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激将(散文)
猪年(1995年)的春节,是我们家最愁人最不舒心的一个春节。
儿子已经读高二了,他上半学期期末考的成绩简直见不得人,语文64分,数学只考了56分,他从来都没有过不及格的成绩呀,这是破天荒的第一回。把书读成这个样子,让我们俩口子既生气,又着急。个子长得比我还高了,这么大的孩子了,打不得骂不得。两个孩子小的时候,妻子靠着她的“大嗓门”能把他们“唬”得服服帖帖。可是儿子自从上了高中,才不管他妈吼叫呢,妻子的“大嗓门”早已经“唬”不住他了。
“怎么办呢,你倒是拿个主意呀!”妻子发愁说。
“我找他谈谈吧!”
“你要好好跟他谈,忍住气,千万别发火,不要骂他。孩子这么大了,你别看他书读得不好,可自尊心还很强呢。”妻子的提醒是对的,我去交流才半年时间,儿子的成绩直线往下掉,他哪在读书呀,简直是混日子,这些天我一想起这事,气就不打一处来。找儿子谈话,若不刻意控制好情绪,我肯定会发火训斥他一顿。
“你耐着性子,给他多讲些道理。”
“他什么道理不懂啊,你以为给他讲要好好读书的道理有用吗?”我回怼妻子。
“你不讲道理,给他谈什么呀?”妻子不解地问。
“我自有话说,我们一起找他谈吧,你也了解一下情况。我不在家你也好教育他。”
晚上,这是猪年的大年初三晚上,我和妻子一起来到儿子的卧室,我一屁股坐在他床上,就叫他把期末考的试卷拿来给我看看,儿子赶紧翻出考卷递给我,我简单地浏览一下,主要是看了看考分。
“收起来吧。”我把考卷扔到他面前的桌上,儿子低眉顺眼,神情紧长,不敢看我。
“你也不要紧张,我今天只是想跟你谈谈心,同时跟你商量一件事。”听我这么说,他乜斜着眼偷看我,我装着没看见,继续说:“你知道,爸妈从小就希望你们姐弟俩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你姐姐不满十七岁考上人大,已是大三的学生了。你今年也十七岁了,连高二都读不及格。我想问你,你到底想不想读书?你要跟爸爸妈妈说真心话。虽然我很希望你也能像姐姐那样,但如果说你觉得自己就是笨,不是读书这块料,或者说你就是不爱读书,宁愿去做小工、扫马路甚至去捡垃圾讨生活,爸妈也不想太勉强你。你毕竟也是成人了,什么道理都懂,人各有志。但是,有一条先给你说清楚,如果你硬是不想读书了,可不能坐在家吃闲饭,我给你找个建筑工地,你去挑水泥、砂子,做小工去吧。在你做出决定之前,爸爸得提醒你,自己的路你得自己去走,你今天的选择要对你的将来负责,一步走错,可能关系到你一辈子的生活是否幸福,没有后悔药吃。所以,你一定要认真思考,三思而行,真想好了,再告诉我。”
“我要读书。”我话音刚落,他就忙不迭地说。
“是不是真心话,真想好了吗?”
“想好了,我还是要读书。”儿子郑重地说,我也相信这是他的真心话。
我停顿了好一会,才说:“既然是这样,我尊重你的选择。”
“妈妈也支持你的选择”妻子接着我的话赶紧说。
“儿子,你既然还要读书,那就要好好读,读成现在这个样子不行,那是浪费光阴,糟蹋青春。你学习成绩掉得这么厉害,自己分析过原因吗?”儿子讲了些七七八八的理由。
“你讲的都是些外部原因,不是问题的关键。想读好书,要找主观原因。我问你,你觉得自己笨吗?”儿子摇摇头。
“是呀,你不是个笨孩子,以前你学习也挺好的。爸爸去了三明,你成绩就掉下来,什么原因,这不很清楚吗?”儿子低头不语,一副痛苦状。
“爸爸不在家,你就自由散漫,不刻苦、不努力,成绩还能不掉?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呀,问题出在自己,坐不住、静不下、钻不进、不努力,毛病就出在这12个字上头。”
我的话切中儿子的病根,戳到了痛处,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不知道怎么搞的,我的精力集中不了一个小时,做一会儿功课就想歇一歇,做完一道题就会干点别的事。有时候眼睛看着书本,心里却想着别的事情,很容易跑神,看起来在桌前坐了一两个小时,实际上没有把书读进去。”
“跟你的笔友,还有联系?”我突然想起他好像有过一个南平一中的女笔友。
“没,没有了。”儿子说。
“真没有了,什么时候不联系了?”我追问。
“就在前不久。”如果他说的是真话,可见他“幡然醒悟”了。
“好,既然不能促进学习,断了好。以后把时间多放在学习上”我鼓励他。
第二天,我和妻子带着儿子去给他的语文和数学老师拜年,作了较深入的交流,她们赞同我那12个字的原因分析,语文老师黄玉銮说:“孩子智力挺好,就是静不下心来,静不下、钻不进就做不了学问。我也认为他过于散漫,不努力,用功不够。”同时也对我儿子说了一番鼓励的话,数学老师是他的班主任,要求我儿子“加强自控、努力学习”,更对他提出了下一步具体的赶超目标和名次,儿子当着我们的面,信誓旦旦地答应一定要实现班主任提出的要求。
这次做儿子的思想工作,看似有所触动。他在日记中写了一大段“自我激励”的话:“为了自尊,不能落在几个朋友之后。慧飞在疯狂努力,继峰进入了班上前.....我该怎么办?我答应了班主任,为了信守承诺,也为了自己的前程......我必须努力!马上就要会考了,等高三再追赶就来不及了,我必须刻苦用功!爸爸一去三明公司上班,我再像过去那样懈怠散漫,那就完了,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再苦再累,哪怕抽筋扒皮也就一年半的时间,我怎么也要挺过去,熬出头来,考上大学。”儿子没有食言,经过努力,他考入福州大学,是班上八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之一,也勉强算是力争“上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