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神舟•向未来】坝上美食——莜面(散文)

精品 【神舟•向未来】坝上美食——莜面(散文)


作者:美蓉 秀才,259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54发表时间:2022-05-10 15:16:53

【神舟•向未来】坝上美食——莜面(散文) 秋天,爽爽的秋风吹过来,田野里麦穗豆荚壳像铃铛一样,悉悉刷刷响起丰收的乐曲,坝上广袤的野外生长着的莜麦成熟了。金黄的穗头颗粒饱满,一垄垄一畦畦,整齐划一地垂下麦穗,向金秋虔诚献礼。引得老农们黑红的脸膛常常绽开笑颜,爽朗的笑声饱含激情。空气中充溢了一种欢快,喜庆和忙碌,再懒散的农人也闲不住了,不然几场大风刮来,农田就会遭受大面积损失。时不待人,必须及时收获,颗粒归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一个冬天才能安心居家,舒心过冬,迎接年关大节!
   张家口,承德北部与内蒙古东南部接壤的地区被称为坝上,这里生态地貌多样,物产丰富。莜麦便是这一地区特产,也称裸燕麦,它生长期短,抗旱,耐寒,适应本地高寒气候。莜麦面食是坝上的美食,土生土长的坝上人,被莜麦面喂养大,便在胃里种下了对莜面的终身情愫,一生都不会丢失。从此,不论走到天涯海角,也割舍不断对莜面的思念。时间长了吃不到莜面,会心心念念思谋盘算,如何讨换弄来?筋筋道道吃上一顿莜麦面食,以满足自己的相思之苦。犒劳一下深藏久远的味蕾,那便是人生美事,做神仙都不换的享受!
   说得如此热闹,你肯定想知道莜麦面食到底有多么好吃,为什么我们如此看重它?不惜笔墨地赞颂它,那我就告诉你一顿地道的莜麦面,是如何精工细作,如何讲究吃法的。
   莜面是由莜麦磨出来的,当然变成莜面之前还有许多工序,后面我再慢慢说。我先来告诉你,莜面怎么做面食。莜面做出的面食有几百种,先说莜面窝窝的做法:把莜面用烧开的水浇烫搅拌,然后揉成面剂,要使劲揉,越揉越筋道。我们经常吃莜面的人家,都会备一块儿面砖,大理石砖半尺见方,砖面光滑瓷实。揪下一块儿拳头大面剂,背在手背上,用食指与中指每次夹一小块,在面砖上揉圆搓成小短薄皮,另一只手的食指把它卷起,手指粗细一个小圆筒码放在笼屉上。一个一个小圆筒形的莜面窝窝码好,半个手指高,整整齐齐很快就码出一片,像蜂窝一样美丽的图案。熟练的主妇捏一大笼屉莜面窝窝,也就是十多分钟的事儿,非常方便。由于莜面特别筋道,做起来毫不费事,也不再用麻油润滑砖面,一只手推搓,另一只手卷放,两只手配合默契,速度极快,嗖嗖带风,看的人眼花缭乱,一袋烟的功夫,一笼屉莜面窝窝就推好了。
   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蒸莜面。吃莜面要有蘸料,一般用肉汤加蘑菇,或熬菜,或炖鸡蛋羹,或肉汤加土豆条,这几样都是好吃的蘸料。做好蘸料,提前放在笼屉上炖,需十多分钟,然后放上莜面笼屉,再蒸十分钟就全熟了。回气一分钟,可以揭锅开吃了。
   吃莜面终于进入了高潮部分,那就是开吃!费了这么多道工序,就为了吃一顿莜面饭。揭开锅就闻到了莜面香味,那是恒远熟悉的味道,如果久未吃上,会馋得不住咽口水,急不可耐地端上蘸料,赶紧挑饭沾汤吃上。
   以前回老家,母亲总知道我的最爱,每当端出莜面窝窝的笼屉,母亲就会第一个给我盛好蘸料,总是大大的碗,多多的料,生怕我吃不香,吃不饱。我便迫不及待地端起碗,毫不客气地第一个把筷箸伸向笼屉,挑起大片莜面窝窝,摁到碗里,不停翻动蘸好调料,大口吃起来。那个香劲儿,真够筋道美味香甜,实在是无法形容具细,只能调动味觉嗅觉视觉全方位体味。是一种深藏在骨子里的久远味蕾,是一种久别重逢的美好,是一种舌尖上的快乐,食道里的润滑。吃得津津有味,开始都忘了品味,只是不停地吞咽。吃莜面好像不会饱,如果不想到莜面耐消化,不常吃胃里受不了,会不停地吃下去。很快,半笼屉莜面窝窝被我吃掉,这时看看其他人,她们都在望着我笑,我也就不好意思再吃了。嘴里不停地说:吃饱了,吃饱了,再也吃不下了!可是母亲还是不停地要给我夹饭,像对客人似的让着我:再吃点,再吃点,还多着呢!哎呦,俄的个娘呀,饭是您老的,胃可是俄自己的,撑坏了,您老可就没闺女了!母亲总是笑骂我没个正经相!
