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三十五(随笔)
◎《黑人白话》
从宣传部长到文化部长,从广播电视厅长到电影厂长、电视台长,再到编剧、监制、导演和主演,都应该为文化的退步和艺术的堕落负责。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无人负责。
20220530
◎《黑马由缰》
男人眼里的女人,爷们眼里的江南,冬天眼里的春天,哥们眼里的西湖。既有距离美,也有反差美。
20220530
◎《黑人白话》
习书易,学法难,苏轼书法看似有书无法,其实法度之外更有独特的风骨和仙气。所以,学习“苏法”难上加难——不是用笔写字,而是用心运笔。这也不行,还要用命砚墨——没有黄州雪,就没有寒食帖。
20220530
◎《黑人白话》
毋庸置疑,九歌应该是辽沈地区最好的合唱团之一,优势在于队伍年轻、训练有素和指挥优秀。但是这样的团队也容易出现声音控制有余,情感投入不足的倾向,和一些老年合唱团的特点(弱点)恰恰相反。相信孙雷老师一定会扬长避短,以强补弱,为广大听众(不仅仅是专家)奉献出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的沈阳好声音,辽宁好声音,北方好声音,中国好声音。
20220530
◎《黑人白话》
说到底,情绪不是性格,而是文化。
20220531
◎《黑人白话》
王宁兄好!看到来信,我也被你的感动所感动!我们有幸三年同窗,却也有些遗憾——这些年联系并不多。好在彼此走近在余生,互相阅读还有时间,更有意义。你说的对,找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畅谈和长谈。康大姐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这本书的后记里也有我的一篇,将这本书推荐给你,主要是因为我们心里共同生根、开花、结果、永生的母亲情节。昨天是我母亲下葬的日子,因为疫情阻隔,我无法回到家乡,但是在你家的钢琴边想到你在我母亲去世时,专门为我弹奏的《烛光里的妈妈》,半年后又把收录了你的祭文的《母亲颂》给你送来,心中感慨万千。其他几本书你随便翻翻就行了,除了《落英缤纷》是文学评论集之外,其他大都是记录个人生活的文字,不具备文学性,那本《冰魂华梦》里还有几篇记录大学生活及其老师同学的文章,也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大树歌》是一本家书,编写印制完后我跑了好多地方,送给爸爸在世不多的老战友,一路南下也去了好多四野烈士墓。自己比较喜欢的还是《听剑集》和《检索黑人阿明》,基本上就是我的大半生的真实写照。最早还有三十年前的一本杂文集《清明雪》,是爸爸的老朋友王充闾叔叔的序言,没有样书了。大体情况就这些。再次感谢你的阅读和喜欢。昨天从你家出来,晚霞红透西天,非常美丽壮观。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生命画卷,其中就有我们相互走近又一起走向夕阳的背影。真好,上苍待我不薄!
20220601
附录①王宁微信
昨晚家里来电后,泪水中一口气读完母亲颂1一7及《后记》。再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触动了内心深处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一夜难眠,我觉得需要安排一次同窗长谈……
不怕你见笑。因为忙,还有懒,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读书了,今早看刘齐《半世风雨半世晴——母亲传》序言,又被感动,决定认真品味这位未曾谋面康启昌大姐的佳作……
20220601
附录②王宁祭文
伟大的母亲,杰出的女性。母爱永存!流芳千古!在朋友圈看到《我的母亲》震撼不已,情不由衷的发到了辽大同学群里,觉得应该让大家知晓,我们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是当代杰出的女性。几天来仔细阅读你的长文,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文中描述母亲平凡而瑰丽的人生,饱蘸母子间浓浓的深情,触动了我对母亲的怀念。除事业有成之外,两位母亲有诸多共同之处。出生年代相同,年龄相仿,都出身于名门世家,都经历了家道中落,都为改变命运而求学,并在极端困境中完成学业,都背叛封建家庭投身革命,都将爱情奉献给革命军人并忠贞一生,她们相夫教子,对家庭责任和教育子女,都交出了完美的答卷,虽然都有家庭出身的历史包袱,不被党组织接纳,但都是终身不变的对党忠诚、热爱……最后我要说的是,我没有你那样的好福气,没有体验到对母亲尽孝的那种无比幸福的感受。我们入学考试的时候,母亲病逝于医疗事故,时年58周岁。还记得我多次对你说过,我羡慕你吗?眼睛模糊了,不说了,弹奏一曲《烛光里的妈妈》送给你,我们的母亲应该能够听到我们的心声。
20211111
附录③黑人白话
◎《黑人白话》
三十八年前的大学同学,当时我们班里最漂亮的沈阳小伙,最聪明的棋牌大师。如今他也逃离闹市,其幸福轨迹是这样的:先买一台高档钢琴,再为高档钢琴交纳高档学费,又为高档钢琴建造高档别墅。如今高档钢琴的折扣和升值已经远远高于学费,将来还会大大的升值,于是,房费会一点点减少。还没算因为这台高档钢琴而提升的艺术修养和人生品格呢,还没算因为这座高档别墅而开辟的快乐空间和养生花园呢。这台高档钢琴的故事真是太神奇了!我的这位昔日同窗真是太漂亮太聪明了!如今,他白天带着草帽种花种草,晚上摘下手套弹琴读书,分明过着让陶渊明和理查德羡慕不已、自叹弗如的超级神仙的生活。于是告辞时看见夕阳下门楣上“光荣之家”的牌匾,心里又想到另外四个字“市外桃源”。这就是我所向往的退休生活,陶渊明+理查德的退休生活,而不是那种退休不退“岗”、退休不退“桌”的生活,可以再过三十八年的生活。
20220526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