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问路(散文)
一
有关问路的一些记忆,一直都深深地镌刻在脑海之中,每次想起,都会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荡起一缕缕温馨的涟漪,总也挥之不去。
那年我还是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有一天妈妈对我说,要带我参加一场隆重的婚礼,要去的地方,是一个遥远的城市,需要乘坐长长的火车,即将结婚的新郎是梅姨的儿子。我听完,感觉异常欣喜,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和妈妈一起出远门。梅姨是妈妈大姨的女儿,自从梅姨嫁到锦州之后,妈妈便没有去过。只是不管怎样,只要那里居住着为之牵挂的人,都会牵动着无畏遥远的脚步。
我和妈妈在婚礼的头一天便从家出发了,到达火车站之后,妈妈买了两张通往锦州的火车票,坐了差不多四个多小时的火车,终于到达了锦州站。妈妈肩上背着一个小皮包,一只手牵着我的小手,下了火车,跟随着人流,通过了检票口,走出了锦州火车站的站台。
面对着陌生的城市,很少出门的妈妈感到一阵迷茫,甚至不知所措。她冷静了一会儿,从兜里掏出喜梅姨留给她的地址,开始找人问路。
此时,刚好有一位身着朴素的中年男子从我们身旁经过,妈妈喊住了他,问道:“大哥,请问去古塔区怎么走?”那位中年的男子听到妈妈的问话,停下了脚步,转过头回答道:“大妹子,你沿着前面那条街道向西走100米左右,就会看到一个公交车站,在那里坐公交车,到古塔区下车就可以了。”
妈妈道了谢,我们登上了一辆停在那里的公交车,上车时,妈妈对开车的司机说:“师傅,我们是别的城市过来的,车到古塔区时麻烦师傅叫我们一声好吗?”
司机有三十几岁的样子,给人一种憨厚的感觉,他和善地回答道:“大姐,您先领着孩子到座位上坐好,到站时我招呼你们。”
车行驶了一站又一站,陆陆续续有人上车和下车,车行驶了差不多八九站的样子,司机师傅说道,古塔区到了!当车停稳之后,司机回过头来对妈妈说:“大姐,这里就是古塔区车站。”妈妈向司机叔叔道了一声“谢谢”之后,牵着我的小手,下了公交车。
一条条宽敞的街道纵横交错,街道两侧的高楼大厦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地矗立着。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妈妈,见惯了家乡横穿村庄的一条狭窄的土路,以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几十户低矮的民房,面对如此的现代化立体森林,又一次迷失了方向。
这时有一位穿着时尚服装的阿姨正从远处款款而来,她的身旁跟着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小女孩穿着一条紫色的连衣裙,待她们快走近我们时,妈妈走上前去,打听道:“大妹子,请问去天安里怎么走?”
这位阿姨马上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指着她刚刚走过的路说道:“大姐,你沿着这条路继续往前走,走到下一个十字路口右转,然后继续行走,路过一家包子铺,两家服装店,在第二家服装店的尽头有一条小街巷,拐进去,往里走就到了。”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她身边那位长得如花朵一样娇美的小姑娘说道:“妈妈,姥姥家就住在那里,我对那里再熟悉不过了,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我送阿姨她们去好不好?”那位阿姨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摸摸女儿的头说:“好的,小丽,我在这里等你,你走路一定要小心啊!”
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带着我们一直走到梅姨家的楼房前,这才和我们道别。妈妈从包里拿出几个泛着金黄色的杏和几个透着红紫色的李子,说道:“小姑娘,太感谢你了!阿姨也没啥好东西送给你,这是我们自己家出产的水果,拿着吃吧。”
小女孩冲着妈妈摆摆手,说道:“谢谢阿姨!妈妈告诉我不要拿别人的东西,阿姨再见!小妹妹再见!”说完,转身翩然而去,只留下一缕怡人的芬芳在空气中久久回旋着,飘荡着。
看着小姑娘渐远的背影,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向那位小姐姐学习!将来如果有人问你路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去帮助他们,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而且不要求任何回报。”
这位小姐姐给我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对我以后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自然界最美的是那条绚丽多姿的彩虹,人类最美的是那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参加婚礼归来,给我留下最深刻记忆的,不是婚礼有多么隆重喜庆,也不是新郎有多潇洒新娘有多漂亮,更不是婚宴有怎样让人垂涎欲滴的珍馐美味,而是一路上我们问路时遇到的那些淳朴善良的叔叔阿姨们,特别是那个穿着紫色裙子的小姑娘,她就像一只美丽的紫色蝴蝶,在我的记忆的深处翩翩飞舞着,从来都没有停歇过。
二
2018年的夏天,为了前往期盼已久的黄山和苏杭等地旅游,我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并在约定的日期里在上海集合。
在去上海之前,我有两天的时间停留在北京。由于一直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颇感兴趣,趁此机会,打算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去看一看。
第一天去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无需问路,一个人很轻松就找到了,兴奋而去,满意而归。
第二天去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时,就不像去国家博物馆那么轻易就找到了。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的海淀区,需要乘坐地铁才能到达。当我走出地铁站口时,便觉有些晕头转向。
当时正值夏季,路边的紫薇花开的异常娇艳,一簇簇,一团团,妩媚妖娆,如锦似霞,就像一片凝固不散的紫色云雾。我仿佛被这美轮美奂的云雾所魅惑,怎么都走不出那个幽深的花径呢?
这时,有一位高大挺拔的男子走过来,他西装革履,皮鞋铮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着外表文质彬彬,很有修养的样子。他没有背包,也没有拎箱,不像是游客,更像是久住在北京的人。待他走近时,我寻问道:“请问去人民军事博物馆怎么走?”
