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秀姑(散文)
称她秀姑,是因为模糊记得她名字中有个秀字,而且和我第一次见面时,论亲戚辈份,奶奶让我叫她姑。于是,我就以秀姑权且作为她的名字吧,也好让她的一生有个着落。
秀姑从小父母双亡,是由三姑的婆婆一手拉扯大的,所以就认作三姑的婆婆为妈,而这辛苦养育她长大的养母,待秀姑刚嫁人不久以后就去世了。从此,秀姑就以三姑家作为自己的娘家,来回走动,而且因为和三姑的关系要好,因此,才有了让我叫她姑的由来。
秀姑最早什么时侯嫁人的,嫁的人家境况怎样,我无从知晓。我只记得,她的丈夫去世后不久,她是带着俩个年幼的孩子嫁到我们庄的。她第二次嫁的是我们庄上的队长,队长老婆去世早,队长一人拉扯着调皮的儿子,后来经人介绍,促成了秀姑和队长的婚事,至此,两家合成了一家过起了日月。秀姑嫁过来时,虽说是二婚,婚事办得还算风光,因为队长家底比较厚实,而且秀姑带过来的嫁妆也不少,什么锅碗瓢盆,什么牛羊猫狗,反正整了一大拖拉机,随她而来的,还有一儿一女。秀姑初来乍到,认识的人实在有限,又和我们多少有点沾亲带故,所以经常来我们家串门。
第一次见秀姑,是在我们家。当时她虽是两个母亲的孩子,但还是很显年轻,也许是与她结婚早有关吧。一头短发,发色乌黑发亮,满脸笑意,写满了善良与温柔。个子不高,但格子衬衣分外得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舒服。奶奶让她坐在身边,她便脱掉鞋子,依着奶奶而坐,说话随和,略带些羞涩,也许和奶奶熟悉不久。但对奶奶的依赖,把对母爱的渴望还是表露得不留余地,只要留心观察,便会发现。
犹记得,她有一次来我们家拉闲,无意之中看到我们家铁锅盖木头已经有了裂缝,而且还时不时地掉些木屑(当时的锅盖是用木头做的,不像现在用的是金属)。便回家拿来一个上好的锅盖,木头质地很好,做工也很精致,说是她从原来家搬过来的,闲放着也是闲放着,说不定几年后又会干裂,还不如让我们家用去。当时,奶奶说过要给她些钱,但她说什么都不肯收,最后我们还是留下了。平日里,她做什么好吃的,或者磨下玉米面或荞面之类的,总不忘给奶奶带些,所以对于秀姑,我们都是喜欢的。
秀姑和队长的关系挺好,从她爽朗的笑声就可以看出。她一天除了田里的农活外,还把家打理得井井条条,对于她的家里,我倒去过两三次,每次都能看到干净的厨房里有做好的饭菜。秀姑自己的儿子长像有点特别,不知是嘴抽得厉害,还是脸长偏了,终归样子很丑,当然,放到现在,就是一把手术刀可以解决的事情,但当时似乎人还没有这个观念。队长的儿子长得帅气,还算懂事,虽是重组家庭,一家五口人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这应该是我看到的秀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记得有一次去他们家玩,看到他们家的电视上有彩色图像,而我家还是老旧的黑白电视,我就觉得很神奇。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在电视屏上贴了一层彩色薄膜纸,即使就是这个,也让我羡慕了很久。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孩子们慢慢长大了,读书的读书,打工的打工,生活更有了信心。然而,队长不知经历了什么事,在一个没有任何征兆的傍晚,竟然在半山坡的一只老窑里上吊自杀了。这样,秀姑又一次沦为寡妇,以至于村里还有人偷偷地说秀姑有克夫相。秀姑能怎么样呢?日子总得往前走,生活还得继续。后来,队长家的儿子放弃了读书,去了外地打工。秀姑就带着自家的一双儿女在我们庄过活。
女儿到了嫁人的年龄,秀姑就给她找了一个好一点的人家。用女儿的彩礼再加上这些年省吃俭用下来的积蓄给儿子开始托亲,然而,由于儿子奇葩的长相,很少有姑娘相准。终于,有一户人家,想把女儿嫁过来,姑娘长相不错,看起来也老实本份,就是彩礼高点。秀姑心想,有这么好的姑娘做儿媳,彩礼高就高吧,自己又不老,再辛苦几年没多大烂帐的。在秀姑的坚持中,儿子终于娶到了媳妇,媳妇乖巧懂事,一家人的好日子似乎到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媳妇本有先天性心脏病,娘家人为了彩礼,隐瞒了女儿的病情。结婚时间不长,媳妇怀孕了,秀姑高兴地忙前忙后准备抱孙子的事宜,却不知危险正在一步步地靠近。怀孕的媳妇总是乏困无力,起初,家里人都以为是孕期反应,没当一回事,可随着月份的增加,媳妇的反应更加剧烈了,无奈之下,秀姑娘俩决定将媳妇送进医院。谁知进去一检查,医生就大声训斥起了秀姑,说是这么严重的心脏病还能生娃?让家属做好准备,赶快手术。最后,母子俩人都走了。对于秀姑而言,可谓是人财两空,一直在想,那媳妇如果遇到现在,可能还有药可救。
