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颂】蚕豆熟了(散文)

精品 【宁静·颂】蚕豆熟了(散文)


作者:裴善荣 举人,484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14发表时间:2022-05-16 15:43:14
摘要:蚕豆,绿意盎然,它的蓬勃向上,还有一股欣欣向荣的生命力感染了我,使我产生了对它们的偏爱和敬畏之心。它不卑微于籍籍无名,不屈服于恶劣环境,依然故我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想生命的轮回大抵如是。

【宁静·颂】蚕豆熟了(散文)
   从公司外围,沿着墙根出发,蚕豆枝叶旺盛,凝绿滴翠。它们一排排,一行行,贴着围墙,郁郁葱葱,宛如数不清的少女娉婷袅娜,微风徐来,仪态万千。前些日子嫣紫色的花瓣妖娆芳艳,或藏在茂密的细枝绿叶之间,或显摆于中茎绽放,乍一看去,还以为是无数只彩蝶点缀其中。我正在为快意春风,为这一份绚丽而喝彩,转眼之间,蚕豆竟然结出了荚,数天之后变得成熟了。大自然的造化让人永远都跟不上节奏。
   蚕豆是我们公司餐厅做饭的邓局种植的。
   去年的时候,他只是沿着围墙种植了一少部分。大概是他初试的时候发现收成还不错,今年就火力全开,居然围着院墙种了一圈。这还不算完,他又在大门外面靠近国道的地方种了一大片。往年他还在这一片地里种着油菜、辣椒、莴苣等蔬菜,今年就让蚕豆挤得缩水了大半。
   公司占地面积足够大,院墙足够长,再加上大门外面的一片地,算起来蚕豆的面积不是小数目。他种得如此之多,实在令我惊叹。难道他是用以增加些收入,贴补家用?我的这种疑窦刚豁出一道缝隙就被他宽裕的生活现状给否定了。
   其实,他是不差钱的人。用他的话说,他每月近一万块钱的退休工资,老伴每月也能领四五千块钱,膝下仅一爱女,不用为买房而劳形,生活意趣好不快活。本来,既然退休了,他完全可以钓钓鱼,打打麻将,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但是他操劳习惯了,一闲下来心里就空落落的,总觉得魂像被人抽走一般。他在这儿做事也只是打打酱油,充充电。
   他是应公司邀约帮帮这儿的人气,就好像影视剧里重要人物友情出演一样。
   既不用蚕豆卖钱换取生活费,那他的这一神操作是……
   我正在猜度之际,蚕豆大餐说来就来。邓局虽然六十有几,身子骨却健朗得很,干起活来也特别麻利。只见他拿着竹扁担走出院子,不大会儿的工夫,满满两大筐子的蚕豆角子给挑了过来。
   他能摘,能挑,门卫值勤的老丁能剥,每天都能向厨房送足量的蚕豆仁。于是乎蚕豆就成了我们碗里的主菜。煎着吃,煮着吃,炒着吃,清蒸、火烧、油焗等。邓局做菜还有两把刷子,他还别出心裁,把蚕豆的吃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他先用小刀把蚕豆仁从中间劈开一半,然后往里面填上肉沫、佐料,放在笼屉里面蒸。总之,只要能想到的法儿,他都尝试了个遍。弄得我们只要一端起碗来,就想起了蚕豆的样子,半夜醒来,嘴里还泛着蚕豆的味道。
   别看蚕豆对我们的味蕾冲击得那么厉害,想起来就没有了食欲,而邓局却吃得津津有味。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能与蚕豆结下如此之深的不解之缘。不管是怎样烹制而成,他都能大吃特吃,甚至盛上满满当当一碗,不碰任何主食,吃过以后还回味无穷地品咂着它的余香。他的这种嗜好简直就像天体运行中吸食很多行星、恒星的黑洞,欲壑难填。
  