男子面无表情,用手向左边的方向一指,说道:“去人民军事博物馆,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向左拐,继续前行。”
对他的话,我深信不疑,因为他的外表让我产生了一种信任。然而,我走了很远,也没有看到人民军事博物馆那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馆影,便感觉有些不对劲。头一天晚上,还是备了一下功课,特意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博物馆就在地铁站出口不远的地方。我的手机由于是国外的网络系统,回国期间只能用WIFI,到了室外就断了网络,使用不了高德地图问路,只能再向路人寻问方向。
迎面走来一位二十岁左右学生模样的女孩,去问她吧。女孩停下了脚步,她的回答让我有些懵。
“你走反了!去军事博物馆是相反的方向,到那个十字路口,左转,过了红绿灯就到了。”她的一席话,让人幡然醒悟。我对女孩道了一声谢,转过身,朝着刚才走过的路再走回去。
我一边走一边感叹,虽然怨恨那位体面的男子,但我在内心深处还是原谅了他。也许是他心情不好吧?或者他也在晕头转向?或者他就是一个外地人,也是初到北京?不过,他应该告诉我真正的原因,坦坦荡荡一些不好吗?此时,我宁愿找出很多合适的理由来否定对他的揣测。
我不能指望一次问路就知道方向,如果是那样,我们还会走岔道了吗?我必须原谅他,原谅他,就是宽容自己,因为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不要觉得任何人都可以给你指明路的方向。
三
十里洋场繁华地,风云际会上海滩。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北京乘坐高铁来到了上海,当我走出高铁站口时,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上海的外滩。于是,我乘坐一辆公交车,到外滩下了车,当我走在上海外滩的石板路上,看着滔滔的江水,心情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悸动。站在黄埔江畔,对岸的几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与江岸这侧充满了沧桑的万国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视觉以强烈的冲击,给灵魂以无比的震撼。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从这种震撼人心的壮美意境中清醒过来,想起自己站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的土地之上,应该先寻找到租住的宾馆才是当务之急。
外滩上游人如织,有的在兴致勃勃地观看外滩的景致,有的则步履匆匆。我看到一位阿姨和几个同行的人走过来,阿姨中等身材,穿着一袭深紫色的连衣裙,面容慈祥,我快步走到阿姨身边,问道:“阿姨请问,这里离最近的地铁站有多远?”
之所以问地铁站,因为我预定的宾馆距离地铁站出口比较近,坐地铁是最佳的选择。阿姨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指着斜对面的一个方向,说道:“就在那边的桥下附近,从这里走不到两站的路程。”当我和阿姨说话的时候,那几个和阿姨一起行走的人已经走远,阿姨还想再和我说几句,但看着别人走远了,也只好和我说再见,然后小跑几步,追上了同伴。
我开始朝着阿姨给我指点的方向走去,走了一会儿,忽然听到身后好像有人在叫我:“你等等!”
我回过身来,看到是那位刚才我问过路的阿姨。只见她气喘吁吁,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刚才忘了告诉你,在那地铁站附近有一个衣服批发市场,你可以过去看看,有很多很新颖很时髦的衣服,价钱不贵,去看看吧。”
诚心能让石头落泪,诚意能让枯木逢春。本来已经走出去很远的阿姨,只为了告诉那里有一个衣服批发市场,就特意又跑回来告诉我这个信息。看着这位淳朴善良的阿姨,我的心里真的很感动,除了说一声谢谢,真的无以回报这份恩情。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还能遇到像阿姨这样热情似火的人,是何其的幸运!
对一个城市的好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打交道才能获得。上海有着大都市的繁华和气质,更有着少见的人情温暖。那位阿姨是捧着炭火温暖别人的人,也许,她也是顺路,发现了我,才跟我说那个市场的事,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城市的温情,让我读懂了一座城市的内心。
看着远处那几个人站在那里等着阿姨,我也不好意思耽误阿姨太久,我只问了一句:“阿姨,您是哪里人?”阿姨笑呵呵地回答:“俺是山东人。”阿姨回答完,就和我说再见。望着阿姨渐渐远去的背影,那句“俺是山东人”永远地印刻在了我的灵魂深处,连同她那淳朴善良的笑容。但我觉得阿姨就是地道的上海人,此时她是站在上海的大街上,代表着上海的形象。
从那以后,我对上海人多了一份尊敬,对山东人也格外有好感,每次听到好友介绍自己是山东人时,我都感觉特别亲切。当一个QQ好友向我发出好友申请时,我一看她是山东人,我毫不犹豫地就加她作为好友。正是那位山东阿姨淳朴善良的高贵品质,赢得了我对山东人的好感和尊重。我知道,阿姨只能代表她个人,代表不了所有的山东人。但一个人出门在外时的言行举止,真的不是代表一个人,有可能代表一座城市,当走出国门时,有可能代表的就是一个国家。
现在科技发达,网络普及,开车时有GPS定位,走路时可以询问高德地图,出门在外向人问路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但关于问路的那些温馨的记忆却永远地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位如天使一样的小姑娘,还有那位淳朴善良的阿姨,她们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那是助人为乐的美德闪烁着光辉。助人为乐是夏日的一泓清泉,在炎炎的夏日给人带来一抹清凉;助人为乐是冬天的一盆炭火,在凛冽的冬季给人带来一股暖意;助人为乐是春天的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给干渴的禾苗带来蓬勃的生机。
当碰到有人问路或是寻求帮助的时候,我们也要向那位小姑娘和阿姨那样,给予热心的帮助,用心点燃一份希望,用爱传递一份温暖。我相信,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下楼去的冲动。站在楼下的街口,这里的华侨区,太多陌生的人,或许他们是第一次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辨识不了方向,我想如果能够为他们指路,那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如果某日我没有事做了,我就想站在街口,为需要的人们指明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