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群议“了凡改命”【14】(小说) ——积善之方篇
【主讲】
(上接第13集)蔡校长: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了凡十大善法的后五条。
什么叫兴建大利呢?
小至一个乡村,大到一个县区,凡是有利公众的事,都应该发起兴建。或是开挖沟渠,灌溉农田;或是建筑堤岸,预防水灾;或是修筑桥梁,方便人们出行;或是施送茶饭,救济路人饥渴。只要有机缘,就要劝导大家,同心协力,兴建维修。不能因为避嫌中伤、害怕辛苦、顾忌怨恨就退缩不做。
什么叫舍财作福呢?
佛门里有万种善行,以布施最为重要。布施就是一个“舍”字而已!通达生命真谛的人,什么都肯舍。身上能舍眼、耳、鼻、舌、身、念“六根”,身外能舍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不管有形无形,没有不能舍掉的。
如果做不到都能舍,那就先从钱财上着手。世人都把穿衣吃饭,看同生命一般,因此布施钱财最为重要。我若能痛痛快快地施舍钱财,对内可以破除吝啬小气的毛病,对外可以救济别人的急难。
刚开始布施钱财,我会有些勉强舍不得,但布施到最后,内心就能自然安适。这种方法,最能洗涤自私贪婪心,还能除掉执着吝啬钱财的坏习气。
什么叫护持正法呢?
所谓正法,就是真理,就是千万年来有灵性生命众生的眼目。如果没有真理法则,人类如何参与天地造化万物?如何成就万物蓬勃生长?如何摆脱束缚,走向自由人生?又如何治理天下并了脱生死之苦?
所以,我们看到圣贤的寺庙雕像或经典遗训,都要加以敬重,必要时还应修补整理。至于弘扬传统文化,报答圣贤恩德,就更当勤勉践行了。
什么叫敬重尊长呢?
对家里的父亲、兄长,对国家的君主、长官,以及年岁、道德、职位、见识比自己高的人,都要虔诚敬重、细心侍奉。
在家侍奉父母,要有深爱之心,要有委婉和顺的面容,说话语气要平顺,声音要温和,须长期这样,以养成习性,这就是和气可以感天改命的根本办法。
在外任职,为国家君王服务,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能以为君王不知道,就可以肆意妄为;每次审案用刑,都不能以为君王不知道,就可以用淫威去冤枉人。
为国家君王做事,要像对天一样恭敬,这是古人订的规矩,跟自己的阴德关系最大。你可看到,凡是忠孝人家的子孙,没有不长久发达兴盛的,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地敬重尊长。
什么叫爱惜物命呢?
要知道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人有恻隐之心。求仁的,就是在求恻隐之心;积德的,也是在积恻隐之心。
《周礼》说:每年正月时候,祭品千万不要用母的。孟子说:君子要远离厨房。就是要保全君子的恻隐之心。
所以,老前辈有四种肉不吃的禁忌:听到动物被杀时的声音不吃,被杀时看见的不吃;自己养大的不吃,专门为我而杀的不吃。后辈若做不到一下子断食荤腥,也应该学习前辈的仁慈之心,并以此为戒。
想想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饭,都要由牺牲很多生命而换来的。所以糟蹋粮食,浪费物品的罪孽,跟杀生差不多。
善事无穷无尽,无法说尽。只要从这十件事加以推广并发扬光大,那么无数的功德也就完备了。
【群议】
于芹说:让我先说说兴建大利吧。
在古代,挖渠筑路这些有利大众的事,个人做的机会一定比较多。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大家一起建,大家共受惠。
而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个人就是想直接兴建大利,也不是那么随便的了。比如修建高速公路、快铁、城市地铁等等,这些有利公众的大工程,非常非常多,个人没法插手,因为国家都有规划,政府统一在做。
我们公司的做法,一是照章纳税,大力支持国家兴建大利。该缴国家的税费,从来不差一分钱。二是全力保护这些公共设施。第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应当是今天最大的大利。
少丢垃圾、少点排污、保护水资源、减轻土壤污染等等,都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现在我们公司人员出行,从我带头做起,除特别着急的事,基本做到一人不出车,干脆乘公交,或几个人拼车走,要减少排污,乘公交非常方便!
