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东篱】吾心安处是江山(散文)
我远居加国,并不孤寂,因为我心有江山。虽地域遥远,但空间之远并不影响江山的温暖传递。
一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入驻江山之前,身在异国他乡的我,就像一朵流浪的云,四处漂泊。我找不到心灵的栖息之所,孤独寂寞如影随形,苦闷彷徨时刻相伴,焦虑迷茫不离左右,各种交织在一起的负面情绪困扰着我,我感觉心无处安放。
直到有一天,在一位QQ好友的引荐下,我有缘结识了江山文学网。当第一次打开江山文学网的网页时,我感觉自己步入了一座神圣的文学殿堂,春风拂面,书香沁脾,让我怦然心动,也让我默然欢喜。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原来这里才是我心念的地方。
一篇又一篇唯美的华章,给我带来一场又一场视觉和精神的盛宴,让我沉醉,让我流连,让我不想再离开。文学的馨香把蛰伏在我心底多年的文学梦想慢慢唤醒,一种久违的感动悄然滋生。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干渴的鱼儿回到了大海的怀抱,终于找到了栖息之所,以前内心积郁的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一扫而光,顷刻间烟消云散。我意识到,江山才是我心灵的家园,是我放飞文学梦想的地方,吾心安处是江山。
二
初次邂逅江山,我便知道我和江山有着很深的缘分,我迫不及待地在江山注册了账号,正式成为江山的一名会员,从此开始在江山安家落户,追逐我的文学梦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江山这片丰饶的沃土上,我开始以笔为犁,播种下一个个文字,等待发芽,等待开花。
当我把一个个文字穿成珠玑,编织成文时,我在江山收获了第一枚蓝豆,在我的眼里,那就是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感谢江山给予像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的热心鼓励,给我们提供了追求文学梦想的舞台。
江山高手云集,是卧虎藏龙之地,那些大师们的作品,写得那么精美绝妙,让我望尘莫及。我知道自己和优秀的作者相差甚远,但我并不气馁。我坚信,只要坚持阅读,坚持创作,不断地向优秀作者学习,就会写得越来越好。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收获一枚枚红豆。
在江山浓郁的文学氛围的熏陶下,我对文学越来越感兴趣,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渐提升了我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当春天百花盛开之时,我看到路边樱花开的是那样绚丽,一团团一簇簇,如云似霞,美轮美奂。我站在树下,静静地观赏着花之容,细细地品味着花之韵,我把所见所感通过文字描摹下来,写成了一篇《绚烂樱花,刹那芳华》,并投稿到荷塘社团。没想到这篇文章被江山精品推荐,而且荷塘社团的很多老师还给这篇文章写下了美评,这枚如红宝石一样珍贵的红豆以及荷塘社团老师们的热心鼓励,对我来说是久旱逢甘霖,也让我对文学创作增添了一份信心。
文学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文学是美的艺术,展示给读者的,也是一种美。而花带给人的是美的愉悦,我是一个爱花之人,我把我看到的花之美写成文字,写出了一系列有关花的作品,比如《茶花情》《杜鹃花开》《花中皇后》《云裳仙子》等,并把花之美分享给读者。在文学创作中,我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快乐,那是分享带来的快乐。记得张爱玲说过这样的话,当快乐和别人分享时,快乐就会加倍。
当旅游归来,我把自己所看所感写成了一篇篇游记,并发表到江山。《绝美黄山》《宏村之美》《走进张家界》等作品也被江山精品推荐,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枚枚红豆,也收获了幸福的人生。我感觉人生有了意义,不再虚度光阴,活得越来越充实。文学创作,让我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灵魂越来越丰盈,我感受到文学创作是如此的美妙,仿佛自己在诗里画里漫游。
感谢江山,给我提供了文学创作的舞台,让我迷茫的心有了归宿,让我流浪的灵魂有了精神的寄托,我对江山这个精神家园,越来越眷恋,吾心安处是江山。
三
去年的七月份,我写了一篇名为《合欢花开缕缕情》的散文,并投稿到江山的“东篱采菊”社团。记得是社长怀才抱器老师给我编辑的这篇文章,编按写得非常精彩,让我很感动。而更让我感动的是编按开头的这段话:“幸遇如菊的美文,写的是我喜欢的合欢花,合欢花还是我所在的山东威海这个小城的市花。太多的喜欢和缘分,我反复读这篇文……”这是我和怀才老师初见的缘,感觉是那么美!
