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才女救夫•端午节的故事/介非
端午节的故事:
————才女救夫
介非(张士勤)
前清时期,安定(今时镇原)潜夫山附近有一对青年夫妻,郎才女貌,皆有文才,天生的一对。只因家境贫寒,过着时不时就断顿揭不开锅的贫困日子。
时值端午节的前一天,饱读诗书的妻子,面对家庭的实际困境感慨多多,触景生情吟诗一首:
红颜薄命遇穷夫,
明日端阳样样无。
佳节只得凑合过,
奴将白水煮沫糊。
丈夫听过妻子的吟诗后,羞愧难当:自己穷酸书生一个,虽然满腹经纶却不能当饭吃,直面人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却难倒了堂堂男子汉大丈夫!自己居家过日子的能力实在欠佳,确实是对不起妻子。又觉得自己应该想点办法让妻子在端午节日之际能够快乐一点。于是在端午节的前夜,便一个人悄悄溜出门去,在潜夫山附近村庄偷回了一头牛,准备明日卖了换些节货,好让妻子过一次真正意义的端午节。
没有料想得到,当丈夫把牛牵到市场去交易时,竟然被失主逮了个正着,钱没换到,人却被送到了县衙囚禁,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妻子闻讯后,惊愕之际随即赶往安定县衙大堂,擂鼓鸣冤,说她自己的名字叫织女,左邻右舍都喜欢称她为织女星,夫君的名字叫牵牛,自己也不妨爱称他为牵牛星。我们夫妻俩的感情恩爱有加,如同神话传说中的天上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夫君虽然是牵了牛,但他根本就没有偷牛的故意。如果丈夫有责任的话,也是因为奴妻随意写诗吟诗的原因,责任应由奴妻自己来承担,不能怪罪夫君。县令张元鼎是一位惜才的秀才,听到嫌疑犯的妻子因为诵诗而招致丈夫违法的事情,感觉非常新奇,觉得眼面前的这位女子才华不错,因此而动了恻隐之心,竟然怜香惜玉起来。意欲网开一面,放过她的丈夫。便借题发挥,想当面试试这女子的才气。
县令指着案头上的三样物品:磨墨的水,砚台,还有一副象棋,让女子以此三样物品即兴作诗三首。并且要求毎首诗中都必须要有一个"牛"字,如果作对工整,符合要求,就可免她夫君无罪。
这女子绝顶聪明,心有灵犀。听完县令的话,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暗暗窃喜,觉得凭着自己的一点爱好和小才气还可以搭救丈夫?于是便略加思索,即兴开口成诗。
第一件物品是磨墨的清水:
滔滔茹水向东流,
难洗夫君满面羞。
深恨妾身非织女,
良人何必仿牵牛?
第二件物品是砚台:
本是河滩一石头,
巧匠雕刻伴公侯。
轻轻一动乌云起,
文光电闪射斗牛。
第三件物品是象棋:
两国相争誓不休,
兵卒过河水断流。
車马炮象全都有,
唯独缺少一头牛。
县令听后,当即拍案叫绝:“真乃安定才女!闺中豪杰也!”
当即就吩咐左右衙役,即刻释放了她的丈夫,并决定从即日起,安排让她的丈夫来县衙当差,替民众代写诉讼文书,领取皇粮俸禄。从此小两口便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惬意生活。
此故事后来被安定县的文人墨客撰写为民间故事,流传至今。还载入了安定的县志。这故事不仅让人感觉到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都会有一位贤淑的女人。妻贤夫祸少!贤惠的女人最能善解人意,逢凶化吉。更让人们懂得了知识的力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确实是一条真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阳节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遗传至今。
端午节日讲故事,话读书,意义深远。
奉劝少年、青年、老年朋友们: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吧!
写于2022•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