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滕王阁序(随笔)

编辑推荐 【宁静】滕王阁序(随笔)


作者:青山流云 布衣,23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6发表时间:2022-06-04 19:12:45

幽暗。潮湿。
   你试过从高台跌落吗?我这短短几年过的像一场梦,我躺过云端,如今栽进地狱;我曾蜚声朝野,如今形同烂泥。十来岁我就熟稔推演之数,怎么也没算到,我竟会跌进死牢里。
   “王勃杀人了!”
   我一片混沌地被拖进死牢里,脑子里不断重复当日的片段。
   那天,有个叫曹达的家奴在后门拦住我,一脸谦恭地向我叩首,声称热爱我的诗,崇我盛名,因犯事逃罪,想求我帮忙让他躲躲风头。我是那种听听吹捧话就飘然浅薄之人吗?可能,还真是。但无论如何,我才不趟这趟浑水。岂料他提到一个人——曹元。
   他是我的少年恩师。
   十二岁,他将我带去长安。长安,长安,那是个人烟阜盛、十里红尘之地,也是所有揣着梦想的旅人流浪之所。我那时小小年纪,哪里知道这满眼繁华背后尽是刀锋剑芒。天真的我,只将一颗赤子之心跟着恩师学医、学术,倒也活的纯粹。我喜欢推演之术,有一日,我问老师,命数会不会变?恩师讶异地看着我,目光流露几许复杂的神情,而后给了我一个模糊的回答:“会,也不会。”
   现下牢中的我,才明白,那注定的命,捉不透的运,起伏的人生像是浪涛载着一叶扁舟,谁知道终点在哪,谁记得驿站几何。
   倘若当初,我没有收容这个曹达,这一站不会成为我的终点。我会是一个小小的参军,虽小,却也有所期。但曹达说,他是曹元表亲,特来投奔我,望我念在恩师情分上救他一救。也罢,恩师待我如父,只将他在我府上躲一阵好了。
   我一直参不透,命怎么就是注定的,运究竟能如何扭转,正如我参不透人心一般!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一群官兵闯入我府中,径直奔向曹达的藏身之所。
   我更加不敢相信,给官兵带头的,是我共事的同僚!昨夜我们还畅饮言欢,斗酒十千,今日他便坐我一个匿藏之罪!人心如此,有何所期?
   然而,下一眼,我已然分不清惊、悲、怒、惧——曹达的确在我所,不过,是他的尸体!他死了?他竟死了!他身上没有刀口,酱紫的脸,表情看起来很痛苦,手指紧紧蜷着……然而我还没从惊惧惶惑中缓过神来,就被他们架走了。
   路上我回望了一眼,旭日未起,远山笼罩淡淡的烟气,这样清澹的景色,大约以后不会再见到了。
   我藏匿犯罪的官奴在先,杀人在后,两罪并罚,家族蒙羞。父亲因我被贬为交趾县令,而我这个不肖子,直接沦为死刑。
   我杀了人?我既藏他救他,便知晓藏匿之罪的后果,即便害怕事发,我大可赶他出逃,何必杀人灭口?即便是事发,杀人之罪不同于藏匿之罪,权衡之下取其轻,何苦冒险杀人?
   多么可笑的逻辑!多么可疑的罪事!但,没有人觉得可笑,也没有人会怀疑。
   我知,已是绝路。修书一封,寄给父亲:“不肖子令家族蒙羞,今生已无指望,一无功名,二无德行,即便粉身碎骨灰飞烟灭,也难回报双亲!父亲如今被驱至荒野之地,都是做儿子的连累了您!”
   我不想替自己陈情。我早知,他们容不下我。即便是陈情,上达天听,也不会得到圣人的怜悯。在朝廷里,我不过是个跳梁小丑!
   命,这就是命!我感到它对我从骨子里的嘲戏,它把我放手心里捧了十六年,而后狠狠将我砸进粪坑!
   我的命,太好,也极差。
   打小人们就说,我是上天造就的。其实只有我自己清楚,天才不过是三分才气,七分狂傲。
   9岁那年,读了颜师古注的《汉书》,我发现这老头子真能瞎掰扯,是欺负后辈读书少吗,于是我这个初生牛犊,挥笔写下《指瑕》十卷。
   一笔成名。
   名,带来的是誉,还是妒——这成为我一辈子的命数。
   过了几年,我随恩师长安学医,学了些推演之术。不过,谁能推得出自己的命呢,即便推得出命,运却势随心转,何况我的家世,我的才气,哪里还需要推演命数?
   长安这几年过的颇顺利,当别人埋头科考,熬尽白发,我却被轻轻松松“保送”了,众多“保送生”里,我还考进前三甲。这一次,我也算在朝堂露脸了。天子殿试,我成为朝堂年纪最少的官员!
   不久,新修的乾元殿建成剪彩,我想起前朝才子曹子建的《铜雀台赋》,便兴致勃勃提笔,略作酝酿,倚马可待。很快,宫里传来赏赐,据说圣上大夸我是奇才。那时我的心中掠过一阵狂喜,不过想想也是意料之中。自然,我的文气如雷电闪耀,如黄河奔泻,唯有前朝的曹子健或可与我一较高下。不过,曹子建嘛,是个命苦的人,枉担了皇子的名头,最后功业没成还差点被兄弟杀了。我就不一样,圣上称赞我,连太子都来招揽我,他日,我必登高位,当为一代名相!
   十六岁,未及弱冠,便誉满朝野,十六岁,宰相的势头还没起,泼天的暴雨就给它彻底浇灭了。