   二
   邓局大我十几岁,关系很好,无话不谈。他说,他是十七八岁当兵。之前是上学。生活不好,唯一的喜好就是能美美地饱餐一顿蚕豆,可是因为生活困窘,一直停留在欲望上。货郎串乡,他扒拉着眼珠子瞅着纱窗网罩着香喷喷的蚕豆,口水直流。
   他所在的部队是炮兵连,半夜拉练,灯光不好,连长就命令他们用汽车上的蓄电池照明。拉练结束,电瓶常常因为过度放电致使汽车难以启动,他们一群人就不得不从车上跳下来,跟在车后面使出浑身的力气撅着屁股往前推。那儿是山路,曲曲弯弯,又高低不平。一段路推下来,大伙儿累得骨骼像散了架。数次之后,他就建议把照明和汽车电器串联起来,既解决了照明问题,又不影响发动汽车。他的这个建议果然奏效。连长一高兴,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夸奖道:“这个小鬼机灵着呢!”并决定犒劳他一顿美餐。到了饭店,他居然点了三个带蚕豆的菜肴。
   那时候夜间模式的集训和比赛,全靠娴熟的经验,无凭无据。命中目标的概率虽大,却也没有十分的把握。邓局就用三角函数来计算,这样,命中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他把十年寒窗所学的知识发挥到极致。上峰来检查,把他总结的技术要领向全连推广,并把他提拔为排长。接着,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又晋升到营长,从此仕途像开了挂,扶摇飙升,直到团长级别才稳住脚跟。
   自卫反击战时,他的连队有幸为国效劳。临出发前,别人都准备生活用品,他就背了一袋子油炸蚕豆。
   战斗打得异常残酷,他们和多个炮兵部队协同作战,万炮齐发,冲天的炮火把黑夜照亮,前沿阵地上如同白昼一般。一役下来,仅炮弹足足消耗一火车,也削平了凉山的数个山头。
   在这重炮火的覆盖之下,没想到敌人竟然还有残余力量趁我方阵地喘息之机负隅顽抗。邓局等全体将士正在检修大炮,准备下一轮的战斗,冷不防一发炮弹落在邓局所在的汽车旁边。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被炮弹爆炸冲击波掀翻的泥土腾空而起,有许多还落在车厢里面。
   敌人的垂死挣扎也没能挽回败局,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这边阵地上又是一轮火力覆盖,敌人那边也哑了嗓子,怕是去领盒饭了。这时他才想起来车厢里面还藏着他一天的口粮,赶紧用双手翻动泥土。当几个士兵知道他在翻扒蚕豆的时候,一起上阵,七手八脚地把袋子从泥土里拎了出来。他看了看,还好,袋子没有破,才放下心来。
   后来,邓局转业到地方,稳稳地当了一辈子县级税务局局长,直到退居二线。于是,他的名字便不再重要,邓局就成了他的官称。
   晚上,工人各种回家。他拿出别人赠送于他的封坛原浆茅台酒,我们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听他讲述天马行空的往事,仿佛我也置身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沙场。
   “我觉得咱们公司的工人都怎么不待见蚕豆,被倒掉的饭菜里面夹杂着很多,太可惜了!”他一边用筷子竭力托着足够多的蚕豆仁往嘴里塞,一边诧异于工人的怪异行为,轻轻地叹了口气说,“怕是我这辈子这个嗜好是改不了了。”
  