   这一顿莜面窝窝,我对它有久远的思念,早就盼望着这一顿美食了,今天如愿以偿。那种幸福的回味是无穷的,比吃肉还要香,吃饱莜面特别有满足感,幸福感!就会万事不愁,有了力量,有了信心,有了热情,有了梦想!一天之中干事情都充满了激情和动力。这种面食有如此神奇的效力,真是无以伦比!因而就有俗语:三十里的莜面,二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这是夸我们莜面的好!莜面经吃耐饿,吃了莜面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
   莜面好吃,这不是吹的,一丝都不参假。在我们家乡就流传着这样的话:“坝下的闺女盼嫁坝上的后生,顿顿莜面馋死个人!”因为坝下不产莜面,他们只种玉米,高粱,小米,黄米,到了冬天,他们就用自己的物产到坝上换我们的莜面。那时,由于口粮不够,坝上人也不敢多换小米,黄米,只换上几碗,吃上几顿新鲜。所以,坝上坝下人也都只能互换来解解馋,并不能敞开了吃。越吃不上,解不了馋,越觉得好吃,梦寐以求而不得,越发增加了向往。那好吃的食物,简直吸引得人们以身相许!
   坝上人以能种植莜麦而自豪,以此吸引金凤凰落户坝上,娶了坝下的媳妇儿,要不断向泰山岳丈家进贡莜面,博取全家人的好评。因而坝上人也向世间炫耀着三件宝:莜面,山药,大皮袄。有了这三件宝,人生就没啥可惆怅的了,生活有了许多可期。
   莜面还有许多种吃法,土豆焖熟了与莜面搓成土豆莜面鱼,俗称山药鱼,也是蘸汤吃,特别美味。莜面与土豆还可以做成山药饼,山药精精,山药傀儡等。莜面加土豆粉,做莜面饺子皮,皮儿薄筋道,包上各种馅儿,有白菜麻油馅儿,野菜虾米馅,土豆馅加肉末,韭菜鸡蛋馅,等等等等,随你的口味挑选。加上各种佐料调拌出来的菜馅,香味已经四溢了,蒸出两笼屉,管饱吃。吃起来那才香浓可口,再拌一盘凉菜,更是地道的吃法。莜面饺子冷却后吃更别有风味。回想起来,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吃的食物了,而且越来越爱吃莜面,越老越念旧,生活好了,更感到莜面食品胜过煮骨头,烤肉,是我永远的乡愁乡情!
   背井离乡的游子,对家乡美食的思念是无法化解的一种乡愁,如今可以邮寄尝个鲜,解决了他们的馋情念意。我二哥每次回来总要买一些莜面带走,他说吃不上实在想的慌,馋的要命。任何美食都代替不了乡人对莜面的怀念,这是深刻在一代代坝上人记忆里的饮食文化。
   我大哥在世时是村书记,那些乡干部们经常下乡,一进家门就喊:
   “大嫂,快给做莜面。”
   “只要是莜面做的饭,什么都行!”
   有时大嫂正在地里忙活,被喊回来做饭很恼火,开玩笑总是没深没浅:“一进家门就要吃的,好像饿了几辈子!”
   其实,乡干部下乡吃莜面,这是亲民的表现,值得提倡。
   很快,大嫂就给他们做好一大笼莜面窝窝蘸肉汤,再炒一个鸡蛋,一个肉片,有时没好酒就一瓶二锅头,几个人稀里哗啦连吃带喝,一会儿就见了底。饭也尽了,菜也光了,酒也完了,真正的三光政策。大嫂又会打趣他们:“就像毛驴袮在草滩里,连吃带喝。”他们与大嫂熟了,也不生气,笑嘻嘻地:
   “吃光了好,省的你吃旧饭。”
   “大嫂,我们一块儿和你锄地去!”
