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照见(散文)
一
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往也是白天见不得人的一些物事露面的时候。睡在老院西屋的土炕上,迷迷糊糊间,渐闻有几只鼠辈窸窸窣窣从墙角的鼠洞或者炕洞口钻出,“吱吱”乱叫着,似乎在相互致意与打招呼。它们呼朋引伴,相约一起翻锅掀盆,到处寻找食物,抑或三三两两不停啃噬木质家具,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母亲睡觉很轻,听到有老鼠作乱,翻转身子,顺便拉动灯绳。随着“吧嗒”一声轻响,耀眼的白炽灯瞬间亮起,在照亮西屋种种物件的时候,也自然照见了一众上蹿下跳的鼠父、鼠子和鼠母、鼠女。夜晚的鼠辈见不得光,当灯亮的一刹那,它们似乎闻到了危险的讯息,急速地,拖动长长的细尾,匆匆忙忙钻进洞口逃遁而去……
在农村,倘是夏天的夜晚,那些蚊蝇跳蚤犹盛。最可恶的,当属时时飞舞在脸侧耳畔的蚊子。这些贪婪的嗜血者,往往趁人熟睡之际,用细细的刺吸式口器将人的皮肤轻轻刺破,而后,酣畅淋漓地吸食人们的血液。有时,当人们觉得皮肤瘙痒,急速挥手拍过去时,它们却早已“酒足饭饱”逃离了犯罪现场。最可气的,是它们久久盘旋在人的耳际,反复发出尖细而犀利的嗡嗡声,仿佛是在餐盘前挑食,更像是一次次向人类发出挑衅。然而,在沉沉夜幕的掩护下,在粘稠而无涯的黑暗中,人们仅凭肉眼却是难以捕捉到它们的踪迹。每每此刻,母亲照样也会拉动灯绳,披衣下炕,举着蝇拍,到处找寻落脚的蚊子。往往几拍子下去,老屋墙上,还有炕角、桌沿,都会现出支离破碎的蚊子尸身与斑斑血迹。因有光的照见,再狡猾的蚊子也必定无所遁形,落得个身死形灭的下场……
活久见,慢慢地,竟对“照见”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只要有光,不管是耀人眼目的五彩阳光,还是白炽灯射出的束束白光,哪怕是手电筒、煤油灯、蜡烛发出的微光,都足以“照见”那些有意无意隐藏在暗处的物事,让人们勿需在黑暗中苦苦寻觅它们的影踪。
宋元怀《拊掌录》有云: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世间,诸如鼠患与蚊虫叮咬,有哪一件阴谋毒害之事不是在暗处做成的?倘若有光明朗照,世上的一众不良之辈,恐怕也需蹑足潜踪,隐藏行迹,或者在人前极力敛藏他们嗜血的锋芒,将自己打扮成常人模样,甚至,装扮成一个高尚者的形象,以防人们用光亮“照见”其内心深处的卑鄙龌龊。
二
年少时读鲁迅,读到他的小说《一件小事》。这篇小说讲述一个人力车夫撞倒一位老人后,在没有他人目击,且有被老人讹诈的风险时,救助那位老人的故事。作家通过对“一件小事”的叙述和对“我”思想情感前后变化的描述,极力歌颂了一个人力车夫正直、善良和勇于负责的高尚品质。同时,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这个人力车夫的所言所行,恰似一束光,抑或一面镜子,也“照见”了“我”内心深处的“小”。正如鲁迅在文中所言: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在这里,于鲁迅而言,不但善于从一件小事中透视一个人的心性长相与道德操守,而且,作为一位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更拥有一种自我“照见”、自我反省的勇气。然而,很可悲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是最擅长拿着手电筒照人,而独独忘记时不时把自己的灵魂袒露出来,坦然接受阳光的“照见”。
时至暑期,暂在城郊租一小院避暑。恰巧,同租的,还有一对年轻夫妇。这对小夫妻,大多时间忙于生计,与我们交流不多,然而,他们四个月大的小女儿却是天天可见。这小娃子,皮肤娇嫩而白皙,两只手臂和双腿,如同四节刚出水的鲜藕;一张粉嘟嘟的脸上,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睛澄澈如水,不曾掺杂俗世尘烟中的一丝尘灰,唯有一色的纯净。倘若有大人逗她,小娃子也不懂什么叫羞涩,随即,笑颜如花,将双眼眯成了两条缝……这当是人的一生中最为纯真的时候——没有攫取权势的欲念,没有巧夺名利的贪婪,没有欺下媚上的阴险,更没有对他人的嫉妒、仇恨与毒害……对于在尘世大染缸中浸淫多年的成年人,这女娃儿明亮的双眸,无疑也是两道光亮,能“照见”成年人内心深处的许多“丑”,不禁让人时时感到后背发凉,感到无比羞赧与汗颜。
然而,孩子清澈的眸并没有看穿成年人的种种不堪,她依然相信朝阳每天会照常升起,月亮也会每天照常挂在枝头;相信世上都是鲜花与掌声,而没有荆棘与坎坷;相信她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都慈祥仁爱,有如天使般崇高,如同春水般洁净透明。
是什么时候尘世的风烟开始蒙蔽婴孩的双眸,是什么样的情境让一颗纯净的心开始变得污浊?恐怕,世间并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完全可以确信的是,终有一日,这个小娃儿也会在滚滚风尘中,渐行遗失心中的那一朵白莲。
三
常常在内心深处感激造物主,感念我的父母。即便是老生子,却是既没有给我留下残疾,也没有把我生成一个智障儿,让我依然能够以常人的健康与智力接受良好的教育,并由此读过不少书。
究其实,以我53年的生涯,所读到的每一本书都是一道道亮光,能够“照见”沉睡在历史隧道中的谜底,能够“照见”人类几千年文明积累的无上智慧,乃至“照见”人性中的种种善与恶、美与丑……
静夜,每每翻开一册书卷,就是同先哲相对而坐的时候。这一刻,天空深邃而浩瀚,星子明亮而温柔,大地一片安详与静谧。窗外,偶有清风掠过,小院中的山楂树自是万千欣喜,不停摇动满树的绿叶沙沙作响,且将皎洁的月光揉碎一地。
于一方斗室,举一盏孤灯,烹一壶香茗,在书页的馨香与茶味的甘苦中自由自在徜徉。读太白,照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风骨;读杜甫,照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凉;读东坡,照见“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旷达与洒脱;读芹溪,照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无奈与沧桑……读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读马尔克斯、卡夫卡;读柏拉图、罗素,读萨特、尼采……似乎,每一位先哲都把毕生的思考与心血全部喷洒在了册册书页之上。我的灵魂在字符中舞蹈,我的思绪在撇捺间飞扬,心灵也在文字的喂养下日益圆融饱满,收获清浅的喜悦与感动,领悟生命的厚重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在书中,我“照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书中,我“照见”人世的种种奋斗与最终的缴械投降。我“照见”人生需要学会和世界和解,和平凡的自己和解;“照见”即便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需要奔赴山海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这浊世中的一切。
写在这一刻,我终于“照见”,人生在世,自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由老鼠蚊子的恶,童稚之真,鲁迅小事,书本,世间所有,在照见中无可遁形。
文脉逻辑,哲理性,编按总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