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流年】黄皮果(散文) ——大哥的标签
2013年8月,第一次跟团去广西桂林时,旅行团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出去既定的路线,会有添加的收费景点,若不想进去,只能在门外等。在某蝴蝶谷外,我和儿子“大树”一起,坐在游客服务区门外的长椅上,喝点水,拍拍腿,以期可以快速缓解疲惫。
不时,有人拎着一串串黄色的像葡萄,又不是葡萄的果子来兜售,儿子看着那黄色果子深感好奇,我问了之后才知道那是黄皮果,酸甜味。接连拒绝好几个后,终于耐不住游说,买了一串,价钱依然不记得了。果子入口微微的酸,一股子清甜倒让我感觉很特别,回味无穷。于是乎,这串黄皮,跟着我们走了好几个景区,直到傍晚都没有吃完。
来桂林前,就知晓这里有流年的大哥申酉,可我刚来流年不久,与大哥沟通甚少,于是在路上恶补了好几篇他的文章。文章中,素描的大哥亲切温暖,瞬时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跟团就是打游击,一天换一个地方,安顿好后,大哥相约前来,在宾馆旁的解放桥相见,由于夜太深了,简单聊几句后,他说,我开车带你看看桂林夜景吧。记得那天,我们顺着古城墙走了一段后,穿过城门进入一片繁华区。大哥边开车边介绍,见我们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冒,车头一转,来到了訾洲公园,绕路而行,发现路边的树上就有黄皮果,还问了大哥。大哥说,这种果子在桂林很是常见,可以说到处都有,会买的,能选到甜的,不会的,则遇到酸的,其实酸的也很好吃的。
我没吭气,偷偷捏捏包里还残余的黄皮果,悄悄把嘴巴里的口水咽下去,暗忖,酸的怎么好吃?
訾洲公园与象鼻山隔漓江相望,象鼻山的夜景清晰呈现时,我和树都不由得发出惊叹。看了一天的漓江水,终于在大哥的陪伴下,感知到了它的清凉,很多人在游泳嬉戏,树在浅滩上蹚水,大哥说,看着水不深,实则吞没人,今年已经伤了四个了。我有些紧张地看着树,大哥“噗哧”笑了,说,边上的水很浅,刚刚没过脚踝,不怕。大哥谈起和流年、雪姐的相遇,文字中的情缘,和泛着水花的漓江水一样,感动着第一次真实遇到的我们。大哥还说了对文字的见解,我有些地方听不懂,但没有追问,总想着,未来路长,总有一天会懂得。
大哥是流年的建团元老,诗歌总编,喜欢写诗,徒步,旅游,摄影,所有喜欢的,他都会做到极致,他的诗歌,搭配他男中音的诵读,感人至深。他的散文,给平实的生活赋予了诗意的美,这是诗人才有的情怀。他把拍摄的美图,同步发到编辑群,引得我们惊叹不已,我说,要用到我的公众号呀,大哥说,你随意用。至今我的电脑桌面,是一张漓江风景图,图片左下角是申酉摄影,2013-2-13。平静的漓江水,倒映着江边连绵的山,江中小岛上错落有致的三棵树,一个相向而行的人影,一团淡淡的蓝绿色,带给我无需言说的静谧感;我的手机微信朋友圈背景图,是一张黄绿相间的胡杨林图,大约是2017年,大哥一路向北,有缘遇到了微黄还绿的胡杨林,湖水中倒映的蓝天做幕布,蓝黄绿的渐变是生命的初原;我的书橱正中,摆放着一幅荷花初绽图,那是流年相约桂林时,大哥精心制作,送与我们每一个流年家人的珍贵礼物,有时写得累了,脑子空了,总会不经意地看一会儿。
那年流年家人聚在桂林的八天,我是大哥的小跟班。大哥是聚会的总策划,迎来送往必不可少,他年过半百,却始终走在最前,他有着徒步人的洒脱,不拘小节,安排吃住行,我就跟在他身后,按照他的指引,做一些辅助的事,比如他点了特色菜,我去补充尽量适合大家的家常菜,以期让每一个流年家人,既可以吃到桂林特色美食,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比如不喜欢油的雪姐姐,喜欢甜食的小朋友们。在徒步阳朔时,我和雪姐,风姐姐,琉璃走在了最后,大哥不时绕回来,看看我们,琉璃看到路边的黄皮果,很是好奇,摘了几颗,自己尝了,也递给我。
我说,路边的肯定很酸,要不早没有了。结果入口时,却没有那种记忆中的酸,而是一种清爽的酸甜,像一缕清风般,抚平了我们长途行走的焦躁。一路走,一路吃,现在回想,那些黄皮,有些像大自然给我们设置的天然补给点,用桂林独有的味道,有力辅助了我们这群相差半个世纪年龄的一众人的行走。
那一晚,紧邻宾馆的阳朔繁华的西街,我们都没有去,雪姐早早预见了大家的疲惫,说转天可以晚些吃饭再出发。我的生物钟是固有的,五点半准时将我唤醒,翻看手机,第一时间看到了大哥的留言:
我想,这些人当时的抱怨或不理解,当他取得成功的时候,会烟消云散的。再往后,当回忆这段艰苦的历程,会有一种又一次超越自己的喜悦,而且这种经历和超越,会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
走漓江时的痛苦和喜悦并存,但是痛苦是暂时的,喜悦是永恒的!
让我们记住这精彩的瞬间,并将它载入流年的史册。流年——漓江,漓江——流年,这一段旅行别具意义,将永远铭刻在流年人的心中!
