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熏风常驻平安谷(散文)
“熏风惠畅”四个字最适合给赤山的平安谷。这是赤山集团总裁的话,他打算写个斗方,刻字悬在平安谷的崖壁上。
一
熏风,又作“薰风”。《孔子家语·辩乐》记:“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薰风,和风也。这两个字,美得令人舒畅得快意毛孔大开,我觉得,远胜“杨柳风”的说法,读感轻盈而袅娜,旖旎而纯粹,颇有文学的韵味。
我也觉得,用“和风”词,是有些平淡了,味道也寡了很多。
赤山景区的平安谷,谷底平阔,环谷皆山也。而熏风常驻平安谷,与谷与山皆挚友。举目谷北,峭壁斧削,东西山势稍缓,若沙发两侧的扶手,翠柏铺坡,一袭而下,黛绿盎然。这谷地约十亩大小,真的是自成一处小气候,总是熏风骀荡,不燥不寒。加上佛事藏在谷中,一派温良,令人有处熏风不惊、拎风情万种之妙。
酝酿而成的小气候,有着赤山人的智慧和功夫。“北壁瀑布”,一面大幕一样悬于垂落的山体上,飞珠溅玉,经熏风撩拨,散珠泼白,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目睹而生诗意,真个是“卷上珠帘总不如”,熏风摇水帘,疑是鸟儿柳枝舞。东西山坡蹲踞着18尊麋鹿,沐浴在熏风翠色间,半绕的烟雾水汽,陡增了神秘感。矗立于谷底三亩水塘的巨象雕塑,浴水而生,泉飞乐起,于熏风中陶醉,如梦如幻。若无这些,我想,熏风便会无着,不知为何而生吧?站立谷地,风景似乎为游人而存在,有泉有瀑,有鹿有象,有乐有歌,心不再流浪,不再慌乱。有时候风景不必言语,但我们完全可以自解风景语,文评家说,一切景语皆心语。莫非也是从这样的佛禅中取意而得?“平安”两个字不必刻石以记,却每个人都陶醉于这氛围,安于风景相伴。佛家有佛语,心静风自来。宋玉说,风“起于青萍之末”,怎见得?心静则眼观则明。是啊,即使熏风微妙,不觉风过,也是一派清凉境。佛家说,入清凉境除热恼心。借一景解一道禅语,我观之便有了顿悟,心中惬意。
平安谷是景区的核心区域,有大型的佛声音乐喷泉,这里的表演盛大而动感,喷泉伴乐,佛事缠绵,梵音漫空,佛境幽深。因在谷底平地,四季风和,真的是乱季节之风姿,缥缈习习,极尽妖娆,极尽曼妙,几欲醉人,几欲弄醉时光。因“熏风”演变而成一成语叫“熏风解愠”,而在平安谷,却是熏风解禅,将佛意变成美妙的音乐,透人心脾,沁人骨髓。古诗说,“熏风自南至”,而平安谷之风,却似自生谷地,让我倒是觉得,一山之风,皆由此生。四时之风调节的是时序,而谷地熏风,抚慰的是一颗颗向佛向善的禅心梵意。
二
佛心的精髓在于觉悟,而音乐喷泉的设计之魂就是如此,一切心念皆由泉乐泉形而生。
据导游小贺介绍,这里的喷泉可以变换13种泉形,幻象叠生。我是被喷泉之姿惊艳了眼球的,哪里顾得上数数变形有多少呢。略记得精彩处,印在眸子里了。几丈高处的四尊巨象缓缓转动,象鼻喷吐甘露,每尊象下的角门承着甘露,也将按钮打开,四个手托金牌的童男玉女捧着甘露,似赠与我们观望的人。熏风袭过,泉水飞雾,哪里捧得住!这番意境也妙得很,世人皆求一碗水端平,怎么办得到?或许,佛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不知是否这样。熏风再温柔,过处都会带走一些水,哪里有绝对的公平?