   三
   其实,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喜欢吃蚕豆的了,在他强大的阵容面前也没有了形迹。
   我初次记事见到蚕豆的庐山真面目,是在本族的婶子家里。那时候,我和她家里与我差不多大的妹妹在一块儿玩耍,走到两房之间逼仄的旮旯处,见几株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一墩墩的,上面还有饱满的荚。出于好奇,一问才知道,能让我馋掉大牙的蚕豆原来就是长成这个样子。
   那一天,婶婶给我摘了一些,我把它视若珍宝,回到家里小心地一一剥开,放在碗里,淘洗干净,第一次品尝到自己家里用蚕豆烹制的美味。
   无论任何事情,往往第一次最是不可磨灭的记忆,直到现在回味起来,我还余香绵绵。
   在爷爷的院子里有一方小菜园,四周有用毛竹编织的篱笆。里面种着菠菜、白菜、芹菜等,从那以后也种一些蚕豆。
   种蚕豆要在秋后入冬时节。爷爷将土地施上肥,用铁锹翻松整平了,把种子种下去。
   爷爷很吝啬,种植蚕豆总不是占主要地块,而是沿着篱笆的四周。爷爷的院子不大,篱笆围起来的菜园自然也不大。充其量种植的蚕豆也没有多少。我们一大家人很多,等着吃这种美食的不仅有我家,还有伯父一家人。
   虽然蚕豆种植得不多,但也足够我们几个小馋虫期待的了。自从蚕豆种子点播下去开始,我们弟兄姊妹几个就掰着手指头数日子,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爷爷院子里,隔着篱笆往里瞅。仔细观察土层的变化。什么时候蚕豆顶开了一点缝隙,什么时候破土萌芽,露出了两个瓣,都能如数家珍。蚕豆长在地里,每一点微妙的变化都能让我们激动万分,直到入冬时分,几场冰霜劈头盖脸地袭来,嫩得惹人怜爱的蚕豆稞子渐渐耷拉下脑袋,变软,变黑,再也没有迅猛的长势。
   当我们第一年,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以为它经不起折磨,快要死了,好生难过了一阵子。奶奶安慰我们说,蚕豆和小麦一样,属于越冬农作物,就是要经历风霜雨雪,才能结出籽实来,我们才放了心。不过,每次经过那儿,看着它颓废的样子,像即将走到生命尽头气若游丝的病人,心里总不是滋味。
   果然,第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小草开始吐绿,河岸边杨柳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容颜,蚕豆在这个时候也像听到春天发起的号角,冬眠乍醒一样,忙不迭伸了伸僵硬的懒腰,开始和它们角逐竞技。从初次泛绿到分叉仅用数天时间。它又像是喝足了春姑娘端上来的琼浆玉液,醉醺醺地肆意乱长,东倒西歪,有的枝杈干脆躺平,匍匐在地上。
   蚕豆花子开了。起先还是幼小的花蕾,藏在叶茎之间,在我们的期待中,不负春光,开出来的花儿艳美朵朵,掩映在绿叶之间,微风拂过,似蹁跹彩蝶,似捉迷藏的玩伴。
   当蚕豆结荚的时候,才真正吊足了我们的胃口,几乎寸步不离,眼巴巴地看着它,生怕长出翅膀凭空消失一般。奶奶常拿我们开涮,说喉咙里能伸出爪子来。
   在我们望眼欲穿中,蚕豆荚终于由深绿变成浅绿,再变成褐色——蚕豆成熟了。我们形态各异的贪吃之相在大人们的眼睛里一览无余。他们不舍得吃,都留给我们。他们给我们煮着吃,炒着吃。即使烧稀饭也要放上一些,安慰一下我们这些饕餮之徒。
   奶奶笑我们,说是狗窝里留不住油饼;妈妈笑我们,说是小猪拱翻了黑豆筐子,不吃完都不拉倒。初夏之际,光秃秃的蚕豆稞子被爷爷用镰刀割了下来,晾晒在地上。这是羊儿们的上乘草料。而蚕豆还未等到收获季节,就早已被我们吃得干干净净。
  
   四
   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家里面种的蚕豆总是很少,不够吃。不过,这也难不住我们,货郎遛街串巷,拨浪鼓一摇,能听好远。有一姓田的老头,花白头发。他推着一辆平板车。车子里面的货物吃的、玩的,还有大人们需要的日常用品都很齐全,其中就有盐煮蚕豆。我们总爱买他的蚕豆吃。并不是说货郎队伍里此等美味独他一家,也不是说他家的蚕豆有多么得味道可口让人流连,而是因为他的态度很是和善,给人一种亲近感。时间长了,离很远都能听出来是不是他的到来。只要他一到,我就拿出来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喜好的东西。有竹喇叭玩具,有鱼钩,最主要的就是解馋的盐煮蚕豆了。
   那时候我钓鱼的技术很拉跨,鱼钩从他那儿买的不计其数,钓上来的鱼屈指可数。倒是不如买蚕豆解馋来得实在。
   零花钱不用伸手向父母亲要。每一次去商店打酱油,买火柴等私藏下来的回扣或者奖赏的小费慢慢攒下来,积少成多,足够用。
   小时候,我喜欢吃鸡蛋,特别是油煎鸡蛋,嚼在嘴里,香在心里。以为能喜欢吃一辈子,压根儿就没有想过食性会变得那么快。现在看见鸡蛋总是躲着走。时代变了,生活水平变了,饮食习惯自然而然也会变。
   我还一直以为对蚕豆强烈的嗜好能长此下去,并准备了足够的地块,种上足够吃的蚕豆。年复一年。不知不觉,竟然对它也产生了抵触情绪。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但是,我依然喜欢去种,就如同我不喜欢吃南瓜,只要能捡到一片地,却依然喜欢栽植一样。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情怀。它的绿意盎然,它的蓬勃向上,还有一股欣欣向荣的生命力感染了我,使我产生了对它们的偏爱和敬畏之心。它不卑微于籍籍无名,不屈服于恶劣环境,依然故我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想生命的轮回大抵如是。
   路总会有人走,桥总会有人过。无论是古往今来,还是春秋冬夏,往来而不绝者皆是过客,皆是风情。每一个人把自己走过的路,走过的桥剪切成一段文字,折叠成一抹彩虹,放在记忆的一隅,或挂在岁月的林梢,想起了,回回头,心中漫过无限的向往。就譬如我曾经对蚕豆的酷爱,是叶公好龙也罢,是时位之移人也罢,找一个牵强的理由,回味一下曾经的过往,不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吗?