我同时收到了怀才老师给我发的一封飞笺,热情邀请我加入东篱社团。在此之前,我虽然投稿荷塘等社团,但从来没有加入过任何社团,我对社团的各项管理工作一无所知。我按照怀才老师给我留下的QQ号码和怀才老师取得联系之后,我告诉他,愿意加入东篱社团,因为我的名字中有一个“菊”字,而“东篱采菊”社团的名字中也有一个“菊”字,是菊的家园,我珍惜这个“菊缘”。缘分告诉我,我这朵菊花就应该入驻东篱。
东篱是一个温馨的文学家园,我走进这个家园,我受到了东篱文友的热烈欢迎,除了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之外,还有家的温暖。
从此,我荣幸地成为东篱社团的一员,除了担任社长助理的职务之外,也成为东篱的一名编辑。刚开始,我感到惴惴不安,因为我从来没有编辑过任何文章,不知道怎样写编按。怀才老师安慰我说,不着急,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再给你安排编辑任务。
当我每天看到怀才老师给其他的编辑老师安排任务,我感觉十分惭愧,身为一名编辑的我,对编辑文章却一直存在着胆怯的心理,生怕自己写不好编按,让人家笑话。看看日子,加入社团已经快一个月了,还一直不敢尝试去编辑作者的文章。
直到有一天,比我后加入社团的一位老师,主动要求怀才老师给安排编辑任务。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触动,我感觉自己不能再拖延了,人家后来的,都敢于尝试,我为什么不行?于是,我和怀才老师说,也给我安排任务吧。怀才老师鼓励我说,不要怕,大胆编辑。
当我问其他的编辑老师,第一次编辑是什么感觉?记得有位老师这样幽默地回答:“第一次编辑就像入洞房,又兴奋又紧张。”幽默风趣的话,把所有的老师都逗乐了。
我对第一次编辑的印象特别深刻,怀才老师给我安排了编辑任务,除了反复阅读作者的这篇文章,还要学习其他作者如何写编按。由于江山的每一篇文章内容都迥然不同,所以编按也是千差万别,根本无法完全效仿,只能凭借自身的文学底蕴以及对文章的解读能力来写编按。
当我写好了编按,开始发表时,感觉既兴奋又紧张,真的就像那位老师说的感觉一样。文章发表之后,记得鸿雁老师给这篇文章写了这样的一条留言:“如菊老师的编按精彩而准确,初次编辑有如此水平,大赞!”鸿雁老师的这条鼓励语,让我对编辑工作有了信心,感谢鸿雁老师对我的鼓励!
我记得编辑的第二篇文章是社长的一篇文章,怀才老师的文章内容丰厚,精美绝伦,我当时感觉压力很大,就怕编辑不好,怀才老师鼓励我说,功夫深的人总是谦虚,就让我们看看你的大手笔吧。这是怀才抱器老师对我的最大鼓励,春风拂面春雨润心,那个美妙感无以言表。当我写好了编按发表后,怀才老师特意在微信中给我留言,夸奖我编按写得精彩,并说非常喜欢!怀才老师对我编辑的认可和鼓励,让我对编辑这份工作充满了信心,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编辑得越来越好,让作者满意。
我自知才疏学浅,承蒙怀才老师和湘莉老师对我的厚爱,让我担任社团总编的要职,我感到无比荣幸的同时,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肩上有了一份责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要以身作则。生性孤僻的我,变得活泼了许多,积极参与社团的各种活动。感谢东篱社团,让我不断成长,也让我不断进步。
四
东篱社团有很多优秀的作者,比如怀才老师、岚亮老师、孤独老师等,这些大师级的老师,都是德艺双馨的老师,文学底蕴深厚,又勤于创作,笔耕不辍,老师们不断地创作出一篇又一篇唯美绝妙的华章,让人不禁拍案叫绝,也为我的文学创作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在入驻江山东篱社团以前,对于文学创作并不勤谨,有时候一个月写一篇,有时候半年写一篇,有时候甚至一年才写一篇。但加盟东篱社团之后,看到身边这些大师们,也是我亲爱的哥哥们,一个月会创作出多篇的精品佳作,老师们在江山勤奋耕耘的精神感染了我,有这样优秀的老师们给我做出了榜样,我没有理由不努力。
我开始在东篱耕耘文字,在工作之余,坚持每个月至少写两篇文章,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怀才老师和孤独老师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怀才老师耐心地给我讲解如何写出唯美动人的佳作,孤独老师不厌其烦地指点我如何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经过两位老师不断地指点和帮助,我的文学创作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收获了二十几篇的精品佳作,看到文集中那一枚枚红豆,我最先要感谢的,就是怀才老师和孤独老师!感恩老师对我一直以来的帮助、鼓励和扶植!