三亩池塘环围九龙,音乐随风起,九龙口吐,射水几丈,这道景观叫“九龙观玉”。池中暗藏水机关,一齐喷水,那水柱高低错落,一波起,一波下;一波长,一波短。渐次起落,循环不止。看着,我的手不自觉做按键状,若琴弦起伏,只是有了音乐,不能再插曲。熏风一抹,那水柱摇摆若起舞,宛若醉醺的样子,看得人也想跟着节拍跳起来。尤其是那飞扬的水雾,弥漫谷底,真个是“江南烟雨”,只是看不透那边有船儿从烟雨中驶过,便生出一番迷境,扑朔迷离,缱绻生情。最好是一阵熏风过,杀出烟雨一道口子,突然像见了“惆怅秦楼弹粉泪”,原来是坡上野花轻闪出。就是再平常的景,如果加上了遮挡,便有了呼之欲出的美妙,“柳暗花明”的效果总是在蓦然间获得。《十二月花名歌》唱“六月荷花满池塘”,在这里,却是别样荷花别样的情。细细的水绕成了圆弧,就像荷花的叶子,熏风轻摇,或扑向东,或倒向西,极尽摇曳态,不羞也不惊,真的如花枝招展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做着左右摇头的慢动作。我想起曾和释演学法师座谈的一句话,一个人心中装着花,总是鼻子嗅着香,眼中有花姿。是啊,我是否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沉醉是境界,得悟更是走进了禅境。
风扬水花,风助火威。平安谷创造了“水火交融”的场景,此时的风呼啦啦,打破了熏风的温柔,佛家说,反省也若刀割之痛。是否是做这样的表达?四头巨象之下是四大金刚出场,泉喷半空,金刚吐火,火焰赤热,风助火势,猎猎声响。导游告诉我,何以得平安?要从自身胸腔里喷射一团火,消弭身心的邪恶。我明白了,还是自省的含义。莫非,熏风不足以惊魂,要来一点凌厉的攻势。
见景得诗,突然想起刘克庄的诗句来,“楚狂难和薰风句”,因为他是春秋的隐士,所以不懂得也看不见世道祥和的好。十八鹿的下面,嵌着鎏金的四字短语,每一个都像了抹过谷地的一缕熏风,并无熏风拂面,却得宛若熏风温意入心。“香草芳泽”,让人懂得芳草邀风至的道理。“平安相随”,可见麋鹿跑野的动感奇趣。“寒月沁香”,让人懂得一瓣心香可邀月。“母子相依”,诠释的是人间真爱。“灵芝天瑞”,告诉我们和气致祥。“流花似火”,一朵香的凋零,是一团火的燃烧。多么富于诗意,又是人间至理。环读一周,仿佛接受了熏风绕身,入心沁肺,真的是图文并茂,将平安的意思升华到一个个高度,何为“平安”,如是而已。
累了,可以独享喷泉音乐。喷泉乐播放的是《平安是福》,旋律悠扬,缠绵甜柔。正如有“乐评”所评,其柔若熏风一脉,其情如潺潺涓流,不过,这风这流,是在心底悠悠的弦,一个简单的判断,却是深刻的人生道理。风不劲,最入心,曲缠绵,最煽情。此时,我相信,人世的好是唱出来的。
三
跳出主题风景之外,站在峭壁之上,观熏风的样子,尽得满满的诗意。喷泉雕塑四周,游人流连,烟雨迷蒙,身影隐现,一剪熏风吹不散,伸手也拨不开,不见烟雨中撑开花纸伞,少了婉约的味儿,但游客还是喜欢这熏风携雨轻袭面的快感。熏风如纤细的手,挑逗着人的情绪,飞翔的云,罩在平安谷,捂住了熏风,不冲不突,乖乖地。一切都静处于吉祥平安的光阴里,光阴停滞,不再收不住,莫叹白驹过隙,静慢的节奏,正适合熏风沉醉的氛围。
向山坡上的嘉木野草学习吧。树叶,绝对是一个“享乐主义者”,悠悠地蹲伏在熏风里,轻荡着自己的小秋千,浴着阳光,享着烟雨,静观着这人间繁华的气象,那些蜂和蝶,在失意的边缘,靠不近这盛世景象,蜂蝶原来太轻佻了,和这平安的大主题不甚协调,自知不能入这磅礴的画面里。
与熏风缠绵,便生风情。熏风很温柔,温柔如月下牵手,娓娓道说着缠绵的絮语,你侬我侬,腻得拉扯不开了。每一缕风,似念着吉祥的音符,或许这是佛境圣地特有的感应,但我更相信,熏风自来诗意,可以调动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
熏风,总是涂抹着太平的色彩,不需栽培,熏风逶迤而至,只有心池干净,熏风便如约。熏风无痕却有意,就像一杯红酒,饮下也上头,熏风十里太奢侈,灌满一谷地,盘桓流连,最是醉人。
负却熏风,错过平安的祝福,也是人生的失却啊。平安谷中熏风荡漾,吟着盛世平安事。突然,我怀中如抱了琴,熏风抚弦,自唱和歌,我心在听,熏风也自醉。
风无影无踪,可我知道熏风居住在平安谷,听熏风吟,捉熏风拂面,就来这赤山平安谷吧。
作家丁立梅说,风会记住一朵花的香。我说,熏风很恋平安谷这个家。
2022年6月26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