看着看着,我的内心升腾出无限的力量,瞬时感觉所谓身体的疲乏,是遇到最美的风景,是此行最珍贵的收获。以至于到八年后的现在,仍能清晰地记得,走在漓江湿滑狭窄的江边小路上的我们,大哥打头阵,需要往返探路,把最好最短的路线指出来,大哥背着沉甸甸的包,从未离身,纵使如此,他仍步履轻盈,语气轻松。我们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可仍会举步维艰,舞儿不小心滑倒了,白白的衣服黏上一片绿泥;身形瘦削的怜幽,抱着两岁的小儿子,累到沉默;风姐姐虽然胖嘟嘟的,但常年走山路,还算走得从容,一向注重形象的雪姐姐,时不时地“嗔怪”:臭大哥,带我们来这里,为啥要走,坐船多好呀!大哥好脾气地哄,走一半儿了,没多远就到九马画山了,到那可以坐船了。这一下打破了雪姐的幻想,她看看前面,瞅瞅后面,那模样真是逗弄得同样累得走不动的我们笑起来。
既然谈路有多远,无解,那么就谈谈文字吧。大哥继续探路,时不时地消失和出现,我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走,那篇文章写得真好,当时怎么构思呢?有人问,有人说,不知觉地,路就稳当当地走在了脚下,当九马画山出现时,大哥摸出几瓶水,分给我们,说,徒步久了,会把供给计划用,你们肯定早就渴了吧,要不吃那么多黄皮干啥呢,快喝水吧!说实话,黄皮吃多了,虽然接受了她的酸,但还是急需这水的滋润。我一口气喝了一瓶,大哥笑着说:慢点喝,我包里还有。
八年后再想到这幕场景,叠加我们一共在流年里的行走,我后知后觉更加深刻地懂得了大哥的用心良苦。行走时,感觉更深的,是身体的乏力,在当下如此浮躁的社会中,不忘初心,坚守文学梦的我们,更是都历经了太多的苦难,在数次大风雨中,流年社团几经沉浮,真正留到现在的流年人,已经血脉相连,就好像当年的那次漓江边的十公里徒步,也好像我们写下的每一篇文字,共同维护的流年社团,她不动不移,是我们共同用心守护的珍宝!也正因为如此不容易的坚持,才更佐证梦想的美好,还有我们一共行走缘分的珍贵。
那之后,大哥再发桂林的美图时,总会加上一句话,等你们再来时,我要带你们去这里。我尤为印象深刻的是海洋乡的银杏树。银杏树林的美,藏着一缕流年家人才懂得伤感。2015年,流年痛失诗人银杏树,那或许是我们社团第一次遇到如此惊诧的离别。早晨的群里还有银杏树的留言,正午时分,他突然离去,第二天,雪姐在群里发布噩耗,我们都惊呆了。我总以为,我们这群人可以长长久久地走下去,却不成想,会有如此猝然的离别。
2019年,我特意把树的高考毕业旅行与流年相聚西安安排到一起。那次大哥又带了他亲手做的麻辣鱼,还有咸香可口的煮花生,我们问及如何制作,大哥用手机写了制作过程发到群里,我说,下次聚会还要吃,大哥做得最好吃。那次我还说到黄皮果,又是季节了。大哥说到了桂林管够吃。
刚刚我还在京东搜索了一下,黄皮果有售,最近几年我都会搜,却没有下单过。今年再搜,内心里更不是滋味。2019年底,我做了乳腺手术,第一次感受到距离癌那么近,还有幸亏不是癌的喜极而泣,紧接着父亲胃癌入院,我们姐妹齐心协力地照顾父亲,加上2020年初发生的疫情,还有流年社团因特殊事件坠入低谷,我除去必要的书写,无奈选择沉默。偶尔看看群消息,看到大哥说,肠胃不舒服,叮嘱他要看医生,不要大意,看到大哥仍然发徒步的美图,音频,总想着他一切都好,无需挂牵。
2021年1月1日,大哥还发图:元旦快乐,我回复:祝福亲爱的大哥大嫂新年快乐!
2021年的正月十六,万家团圆的日子后,雪姐沉痛地发布,我们敬爱的大哥,离去了。
我将这消息说与夫君,他沉默良久。
我说,我们姐妹,没有兄长,而大哥真的给了我太多哥哥的宠爱和关怀,若不是疫情,真的要为他守灵,送他最后一程。这时,不由想起大哥说起,他为他母亲守灵时发生的事。那时是桂林的雨季,雨一直下,可起灵时,雨停了,他说,上天有灵,护佑母亲。我们流年家人都无法前往,于是纷纷在各地为大哥祈福,我说,我在河北沧州,为大哥祈福,送别!
那日后,大哥与我的微信聊天定格了,再也不会有更新,大哥的文集停在2021年1月11日。对于江山来说,大哥的文集只有44篇,并不算高产的作者,那是他在文学上的耕耘,在江山这片土地上的耕耘,可对于流年来说,他却是流年社团的一根线,从开始到现在,即便他的生命停止了,他的精神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黄皮果也成了大哥的标签,那酸酸甜甜的味道相伴的行走,印刻在我们的生命中,终有一天,会再去桂林,重走漓江,这样想着的时候,总感觉大哥还在。他是那么守约的人,怎么会忘了江山流年多年耕耘的沃土,流年家人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相守?
到那时,一定要摘一枚路边的黄皮,就又听到大哥在说:看我,看我,好,笑。听到他相机快门的声音,将美好的瞬间定格,就像九年前我们第一次在解放桥相见时一样样的。
无论何时,我们去桂林都不会孤单,因为那里永远有申酉大哥。
真情文字,感恩一切遇见。
没见过申酉大哥,也几乎没有过交流,但从流年家人的文字里能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尊重。有文友曾跟我说,大哥很欣赏我的散文。我心里一直记得。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