。
打油菜,人的身体消耗非常大。五月的天,太阳底下起码也有三十多度,加上在旱地里干体力活,春夏季节,空气潮湿厉害,这种湿热的天气最容易中暑。
我家里每年会种一些油菜,我也最怕打油菜,因为打油菜,我不止一次中暑。即使这样,为了吃个方便,吃个放心,我还是“不怕死”地种。不过后来打油菜时,“聪明”很多了,也变得会“心疼”自己一些了,毕竟身体才是干活才是生活的本钱。我是打一两场,就跑到树下乘凉一会,喝点茶,听听树上鸟儿的歌声,看看青绿色的树叶随微风摇头摆尾的模样,再扫扫手机里的大小信息,是否该回复。待气吐匀、呼吸平稳后,又打一两场,如此干干歇歇,争取自己不中暑。嘻嘻,反正“老板”是我,“管理员”是我,“员工”也是我,不看他人的脸色,不受他人管,爱人也“惯”着我,我是随心所欲的。不过,遇到了要变天,感觉会下雨的话,那就是拼了命也不休息,得三把两把地快些抢。这个时候,就是与时间赛跑、时间与金钱同等价位了!
不说了,这么好的天,太阳都出来丈多高了,田里的露水也干了,还躲在家里,实在有些不像话。向小叔学习,赶快收拾好所有的行头,打油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