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钓蛙(散文)

精品 【菊韵】钓蛙(散文)


作者:周仓 童生,98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27发表时间:2022-06-13 15:50:13

钓鱼,大家都知道,即使自己没钓过,也看过钓鱼的画面。史上最诗意的就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我见到的最直观、最具象的垂钓画面就在九山湖畔。这里,每天有人垂钓,一年到头几乎没有绝过。几根钓鱼竿,一个小水桶;夜晚时多一盏戴在额头的照明灯,雨天外加一个临时雨棚;钓鱼者一边悠闲的吸着烟,一边坐在随身携带的小凳子上,盯着湖面,一发现鱼竿晃动,立即摇动钓竿提起,有时候是虚晃一竿,什么都没上钩,有时候会钓上两指宽的一条鲫鱼。我看过有一次一个人钓到一条四五斤重的大鲢花(温州人叫胖头鱼),钓竿拉不起来,钓鱼的人先将鱼拖到浅水区,然后自己跳到湖里将鱼抱上岸,这算是大收获了。
   今天不谈钓鱼,只谈钓蛙,相信很多人听都没听过,现在说来我自己都有点不可思议,那个时候居然还有钓蛙这个活。
   四十年前,农村的孩子除了常规的放牛、砍柴、割牛草、拔兔草等农活之外,还有一项活就是钓青蛙。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养一些鸭子,春夏之交时会孵化一窝小鸭。鸭子吃素也吃荤,素食是剁碎的菜叶,还有稻田里的浮萍,荤食是蚯蚓和青蛙。小动物跟人一样,要荤素搭配,自然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小孩子干。挖蚯蚓就在屋旁边的一些潮湿阴暗,上面覆盖着残砖破瓦的松土里,大家经常挖,蚯蚓都稀缺了,解不了小鸭们的馋,于是我们就会去钓青蛙。青蛙没长大前是蝌蚪,一般在谷雨前后我们先捞几天小蝌蚪,等小蝌蚪长出脚成为青蛙会跳会跑后,我们就要钓了。
   钓青蛙的工具很简陋,一根拇指粗长约一米的柴棒,柴棒前端拴上一条长长的细线,线的另一头系一截诱饵,诱饵通常是咸萝卜条。出发前将细线一圈一圈的缠绕在柴棒上,到了田头垂钓时,根据需要再将线放到长短适中的位置。钓到青蛙时,如果有随身带袜子的,就将青蛙活着装进袜子里,如果没带袜子的,则在身边就地取材,折一小柴枝,把钓到的青蛙摔死,然后用小柴枝将青蛙戳成一串带回来。
   钓青蛙的地点通常在田岸上,我们先通过青蛙的叫声,找到青蛙所在的位置。青蛙不太怕人类,或许它们认为自己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不会伤害它,所以,有时候它们会很矫情的干脆在你路过时从你脚背跳过,像是在人类面前刻意表达自己的跳跃功夫。我们经常会看到它们竖起头,转着一双水泡眼,蹲在田岸上,警惕地分析着自己的安全系数,只有判断危险确实临近时才会脖子一缩,前肢后挫,后肢用力一蹬,逃入隐蔽处。
   我们一般是在发现目标时才会放下钓竿,放钓竿也有讲究,钓竿太远会影响捉拿,距离太近,又担心青蛙逃跑,所以基本在离青蛙一米多点的位置放下钓竿。有的青蛙会比较贪吃,看到诱饵时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跳起来一口吞掉诱饵,这个时候我们便立即提起钓竿,用左手去抓正在钓线上来回晃动的青蛙,捉青蛙时要快准狠,最好一把就能将悬在空中晃的青蛙拿住,然后从它嘴里拔出诱饵,把青蛙装进袜子里,或者往地上一摔后戳到小柴枝上。钓竿没有钩,如果三两下后都没能捉住青蛙的,青蛙会放弃“到嘴的肥肉”而逃跑。这样的青蛙受过惊吓后,我们就再也诱惑不了它了。有时候甚至会因诱饵松动被青蛙白吃的,这样就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有的青蛙却定力很好,我们就会很生气了,它面对美食的诱惑,丝毫不为所动,即使我们将诱饵弄得像小精灵一样在青蛙眼前来回跳着舞,它都纹丝不动。甚至放它嘴边了,它都一概不理,或许是它刚吃饱虫子,也或许是这些青蛙警惕性高些,结果便会气得我们口出粗话,大骂一声,直接抡起钓竿猛砸过去。
   差不多钓到七八只青蛙时,我们就回家了。鸭子们似乎能知道我们会给它们带来美食,鸭妈妈带领一群小鸭们,抬头挺胸,扭着可爱的屁股,嘎嘎地唱着歌蹒跚着迎上来,像在迎接凯旋而来的勇士。
   整只青蛙小鸭们吞不下去,我会残忍的将青蛙拿剪刀剪成小块,喂给小鸭吃。
   我钓到的青蛙一般有两种,一种颜色像泥土的青蛙,其体型较小。另一种青蛙全身谈绿色,跟水稻叶子很像,两种青蛙现在都属于保护动物,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保护庄家免遭虫害的益虫。资料显示,一只青蛙一天能吃掉50-200只害虫。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我们渐渐长大后,父辈们也不再要求我们去钓青蛙喂鸭子了。如今想来,那时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呵,又是人类的益虫,我们怎么忍心钓来喂鸭呢?真是罪过,罪过!
  

共 17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周仓的散文《钓蛙》,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农村孩子钓蛙的故事。钓鱼常见,钓蛙才听说。青蛙和鱼还是有区别的,钓蛙的饵料居然是咸萝卜条。在田岸上,作者把钓蛙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大家详细看看原文,和鲁迅写的闰土捉獾有些相像。现在知道那是益虫,不再去捉了。只是那个时代,这也是一种情感,快乐的回忆。我见过捉青蛙的孩子,用小刀在墙边挖很多小坑,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小沟,用文具盒扑捉,居然捉到十多只青蛙,用罐头瓶子装起来了。也很有趣!【编辑:远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615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2-06-13 15:53:03
  童年往事如烟,但还有痕迹,回忆带来温馨。祝您健康长寿,笔下生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周仓        2022-06-13 17:59:17
  谢谢远近老师的编者按。
3 楼        文友:周仓        2022-06-16 10:07:46
  感谢编辑将该文编为“精品级。”
4 楼        文友:叶雨        2022-06-16 19:15:12
  周老师,祝贺获得精品。我给你发精品喜报了,在飞笺,你会看吗?如果你看不到,请加我微信好友,我发给你啊!我的微信账号:tsltcrq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4 楼        文友:周仓        2022-06-17 09:03:22
  我天天上江山,看到被推荐为精品文章很开心。谢谢叶雨编辑。
回复4 楼        文友:周仓        2022-06-17 09:10:01
  tsltcrq此账号找不出账户名,我的微信13738337159,谢谢。
5 楼        文友:文字侠        2022-07-19 14:14:52
  你这很长知识,我们城里人就缺这个。
   以后可能把这场景用到我的长篇里。
   特此敬告,十分感谢。
静静的,穿透岁月。
回复5 楼        文友:周仓        2022-07-20 13:47:49
  记得告知一下,拜读:)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