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三十一(随笔)
◎《黑人白话》
从微软黑屏到联想“红灯”,看来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往家搬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住在这个家里的。
20220525
◎《黑人白话》
黑人眼里,奥黛丽•赫本兼有费雯•丽的惊艳和英格丽•鲍曼的静美。如今,昨日重现,三位丽人款款而去——有她们,天堂可期。
20220525
◎《黑人白话》
最好的养老方式莫过于:有家(自由),有事(娱乐),有人(照顾)。
20220525
◎《黑人白话》
如此大白,是黑人看到的最美丽的舞者,没有之一,只是心中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20220525
◎《黑人白话》
如果没有屈原,就没有了大忠大勇的悲壮;如果没有李白,就没有了可歌可泣的浪漫;如果没有苏东坡,就没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20220526
◎《黑人白话》
其实,这一切隔离后又逃离走的无奈和落寞,与疫情与上海的关系都不大,倒是与严重的误判和误导有些关联。谁说生活没有疫情?谁说上海只能成功?一百年来,上海如同搭建太高的积木;一百天来,疫情如同速度太快的飓风——最先坍塌的是城市管理和民众心理,是管理者的预判和老百姓的预期。上海不是魔都,也不是鬼城,就是一群弱小人类的驻地,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来自社会层面的次生灾害。醒醒吧,一枕黄粱三年红榜五颜六色四面八方的上海淘金梦、发财梦、天堂梦、皇宫梦……在自然铁律和社会铁腕面前,梦想越多,心力越弱;期望越高,心情越糟。在北方,这也没什么;在乡下,这都不算事。那就哪来哪去吧,不是逃离,而是脱离。事实再次证明,今后动荡不安的世界,无论疫情还是战争,乡下的生存环境都大大好于城里。今后,估计这次遭受奇耻大辱的上海人,也没有什么资格蔑视乡下人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隔离人还不如溜达鸡。希望我们不会为疫情白白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从此懂得敬畏、谦逊和防患于未然。在精神世界里,从摩天楼回到石库门,充分准备,坦然面对大自然的各种拷问。看来上海滩不是上海坛,当然也不会从此上海瘫。黄浦江混混沌沌却也滔滔滚滚,终将流入大东海。这几个月,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生活仍将继续。
20220526《黑人白话》
◎如果一个人真正爱自己,就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哀愁了。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真心爱自己,这个世界也就太平祥和了。
20220525
◎《黑人白话》
停止学习是衰老,停止进取是患病。不停的学习和进取,老者不老,病人去病。只是,学习和进取的方向必须高尚。
20220526
◎《黑马由缰》
西湖的最佳观景台是湖滨,是宝石山,是白堤和苏堤,是三潭印月和孤山……只是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美丽:湖滨远望是一幅杭锦,宝石山俯瞰是一块翡翠,白堤和苏堤上左顾右盼是两条青纱,三潭印月和孤山环视周遭是偌大的绿松石项链……
20220526
◎《黑人白话》
有一种心是埋在地下的土豆地瓜,有一种心是结在枝头的番茄辣椒,有一种心是笑在丛中的茉莉玫瑰,有一种心是开在树上的玉兰海棠……你喜欢哪一种心?我的喜欢不言自明。
20220526
◎《黑人白话》
再伟大再冷酷再邪恶的人,从小在妈妈怀里,都是可怜可亲可爱的宝贝。
20220526
◎《黑马由缰》
三十年前到沈阳,开始家住富民桥边,后来家住青年桥边,现在家住三好桥边,从东往西,从北往南,始终都住在浑河两岸,亲眼所见浑河越来越清,河水越来宽,河岸越来越美,河桥越来越多……沈阳的母亲河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
20220526
◎《黑人白话》
苏东坡的许多哲理诗词都是从黄州开始写的,譬如这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譬如那首《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浣溪沙》中的“细雨斜风作晓寒……人生有味是清欢”,还有《定风波》中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还有《庐山烟雨》中的“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都是写在乌台诗案后至生命终结前的苏东坡一路“逆旅”途中。看来苏东坡哲理诗词的来源是人生阅历,特别是苦难经历中的血水、泪水、汗水化作墨水,所以字字准确,句句精彩,段段深刻,首首经典。
20220526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