能住大房子,开豪车,天天吃山珍海味,好像成了许多人一生追求的美好生活;但我们出门,总不能老是吸着雾霾、见不到阳光,看不到蓝天吧!还有,我们喝的水还干净吗?我们吃的粮食、瓜果、蔬菜,还有多少化肥、农药、激素等有毒残留?还有转基因什么的……
为了公众大利,全人类真的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了,真的到了刻不容缓、需要集体反省的时候了。我们不能为了赚更多的大钱,再昧着良心,干破害环境、危害自身、坑害子孙的蠢事了!
于芹话音未落,会议室里就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程老主席笑道:说得好啊!于董一席话,不仅语重心长,而且她做的事,更加令人钦佩。她公司的太阳能发电,既是我市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天道集团还是多年来,全市纳税前十强和金牌慈善企业。于董不让我们表扬她,更不能说出具体贡献的善款金额,她真的是在累积阴德啊!
下面,我对“舍财作福”说点个人理解。
民间有这样的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舍不得,舍得舍得;量大福大,吃亏是福。这些话,形象生动,到嘴到肚,大道至简,无不透视着中华民族老祖宗的人生大智慧。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宽厚有礼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自然会有人缘,会有凝聚力,一定能得到众人的尊重、支持和帮助。每一个人,都愿意与胸怀广大的人交往,与心灵富足的人共事。一个好善喜舍的人,舍掉的,是狭隘的心胸眼光;获得的,是长远的人生智慧,这种人,不想当领导都很难,不想富贵都挡不住。
古大德还告诉我们,财分外财和内财。外财是钱财等身外之物,内财是我们的体力、技能、智慧等生命能量。
比如,于芹董事长,每年都能在企业的利润中,拿出好大的比例发给员工改善生活,拿出巨大的份额奉献慈善,这就是舍外财;再如,高尚德、蔡同贺、梁迅等在座的所有老同志,经常到全市各地,无偿讲授中华道德课和红色革命史,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这就是舍内财。
大凡正常人,只要想舍财作福,其实都不难。不管年龄长幼,岗位大小,职责高低,只要能尽心尽力、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这些都是在舍自己的内财。经过持久不懈地努力付出,就会逐步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就能承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都能越来越好,直至功成名就。
梁迅说:关于护持正法,了凡先生将万世生灵的眼睛称为正法,实在是高妙啊。用今天的话来讲,正法就是通向觉悟人生的根本方法,是古圣先贤对宇宙人生最好的智慧总结。
人要有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加遥远。这个巨人,就是千万年来,中华民族最具智慧的历代祖先群体,圣贤总结和流传下来的每一部经典,无不旨归中华子孙教化,旨意明辨善恶是非,打开人生智慧双眼,认清宇宙人生本来。
了凡说的正法,包括了儒释道三家在内的各种人生宝典,这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三大渊源。这些正法,是我们取得成功人生的秘籍。若得良师引路指点,则能更好学懂弄通。
只有明了正法,我们方能“参赞天地”“裁成万物”,方能诚心敬畏天地,做到天人合一,方能成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者,而不至变成自然环境的破坏者;只有明了正法,我们方能“脱尘离缚”“经世出世”,方能把人生遇到的种种艰苦逆境,当作生命快速成长的机缘体验,方能勇敢面对人生的一场场考试,方能涵养心智,破迷开悟,转恶为善,转苦为乐,离苦得乐。
我很想游遍祖国大好河山,更爱观摩各地名胜古迹。当我每每来到佛门古寺、老庄道观、孔儒文庙等圣地时,都有一种身入涤净灵魂的高级殿堂之感,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护持正法,既有维护、敬重圣贤庙貌与经书典籍之意,更有自己参修学习、以身载道、传承弘扬之责。这应当成为我们晚年时光的首选任务。
于芹说:听了梁迅老师的一通开解,我陡然有了要办一个传统文化学堂的想法。如果大家赞许,场地、设施等所有硬件,我都能无偿地提供保障,但师资等软件内容,就要仰仗各位师长了!
