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拉扯的痛与暖(作品赏析) ——评江山文学网小说《拉扯》
我以为,作家是要有悲悯情怀的,否则写出来的作品无法触及人的灵魂。读江山作者、曲靖媒体人、作家敖成林发在江山文学网站的短篇小说《拉扯》让我眼前一亮,仿佛迷雾中行走山谷云开雾散,峰回路转。
小说以乡村煤矿附近的路边饭店为场景,以女店主粉脸红嘴的张粉娥为主线条,引出刘平水、王大匡、李警官、小丁丁等一系列人物。通过人之间的拉扯,活生生地刻画出乡村变迁之际人性的复杂多维,同时挖掘了底层人物为生存打拼的悲欢和矛盾纠缠。像我们见过的很多乡下人一样,张粉娥、刘平水、王大匡生活在大山里,他们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努力,挣扎,明争暗斗,却又拉扯不清。字里行间,一种无奈与苍凉在流淌,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在寒夜里释放的一丝温度。
小说通过精巧的构思,采用倒叙、插叙等叙事技巧,成功塑造了为生活拼搏的张粉娥这一个性鲜明的乡村女性人物。特别是心理描写非常细腻生动,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栩栩如生。譬如“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去,再说,他刘平水还是毛头小伙子,自己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好像自己也没损失什么。更何况,刘平水借钱给她不要利息,还主动不计报酬地前来帮忙打杂,这样的义务劳动力到哪里去找?”为了生存付出的巨大代价,虽是满心的无奈,却是自己也不愿意甚至鄙视的龌龊手段。即使不起眼的花儿也能在生命里绽放自己的风采,发出一丝丝光亮和热度。这个人物是立体的,丰满的,心底深处不乏善良的底线,结尾给人的启示是有力量的。每段转场自然不突兀,衔接精致,人物出场精巧自然不露痕迹,每一个附属人物都有效,十分妥帖地服务于主要人物张粉娥,于是张粉娥写活了,小说也就生动形象,好读了起来。
小说的另一重要场景是煤矿,涉及生态题材,作品巧妙地批判了农村小煤矿频繁出事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对自然生态破坏。某些农村恶劣的生活条件被作者揭示了出来,像扯开一件破旧衣裳,丑陋的伤口大白于天下,甚至还有血迹。于是,小说变得深刻了起来,给人警醒。
描写人性的作品才有力量。拉扯纠缠中主要人物张粉娥、刘平水、王大匡的人性被作者像剥大葱似地层层展示出来。张粉娥身在泥潭却又保持着善良,她在追求情爱和金钱中曾经迷失过自己,付出了代价,使得她在盗窃案中清醒过来,并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是非恩怨,获得自我救赎,赢得了爱,过上了平凡正常的生活。刘平水处事的荒唐,却也暴露他对张粉娥的真情,平时看起来胆小猥琐,一夜醒来却胆大包天做出让人想不到的事,也许,现世的安稳和满足才是他的真正追求;王大匡的无奈和表面的粉饰,披露的是社会的某种阴暗。小说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多维,并非二维,非好即坏。唯有深深挖掘,方能使作品充满力度,赢得读者喜爱。无疑,《拉扯》是一片成功的短篇小说,力透纸背,透视人生与人性,一个个字符像有力道的剑锋,直击人心。
无论多么好的故事,或者题材,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著名作家铁凝也说过,小说也是写语言的。《拉扯》语言精致,自然顺畅,叙事饱满圆润,含蓄婉转,叙事不急不缓,较强的带入感让人不忍掩卷。小说简洁明了,开门见山,开篇第一句“张粉娥说,我也不知道小丁丁是谁的。”拉开了小说叙事。讲叙中,语言鲜活,善于用修辞表达,免于直白,让人读出言外之意。譬如在与刘平水交流中,张粉娥发觉“他和自己一样怀揣梦想,也希望这粒尘埃有朝一日能幸运地被风从某个角落里吹起来,落下时是在一片宽阔肥美的土地上,然后十分幸运地会有一粒种子落在自己身上,在风调雨顺里发芽、开花、结出果来。”“大货车从左边的山旮旯里冒出来,挺着个大肚子,拖着很长的轰鸣声哭着喊着向外面扑去。”诸如此类极富想象力的新奇比拟,具有个性的语言富有生命和灵魂的质感,目骇神夺,意味无穷,而非大白话地说希望有一天梦想得以实现,可见作者语言文学艺术功底扎实。这种充满文学性的语言在作者发在江山的另一部中篇小说《凤舞大地》里依然感觉得到。
小说戛然而止。结尾的留白,让我产生了无限的想象。通篇读来,没一丝拖泥带水,给我一种愉悦的阅读快感。
同样的感觉在敖成林发在江山的另一部非虚构作品《在“元谋人”的故乡》中也读到。元谋坝子四周的光山秃岭像一位干渴得掉眼泪的母亲时,我内心震撼。正因为“母亲”,所以元谋坝子成就为一张硕大的绿地毯,农用车突突地冒着青烟把坝子里的收获运往全国各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就生活在这里,这片山川,这里的坝子,值得歌颂,值得梳理,值得深思和感恩,也值得喜欢,像那个车上红红的两颊像涂了自制的土胭脂的少女。元谋人的品质,执拗,坚韧,与这片土地一样,演示着生命经过激越嬗变后的某种永恒。作品在场的描述与思考,有分量,有筋骨,高高站立在我面前,喜欢,干净而富有力量,优美而让我深思。富有质感、直击心灵。沧海桑田,元谋仍然保持着含蓄而隐忍的力量。一面是“母亲”赤裸裸的身躯,一边是畅谈理想的老农,对比强烈的画面撞击读者的心扉。
一样的精致构思,一样的戛然而止,一样的给足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无疑,短篇小说《拉扯》独特的艺术语言,典型的人物,深刻的思想和较强的文学质感成就了小说《拉扯》。
小说与其说写的是张粉娥、刘平水、王大匡等三人情感的纠缠,还不如说写的是一种生存状态;与其说写的是一个偷盗案,还不如说绘画了一幅人生百态的图卷。
小说《拉扯》真的好,我喜欢。