   “哼,更是狼吃鬼没影儿的事儿。等着你们和我锄地,我的地都荒了。”
   “呵呵,哈哈,那我们就去队部了……”
   好吃的食物都难做,莜麦要经过好多道工序才能变成餐桌上的食物,收割回来的莜麦经过晾晒,储存到粮仓或库房里,淘洗后在机器上去皮。以前农村穷,人们吃莜面是不去皮的,显得又黑又粗糙,也不筋道,一股生涩的莜面味,不常吃的人难以下咽。如今,去皮后的莜面又白又细又筋道,做出来的所有面食都好吃。然后在大炒锅里把淘洗过的莜麦炒熟,磨成面粉储存起来,就可以随时做面食了。现如今用联合收割机还节省了许多道工序,如收割拉场脱粒扬场,直接就颗粒归仓了。乡亲常吃莜面,还总结出了吃莜面的经验,讲究三熟:炒熟,浇熟,蒸熟,才筋道有味好消化。
   如今,家乡成了旅游胜地,海量的游客到此打卡游玩,他们除了领略本地风光,少不了一个项目,吃特色食品。因此,饭店遍地开花,坝上美食应运而生,莜面被逐渐认同推广,甚至登堂入室,进入大饭店的菜谱饭系。莜面食品被更加推崇,种类繁多,花样百出,吃出了品味,吃出了内涵。所有来品尝的人,都是被它的大名吸引,挖掘它的不同风味,吃出了一种天然纯良的美味和健康。这里有主人的热情推荐,有客人的认同和赞美,希望莜面走出坝上,风靡全国!
   莜面食品是坝上的传统美食,让人担忧的是:由于产量不高,价格偏低,莜麦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莜面面食工序复杂,做起来费时费力,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吃它,也不会做这种食物了。他们喜欢吃的是方便快捷的食品。一种美食退出餐桌,这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只能看着事态无奈地演化,却无力扭转这种颓败的局势。现今,喜欢吃莜面的人都不再年轻,随着他们的离世,莜面将不再成为人们奉为上品的食物,会逐渐淡化消失。它只能留在美食文献中,藏进历史博物馆……
   莜面,我家乡的美食,永远喜欢吃,爱到不可理喻!

共 35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回忆了家乡的美食——莜面,莜面在作者心目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作者难以割舍的乡愁。文章介绍了莜面的几个方面:交代了种植,收割,储藏,加工等等工序,重点叙述了莜面制成面食的经过:做成面剂,然后捏莜面,蒸莜面,吃莜面。通过描写这种美食的色香味以及亲自制作,尤其是吃莜面的亲身体验,更是充分表述了对莜面的爱。莜面饭食的香甜可口难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调动了人的所有感官参与整个过程,体会到了作者家乡的这种美食的独特风味,激发了向往之情。文章叙述生动引人,细节描写突出,制作过程详细,动词运用生动,画面感极强,读后让人口中生津,垂涎欲滴。好文推荐大家共赏,感谢赐稿神舟!祝创作愉快!【编辑:神舟文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51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美蓉        2022-05-10 15:20:59
  感谢编辑老师及时编辑文章,老师辛苦了,希望老师多提宝贵意见。热茶敬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2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2-05-10 17:15:57
  美蓉妹妹精湛的文笔功底是老姐学习的楷模!十分细腻地描写了家乡的美食,让人看后顿觉垂涎。感谢妹妹投稿对神舟的大力支持,期待妹妹创作更多美文佳作继续分享神舟。问候妹妹!遥祝夏安!
峥嵘岁月
3 楼        文友:美蓉        2022-05-10 20:23:43
  感谢岁月大姐留言点评,谢谢大姐的鼓励和支持,你辛苦了,为了神舟做了许多工作,热茶敬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4 楼        文友:石尖        2022-05-11 15:14:17
  十分馋人啊!这热腾腾的莜面在作者的笔下真是色香味俱全,做面的场景如在眼前!散文的最大魅力在于充满了人间烟火味!石尖热烈点赞!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5 楼        文友:美蓉        2022-05-11 19:23:28
  谢谢石尖社长留言点评,莜面是我们家乡人最爱吃的美食,也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从小吃也都会做,多少年了对它依然深爱,那是我们永久的味蕾!问候社长夏安!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6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5-11 19:37:05
  第一次听说有莜麦,那就更谈不上吃过莜面了。不过,越看越被作者笔下生花的描写,尤其是老师“不可理喻”的吃相,也被调出了自己的馋虫。
   嗳!没法子,只能等待疫情过后,亲自到坝上亲口尝一尝善味喽!
7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5-11 19:54:19
  纠正:亲口尝一尝美味!
8 楼        文友:美蓉        2022-05-11 20:13:32
  欢迎茆屋闲客老师一定到我们家乡来品尝一下这种美食,届时我陪老师到最正宗的饭店吃,一定会不虚此行,认识到我们家乡的好!问好老师,祝早日成行!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9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5-12 09:12:23
  谢谢美蓉社长,期待早日品尝!
10 楼        文友:野山梅        2022-05-12 16:43:46
  很好吃的美食!人人喜欢吃!经典!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