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被情的绳系住(散文)
情感这东西,数不胜数什么特点,最近觉得就像一根绳子,拴住了我,拉一拉,绳子还在,系住了,挣脱不了。
一
人的一生之重不过是饱餐与传递爱,一生所求不过是温暖与善良。我的父母把这份信念当成了自己肩膀上的一份责任,他们有山的沉稳,有海的包容,总是不计回报地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护佑着儿女,传递着人性的真善美。而我们做儿女的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习惯了接受,也就忘记了感恩。当明白的时候,我们已为人父母。真的是少年不懂父母恩,半生糊涂半生人啊。绕来绕去的,我就被这情感的绳子牵系住了,不能脱身,也不想挣脱。大概这就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吧。
掐指算来,我离开故乡也有些年头了,故乡的一切似乎是越来越模糊,脑海中所存的也是仅有的几个断章:村前自东向西流淌的那条小河,村口那棵上了百年的老槐树,还有房屋后我们赖以生存的几亩薄田。而在这些仅存的影像中,父母的身影一直都在。这些风景就像一根绳子,拴住了我的记忆,只要有一点联系,就唤醒了我对故乡的往事,历历在目,仿若再现。
想当年,考学,工作,结婚生子,在人生的这段不长不短的历程中,我也在不停地变换着自己的角色。一心想着怎样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却时不时忽略了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总以为来日方长,可弹指间,我已过了不惑年,父母也迈进了古稀。我想,可能是那根绳子系得并不紧,所以就没有觉得情感上有什么束缚。
我呢,嘴边也常挂着那句话:常回家看看。可总被身边的琐事耽搁,一年,两年,当真的排上日程时,又是几个春秋过去了。由于公休时间较短,我也就来了个说走就走,起了个早就是想尽快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手机设置了飞行模式。闭目养神的我思绪游走在故乡的角角落落。想小时候因为太淘而被父亲追打的情景,想为了上学凑学费而去镇上卖韮菜的情景,想考上学后在校期间的窘迫生活,想情窦初开的懵懵懂懂,想部队那几年的军旅生活。不知不觉中飞机已降落到了机场。都说近乡情怯,走下飞机的我放眼四周:这个再也走近不了又走远不了的故乡啊,请安顿一下我这个远游归来的游子吧。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塞进一辆出租车里,一路颠簸劳顿,人也显得疲乏不堪。终于到了家门口,我急不可耐地拉开了车门,母亲早已站在门口等着了。母亲说父亲早早就去了市场买菜,只为他们这个远道而归的女儿。
我也常常问自己,假如没有了这根绳子,或者这根绳子断了,无法接续上,我会怎样?我觉得人生将会处于无着的状态,我是无所适从的。因为那些故事带着情感的磁性,总是扑在我的记忆里,不肯离去。父亲说,那是不忘本。我觉得说对了一点,还有一条,就是情感不能随便说放下就放下,情感很粘人。
二
踏进家门的那一刻,真切地体会到归家的感觉,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房间的布局还是原来的样子,简单却不失整洁,这与父母质朴的性格分不开的,勤俭了半辈子,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本分与厚道,总能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心生感动,眼生潮湿。我同母亲唠着家常,听母亲讲石头爷因没钱治病而眼睁睁地在家等死,讲村中第一美男美叔因感情的不如意抑郁而终的事儿,讲保国叔因还不上钱而服药自尽,讲他们那辈人村中所剩无几。听得我感慨万分:我忽然有一种哭不出眼泪的悲凉,浸染了我心灵的土地。奇怪,当我走进家门,似乎那根情感的绳子马上松弛下来,所有的纠缠,所有的纠结,都如释重负一般。其实,这就是家的力量吧,绳子把人系得再紧,到家了,一切扣子都可以解开。
我心里问,生活在农村的乡亲,一年里有几个日子不是在收获寂寞,不是在收获贫穷呢。而我们家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难免被我们提及。在我们一家人生的至暗时刻,对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穷居闹市无人问的世故人情体会得尤为深刻,尤为透彻。这也是我为什么总会讲那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话,若经他人苦未必有他善的原因。父亲把做人的信条原封不动地运用到生意场上,最终被骗得倾家荡产,家门被封,讨债的堵门,父母为了我们姐弟仨,苦苦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我还是不能归结为父亲的信念出现了错误,父亲的善良还是不能否定。父亲的理念还是初衷未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为了这个信条,一家人南下,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之后,终于昂起了头,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也搬出了这个让我们恨不起也再爱不起的村子,在县城买了房安居下来。我们姐弟仨人也都混出了人样,各自在南方安了家。看着父母日趋年迈,也多次提起让他们过来养老,可他们总以身子骨还算硬朗而推脱,我知道他们是自律,唯恐成为我们的负担。
其实,那个村子,依然是父母的牵挂,离得不太远,哪怕乘车路过,看看影子也好。这是父母的心思。
母亲讲,对于我这次返乡,父母私下里也谈论过,曾经争刚要强的他们在岁月面前终于低头了,也开始承认养儿防老,开始对我们有所依赖。凡事开始征求我的意见,答应明年来南方定居。我欣慰的同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酸楚,父母是真的老了。我自责着自己的不孝,自责着这么多年太多对二老的亏欠。真的到了行善尽孝方为真的时侯了。
三