   原来这便是人生莫测!这么快,就被我走到头!
   牢房的顶上有一个小小的天窗,我看了一夜流星。二十来载光阴,我也曾登过金殿,见过天子,也曾醉鞭名马,放荡不羁。如今也要像这飞驰的星火,在人间一逝而过。星辰虽美,到底是高估了自己,夜空从不缺灿烂的星。这天下,从来不乏圣主奇才,慧极必伤,自古留得一手好文章的才子,有几个人生是圆满的?有饥寒,有失意,不遇之悲是永恒的命运。其实,我着实算不得“不遇”,仕途走得极为顺利,一切都是从小儿无知闯下滔天之祸开始。
   太子和英王斗鸡,兴致来了让我写篇檄文。这事哪里难得倒我,试问还有谁能如我这般文思泉涌?我倒是潇洒地一挥而就,宫里很快又传来消息。圣上大怒,直骂歪才,他认定我是挑拨离间的小人,将我驱出长安,不得入朝!
   王子安,斗个鸡而已,斗个鸡写什么文章?想不到,我王子安的前程,竟毁在一只鸡上面!
   我觉得一切可笑,亦觉伤心。我本有经世之才,却毁在小小的游戏之上,我本是惊世之才却把自己作成天家眼里的文宠,供他们消遣!
   如果可以重来……但没有如果。命运,从不对人网开一面。
   看了一夜的星辰,往日历历如绘,我已坦然接受这一生,青山有幸来埋骨吧!
   次日,我抖了抖衣裳,盘腿闭目,剩下的时光,且自消磨。
   “传各狱司,恩赦天下!”
   什么?恩赦?!我只觉得浑身发抖,哆嗦地竟站不起来,激动?庆幸?狂喜?不,我似乎没有那些心情,反而有些焦虑和害怕。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命运的垂怜还是不肯放过。
   但我清楚,我要放过自己。
   遇赦近一年了,听说朝廷有意复我官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宦海难测,人心难测。死里逃生的我,渴望功名,也畏惧功名!我只想平淡度日。
   平淡二字,太难了。
   我想起入狱那天远山的烟岚,清和澹远,倘若做个山林里的樵夫,或是江上的渔者,倒也清闲。看江上渔火,枕涛声入眠,兴许,出家远离红尘,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但我这一身才华,就要如此湮没。雁过留声,大丈夫若不立功立言,便是枉来这一遭!然而风波险恶,安有双全之法?
   这该是我走不出的迷宫,既是死局,便由他去吧。当下之事,还是先去探望远在南荒的父亲吧。
   一路萧条,风尘荏苒,路过洞庭湖,听说这里要举行雅集,且前去赏玩一番。
   宴席从早至黄昏,左不过吹吹捧捧,你唱我和。
   我一个人走到楼外。此时已是深秋,远空长雁施施,扁舟几许。明霞成绮,澄江如练,江面的水鸟悠然翩翩,融进一片光明浪漫的天光里。
   站在滕王阁前,江湖浩渺,如烟远黛,吾辈不过一泓秋水,沧海蜉蝣。平民如此,帝王将相亦如此。这流朱画栋,虽是前人留下的功绩,而今徒留空楼,人在何方?权倾朝野如何,粗茶淡饭又如何,一时高堂,一时乡野,一切如同脚下的长江。滚滚流逝的不止江水,名利、兴亡,都随着时间消逝。我执着的名利,大约其实只是一场空吧。
   年寿虽有尽头,名利只可一世,可文字是永恒的。才华,未必要付与功名,自古传世之名必有传世之作,我既不愿涉足风波宦海,不如遣怀畅叙,何不痛快!
   想到此,我洗清杂念,掸了掸肩上的浮尘,径直走入阁中,心中已有一首七律: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恰时,聚会的主人阎都督举杯言:“阎某今日得幸,请到诸位赏光一叙,今日盛会当比兰亭美谈。在座皆是当世才俊,自然口吐锦绣,不知哪位高才能为此次雅集盛会撰写集序?”
   我正沉浸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空灵悠远中,只听得他说写个集序,正合我意,还未等他人开口,径自站起身来,走到墨前,提笔欲写。
   却听得身后有切切之声,原来这所谓集会,不过又是入仕的手段——都督欲举荐自己女婿孟氏,为他营造声名,特此办了一场“盛会”。而我却不识趣地走了出来,而那位孟学士看到我,大约也不敢走上来了。
   浮名,浮云。
   他既要名,我就给他一个名的成全。这有何难?捎带一笔,他的名字便写进文中。
   我要世人看到的,是我王子安本该活成的模样——“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从不甘沉沦,愿肝脑涂地以死报效,不畏世事艰难,不畏命途多舛。
   我内心憧憬的,是浪漫、自由和光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是一个宏伟的国度,透明干净。才有所用,老有所成,人皆可坦诚相待。
   倘有这样光明的世界,一切宵小鼠辈无所遁形,我,或可出世。
    
