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杂感小记(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杂感小记(随笔)


作者:我本庸人 白丁,2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96发表时间:2022-05-11 16:18:36

这世上有多少人披着正义的外衣,却干着邪恶的勾当,末了还想学着菩萨的样子坐到神龛上,接受信徒的叩拜与敬香。
   生活中纵然有太多假像让人容易陷入迷茫,也并非毫无办法提防自己上当受伤。常常提醒自己谨记一条:对置身于名利场,且不甘寂寞的人,别轻易相信他(她)所谓的正直与善良、勇敢与担当。
  
   当文字被人为赋予了沽名钓誉、谋取利益的功能时,当文字被人为赋予了谄媚取宠的使命时,当文字被有些人赋予了无限拔高、造神的功能时,这时的文字就有了非常诡谲的意味,它所存在的欺骗性只会更大,这时候,我越发不能大意,不能天真,不能看走了眼,不能盲目崇拜某些人。
   有些人即便穿了袈裟,光头上有戒疤,骨子里还是贪嗔痴一样不少的俗人,即便爬到了莲台上正襟危坐,也不能改变只是小鬼冒充大仙的事实。
  
   有些人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美好,只是因为你的认知陷入了盲区而产生了错觉,在无形中拔高了别人的境界,于是你笃定认为别人浑身上下散发君兰之气;有些人也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恶劣,只是因为你的管见偏见误导了你,让你坚信你的判断,认定那些人人品不端,你在无形中矮化了他人,于是你认定别人是活脱脱一跳梁小丑。有时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的内心是否公允,认知若是出了偏差,那判断也绝不可能精准。
   我们的一生,要做到不为诡行所惑,不为媚语所昏,不为直言所激,不为假相所迷,其实是很难很难的。当某个人想让他(她)的语言产生某种效应,那他(她)的语言必定经过了细心组合精心修饰,于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某个群体的三观,但这时的语言已明显有了伪诈之嫌,只是一般人又看不出其中猫腻,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时,很多人必定已在无意识中被诡言所惑;媚语,媚惑人的语言,可以是一种以赞美为幌,以阿谀为实的语言,让听者窃喜、亢奋,媚语也可以是一种以鼓励为表、怂恿为本的语言,例如我支持你、你是好样的,媚语不像明显带有攻讦否定的恶语让人心知肚明,所以媚语是最蛊惑人心的,但闻者喜欢,并容易掉以轻心产生误判,当媚语起到了带偏的作用,那我们就彻底糊涂了;直言未必都有恶意,尽管我们的本能是排斥不顺着我们心意的直言,但直言如果是劝人去恶向善的谏言,那为何不能采纳呢?直言因为往往与人的本能产生抵触矛盾,所以直言容易让人情绪激动,让人因不适而生厌,因生厌而不以为然,因不以为然而固执己见。须知直言相比诡言媚语,更有助于世风清朗人心向善。
  
   诸如正直”、“善良”、“深情”等等美好的品质素来自带耀眼光芒,让人油然而生喜欢,而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无疑深得人心。在流量为王的网络时代,一个人若是深得众人心,等于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只是一个人到底是靠人设深得人心,还是靠人品深得人心,世人多半也只是事后诸葛亮,事前能洞察秋毫的人,反倒是少之又少。
   有的时候,我们因为轻信总容易被某些人精心打造的人设所蛊惑,在廉价的感动、敬佩中不自觉为某些戏精摇旗呐喊,硬生生把跳梁小丑推崇到神坛之上。
   其实真正有好人品的人,从不自夸,不矫情,不刻意流露什么,反而是苦心经营人设的人喜欢自欺欺人,对“演”上瘾,说句话、发段文都有明确的目的,总是在潜意识里把看客当掏钱看戏、心甘情愿付智商费的韭菜。
   对于频频在大众平台抛头露面的、以种种讨喜的人设征服人心的人精,我个人认为都要持怀疑态度。毕竟好人设不等于好人品,好人品浑然天成,不事雕饰,好人设则有太多加工成份。
   谁能让你打心眼里尊敬与仰视?只有那些舍身取义的英雄先烈,还有因其卓越贡献而广为人知的当今标杆人物。唯有这些以可歌可泣的行动自证崇高品质、伟大境界的人,才值得我们去深深爱戴。
   然而在网络中又有多少这样的传奇人物呢?那么我们又凭什么去轻易相信在名利场绞尽脑汁打造好“人设”的那些人?
  
   正因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淡泊名利者少,追名逐利者众。盛名可能带来巨利,所以为名绞尽脑汁者众,不为名怦然心动者少。名,即名望、身份,而名望与人设有关,所以有人拼命打造诸如“正义”“廉洁”“博爱”等人设;身份与头衔、社会地位有关,诸如什么专家、教授、等,这些身份可以使一个人比常人更有优越感。而这种置身于名利场的人,因为周围诱惑多多,也是极容易被虚名实利钳制奴役的人。
   置身于名利场的人,长期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摸爬滚打,早已深谙人性,也练就了蛊惑人心的本事,一般人还真不容易看透这类人。
   置身于名利场中的、尤其是好耍嘴皮子功夫的人、像非洲草原上的平头哥一样难缠好斗的人,本质上其实是有极强的虚荣心与记仇心,还有征服欲。
   一个人虚荣心太盛,对名利太执着,难免伪装做假;记仇心太强,心眼太小,难免因一事一言不合心意就马上实施针锋相对的打击报复;征服欲太旺,就难免出尽风头,习惯把别人视若对手,并一心想打趴他人,好让自己称王称霸。
   穿过层层迷雾,总能看透某个人的真相。
  
   人到了一定年纪,随着阅历加深,认知也多少会有所提升,哪怕只是一个未到高等学府接受高深理论知识教育的升斗小民、田野粗人,也能对世情人心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平凡人朴素的人生哲学不是拘泥于书本知识的腐儒可以否认的。
   对于网络中具有很大争议的人物,其人是真是伪是忠是奸,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好像非要等到盖棺才能定论,但我心中还是自有我对某些人的定论的,尽管说出来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敢苟同,但我不会因为别人的反驳而改变我已经得出的答案。
   任何人外在的光环(这种光环是指身份地位、才华、人设)都掩盖不了其人本质,所以我提醒自己,决不能用势利的眼光看待任何人,因为这样的后果就是,你会因为你的势利而轻信盲从,成为双面人的拥趸。
   因为人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有句话叫“情随事迁”,就是说人的思想会随着事情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必须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别人,打个比方就是,青年时认识的朋友确实是纯真的,但我不会在时隔数年偶然相遇时,依然相信已经是中年人的(他)还一如当年纯朴。岁月如贼,会偷走人的很多东西,包括曾经的纯朴。
   但我还是相信我在经过长时间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比如有些人的真诚与耿直确实不是装的,是有据可查的,那我也就有理由去相信。
  

共 25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细腻的文笔,灵动的思绪,关于人生的思考,有着独特的感悟。生活中有太多假像让人容易陷入迷茫,也并非毫无办法提防自己上当受伤,需要常常提醒自己谨记一条:对置身于名利场,且不甘寂寞的人,别轻易相信他们所谓的正直与善良、勇敢与担当。人的一生,要做到不为诡行所惑,不为媚语所昏,不为直言所激,不为假相所迷。内涵厚重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5-11 16:20:03
  内涵厚重的文字,关于人生的思考,有着独特的感悟。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我本庸人        2022-05-11 19:53:58
  谢谢秋觅老师编辑我的拙作,您辛苦了!向您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