谈到父亲,母亲说这辈子也没什么过高的要求了,只想在有生之年好好陪陪父亲,只为他在最难之时对家人的不离不弃,有他在,这个家就塌不了,父亲用一个男人的担当为我们撑起了这片天。母亲讲,父亲很小的时候我爷爷就去世了,是奶奶拉棍要饭把他们姐弟仨拉扯成人的。那年月家里很穷,刚好母亲一家因地主成份而被下放到我们这个村,他们俩走到一起也算是彼此成全。由于外公教书,家里缺少男丁,父亲就承担起了母亲家所有田间的劳作,在我记忆里,父亲每天总是往返我们和外婆家,我从未见过父亲发过牢骚,总是默默地付出,一切是那样的心甘情愿。正是父亲这种美德,在无形当中影响着我们一家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至于在最难的时刻我们一家人风雨同舟,共同面对所有的不幸。精神不垮,否极泰来。
父亲明年73岁了,姐弟仨本想隆隆重重地给他老人家过个生日,可父亲坚持说自己74了,更不想过这个生日。在我们北方有句老话: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这两个数字两道坎,也一直是年长者所忌讳的。母亲讲,到了这个岁数,日子对他们来讲犹为珍贵。也想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更想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对欠下的人情,也该捋一捋还一还了。
我突然说起了“小棉袄”,告诉父亲,小棉袄把父亲包住,暖和着。说到情感就像绳子,我会把父亲系住,岁月悠悠,不肯松手。父亲一个劲地点头。
在父亲心里,一直放不下一个人。要知道,在我们最困难的那段日子,远亲近邻都成了抱膀子的看客,对我们一家人是避之不及。如今再回首,还真得感谢那段时光,它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对人。也让我成长,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逆境中奋进。那时候,别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寻常的问候,我们都会默记在心:将来过好了,一定记着他的好。也正是对这种善意的渴望,魏叔这个人才让我们一家人念念不忘。苦苦挣扎中,我们真不知出路在哪儿,真的是四面楚歌啊。唯独远村的魏叔,唯独啊,在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把他们村的一台拉条机借给了父亲。虽然是杯水车薪,可那份情谊无价。后来,父母要去南方,说想把拉条机还给魏叔,魏叔说拉回去也是无处可放,一堆废铁了,就让父亲变卖了当路费,就这样一别几十年。2022年临近春节,父亲突然想去看这位恩人,都说人老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父亲想到要去南方了,也许来日并不方长,再见面真不知何时,欠的情要当面致谢。
其实,在故乡,即使经历过最苦痛的时候,也还是不舍对故乡对故乡人的情感,其间有着一条绳子,永远系住了,无法挣脱。
四
坐班车走小路,父亲用了半天的时间来到了魏叔的村头,在村口父亲给魏叔打了个电话,打算哥俩在村头好好唠唠再进村,因为唠的都是些不堪回首,父亲怕情绪失控,在魏叔家有伤大雅,要知男儿有泪不轻弹,在外人面前父亲一直很坚强,可面对魏叔,他的情感会决堤。而接电话的是魏叔的儿子,他说魏叔去世不到一七。父亲听后心中那份悔啊,说成翻江倒海都不夸张。当年法院封我家的门,父亲没流泪,法院多次传唤我母亲,父亲没有流泪,最难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吃糠咽菜父亲没有流泪,刚到南方时弟因无暂住证被抓走父亲没有流泪,姐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医院父亲没有流泪,可魏叔的死却直击父亲的伤痛,他大放悲声,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哭尽了几十年的辛酸经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只能说是未到伤心处啊。他让魏叔的儿子带他去魏叔的坟前,在坟前,七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人哭得肝肠寸断,他后悔自己没有早一天来探望,一份情债就这样再也偿还不起。情没有忘却,却忽略了时间的匆匆,一堆黄土,埋藏了真实的面庞和善良的目光。父亲用颤抖的双手捧几把黄土给魏叔添了添坟,并长跪不起,同地下的魏叔讲着过去的种种,念着他的好,他的涕不成声,真的是天地动容。父亲在坟前停了很久,才在魏叔儿子的搀扶下来到了他的家,在那里,父亲见到了魏叔的老伴,一位白发苍苍的慈祥老人。父亲又是一阵痛哭,这泪水倒出了几十年的人情冷暖,也是阴阳两隔的撕心裂肺。父亲唯一能减少愧疚的就是给魏叔的老伴几千元钱,可泪水又告诉父亲,金钱也弥补不了他老人家的自责和情意的亏欠。临行前,父亲双膝下跪在魏叔老伴面前,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一跪,跪出了男人的血性,跪出了男人的担当,也跪出了此时一别也许就是永别的悲壮。
一场诉讼,一根绳子上的有关人,此时的恩怨,都消散了。时光远去,沉淀下来,剩下的还在最纯真的情感。曾经对自己好的那个人,永远不会因离开而忘记,即使阴阳两隔,在世的人还是记着,而且记忆更清晰了。
坐上回城的班车,透过车窗外匆匆掠过的冬日的风景,父亲的泪水又不知不觉流了下来,那种牵肠的清晰,感情世界里留给他的空间太小太小,小到无法容纳他的自责。
听母亲讲,父亲回到家后还是一直地哭,后悔自己对魏叔的探望一拖再拖,如今阴阳两隔,那份情再也续不上了。
母亲讲得不急不缓,而我听的心痛,不由泪光朦胧起来,心里不住地默念,二老啊,您们是真的老了,我真的怕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怕再回首时,看不到您们真实的面庞,触不到您们慈祥的目光。
我起身站在窗前,不想让母亲看到我流泪。不远处是一条护城河,河面有风,吹皱了一河了的辽阔,河在颤抖。
情感,就像一根绳子,总是把人绑缚在一起,无论是死去的,还是活着的,都有着不可斩断的联系,那联系就是一根情感之索。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
我也知道,我也永远无法逃离我的故乡,因为那里寄放着我们的曾经,还有依然在故乡生活的人,那些故事把我们牵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