媳妇去了,又剩下了娘儿俩。既然活着,就得用常人的思维活着。秀姑在媳妇走了一两年后,又在张罗着给儿子相亲,可自身条件的限制,长相略丑又加上是二婚,谁家的姑娘愿意嫁过来呢?老天还算长眼,有户人家的姑娘天生是个侏儒症,个头矮小,但面相还俊秀,而且勤劳能干,家里家外的活都可以帮撑。秀姑还能有什么选择,只要人家愿嫁。于是,又经一番折腾,儿子算是找到了媳妇。
儿子本身懂事,找到的这个媳妇也还不错,家中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频历苦难的秀姑,从此脸上多了些笑容。媳妇也争气,婚后两三年,就生了两个大胖小子,这让秀姑的生活更有了希望,也有了奔头。丛此,秀姑忙完田里又忙家里,整个人乐此不疲地为了好日子而努力。
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又有了“退耕还林”的好政策,秀姑家的田地一下子少了好多,况且庄里耕地也由拖拉机完成,根本无需把过多的人放在田地里,秀姑和媳妇两个人就可以搞定。于是,秀姑的儿子决定出外打工挣钱,庄里好多年轻人通过打工,也确实翻了身,秀姑就同意了儿子的要求。打工最初的两三年,儿子的情况可以,每月都会寄钱回来,年底总能看见秀姑和儿子忙忙碌碌地置办年货,添置家具。有些人的一生,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屈指可数,还未来得及好好享受就在刹那间又烟消云散了。
有一年,儿子如平常一般跟上南下的队伍去打工,秀姑在送别儿子的那一刻,根本没有想到竟然会是永别。儿子打工两个月后的一天,秀姑接到了儿子所在工厂的电话,说是儿子在操作机器时,一不小心卷进了皮带,当场丧生。秀姑听到此话,如五雷轰顶,天旋地转,哭爹喊娘过后还能怎么样?不是还得接着往下活吗?儿子不在了,还有媳妇,还有两个幼小的孙子啊!
秀姑托人带回了儿子的骨灰盒,含泪安顿好一切,然后和媳妇带着两个年幼的孙子又继续前行。孙子还小,秀姑年龄渐大,媳妇虽然能干,但自身因为身高的条件限制了生活来源,曾经一度捉襟见肘。后来,庄里人实在看不过孤儿寡母的可怜,便动员秀姑给媳妇招亲。秀姑又能说什么呢?眼看自己一天天老去,孙子总得有人照顾,唯一的办法就是招个男人进门。老天有时还真开眼,果真就有一男人愿意入赘,年龄和媳妇相仿,人看着本分,一看就能好好过日子。于是,秀姑又撑起坚强,为儿媳操办了婚事,又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从此诞生了。
秀姑老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见面时对她的感觉。头发开始花白,布满苍桑的脸上尽是皱纹,说话也不利索,特别是见人以后,总是絮叨队长对她的好,絮叨儿子的孝顺,似乎总是沉浸在往事中,总是与回忆生活在一起。
后来,听母亲说,秀姑因为长期流泪,连视力也有些模糊了。可她到最后,想到了一个常人不能理解的方式了却自己一生,在一个午后,她对儿媳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想睡会,让别人不要打搅她。也不知道她是让一生的苦难摧毁了她的痛觉,还是因为过度的思念近于疯癫,还是害怕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的拖累,终于喝了一碗老鼠药走完了这一生。等人发现时,早无生命的体征,也许,她是想尽快见到她的儿子,想尽快见到与她今生相伴过的任何一个男人,她这生太累了,需要有个肩膀可以依靠。
人常说,女人人生有三大悲剧,一是少年丧母,二是中年丧夫,三是老来丧子。老天竟让这三大悲剧竟然都加在同一个柔弱的女人身上!我不敢相信,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觉得身心无比沉重。
如果有来世,只愿世界再无苦难,只愿秀姑做一个有人疼,有人爱的幸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