共 45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写这篇编按时,耳边回响一首歌的旋律,“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啊……”,这是电影《柳堡的故事》里的插曲。蚕豆花,虽然平常本色,却也独具风姿,作者从公司墙外的蚕豆花写起,自然过渡到种蚕豆的人——邓局。进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战争的场面,那奋力拨拉出的一包蚕豆,既是邓局个人的喜好,又充分展示了共和国一代军人的伟岸形象,我想这时若是蚕豆开花,一定是血染的风采。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家乡的蚕豆上,涓涓乡情、亲情,随着花香、豆香,飘逸心间。以蚕豆花开的小题,写出一个丰满的军人形象,一段故乡情怀,主题鲜明而热烈,充分表达出蚕豆绿意盎然、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人生有了这样的感悟,生活宛如一首歌。文章放得开,收得拢,恰和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质,文笔细腻,详略得当,抒情自然真挚。好文,推荐阅读。【编辑:浩渺若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51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2-05-16 15:45:27
  蚕豆很不起眼,但在作者笔下,却变得异常精彩。感谢投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浩渺若尘
回复1 楼        文友:裴善荣        2022-05-16 18:53:17
  谢谢若尘姐精彩编者按,还给精选出摘要来。您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谢谢您!!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2-05-16 15:51:22
  老师不仅小说写得好,散文亦是如此。由一点而展开,足见老师驾驭文字的功底。蚕豆,于邓局是生命,于作者是生活。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2 楼        文友:裴善荣        2022-05-16 18:56:05
  谢谢小猪她爸老师!如此精彩绝伦的编者按是您的汗水结晶吧!您太低调了!谢谢您!遥祝夏琪!
3 楼        文友:郭永涤        2022-05-16 15:55:20
  喜欢吃蚕豆,如我。特别是炸蚕豆丶烧蚕豆尤其是加肉荤烧,那口感,那味道,简直美极了,写此文字时似乎口齿仍留香!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3 楼        文友:裴善荣        2022-05-16 18:57:34
  谢谢郭老师品读留评。咱们的饮食嗜好还真是同道中人呢!有共同语言,遥握!!
4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2-05-16 19:27:45
  拜读,有趣味的一篇文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点癖好和习惯。有的是生活的状态,有的是精神上的与众不同。
回复4 楼        文友:裴善荣        2022-05-16 19:44:31
  谢谢红尘花瓣雨老师的品阅评鉴!您的阅读是我创作的动力,您的肯定是我创作的源泉。生活赋予我们千滋百味,我们也要赋予生活真诚以待。遥祝安康!
回复4 楼        文友:裴善荣        2022-05-16 19:45:28
  谢谢红尘花瓣雨老师的品阅评鉴!您的阅读是我创作的动力,您的肯定是我创作的源泉。生活赋予我们千滋百味,我们也要赋予生活真诚以待。遥祝安康!
5 楼        文友:林火杉        2022-05-18 09:42:10
  裴老师的作品感觉总是那么接地气,却又不乏文学浓郁的气息,欣赏。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回复5 楼        文友:裴善荣        2022-05-19 16:27:40
  谢谢林火杉老师的约定留言。您的首肯是我创作的动力。谢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