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随笔)
流水般的日子,匆匆而去,天空热得找不到一丝云影,这已是六月的属地。阳光不再温煦、透明,穿过衣服炙烤脊背,她已变得烈焰似火。与夏天和颜悦色,似乎并非一件易事,就连文字也带着灼热感,变得顿挫。把自己放置在一隅独处的空间,让思绪静谧。当一阵预报后的劲风刮来的时候,窗外扇子般的摆动,才吹开了内心的一股清凉。
不知不觉间,精简生活的节奏已成习惯,过程之中一切所遇,都在一段时间的过度中慢慢寻入正轨,形成了牢固的健康模式,简单生活、高效工作,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
进入中年,就已在日子里形成了年龄的特性,少了年轻时的漫无目的、眼高手低,多了几分稳定与固守,随性与坚持。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不再不切实际,想入非非。这才是最好的状态,尽管青春不再,身体机能亦不如前,但日复一日,堆积所获的精神养分竟是无价之宝,获益匪浅。更多的时候,我更享受停泊于一个人的空间,回归真实的内心,提升自我。长此以往,便收获了心态上的变化,保持对挫折的钝感,保持对生之细节的敏感,自己似乎找到了一条更好的生活路径,更热衷于努力享受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可以独处的宝贵时光。
人在中年,更加体会到精神生活的重要。保持精神世界的丰盛,无论是读书、绘画、跳舞还是其它,人一定找到独乐的精神净土,不受身处的地点和身边人的制约,任何时候都可以一头扎进去再神清气爽地走出来。渐渐地你会发现,任何事都没那么难,拥有时间也是简单之事,真正的不易是在经历生活的洗劫之后,还能保留对生活的那份热忱,和一成不变的对所钟热爱的那份潜心耕耘。
这个年龄最难得的是能够拥有自己独处的时间,静静地思索人生的来与去,得与失,在旁人急急匆匆经过的时候还能安静地走着自己的步伐。我深深地记得作家严歌苓的一句话:“为了让自己更喜欢自己,就必须每天做两件让自己更好的事。”
广场上的姑娘,在夏日落去的余辉中,轻轻跳起了民族舞,随风摆动的裙摆,曼妙玲珑的身姿,油绿的草坪尽头,虚幻般地把我带到了一片广袤的藏民之营,我的心随之高高地起飞了。一朵花开,一株草长,一片云过,一阵风起……这些平淡无奇的小事,被我用文字加工,变成了美好并值得被爱的样子。一个人的感受力和表达力是何等重要,它可以把平凡的日子捏出一个“好好生活”的样子,让我在其中努力前行,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东西。我会是那个决心将文字写到底的人,一个想法表达不出就难受,一个句子写好了就能成全一刻的欢喜,其中最大的满足便是积累所能带来的微小改变。生活中最让人感到沉重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精神世界的空虚所能产生的疲惫。我终于相信了那句话,越忙越有时间。
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孤独对于人生,应是多么灿烂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