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七律•浅夏有作(古韵)
(一)立夏日野行
春来几日又成终,喜雨新停水自通。
仄径难行知野趣,杨花有恨怨东风。
梧桐香里埋鹂鸟,草柳溪边隐钓翁。
忘路何须惊远近,一山树色夕阳中。
(二)浅夏
柳子成尘化绿苔,梧桐花去刺槐开。
沉香大麦黄云渲,结茧桑蚕醒睡猜。
浅叶投阴光影地,樱桃入酒紫金杯。
伤春不再因怜夏,烟雨南山看燕徊。
(三)夏日校园有怀
篱落蔷薇分外香,书声最是少年郎。
满园桃李经谁手?痴念凡身织锦章。
绿树繁花曾见证,酸甜苦辣本寻常。
几番春尽容颜老,愧在黉门发剩光。
(四)浅夏有思
红紫成尘绿赶枝,阴云来去雨迟迟。
心魔昨送迎新约,野水今逢补钓期。
不语年光留爱恨,无边黍草起离悲。
空怜烟树闲吟久,入定斜阳索散诗。
(五)初夏有感
长日穿云四月天,槐香有恋草绵绵。
杨花偶起闲庭舞,众鸟和鸣急管弦。
衰体存疑欺薄酒,残生余梦在林泉。
伤时枉自惜颜色,野架蔷薇作别筵。
(原创首发)
【编者按】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近体诗范畴,其格律要求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对仗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因此,能写七律的都是古韵写手的天花板,高手中的高手,辟尘老师的这组七律就是这样。◎立夏日野行:春天是美好的,但是春日苦短,来日并不方长。在这喜雨新停,浅夏初晴的时节,诗人不顾山道的崎岖和狭窄,“竹杖芒鞋轻胜马”地去寻访山野之趣,体验了一番“忘路何须惊远近,一山树色夕阳中”的诗情画意。淡淡的春愁,满满的惬意。“仄径难行知野趣,杨花有恨怨东风”,对仗工整,虚实结合,意境开阔。虽然“仄径难行”,但是能“知野趣”,这是诗人的洒脱与豁达。“杨花有恨怨东风”,只一句诗人运用了移情的手法,把没有伤春悲秋的杨花寄予了生命的情感,其实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淡淡的伤春和惜春的春愁吗?◎浅夏:柳子成尘、梧桐花去,大麦沉香、桑蚕结茧,浅叶投阴、樱桃入酒,意象丰富,色彩斑斓,调动了读者所有的视觉、嗅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春去夏来,桐去槐开,涛声依旧,生机依然。因此,诗人“伤春不再因怜夏,眼雨南山看燕徊”。情感丰富,诗意盎然。前两首是诗人的所见所闻,后三首是诗人的所思随感。◎夏日校园有怀:蔷薇飘香,书声琅琅,美好的季节,美好的时光,几番春尽容颜老,莫让年华付水流 ◎浅夏有思:绿感枝、雨迟迟、留爱恨、起离悲
,不空怜,索诗意。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和无无穷的诗意空间。◎初夏有感:繁华落尽,残生余梦,“惜颜色”、“作别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在林泉”三个字,增添了诗歌的一抹亮色。整组作品,步韵准确,意境凄美,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寓虚境与实景,化情思为景物”。层层递进,层层深化,淡淡的春愁,浓浓的诗意,达到了主观的“意”和客观的“境”的完美统一。绝妙好诗,倾情推荐。【东篱编辑:雪胎梅骨】
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2-05-22 04:49:24
一组绝妙的七言律诗,淡淡的春愁,浓浓的诗意。问候诗人,力荐赏读。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回复1 楼 文友:辟尘 2022-05-22 08:30:33
拙诗得老师长文编按,甚感荣幸!老师辛苦,真诚感谢!借景抒情之作,难免有无病呻吟之嫌,得老师过誉,多有不安。文字结缘,不胜荣幸。遥握问好,恭祝夏祺!
2 楼 文友:白玄 2022-05-22 09:01:23
音韵和谐,气韵流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虚实结合,动静兼顾,感情饱满。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5-22 18:56:09
春已尽,夏已来,草木盛,久徘徊,心中感怀在笔端。好七律,学习点赞,问候老师!
5 楼 文友:辟尘 2022-05-25 13:59:13
感谢光临,谢谢鼓励,祝福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