梁迅说:可暂定为“天道弘善讲堂”如何?取天道集团中“天道”二字,而且圣贤经典,都合乎天道!
在阵阵掌声、赞扬声中,高老群主一锤定音:二位的想法甚好,我们举双手赞成!那就有劳梁先生和于董,先磋商拿出一个具体方案,待后我们再一起讨论申报实施。
王老主任说:了凡把“敬重尊长”列入十大善类之一,对今日年轻人的引导,同样显得非常必要。
我家附近有对年轻夫妻,都是本科毕业,丈夫在机关上班,妻子在事业单位。他俩一下班到家,常常没有好脸色,家中老人一问,他们便会大叫一声:工作快要累死啦!
是年轻人智商不高?还是能力不强?我想都不是,十之八九是情商不够,在与领导相处时存在不小缺失,同在家与父母相处有太大的反差。
由于父母不懂如何做好父母,长期娇宠溺爱独生子女,导致今天不少的年轻人,在父母面前,早已习惯了吆五喝六,有人形容是“一言九顶”,即父母说一句,儿女顶撞九句。永远无私的父母,自然不会计较孩子,只得忍气吞声。
可是在单位,领导发脾气骂人,作为部下,虽然一时能憋着不敢和领导顶撞,但显露出来的言语表情,领导已看得一清二楚,此时哪怕你工作干得再好,也因态度不恭,从而直接影响到领导的认可与使用;再则,在领导面前,表里不一地装出假相,年轻人自己自然觉得是特别的心累。
可以想象,因为对孩子从小缺少挫折教育,或是委屈训练,或是家规教养,导致情商不高的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一次次付出了内外双失的代价,难道这不是急待需要补救的一课吗?
了凡给自己儿子的秘方是:敬重尊长。家中的父母、兄长,国家单位的领导人,以及年长、德高、学识好的所有尊长,都要“加意奉事”,都要好好敬重,用心侍奉。这样做,与逢迎献媚根本不同,这比做好工作,有时还要重要,因为具足了厚重的德商,年轻人才能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要补好这一课,还得回到家中,从加意奉事父母这个原点补起。因为在人世间,唯有父母情深似海。如果能在心里,真正能让敬重父母的这个树根复活了,那么在外敬重领导等其他尊长的枝叶花果,就能真正生发成长起来。至于如何以“深爱婉容,柔声下气”的表现,来奉侍自己的父母双亲,那就要好好体悟了凡经典要义,在孝敬父母的日常生活中,去诚心磨练慢慢提升吧!
“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了凡先生的这一教诲,事关积善改命,亦当谨记在心!
杨老院长说:了凡为了教导子孙,还花了较多的笔墨,专门将“爱惜物命”,作为十善中的最后一善,真是用心良苦,苦口婆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强调君子要远离杀害动物的地方,因为君子“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想想今天,我们吃肉实在太多,胃肠负重过大,导致生出了很多过去想都想不到的各种怪病。
《大戴礼记》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饮食结构,直接影响人的心态和心性。食肉过多,人的恻隐之心,就会渐渐消失;人的多动、狂躁、怨气、抑郁、杀心等各种负能量,却在慢慢升起。素食可以让人身心康宁、头脑清醒。少吃肉,对保护环境还十分有利,因为生产一公斤牛肉,就需要十公斤谷物和十万公升的水!
另外,现在最让人心疼的,还是对美食的严重浪费。那么一大桌以荤腥为主的饭菜,凭啥吃不到一半,就倒了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呢?如此暴殄天物、不知惜福,又谈何改过行善?谈何改变命运呢?
高老说:今天我们用了整个下午的时间,已经将了凡积善之方最后的十大善法学完了。在了凡经文的启迪下,各位对此十条善行,又发表了很好的见解,谢谢大家!
明天下午两点,我们还在这里,一起讨论《了凡四训》最后一篇:谦德之效。恳请大家再辛苦半天,我们就能完美收官了!
于芹说:我本来想留各位在这里继续吃素食晚餐的,但高老和程老没有同意,那就等明晚吃收官饭吧!我已安排车子,送各位安全到家……
(未完待续。壬寅年四月二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