   后记:
   王勃写完《滕王阁序》,又踏上探亲之路,不久,溺水惊悸而死。
   第一年读《滕王阁序》,读到的是大唐气象,只有心胸宽广的唐朝人,才能写出这般执着的誓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第五年读《滕王阁序》,读到的是放下自尊,满纸哀怜。已是前科满满之人,还有什么前程可言?乞求在座各位,能得空为己引荐,感激不尽!
   第十年读《滕王阁序》,实在觉得,王勃的这一波操作着实迷惑。他遇赦后竟然拒绝入朝为官,他亲自拒绝了橄榄枝,为何又在显贵们面前表白自己“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我想,可能他是矛盾的。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经历了名利,经历了陷害,经历死里逃生,想必他惊魂甫定。若他没有早逝,大概会和骆宾王一样,晚年选择出家,远离世事。

共 40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滕王阁序,千古雄文,作者王勃,千古雄才。今读案头滕王阁序,殊令人眼前一亮,是谓雄文称雄,非惟一世,雄才称雄也然,今人写滕王阁序亦堪称一世雄也。大作滕王阁序,也序、也跋、也传,于滕王阁序作者神童初唐四杰王勃创作背景、写完此作后情形、作者传略一一道来,并作者阅读心得,赋予读者著名传统优秀文学经典以全方位认知,传达本文作者的独到理解,颇给人以启示。是的,文学不会超出作家生活的时代——就创作现实内容而言,大唐气象,只有心胸宽广的唐朝人才有此雄文;放下自尊,满纸哀怜,不失为特定时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作家文人表现;而惊魂甫定的他若没有早逝大概会和骆宾王一样晚年选择出家,大抵为不少古代天才文学家的人生归宿。【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2-06-04 19:14:47
  宏文拜读,感谢赐稿,愿精彩继续。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1 楼        文友:青山流云        2022-06-04 20:31:44
  感谢老师点评!我想,读古人作品犹如对话古人,了解古人的心胸智慧!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2-06-04 20:16:13
  非常精彩的一篇随笔,通过王勃的故事诠释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人生思考。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2 楼        文友:青山流云        2022-06-04 20:33:50
  感谢评论,不平凡的人都有一些不平凡的际遇,这些际遇或许让他们得以参悟人生吧。
3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06-04 20:49:30
  拜读学习,好文笔。
回复3 楼        文友:青山流云        2022-06-04 21:06:46
  老师谬赞了,向老师学习!
4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2-06-05 08:09:01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回复4 楼        文友:青山流云        2022-06-05 10:55:37
  谢谢老师来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