东篱是一个温馨的文学家园,我感觉到了家的温馨,怀才老师是一个优秀的家长,引领着我们展翅飞翔。在这个心灵的家园,还有很多兄弟姐妹,比如湘莉老师、鸿雁老师、莲香老师等,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就像兄弟姐妹般相爱相惜。东篱的老师们既是我的文友,也是我的兄弟姐妹,我感觉到的是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
五
江山是我心灵的家园,我将心中挥之不去的缕缕乡愁放在了文字中,用文字去表达我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眷恋,《家乡的温泉》不仅注满了人生的故事,也注满了温暖。那汩汩涌出的热泉,就像流淌在我身体的血脉,一直温暖着我的身心。《故乡的那片海》装着我快乐的童年,也装满了我深深的思念。那些作品里,都流淌着江山温暖的脉流,只有在江山,才可以让我迸发出那样的神思妙语,我常常这样偷着认可自己,甚至往自己的作品上贴金。就为了满足我那颗心,心在安处,就有了家的感觉,让心恣肆,家人也不好哂笑啊。
江山是我倾诉情感的驿站,我把心中的情感和意念都安放在文字中,我在回忆中打捞过往,把对亲人的思念通过文字做出最动人的倾诉。父亲的音容笑貌在《父亲的宝贝》中重现,父亲栽种的花卉在《父亲的花园》中复活,虽然父亲不在了,但记忆是永恒的,文字驻留了记忆的永恒。我的二伯母是那么美,美的光彩照人!她在《永不凋谢的美》中驻留了美的永恒。《我的大伯父》记录了大伯父的点点滴滴,他让我懂得人间有一种最珍贵的情感,那就是真情无价!《学做裁剪的母亲》把我带回了儿时,我仿佛又听到了母亲踩着缝纫机弹奏出的美妙旋律。
文友这样评价我的这些乡愁作品:如菊老师是把她的全家都搬到了江山!是啊,一个普通作者,哪里安放自己怀念亲人的美好情感?只有江山这个好平台,美的园地。江山搭台,我唱一曲深情脉脉的乡愁戏,有什么不好?我甚至会自设问题,反问我的江山,所有的回答都是带着一股暖气。
文字是馨香的,是有情感的,也是带着光芒的。感谢江山,让我的心有了栖息之地,让我的情感有了倾诉的场所,让我的灵魂不再四处漂泊。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苏轼一生辗转,终于归家的感叹,颠沛流离之苦,到了家中,一下子就卸去了,多少哀怨,几多倦意,被一个家收留着。我无东坡奔波之苦,但总觉得曾经一段时间,灵魂是浮浮沉沉的,心无皈依,也是在江山,才觉得如鱼得水,如鸟翔空。尽情释放自己,是江山给我叮嘱,每一个叮嘱,只有亲人和家才可以发出。心安,是“吾乡”和江山的共同特征,安放一颗心,比放多少财富都有价值。
吾心安处是江山,我爱东篱,我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