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破晓的,不止是黎明 ——读《瓦尔登湖》有感(散文)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可能让你成不了富翁,也不一定能过上精致优越的生活,但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是一生的财富。因为,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传输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与世间的美好呈现给你,能把一切高尚生命早已飘散的信息传递给你。
书籍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坚持阅读,我们会慢慢变得有温度,有智慧,有意趣,自带光芒。
董卿说:“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而灵魂的愉悦,是最高层次的愉悦。
多年来,阅读一直是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籍是我了解这个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浩瀚的书籍里,蕴藏着千万种生活,每一种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而阅读可以体验更多人生情感,每一次新的体验,都仿佛又经历了一次别样人生。
《瓦尔登湖》,一本极具审美价值的书,也是非常愉悦灵魂的一本书,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经典名著。曾经在十点听书听过,觉得不够过瘾,于是干脆买来书本,放置床旁,做为睡前功课。
梭罗是美国自然文学大师,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从小生长在波士顿,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
梭罗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他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代表作《瓦尔登湖》,是一部散文集,由十八篇独立的文章组成,作品描述了田园生活的众多妙趣和大自然的迷人景物,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作者根据自己深信的超验主义观点,在书中就自然界四季更迭和精神复苏作出了极其精彩的描述。本书从春天开始书写,历经了夏天、秋天、冬天,又以春天结束。四季正是生命轮回的一圈,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以时间为轴,详细书写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
梭罗思维活泛,敏锐,驾驭文字的能力超强。善用多种文字手法,使得书中语言生动活泼,文笔行云流水,文字意境深邃,发人深思,读来令人倍感愉悦。
在梭罗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极美好的,一花一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灵性,一沙一石都并非冰冷僵硬,而是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梭罗主张回归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乐趣和收获。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认识到大量的动植物,还能了解更多的人文与地理知识。作者谈天说地,纵古揽今,歌颂自然之美,痛斥社会时弊。其行文之精妙,剖析之深刻,令读者叹为观止。
梭罗在作品中多次指出,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工作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困,失去了精神追求,过着物欲的生活。而事实上,这样的情形今天依然存在,并且愈发严重。在瓦尔登湖畔,作者亲自参与种豆、采摘、捕鱼等田园生活,与渔民及猎户聊家常聊琐碎日常,也与一帮诗人和哲学家探讨思想,交换生活的意见。
书中说:“我到林中居住,因为我希望生活得从容一些,只面对基本的生活事实,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
物欲横流的现实,造就大千世界的我们,身心疲惫,浮躁不安。谁都渴望走出钢筋水泥的铁笼,去广漠的大自然,呼吸清新的空气,聆听鸟语声声,让花香盈袖,让白云绕肩,让流水洗肺,让蜂蝶为邻。
《瓦尔登湖》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多少人的向往,是多少人到不了的远方。夜深人静,万籁无声读梭罗的文字,仿佛置身在花香鸟语的湖边,甚至嗅到青草甜甜的味道,而湖水清澈见底,水波潋滟,不由得心扉荡漾,尘世种种繁嚣与羁绊就那样暗自消隐,任凭多么躁动的心都能被治愈,仿若湖水般清宁。
“唯有我们觉醒之际,天才会破晓。破晓的,不止是黎明。”远离都市,寻找精神的伊甸园,其实,并不是逃避生活。我们出走,只是为了重新认识自己,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重新回归到生活中,我们就会更有力量,更加热爱生活。正如梭罗说:我并非希望过隐退的生活,只是想要深深地生活,吸取生活的精髓,过坚强的生活。
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身体与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所以,要么旅行,要么读书。
在这个大疫情时代,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似乎已经变得遥遥无望。那么,就让我们的旅行,从一本书开始,就让我们的路,从掌心开始。
陈道明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谈吐有墨香,透着一股不做作的书卷味。”这是大部分网友对他的评价。是的,陈道明儒雅的言行举止无时不透露着一股浓浓的文化人的味道。如果你深入了解过陈道明,你会发现,他不仅出自书香世家,更是喜欢读书,是一卷又一卷的书撑起了他如今的高度与深度。
拿起书本,书里一定充满着灿灿的阳光,有鸟儿成群,有繁花遍野,有小溪潺潺绕过木质的房子,有绿草青青染满门前的山岗,还有一个喜欢的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那么真实与妥帖,我们,又如何能忍心辜负这时光?
前外交部部长傅莹曾有一段非常精僻的话:女人最好的闺蜜是独处,空间,音乐,健身,读书,养花。不聚众,不八卦。宁可孤芳自赏,也不同流合污。烟火里谋生,月光下谋爱,文字里谋心,音乐里谋魂。
可以说,书是一个人一生的忠良伴侣。很多人说,书看过就忘了,不读也罢。确实,我们也许看过很多书,能记得的也有限。而读书,就像竹篮打水。读书有时真的就是竹篮打水,看似什么都没有打到。但是,每打一次水,篮子就一次比一次干净。你读的越多,也许最后忘记的就越多。其实,你忘记的只是文字,但你收获的,是智慧和能量,是我们灵魂的养分,它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时值芳菲四月,恰世界读书日。为了干净的灵魂,为了有趣的灵魂,为了轻盈的灵魂,拿起书本,坚持阅读吧,真正的阅读。我坚信,读书与不读书,日积月累之后,终成天渊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