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敏思】读书是一种享受(随笔)

编辑推荐 【敏思】读书是一种享受(随笔)


作者:情满珠江 举人,566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04发表时间:2022-06-09 21:12:07

一、读书是一种享受:
  
   在周末悠闲的时候,我会坐在自家阳台上,一边享受着阳光毫不吝啬的沐浴和微风温柔的轻抚,一边翻动着带着油墨香的书页,会让整个人感到心情舒畅,很惬意,很享受。
   在遭受挫折,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们可以找一些励志的书籍来反复读,学习书中人物的坚强,学习他们面对挫折时的乐观心态,激励自己的斗志,不让自己继续消陷沉沦,而是让自己抱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在孤单时,何不与书相伴呢?这时,我们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去细细体会作者的心情。在孤独时读书,这时,我们的心会前所未有的空灵,是一种奇特的体验。我们可以在书海中畅游,在天空中翱翔。
   记得年轻时候尤其是读大学期间,我们看书基本上都在图书馆。  
   看一本书,不但要看,还要感受书中的情感,那才是真正的读书。在图书馆,虽然书旧了点,但有着安静的环境,同样的书。不会随波逐流。思考要看什么,感受哪本书更适合你。这才是读书的最好环境。
  
   二、司马迁的故事
  
   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
  
   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10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了望父亲,说:“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
   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
   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羊群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羊群翻过村东的小山,过了山下的溪水,来到一片洼地。洼地上水草丰美,绿油油的惹人喜爱。司马迁把羊群赶到草地中央,等羊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索绕回荡。看着这一切,父亲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20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了各种重要的史料。就在他写《史记》的时候,为李陵说情触犯了汉武帝,被关入监狱,判处了重刑。
   司马迁出狱后继续写作,经过前后十年艰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巨著,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打个比方,吃饭有什么用?
   同理:我们从小到大,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清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食物,已经长成了我们的骨头和血肉。
   读书也是一样,所读过书已经融入你的血液,你的骨髓,成就了你,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四、普京的故事
  
   普京曾经在他的书《普京传》中谈到过一件关于读书的神奇小事:
   大学毕业后,普京一直跟着自己的导师索布切克。他既是普京的导师,也是当时圣彼得堡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市长。当时普京是索布切克的得力助手。
   1996年,索布切克竞选连任失败,一场针对普京相当激烈、非常肮脏的攻击也随之而来。竞选失败后,有人曾给了普京一份圣彼得堡新政府的工作,但是他都拒绝了,灰心丧气,甚至考虑去做一个出租车司机算了!
   有一天,在家里颓废着,因无聊翻出一本往日好友送的一本《列宁传》,细细一读,竟然发现列宁也有过一段和他一样不得志的经历。
   他整个人突然顿悟,发现在之前的幕僚生涯中,自己在谋略上实在是大错特错,才导致今天的局面。
   第二天,他就让夫人收拾行囊,举家前往莫斯科,通过运筹帷幄、精通人脉,也就有了后来我们知道的普京大帝!
  
  
   六、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以后能找更好的工作;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让知识把自己变得更有气质,更有涵养。
   其实,好好读书,就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文化修养和良好素质。
   当你看到宏伟壮观的沙漠的时候,你说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哇!这么多沙子;
   当你看到亭亭玉立的荷花的时候,你说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不是:哇!这荷花真漂亮。
  
   七、读书方法
  
   理学家朱熹所倡导的“心到、眼到、口到”三到,可谓读书方法之精要,这是朱熹毕生的学习感悟和读书收获。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的主要读书方法。青年时代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的学习习惯,与朱熹的“三到”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林语堂先生看来,真正的读书人,不会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不会刻意去读那些“人人必读”的书,他们会独自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读物。
  
   八、网络阅读
  
   只要阅读,就会留在你的记忆里,在你的心里沉淀,成为你的知识积累,成就你的高度。令你内心充盈,生活充实,内外兼修,充满魅力,充满自信。
  
  
  

共 23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于爱读书的人,悠闲的时候,一杯茶,一本书,墨香加茶香,心情别提有多美。所以,读作者这篇《读书是一种享受》,像在读自己读书的日子,作者笔尖跳动的这些读书的感动,也是所有爱书人的感动,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与灵魂对话!于是乎,跟随着作者,与司马迁对话,与普京对话......而不读书,是无法对上话的。那么,如作者所言,从今天开始,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吧,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去读书;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去读书 ;为了内心更充盈,去读书;只要读了,一定会留在你的记忆里,从而成为你的知识积累。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敏思编辑 绿袖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袖子的田园        2022-06-09 21:16:10
  能想像你坐在阳台上读书时的美好,阳光正好,微风也正好......
我爱,故您在!
2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22-06-09 21:16:45
  谢谢绿绿,这几天后台比较清净,于是翻出自己以前的读书笔记充盈一下。你非常及时,爱岗敬业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辛苦了。麦玉咖啡一杯~~~~~~~
雪之韵 冰之魂……妍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